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抑制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早期生长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鹏 李昕 +3 位作者 陈予东 杨巍巍 李旭冉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其形成的寡聚体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明确α-Syn的生理功能,探讨其寡聚化对神经元的毒性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α-Syn的寡聚体,向分组培养的大鼠脑... 目的观察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其形成的寡聚体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明确α-Syn的生理功能,探讨其寡聚化对神经元的毒性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α-Syn的寡聚体,向分组培养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培养基中添加,培养1、2和4 h后固定,观察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神经元的突起以成像显微镜观察测量,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荧光法实验进行鉴定。结果添加α-Syn寡聚体组的神经元培养至1、2和4 h时,其突起的平均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和添加α-Syn单体组(P<0.05)。增加α-Syn寡聚体浓度,随浓度增高神经元突起的平均长度与对照组差异越大(P<0.01)。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实验明确了外源性α-Syn寡聚体可以从培养基进入到神经元内。结论α-Syn寡聚体在原代神经元生长初期对其突起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这一现象可能与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寡聚体 原代神经元培养 突起生长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抑制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建立 朱喜春 +1 位作者 崔红赏 刘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8-1612,共5页
目的探讨氯化锂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氯化锂(0.1、1、5、10μmol/L)单独作用皮层神经元12 h后神经元存活率的变化。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溶剂对照组... 目的探讨氯化锂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氯化锂(0.1、1、5、10μmol/L)单独作用皮层神经元12 h后神经元存活率的变化。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溶剂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20%脂肪乳),丙泊酚组(终浓度为500μmol/L),氯化锂+丙泊酚组(氯化锂终浓度分别为0.1、1、5、10μmol/L,丙泊酚终浓度为500μmol/L),药物处理12 h后,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的变化,Hoechst33258核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调亡,Western blot法测定神经元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 SK-3β)和裂解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氯化锂单独作用神经元12 h后,神经元存活率未见显著变化。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pG SK-3β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丙泊酚组比较,氯化锂可剂量依赖性增加神经元存活率(P<0.01),神经元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pG SK-3β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氯化锂可抑制丙泊酚诱导的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神经元pG SK-3β蛋白水平和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氯化锂 神经凋亡 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pGSK-3β cleaved-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鹏 许洁 +3 位作者 李昕 何欣 李尧华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629-633,共5页
目的观察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其突变体A30P和A53T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明确α-Syn的生理功能,揭示突变体A30P和A53T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分组培养,在细胞外添加A... 目的观察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其突变体A30P和A53T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明确α-Syn的生理功能,揭示突变体A30P和A53T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分组培养,在细胞外添加A30P、A53T和α-Syn,培养1 h、2 h和4 h后固定,比较A30P、A53T与α-Syn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神经元突起以成像显微镜观察测量,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荧光法、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鉴定各蛋白作用的特异性。结果添加α-Syn组的神经元培养至1、2和4 h时,其突起的平均长度大于对照组和添加A30P、A53T组(P<0.05)。A30P、A53T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元突起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蛋白的含量,浓度越高,α-Syn组神经元突起的平均长度与添加A30P和A53T组差异越大(P<0.01)。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明确了外源性α-Syn可以从培养基进入到神经元内,并均匀分布在胞体和突起。而A30P和A53T组,并未发现。结论α-Syn在原代神经元生长初期对其突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突变体A30P和A53T,无促神经元突起生长作用,这一现象可能与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核蛋白 原代神经元培养 突起生长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VGLUT2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对VGLUT2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方相春 张春奎 +3 位作者 唐君 李志红 张婷 李金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7-543,共7页
