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表土薄基岩凿井突水溃砂井筒破坏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桦 周瑞鹤 +2 位作者 姚直书 居宪博 王晓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6-185,共10页
针对厚表土薄基岩地层凿井井筒溃砂涌水综合治理修复技术难题,以两淮矿区某在建煤矿副井为工程背景,分析认为马头门上覆岩层受反复扰动发生弯曲下沉变形是该矿副井井筒破坏的主要原因,主、风井井筒破坏为副井引发的次生破坏。本着修复... 针对厚表土薄基岩地层凿井井筒溃砂涌水综合治理修复技术难题,以两淮矿区某在建煤矿副井为工程背景,分析认为马头门上覆岩层受反复扰动发生弯曲下沉变形是该矿副井井筒破坏的主要原因,主、风井井筒破坏为副井引发的次生破坏。本着修复、预防并重的原则,制定"注、冻、修、防"井筒综合治理方案,即通过地面注浆改善地层性能,防止下部基岩再次发生弯曲变形;通过套壁与原井壁形成复合井壁,提高井筒在该复杂地层条件下的结构安全度;既有井筒围岩冻结作为套壁措施工程,为其施工提供安全保障。研发了系列井筒及马头门修复施工技术:(1)下行式钻注结合,见漏就注,多级套管的挠动地层注浆孔施工与注浆技术;(2)副井内、外排孔分别采用局部、全深冻结,主、风井全深冻结,冻结壁内均设置水文卸压孔,测温数据与数值模拟结合预测冻结壁发展的控制冻结技术;(3)依据井壁破坏程度采取不同修补方式的井壁修复技术;(4)组合钢板拼装和焊接、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配制等内套钢板井壁施工技术;(5)壁后注浆加固马头门围岩,破损马头门破除,超强复合永久支护控制围岩,两侧同时分层修复架设施工技术等。综合监测结果表明:工业广场内地表沉降稳定;修复后的3个井筒内套井壁内力和副井壁间压力均小于设计值;主、风井井筒涌水量各为1m~3/d左右,副井井筒涌水量为4 m~3/d左右。采用该方案修复后的主、副、风3个井筒,符合相关规范(程)要求,井筒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钻井井筒 井壁破坏 修复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表土层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姚直书 余贵华 +1 位作者 程桦 荣传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87-1691,共5页
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对特厚表土层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复合井壁的竖向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相似理论,进行了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复合井壁结构的模型设计和试件加工;然后,通过加载试验,得到了井壁结构在竖向荷载和侧压共同作... 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对特厚表土层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复合井壁的竖向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相似理论,进行了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复合井壁结构的模型设计和试件加工;然后,通过加载试验,得到了井壁结构在竖向荷载和侧压共同作用下的竖向应力、变形和强度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内、外钢板筒的约束作用,井壁结构中的混凝土完全处于三向受压应力状态下,其抗压强度提高了1.73~1.92倍,且井壁破坏时混凝土的竖向极限压应变达到-3.9×10-3,表现出较好的延性特性。通过钢板与混凝土的相互约束,改善了各自的力学特性,使井壁竖向承载力显著提高,远比钢板筒和中间混凝土层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之和大,并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推导出了井壁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对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竖向附加力 钢板 高强混凝土 井壁 竖向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表土薄基岩特殊工程条件下的钻井井壁受拉破断机理 被引量:13
3
作者 程桦 曹广勇 +2 位作者 姚直书 荣传新 张亮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为揭示厚表土薄基岩特殊工程条件下的钻井井壁受拉破断机理,以安徽淮南矿区某在建煤矿副井为背景,分析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受拉破断过程与特征,建立马头门上覆岩层弯曲变形竖向剪切拉应力力学模型,给出井筒围岩分层竖向位移函数,采用... 为揭示厚表土薄基岩特殊工程条件下的钻井井壁受拉破断机理,以安徽淮南矿区某在建煤矿副井为背景,分析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受拉破断过程与特征,建立马头门上覆岩层弯曲变形竖向剪切拉应力力学模型,给出井筒围岩分层竖向位移函数,采用最小势能原理及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井筒竖向拉应力解析解。分析表明,井筒马头门上覆岩层受施工多次扰动影响发生弯曲变形是产生作用于井筒之上的竖向剪切拉应力的致因;该剪切拉应力产生的作用于井筒之上的拉力由下而上积累到某一阈值,该阈值与井筒自重应力的合力超过钻井井筒极限抗拉强度时,在钻井井筒接头处发生第1次拉断破坏,其后,随着岩层弯曲变形发展,拉断处以上井筒继续受竖向剪切拉应力作用而发生第2次拉断破坏,并导致底部含水层水砂溃入井筒发生淹井事故。马头门围岩的稳定性对改变上部钻井井筒受力状态有重要影响,其上覆基岩越薄影响越大,越易发生钻井井壁拉断破坏,基岩与风化基岩弹性模量比和风化基岩与底含弹性模量比对井筒发生拉断破坏时的位置,以及对应马头门顶部最大竖向位移影响均较小。