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P2X_7受体在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
刘颖
梁华征
孙景军
叶诸榕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
|
原代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CD46、CD55、CD59的表达及炎症刺激因子对其的影响 |
陈雪丹
白云
熊加祥
宋敏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人胎脑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 |
殷育松
卢佳友
王如善
卞修武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4
|
14-3-3ε激活NF-κB通路参与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
张志鑫
崔应麟
李彦杰
任锟
邢若星
|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5
|
三种去除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小胶质细胞方法的比较 |
陈红艳
雷震
王春婷
文欣茹
蔺雪梅
纪玉强
吴松笛
|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及优化 |
薛娜娜
徐彩琪
石勇荣
张蕊
孟浅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一种同时培养原代神经元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实验方法 |
薛建锋
魏娜
杨淳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8
|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 |
查雨锋
傅晓钟
张顺
罗敏
欧瑜
董永喜
王爱民
王永林
|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8
|
|
9
|
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优化培养及鉴定 |
靳辉
冯改丰
杨蓬勃
贾宁
杨维娜
钱亦华
王唯析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0
|
一种改进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方法 |
丁娟
丁敬宾
马小虎
关立锋
杨慧莹
王志军
刘娟
|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1
|
改良酶消化法在人脑胶质瘤细胞快速原代培养中的应用 |
向伟
漆松涛
刘亚伟
雷炳喜
周强
易国仲
陈子阳
严乐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2
|
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牵张损伤后超微结构的变化 |
王克万
漆松涛
杨志焕
王正国
朱佩芳
杨开军
刘承勇
黄理金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13
|
犬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制备及嗜神经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 |
杨晓媛
薛雨佳
杜文乐
崔赛赛
刘家森
康洪涛
姜骞
曲连东
|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划伤模型 |
师忠芳
韩明
徐立新
董丽萍
袁芳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
2007 |
8
|
|
15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对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生长的影响 |
夏海坚
刘丹
钟东
夏永智
晏怡
唐文渊
孙晓川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6
|
小胶质细胞源性因子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研究 |
杨忠
蔡文琴
马军
李成仁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7
|
脑创伤组织提取液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特征及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
董红心
朱粹青
郑小平
唐宗仁
甘林
曹小定
|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18
|
人、狗、兔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 |
蔡季平
周韵秋
奚寿增
陈玉林
戴方平
|
《眼科研究》
CSCD
|
1999 |
5
|
|
19
|
一种改良的新生大鼠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
孔惠敏
甘娜
彭镜
何芳
马玉平
尹飞
|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0
|
不同状态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特征性酶的影响 |
朱元
李澎涛
李卫红
贾静
盖聪
刘洋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12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