目的:探讨新构建的可以表达针对2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2,VGLUT2)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的慢病毒载体能否有效地感染大鼠脊髓原代培养神经元,并鉴定其对培养神经元内VGLUT2基因的特异性... 目的:探讨新构建的可以表达针对2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2,VGLUT2)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的慢病毒载体能否有效地感染大鼠脊髓原代培养神经元,并鉴定其对培养神经元内VGLUT2基因的特异性干扰效果,从而为进一步在整体动物脊髓水平研究VGLUT2的功能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首先分别将已筛选到的两对互补并靶向作用于编码大鼠VGLUT2序列两个位点的特异性shRNA序列和一个阴性对照的寡核苷酸,克隆到pGCSIL-GFP质粒(经Age I和EcoRI双酶切)载体内,经酶切、测序鉴定及转染293T细胞,包装得到病毒颗粒。然后将筛选出的慢病毒感染体外分离、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将培养的原代神经元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VGLUT2-shRNA-1组和VGLUT2-shRNA-2组,在荧光显微镜下分别观察GFP的表达情况;同时运用Westernt blot检测各组VGLUT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阴性对照组、VGLUT2-shRNA-1组和VGLUT2-shRNA-2组脊髓原代培养神经元均能观察到明显的GFP荧光,表明这些神经元已被慢病毒载体高效转染;但VGLUT2 shRNA-1组和VGLUT2 shRNA-2组神经元VGLUT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GLUT2-shRNA-1组和VGLUT2-shRNA-2组的VGLUT2蛋白的表达量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有所下降,分别占正常组的62.42±1.12%和66.07±1.33%(P<0.05),但VGLUT2-shRNA-1组和VGLUT2-shRNA-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性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GLUT2-shRNA-1组和VGLUT2-shRNA-2组重组慢病毒载体均能有效地感染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并高效下调其神经元内目的基因VGLUT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GLUT2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脊髓原代培养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耐热蛋白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PY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封艳辉 彭岩 +3 位作者 于德钦 孙艺萍 张万琴 赵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探讨具有抗癫痫反复发作作用的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resistant protein,SVHRP)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与HPIAS系列彩色病理图文定量分析系统相结合,检测NPY-免疫... 探讨具有抗癫痫反复发作作用的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resistant protein,SVHRP)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与HPIAS系列彩色病理图文定量分析系统相结合,检测NPY-免疫阳性产物(NPY-IR)表达的变化,用RT-PCR技术观察NPY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终浓度范围为0.2、2、20和200μg/ml的SVHRP分别与培养10d的海马神经元共孵育24h后,NPY阳性神经元的反应强度明显增强,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终浓度为20μg/ml的SVHRP分别与培养10d的海马神经元共孵育3、6、9、12和24h,NPY阳性反应强度增强,并呈时间-反应关系。RT-PCR结果显示,20μg/ml的SVHRP与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共孵育24h后,NPY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SVHRP可诱导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PY阳性反应和NPY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耐热蛋白 神经肽Y 免疫细胞化学 RT-PCR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建立 刘玉茹 +2 位作者 张煜东 吴红海 侯艳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右美托咪定神经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文中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氯胺酮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溶剂对照a组(等渗盐水)、氯胺酮a组(氯胺酮终浓度为100μmol/L)、氯胺... 目的右美托咪定神经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文中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氯胺酮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溶剂对照a组(等渗盐水)、氯胺酮a组(氯胺酮终浓度为100μmol/L)、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100μmol/L氯胺酮+浓度分别为0.001、0.01、0.1、1μmol/L的右美托咪定,分为0.001μmol/L亚组、0.01μmol/L亚组、0.1μmol/L亚组、1μmol/L亚组)],处理24 h后,用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的变化。此外,再将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溶剂对照b组(等渗盐水)、氯胺酮b组(氯胺酮终浓度为100μmol/L)、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组(0.1μmol/L右美托咪定+100μmol/L氯胺酮)、LY294002预处理组(100μmol/L氯胺酮+0.1μmol/L右美托咪定+10μmol/L的LY294002),处理24 h后,用Hoechst33258核染色法检测神经元调亡,Western blot法测定神经元p Akt和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 0.001μmol/L亚组、0.01μmol/L亚组、0.1μmol/L亚组、1μmol/L亚组的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56.4±7.21)%、(60.5±4.2)%、(69.6±6.1)%、(84.5±7.3)%、(81.5±6.2)%,其中0.1μmol/L亚组右美托咪定产生的保护作用最好(P<0.05)。LY294002预处理组、氯胺酮b组神经元凋亡率[(36.8±4.4)、(43.4±4.5)%]较溶剂对照b组、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组[(7.5±1.1)、(16.4±3.6)%]显著增加(P<0.01)。LY294002预处理组、氯胺酮b组的p Akt蛋白水平(0.26±0.02、0.15±0.01)较溶剂对照b组(0.61±0.05)、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组(0.50±0.04)显著降低(P<0.01)。