通过采用钻井井筒竖向受拉等强设计、钻井井筒底部设置壁座、马头门至钻井井筒底部基岩段设置1~2道水平隔离缝、地面L型注浆加固马头门软弱围岩等技术途径,完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确保钻井井筒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薄基岩 钻井井筒 涌水溃砂 剪切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突水溃砂次生竖向受压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程桦 张亮亮 +1 位作者 姚直书 王晓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以淮南矿区板集煤矿副井为背景,分析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因突水溃砂引发竖向受压次生破断过程与特征,采用Mohr-Coulomb准则建立井筒底部含水层巨量水砂快速流失引发上覆土层沉降力学模型,推导负摩擦力解析解。分析表明,含水层巨量水砂... 以淮南矿区板集煤矿副井为背景,分析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因突水溃砂引发竖向受压次生破断过程与特征,采用Mohr-Coulomb准则建立井筒底部含水层巨量水砂快速流失引发上覆土层沉降力学模型,推导负摩擦力解析解。分析表明,含水层巨量水砂流失引发井筒周围土体发生剪切破坏产生作用于井筒之上的负摩擦力,该负摩擦力产生的作用于井筒之上的竖向压应力与自重应力超过井壁竖向极限承载力时,井筒发生受压破坏,其后,竖向作用力依次向上传递导致多节钻井井筒发生受压次生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对井筒竖向受力影响较大,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越大,井筒负摩擦力越大。对比分析突水溃砂与疏水沉降情况下井筒负摩擦力特征,表明突水溃砂情况下负摩擦力具有增长迅速及数值大,对井筒安全威胁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钻井井筒 地表沉降 负摩擦力 次生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深厚表土复杂空间结构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杨光宇 姜福兴 王存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9-194,共6页
厚表土层覆盖下的深埋不规则孤岛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复杂多变,顶板运动剧烈,该类孤岛工作面在受到大采深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冲击地压。以某矿不规则深井孤岛工作面为工程案例,首先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通过... 厚表土层覆盖下的深埋不规则孤岛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复杂多变,顶板运动剧烈,该类孤岛工作面在受到大采深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冲击地压。以某矿不规则深井孤岛工作面为工程案例,首先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开采前进行的模拟推进,采用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分析得到了高应力区域,确定了冲击危险区域和危险程度;采用应力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冲击危险性实时预报,钻屑法进行危险性检验;采取钻孔卸压和爆破卸压措施对危险区进行处理,有效的保证了复杂空间结构下孤岛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空间结构 厚表土 孤岛工作面 冲击危险性 应力在线监测 卸压爆破 煤层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表土层钻井井壁底结构分析与设计优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姚直书 蔡海兵 +1 位作者 程桦 荣传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51,共5页
针对目前特厚表土层深钻井工程井壁底常用设计计算方法不能反映结构的细部应力特征、且支承环应力与实际状态不符的难题,采用有限元法对淮南张集煤矿西区进风井井壁底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原设计井壁底结构中壳体与支承环... 针对目前特厚表土层深钻井工程井壁底常用设计计算方法不能反映结构的细部应力特征、且支承环应力与实际状态不符的难题,采用有限元法对淮南张集煤矿西区进风井井壁底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原设计井壁底结构中壳体与支承环相交处内缘径向应力最大,为-34.54 MPa.在井壁底结构设计时,可取支承环高度2.0 m进行计算.通过设计优化,井壁底结构中最大应力得到大大降低,只有-12.68 MPa,满足了设计强度要求.工程实测结果表明,优化后井壁底结构中实际钢筋的最大应力为-67.20 MPa,混凝土最大应变为-351με,且都远小于他们的设计值.优化后的井壁底不但节约了混凝土浇灌量,更为重要的是中间部位没有浇灌实,为后面破锅底爆破工作创造了自由面,加快了施工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钻井法凿井 井壁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表土层冻结井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姚直书 程桦 +1 位作者 徐华生 刘树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3-35,共3页
