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时代乡村题材小说的“精神原乡”书写——以乔叶《宝水》为例 |
朱君毅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4 |
2
|
|
2
|
“母体人”身份与精神原乡——贾平凹小说《暂坐》释读 |
杜睿
|
《榆林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原乡情结·记忆·现实重构——班宇小说的东北叙事 |
孙雨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精神原乡的灵魂深渊——马新朝诗论 |
枣红马
|
《南腔北调》
|
2024 |
0 |
|
5
|
不辞长作岭南人——当代岭南舞蹈创作的原乡精神研究 |
郭正
王蓉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6
|
论朱天心作品中原乡认同的流变 |
帅震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4 |
0 |
|
7
|
论文学中的“精神原乡”对当代生态文学圈建设的意义 |
李江梅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8
|
文学城乡:都市厌恶与精神原乡——关于“沈从文模式”的相关解读 |
李俊国
刘云峰
|
《长江学术》
|
2016 |
2
|
|
9
|
原罪与原乡——李永平《雨雪霏霏》 |
王德威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3 |
2
|
|
10
|
原乡的召唤:论席慕蓉的草原书写的文化内涵 |
田文兵
蔡燕虹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1
|
原乡故土是“中原作家群”的写作领地和精神家园 |
徐春浩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6 |
2
|
|
12
|
符号、镜头中传递的政治正能量:《原乡》评析 |
张祖群
|
《电影评介》
|
2014 |
3
|
|
13
|
《原乡》的文学书写:台湾老兵之殇 |
张祖群
|
《电影评介》
|
2014 |
3
|
|
14
|
忧虑与期冀:原乡的守望——阿来小说创作探究 |
邱诗越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5 |
1
|
|
15
|
《边城》:温情感伤的原乡回望 |
李雁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6
|
“原乡美学”的当代嬗变——以大理本土艺术家乡村艺术实践为例 |
曾莉
|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7
|
马华旅台小说家笔下的原乡书写 |
金进
|
《长江学术》
|
2018 |
2
|
|
18
|
基于原乡规划的乡村旅游地提升策略——以合肥市三十岗乡为例 |
殷滋言
洪占东
孔玉莲
朱一诺
|
《北部湾大学学报》
|
2019 |
1
|
|
19
|
文化血脉 精神原乡——透视阿来小说中的边地世界 |
龙其林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5 |
3
|
|
20
|
乡关何处,秋山几重——论於梨华小说中的“原乡”书写 |
陈颖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