LY294002预处理组、氯胺酮b组的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0.40±0.02、0.65±0.03)较溶剂对照b组(0.10±0.02)、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组(0.12±0.01)显著增加(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对抗氯胺酮引起的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BDNF和p75NT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立 崔红赏 +2 位作者 王蓓 吴红海 侯艳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两组:溶剂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20%脂肪乳剂),丙泊酚组(丙泊酚终浓度为500μmol/L),上述药物处理皮层神经元12 h后,用光学显...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两组:溶剂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20%脂肪乳剂),丙泊酚组(丙泊酚终浓度为500μmol/L),上述药物处理皮层神经元12 h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组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以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光镜下观察显示皮层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胞体立体感消失,细胞轮廓不清,神经元轴突断裂。神经元存活率显著性下降(P<0.01),BDNF和Bcl-2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p75NTR蛋白水平显著性增加(P<0.01)。结论丙泊酚可引起发育期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DNF、Bcl-2和上调p75NTR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 丙泊酚 神经凋亡 BDNF P75NTR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诱导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建立 梁巍 +2 位作者 庞鑫鑫 吴红海 侯艳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7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20%脂肪乳剂)和丙泊酚组(丙泊酚终浓度为500μmol/L),上述药物处理12h后,采用MTT法检测两组神经元存活率...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7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20%脂肪乳剂)和丙泊酚组(丙泊酚终浓度为500μmol/L),上述药物处理12h后,采用MTT法检测两组神经元存活率,Hoechst33258核染色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罗丹明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cyt-c和cleaved-caspase-3蛋白含量。结果丙泊酚组皮层神经元存活率(54.4%±6.4%),明显低于对照组(99.8%±4.1%)(P<0.05);神经元凋亡率(46.5%±5.3%),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P<0.05),线粒体膜电位(59.6%±4.3%)明显低于对照组(99.9%±5.7%)(P<0.05);cyt-c蛋白含量(0.38±0.03),明显高于对照组(0.15±0.02)(P<0.05),cleaved-caspase-3蛋白含量(0.46±0.04)明显高于对照组(0.13±0.02)(P<0.05)。结论丙泊酚可诱导发育期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yt-c和cleaved-caspase-3蛋白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 丙泊酚 神经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色素C cleaved-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立 尹德云 +3 位作者 王蕴欣 庞鑫鑫 吴红海 侯艳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5-928,共4页
目的 17β雌二醇的神经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文中旨在探讨17β雌二醇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20%脂肪乳),丙泊酚组(500μmol/L丙泊酚),丙泊酚... 目的 17β雌二醇的神经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文中旨在探讨17β雌二醇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20%脂肪乳),丙泊酚组(500μmol/L丙泊酚),丙泊酚+17β雌二醇组(500μmol/L丙泊酚,0.1μmol/L 17β雌二醇)。药物处理12 h后,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神经元的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的调亡,罗丹明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光镜下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胞体立体感消失,细胞轮廓不清,神经元轴突断裂。与丙泊酚组神经元形态变化比较,丙泊酚+17β雌二醇组明显改善。丙泊酚组神经元存活率、线粒体膜电位[(52.3±5.2)%、(59.1±5.3)%]较对照组[(99.9±3.6)%、(99.6±5.8)%]、丙泊酚+17β雌二醇组[(90.1±7.2)%、(89.2±7.1)%]均显著下降(P<0.01)。丙泊酚组神经元凋亡率[(43.4±4.6)%]较对照组[(3.1±0.2)%]、丙泊酚+17β雌二醇组[(22.3±3.2)%]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对丙泊酚诱导的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17Β雌二醇 神经凋亡 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建立 郭洪霞 +2 位作者 梁巍 容俊芳 刘锐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1期1164-1168,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给予等体积20%脂肪乳)、丙泊酚组(丙泊酚终浓度500μmol·L^(-1))和盐酸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盐...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给予等体积20%脂肪乳)、丙泊酚组(丙泊酚终浓度500μmol·L^(-1))和盐酸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终浓度分别为0.001,0.01,0.1,1μmol·L^(-1),丙泊酚终浓度500μmol·L^(-1)),药物处理12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Hoechst33258核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率,罗丹明染色检测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各剂量组神经元存活率升高(P<0.01),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光镜下丙泊酚组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胞体立体感消失,细胞轮廓不清,神经元轴突断裂。与丙泊酚组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各剂量组神经元形态学损伤明显改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1)。与丙泊酚组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各剂量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上升(P<0.01)。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减轻丙泊酚所致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盐酸 丙泊酚 凋亡 皮质神经元 原代培养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体外培养神经元原位包埋电镜样品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良韵 陈欣月 +4 位作者 杜尊赎 常丽荣 宋一志 李慧 武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336,共3页