针对特厚表土层冻结井筒内、外层井壁的特殊养护环境和施工条件,首先提出了深冻结井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原则;然后根据配制途径选择了原材料,进行了C60~C7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试验研究,得到了既经济合理又强度可靠的配合... 针对特厚表土层冻结井筒内、外层井壁的特殊养护环境和施工条件,首先提出了深冻结井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原则;然后根据配制途径选择了原材料,进行了C60~C7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试验研究,得到了既经济合理又强度可靠的配合比,并应用于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冻结井壁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表土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余学义 王琦 +1 位作者 赵兵朝 王飞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1,共4页
为研究厚表土层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规律的影响,以亭南煤矿二盘区205大采高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厚表土层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表土层中含有黏土层易"成拱自稳&... 为研究厚表土层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规律的影响,以亭南煤矿二盘区205大采高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厚表土层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表土层中含有黏土层易"成拱自稳"而在一定距离内对工作面围岩控制影响不大,随着工作面的推进,C19主关键层将弯曲下沉,表土层结构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主关键层断裂后表土层载荷通过其下伏岩层传递至工作面;工作面推进至198.5m以后来压期间矿压显现明显,主要表现为支架支护阻力及动载系数增大、来压步距减小、来压强度周期性增大;非周期来压期间工作面支架平均工作阻力在后一阶段大于前一阶段,支架工作阻力沿工作面倾向分布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形态,机尾一侧阻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大采高 矿压规律 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深厚表土层中确定地下结构物外载的基础理论——深土力学 被引量:48
9
作者 崔广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基于深厚表土层中建井工程实践和模拟试验研究,分析深表土中井壁的外载、井壁与土的相互作用,探讨了深土与浅土之力学特性的区别,提出深土力学的概念、内容、框架,认为深土力学是土力学的一个生长点,是厚表土中确定地下结构物外载... 基于深厚表土层中建井工程实践和模拟试验研究,分析深表土中井壁的外载、井壁与土的相互作用,探讨了深土与浅土之力学特性的区别,提出深土力学的概念、内容、框架,认为深土力学是土力学的一个生长点,是厚表土中确定地下结构物外载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井壁 深土力学 地下结构物 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表土层薄基岩条件下回采巷道支护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涛 刘剑友 陈道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76,共3页
针对在赵官煤矿3702运输巷掘进过程中,出现剧烈的巷道围岩破坏现象,局部地段需要架设工字钢棚进行二次支护的问题,采用非弹性区理论、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分析确定厚表土层薄基岩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合理的巷道支护方案,并在赵官煤... 针对在赵官煤矿3702运输巷掘进过程中,出现剧烈的巷道围岩破坏现象,局部地段需要架设工字钢棚进行二次支护的问题,采用非弹性区理论、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分析确定厚表土层薄基岩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合理的巷道支护方案,并在赵官煤矿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以检验支护方案的应用效果。试验证明:高强预应力让压锚杆有效地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将围岩变形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围岩塑性区保持在1.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薄基岩 预应力让压锚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表土层削球式井壁底的受力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伟 程桦 荣传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6,共4页
以拟建中的山东某矿风井(钻深760m左右)为原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削球式井壁底的受力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影响削球式井壁底受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井壁底受力状态的最佳圆心角概念,推导出最佳圆心角与厚径比的关系... 以拟建中的山东某矿风井(钻深760m左右)为原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削球式井壁底的受力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影响削球式井壁底受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井壁底受力状态的最佳圆心角概念,推导出最佳圆心角与厚径比的关系式,为今后特厚表土层钻井井壁底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法凿井 厚表土 削球式井壁底 最佳圆心角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固矿副井特厚表土层冻结段外壁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辉东 杨仁树 +1 位作者 郭保国 王敏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0-22,共3页
