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煤层工作面采煤方法选择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五计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0,共2页
通过对黄玉川煤矿6上煤层工作面的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大采高开采和放顶煤开采不同推进阶段工作面煤壁前方煤层、直接顶破坏及煤壁水平位移,为该工作面采煤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为工作面顶板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厚煤层工作面 采煤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厚煤层工作面回采率提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晓斌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1年第1期114-115,共2页
为解决伯方煤矿3209工作面回采率过低问题,针对工作面初采和末采阶段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提出了采取支护撤除和水压裂顶技术以提高回采率。应用结果表明,支护撤除技术使初采阶段的回采煤量增加了11491.2 t,水压裂顶技术使末采阶段的回... 为解决伯方煤矿3209工作面回采率过低问题,针对工作面初采和末采阶段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提出了采取支护撤除和水压裂顶技术以提高回采率。应用结果表明,支护撤除技术使初采阶段的回采煤量增加了11491.2 t,水压裂顶技术使末采阶段的回采煤量增加了14364 t,工作面回采率提升了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工作面 回采率提升 支护撤除 水压裂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特厚煤层工作面巷道围岩支护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仕牧 李凡 李岗 《陕西煤炭》 2021年第S01期55-58,共4页
为解决深部特厚煤层巷道围岩易产生大变形问题,以小庄煤矿40307工作面运输巷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对巷道的支护展开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深部特厚煤层巷道整体受垂直地应力作用,帮部受弯扭矩作用,巷道支护困难;结合40307工... 为解决深部特厚煤层巷道围岩易产生大变形问题,以小庄煤矿40307工作面运输巷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对巷道的支护展开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深部特厚煤层巷道整体受垂直地应力作用,帮部受弯扭矩作用,巷道支护困难;结合40307工作面运输巷道实际情况设计的支护方案将巷道围岩变形控制在20 m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支护 理论计算 深部特厚煤层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工作面端头综合支护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4
作者 胡天民 《矿业装备》 2022年第2期46-47,共2页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三角煤回收困难、端头支护难度较高、人员投入较多的难题,需要不断探索支护策略,完成技术论证和方案改进工作,运用上行至端头代替人工卧底的方式回收高质量的底部三角煤,提高端头支护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三角煤回收困难、端头支护难度较高、人员投入较多的难题,需要不断探索支护策略,完成技术论证和方案改进工作,运用上行至端头代替人工卧底的方式回收高质量的底部三角煤,提高端头支护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三角煤丢失的概率,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效率。文章主要阐述了厚煤层工作面端头综合支护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工作面 端头综合支护技术及设备 研究与应用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连军 张新国 刘兆霞 《煤矿开采》 2007年第4期59-61,共3页
依据许厂煤矿4305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数据分别对支架初撑力、支架工作阻力、支架阻力增阻情况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实测工作面推进期间支架的平均压力变化曲线,研究了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采区煤层开采提... 依据许厂煤矿4305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数据分别对支架初撑力、支架工作阻力、支架阻力增阻情况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实测工作面推进期间支架的平均压力变化曲线,研究了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采区煤层开采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综采工作面 一次采全高 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和火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贾丽雯 《同煤科技》 2019年第3期24-26,共3页
同忻矿8101工作面属特厚煤层工作面,采用放顶煤开采,8101工作面在初采期间由于不放顶煤,采空区遗留大量碎煤,会释放大量瓦斯,造成上隅角瓦斯超限,存在自燃发火隐患,通过采前预抽、地面钻孔抽放、水力压裂弱化顶煤有效解决初采期间瓦斯... 同忻矿8101工作面属特厚煤层工作面,采用放顶煤开采,8101工作面在初采期间由于不放顶煤,采空区遗留大量碎煤,会释放大量瓦斯,造成上隅角瓦斯超限,存在自燃发火隐患,通过采前预抽、地面钻孔抽放、水力压裂弱化顶煤有效解决初采期间瓦斯超限隐患。通过强化注氮、喷洒阻化剂防治防火措施,保障了工作面初采期间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工作面 初采 瓦斯防治 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厚煤层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技术研究
7
作者 蔡瑞春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6年第3期46-47,共2页
分析了单体铰接梁超前支护与自移式支架超前支护的技术特征,通过现场矿压观测试验,比较2种支护形式下围岩变形规律,认定合理选择超前支护方式是实现深井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高产高效的基础。
关键词 自移式超前支架 单体支护 深井厚煤层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厚煤层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技术研究
8
作者 蔡瑞春 《陕西煤炭》 2016年第5期60-61,59,共3页
通过单体铰接梁超前支护与自移式支架超前支护的技术特征分析和现场矿压观测试验,比较了两种支护形式下围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采取超前自移支架支护减少了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的移近量,支护效果好。
关键词 自移式超前支架 单体支护 深井厚煤层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坚硬顶板水力压裂弱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庆国 《中国煤炭》 2021年第12期32-37,共6页