透射电镜是观察鉴定突触超微结构的重要研究手段。因常规悬浮离心法无法保留细胞原有形貌,难以用于原代培养神经元样品的研究。原位包埋法虽然适用于单层培养细胞样品,但包埋后的剥离,常常会有些难度。本方法探索以细胞基质胶构筑原代... 透射电镜是观察鉴定突触超微结构的重要研究手段。因常规悬浮离心法无法保留细胞原有形貌,难以用于原代培养神经元样品的研究。原位包埋法虽然适用于单层培养细胞样品,但包埋后的剥离,常常会有些难度。本方法探索以细胞基质胶构筑原代培养神经元生长支持界面,原位固定包埋制样。实验结果表明:超薄切片无孔洞及细胞缺失,细胞及突触超微结构保存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技术 原位包埋 原代培养神经元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便、高效体外培养小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斐 赵冬雪 +1 位作者 李维帅 郭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1-624,共4页
目的简便、高效地分离和提纯小鼠小脑颗粒神经元,提高培养该神经元的纯度和活性。方法通过采用简便、可行的细胞分离方法,在出生7d的小鼠小脑组织中分离原代神经元。计数分离的原代神经元并分析其活性,免疫荧光染色证实其纯度,观察其胞... 目的简便、高效地分离和提纯小鼠小脑颗粒神经元,提高培养该神经元的纯度和活性。方法通过采用简便、可行的细胞分离方法,在出生7d的小鼠小脑组织中分离原代神经元。计数分离的原代神经元并分析其活性,免疫荧光染色证实其纯度,观察其胞体和轴突生长情况。结果分离的原代细胞活性可高达95%以上;免疫荧光染色证实神经元占分离细胞的97%;培养24h后的神经元易于观察细胞突起的变化,培养48h后的神经元易于观察轴突的变化。结论该方法方便、可行、高效,可用以提纯小脑颗粒神经元进行体外神经元的生长发育、轴突再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神经元培养 小脑颗粒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Ac促进成年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突起生长及其机制的研究
13
作者 杨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1-337,共7页
观察慢病毒载体介导PKA催化亚单位PKAc转染促进成年大鼠原代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突起生长及其机制的研究。我们运用三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合成慢病毒载体LV/PKAc-IRES-GFP和对照病毒LV/GFP,原代分离培养成年大鼠DRG神经元,... 观察慢病毒载体介导PKA催化亚单位PKAc转染促进成年大鼠原代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突起生长及其机制的研究。我们运用三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合成慢病毒载体LV/PKAc-IRES-GFP和对照病毒LV/GFP,原代分离培养成年大鼠DRG神经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cAMP/PKA信号通路下游关键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连接蛋白(CREB)磷酸化水平,图像分析经组织化学染色后的神经元突起长度和有突起神经元的百分比。结果观察到,慢病毒能介导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表达,转染LV/PKAc-IRES-GFP的PC12细胞和DRG神经元均能表达外源基因并激活CREB,克服CNS髓鞘蛋白的抑制,促进突起生长。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拯救成年大鼠神经元cAMP/PKA水平可有效改变神经元内在生长能力,从而改变它们对抑制环境的敏感性,进而促进突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A催化亚单位 突起生长 慢病毒载体 髓鞘 原代培养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复氧损伤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狄政莉 田晔 +4 位作者 马红兵 杜芳 雷辉 张格娟 梁画荻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不同时间的表达,以探讨PPARγ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新生1d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技术,给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缺氧、缺糖1...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不同时间的表达,以探讨PPARγ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新生1d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技术,给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缺氧、缺糖15min后再恢复氧和葡萄糖供应,建立体外神经元类缺血再灌注模型,JEM-200EX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缺氧/复氧后不同时间神经元结构变化,采用RT-PCR检测PPARγmRNA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PPARγ蛋白表达。结果:神经元缺氧/复氧处理后不同时间,神经元正常结构出现损害。复氧0h,PPARγ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复氧6h,PPARγ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出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降低,到48h达到最低,不同时间点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PARγ参与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原代神经元培养 缺氧/复氧 缺血再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丙泊酚诱导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立 郭洪霞 +2 位作者 梁巍 吴红海 侯艳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36,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7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三组:溶剂对照组(给予等溶剂20%脂肪乳),丙泊酚组(丙泊酚终浓度为500μmol/L),17β雌二醇+丙泊酚组(17β雌二醇终浓度为0....