龙固煤矿副井井筒表土层厚567.7 m,冻结深度650 m,是目前国内已施工冻结段深,设计混凝土标号高(C70),设计复杂的矿井。在高标号、高性能混凝土制作施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治理特厚粘土层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井... 龙固煤矿副井井筒表土层厚567.7 m,冻结深度650 m,是目前国内已施工冻结段深,设计混凝土标号高(C70),设计复杂的矿井。在高标号、高性能混凝土制作施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治理特厚粘土层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井筒已顺利通过了冻结表土段,进行套内壁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取得了安全、优质、快速、高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高性能混凝土 冻结段外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表土采矿工程非采动环境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义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6,共5页
通过水动力学、土力学及井筒热效应分析,论述了我国一些煤矿近年来发生的井筒破裂及地面沉降形成机理.井筒破裂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采矿工程活动引起地质环境及力学机制变化而产生的综合环境效应.研究... 通过水动力学、土力学及井筒热效应分析,论述了我国一些煤矿近年来发生的井筒破裂及地面沉降形成机理.井筒破裂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采矿工程活动引起地质环境及力学机制变化而产生的综合环境效应.研究区深部土体失水压缩变形与渗透变形所产生的地面沉降,与浅部土体失水压缩变形所产生的地面沉降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主压缩层不在浅部粘土类土层,而在底含的砂、砂砾石类土层中,而深部粘土也不失水压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效应 渗透变形 地面沉降 厚表土 采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表土层中滑动可缩井壁结构设计
14
作者 付中英 王建国 吕恒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研究了厚表土层中有竖直附加力存在时的新型井壁结构形式、阐述了滑动可缩井壁结构各部分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模型,提出了新的井壁设计万法,为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厚表土 滑动 可缩井壁 井壁结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厚表土层矿区快速建井之设计优化
15
作者 陈吉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6,25,共3页
潘谢矿区表土层厚,瓦斯大,井深地压大,岩层软,地温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目前矿区新建矿井的建设工期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以上缩短为3年。论文介绍了在高瓦斯深厚表土层矿区快速建井方面所进行的设计改革和优化。
关键词 高瓦斯 厚表土 快速建井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表土层深井卸压开采地面钻井变形破坏及其预防--以淮南顾桥矿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波 袁亮 +5 位作者 桑树勋 郭华 薛俊华 黄华州 李源 武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9-166,共8页
以顾桥矿工程实践为基础,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和现场监测结果,研究了厚表土层深井卸压开采地面钻井变形破坏及其预防。结果表明:钻井破坏是地面卸压瓦斯抽采失败的关键,采动影响下地面瓦斯抽采井破坏以变形和错断为主,破坏深度不一,主要集... 以顾桥矿工程实践为基础,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和现场监测结果,研究了厚表土层深井卸压开采地面钻井变形破坏及其预防。结果表明:钻井破坏是地面卸压瓦斯抽采失败的关键,采动影响下地面瓦斯抽采井破坏以变形和错断为主,破坏深度不一,主要集中在松散层中下部和基岩中上部;在钻井完好情况下,将钻井终孔位置布置于断层附近、"O"型圈范围内更有利于卸压瓦斯抽采。采动引起的上覆岩层离层、应力集中、竖向破断以及厚表土层"杠杆效应"造成地面瓦斯抽采井破坏,其由下至上多次出现是导致地面井多处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煤层采动对工作面前方巷帮应力、顶板应力的影响范围分别可达320 m、350 m,对轨顺相对位移影响范围可达工作面前方50m和后方200m,采场中部覆岩与地表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远大于采场边缘附近,更容易导致井孔破坏。采用"抗"和"让"相结合的井身结构、"上止下泄"固井–完井施工工艺以及合理的井位布置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卸压开采地面钻井变形破坏,实现瓦斯稳定高效抽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地面井 瓦斯 变形破坏 预防措施 顾桥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开采下厚表土层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敏 张召千 袁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0-164,共5页