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7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三组:溶剂对照组(给予等溶剂20%脂肪乳),丙泊酚组(丙泊酚终浓度为500μmol/L),17β雌二醇+丙泊酚组(17β雌二醇终浓度为0.1μmol/L,丙泊酚终浓度为500μmol/L)。上述药物处理皮层神经元12 h后,用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和TUNEL法检测皮层神经元调亡,Western-blot法测定神经元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性增加(P<0.01),Bcl-2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Bax蛋白水平显著性增加(P<0.01),Bcl-2/Bax显著性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性增加(P<0.01)。与丙泊酚组比较,17β雌二醇+丙泊酚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性下降(P<0.01),Bcl-2蛋白水平显著性增加(P<0.01),Bax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Bcl-2/Bax显著性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 17β雌二醇可通过影响Bc1-2和Bax蛋白水平抑制皮层神经元凋亡,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17Β雌二醇 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对NMDA诱导的新生大鼠神经元Ca^(2+)内流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小娟 毕杨 +4 位作者 何剑 刘友学 陈洁 瞿平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了解孕期边缘型维生素A(vitamin A,VitA)缺乏对氮-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Ca2+内流的影响。方法将16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边缘型VitA缺乏(MVAD)和VitA正常(VAN)组... 目的了解孕期边缘型维生素A(vitamin A,VitA)缺乏对氮-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Ca2+内流的影响。方法将16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边缘型VitA缺乏(MVAD)和VitA正常(VAN)组,每组8只。从交配前3周开始分别饲以VitA缺乏饲料(含VitA400 IU/kg)和VitA充足饲料(含VitA6 500 IU/kg)。高效液相技术检测血清VitA浓度。取MVAD组及VAN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并运用钙影像测定仪检测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在NMDA刺激后细胞内钙离子变化。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海马组织NMDA受体-1(NR1)的表达。结果 MVAD组母鼠血清VitA水平[(0.768±0.069)μmol/L]低于VAN组[(1.284±0.217)μmol/L],MVAD组仔鼠血清VitA水平[(0.806±0.092)μmol/L]低于VAN组[(1.270±0.098)μmol/L](P<0.0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ge,NSE)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元纯度显示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MVAD组与VAN组海马神经元在NMDA刺激后,MVAD组Ratio340/380增加值(0.136±0.012)低于VAN组(0.168±0.022)(P<0.01);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NR1在MVAD组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VAN组。结论孕期开始的MVAD会抑制NMDA诱导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钙离子内流,而降低NR1在神经元的表达可能是其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神经元培养 Western BLOT 钙影像 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VGLUT2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俊 高凡 +3 位作者 葛顺楠 李志红 唐君 李金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7-603,共7页
目的:构建可以表达针对2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2)shRNA的慢病毒载体,特异性下调中枢神经系统内VGLUT2的表达,从而为研究VGLUT1和VGLUT2的功能差异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首先在体外合成四对互补并靶向作用于编码大鼠VGLUT2序列四个... 目的:构建可以表达针对2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2)shRNA的慢病毒载体,特异性下调中枢神经系统内VGLUT2的表达,从而为研究VGLUT1和VGLUT2的功能差异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首先在体外合成四对互补并靶向作用于编码大鼠VGLUT2序列四个位点的特异性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序列和一个阴性对照的寡核苷酸,克隆到pGCSIL-GFP质粒(经Age I和EcoRI双酶切)载体内,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该质粒与辅助质粒pHelper1.0以及pHelper2.0共转染T293细胞,包装得到病毒颗粒。各组病毒载体转染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后,运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GCSIL-GFP质粒克隆得到的VGLUT2 shRNA序列正确,包装得到的病毒可以有效转染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VGLUT2 shRNA-1与VGLUT2 shRNA-2病毒组的VGLUT2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空白组的63.9±5.82%,73.8±3.18%;VGLUT2 shRNA-3与VGLUT2 shRNA-4病毒组的VGLUT2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同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空白组的39.1±1.99%,35.1±1.72%;VGLUT2shRNA-1与VGLUT2 shRNA-2病毒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VGLUT2 shRNA-3与VGLUT2 shRNA-4病毒组与VGLUT2 shRNA-1和VGLUT2 shRNA-2病毒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VGLUT2 shRNA-3与VGLUT2 shRNA-4组病毒能较为高效的下调培养的皮层神经元VGLUT2的表达,下调效率超过60%。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出表达针对大鼠VGLUT2基因shRNA的慢病毒载体,并可有效下调VGLUT2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VGLUT2的功能及其与VGLUT1之间的功能差异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GLUT2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原代培养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