为研究厚表土层在综放开采条件下的移动规律,在长治矿区高河矿W1303工作面建立了地表岩移测站。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最大下沉点位于采空区上部Z29,Z30,Z32测点,并得出了一系列上覆岩层的移动角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在综放开... 为研究厚表土层在综放开采条件下的移动规律,在长治矿区高河矿W1303工作面建立了地表岩移测站。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最大下沉点位于采空区上部Z29,Z30,Z32测点,并得出了一系列上覆岩层的移动角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在综放开采条件下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表现形式分为前期和后期两种。同时得出影响上覆岩层移动的主要因素有上覆岩层岩性、关键层的位置及作用、开采尺寸、工作面推进速度及顶板管理情况等。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模拟了表土层厚度为140、190、240 m在回采过程中的地表移动规律,得出了表土层厚度为190 m与实际地表层厚度为189.43 m的移动规律相符。因此针对厚表土层在综放开采条件下的岩层移动规律的研究可为长治矿区矿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厚表土 岩层移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表土厚坚硬顶板无煤柱切顶留巷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均民 申世豹 +1 位作者 刘进晓 张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以郭屯煤矿4307工作面厚表土厚坚硬顶板切顶留巷的实际情况,首先用相似材料模拟了厚表土厚坚硬顶板侧向覆岩结构的演化规律,随着工作面长度不同呈现出“L”型、“三角形”和“类三角形”等悬臂梁结构,由于厚表土位于3;煤覆岩裂隙带之上... 以郭屯煤矿4307工作面厚表土厚坚硬顶板切顶留巷的实际情况,首先用相似材料模拟了厚表土厚坚硬顶板侧向覆岩结构的演化规律,随着工作面长度不同呈现出“L”型、“三角形”和“类三角形”等悬臂梁结构,由于厚表土位于3;煤覆岩裂隙带之上的弯曲下沉带内,厚表土作为给定载荷对覆岩运动影响较小。厚坚硬顶板悬臂梁厚度大、悬臂长,对沿空留巷影响大。对于此种情况下的留巷,提出了“充得满”“切得下”“非对称”支护和“挡得住”四项关键技术,并根据4307工作面实际情况对以上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确定了设计参数。现场实践表明,工作面后方沿空留巷可分成三带,滞后工作面30m之内的变形平缓带,30~100m为变形快速带,100~240m为逐渐稳定带。实体帮和底鼓量变形较大,顶板和矸石帮变形较小。4307轨道平巷留巷稳定后,较原断面收缩约22.1%,留巷收缩后的断面基本满足回采复用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坚硬顶板 相似材料 悬臂梁结构 切顶留巷 非对称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野矿区厚表土薄基岩综放工作面微震响应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殷海晨 刘国磊 +1 位作者 曹安业 王泽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66,共6页
针对巨野矿区深厚表土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基本顶破断产生强动载,诱发强烈矿压显现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方法对单侧采空工作面和大煤柱跳采工作面的微震响应规律进行研究,为强动载与高静载耦合叠加型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提供技... 针对巨野矿区深厚表土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基本顶破断产生强动载,诱发强烈矿压显现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方法对单侧采空工作面和大煤柱跳采工作面的微震响应规律进行研究,为强动载与高静载耦合叠加型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和经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巨厚松散层在煤层开采后垮落、沉降明显,细砂岩基本顶是动静载叠加冲击风险影响较大的主关键层;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峰值区域的采空侧巷道、采空区走向边界、地质构造区域是强微震事件高发区域;留230m煤柱跳采的工作面微震事件数量和能量在倾向上呈偏向采空区一侧分布的双峰型,大尺寸煤柱不能完全阻隔采空区应力传递影响;工作面应保持低强度匀速推采,避免引起基本顶的大规模能量积聚和突发性释放,同时分析微震频次和能级降低情况能预测基本顶后续大规模破断的时机,提前采取专项防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薄基岩 关键层 微震监测 综放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表土层冻结井壁C80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勇 罗慧 姚直书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87,共3页
针对特厚表土层冻结井壁的特点,运用正交试验进行C80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回归分析和验证性试验,得到特厚表土层冻结井壁C80高性能混凝土最佳配合比。
关键词 厚表土 冻结井壁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