为解决山西三元煤业沿空4306回风巷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通过煤柱受力分析得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水力压裂实施方案,并且在相邻的4302工作面回风巷实施了坚硬顶板水力压裂弱化技术。结果表明:注水压力最大值约... 为解决山西三元煤业沿空4306回风巷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通过煤柱受力分析得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水力压裂实施方案,并且在相邻的4302工作面回风巷实施了坚硬顶板水力压裂弱化技术。结果表明:注水压力最大值约为30 MPa,最小值约为22 MPa,每个钻孔每个压裂位置的平均注水时间均约为18 min,每个压裂位置的注水量约为1 m^(3);水力压裂影响范围在7.0~10.0 m;水力压裂后,部分钻孔中致裂段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宏观轴向及径向裂缝。现场工程的成功应用表明坚硬顶板水力压裂弱化技术能够明显改善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巷道的应力环境,增强围岩稳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综放工作面 坚硬顶板 沿空掘巷 水力压裂 效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维护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利华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概述了王家岭煤矿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受相邻工作面采空区垮落和超前压力影响下巷道变形采取了补强锚索、单体+矿工钢支护、超前预注浆、超前拉架等一系列巷道维护综合治理关键技术,促使了回风巷道变形可控,... 概述了王家岭煤矿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受相邻工作面采空区垮落和超前压力影响下巷道变形采取了补强锚索、单体+矿工钢支护、超前预注浆、超前拉架等一系列巷道维护综合治理关键技术,促使了回风巷道变形可控,满足要求、顶板安全,保证工作面正常回采。也为同等条件下巷道维护和安全管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综放工作面 回风顺槽巷道 维护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玛控制系统在阳煤集团一矿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翔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6期176-178,共3页
分析了天玛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系统网络结构、子系统组成及功能设计,并将其应用于阳煤集团一矿S8303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成功实现了采煤机远程一键操控启停、自动化运行管理,大幅提升了矿井生产效率,有效确保了工作面安全生产,对于提高... 分析了天玛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系统网络结构、子系统组成及功能设计,并将其应用于阳煤集团一矿S8303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成功实现了采煤机远程一键操控启停、自动化运行管理,大幅提升了矿井生产效率,有效确保了工作面安全生产,对于提高矿井的智能化水平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综采工作面 天玛控制系统 系统结构 采煤机 智能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麻强 梁建国 +1 位作者 张亚波 杜志铎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1年第8期27-29,共3页
以受大倾角、特厚煤层影响的汾河煤业5-10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煤自燃监测与早期预报系统,提出“L”型注氮防灭火技术与注两相泡沫防灭火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确保采空区遗煤不发生自然发火,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关键词 大倾角特煤层综放工作面 煤自燃检测与早期预报系统 “L”型注氮技术 注两相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高度冲击危险区域综掘快速掘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辉 《煤矿现代化》 2016年第5期49-50,共2页
硫磺沟煤矿为高瓦斯矿井,(4-5)04皮带顺槽具有高度冲击危险,前期工作面掘进期间动力现象显现频繁,掘进速度较慢,始终在"时掘时停"状态。矿井采掘接续较为紧张,为制定合理、科学的防冲方案迫在眉睫。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多次优化... 硫磺沟煤矿为高瓦斯矿井,(4-5)04皮带顺槽具有高度冲击危险,前期工作面掘进期间动力现象显现频繁,掘进速度较慢,始终在"时掘时停"状态。矿井采掘接续较为紧张,为制定合理、科学的防冲方案迫在眉睫。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多次优化防冲方案,期间未监测到冲击危险,未发生冲击事故,保证了矿井快速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掘进工作面 监测 解危 快速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河矿E1316综放工作面煤柱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张永平 《煤炭与化工》 CAS 2019年第10期29-32,35,共5页
高河能源3号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以往采用的小煤柱沿空掘巷及柔模支护沿空留巷工艺,均存在巷道两帮变形大,底鼓严重问题。为了研究3号厚煤层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的合理宽度,以E131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E1315采空区... 高河能源3号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以往采用的小煤柱沿空掘巷及柔模支护沿空留巷工艺,均存在巷道两帮变形大,底鼓严重问题。为了研究3号厚煤层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的合理宽度,以E131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E1315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揭示了沿空巷道的合理留设尺寸。采用Gaddg公式理论验算了区段煤柱留设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留设35 m的煤柱,能够避开采空区应力集中范围,保证巷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综放工作面 煤柱 变形失稳 尺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河矿E1316综放工作面煤柱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张永平 《煤炭科技》 2019年第6期42-45,共4页
潞安集团高河能源E1316工作面平均采高为6.5 m,属于典型的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显现比较剧烈。目前工作面属于掘进期间,工作面两侧分别为实体煤和留煤柱,煤柱留设宽度为35 m,煤柱的承载情况及尺寸设计,缺乏有效的数据和研究。... 潞安集团高河能源E1316工作面平均采高为6.5 m,属于典型的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显现比较剧烈。目前工作面属于掘进期间,工作面两侧分别为实体煤和留煤柱,煤柱留设宽度为35 m,煤柱的承载情况及尺寸设计,缺乏有效的数据和研究。因此开展综放工作面回采留煤柱变形失稳规律及尺寸优化研究,为后续的E1317工作面两巷支护设计及煤柱尺寸留设提供合理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综放工作面 煤柱 变形失稳 尺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魏东 任金武 +1 位作者 张帅 王比比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8期284-289,295,共7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工况条件下,下部特厚综放工作面开采时存在覆岩应力变化大、矿压显现明显、工作面支护难度加大,煤壁片帮、顶板漏冒事故多等问题,以王庄煤矿开采的2号和3-5号煤层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采用UDEC离散元软件和FLA... 针对近距离煤层工况条件下,下部特厚综放工作面开采时存在覆岩应力变化大、矿压显现明显、工作面支护难度加大,煤壁片帮、顶板漏冒事故多等问题,以王庄煤矿开采的2号和3-5号煤层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采用UDEC离散元软件和FLAC^(3D)软件建模分析及现场应用实践等方法,对近距离特厚煤层开采条件下工作面采空区覆岩运动及顶板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上部2号已开采煤层覆岩关键层岩体发生断裂对下部3-5号煤层工作面来压强度影响巨大,容易引发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大面积来压。据此提出优化30501工作面巷道布置,将原回风巷向内侧偏移25.4 m,工作面倾斜长由原来的180 m缩短为154.6 m,从而减小上部煤层工作面留设的区段煤柱应力影响范围,同时通过优化工作面开采工艺、合理确定工作面三机设备选型和端头及超前支护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程度及次数明显降低和减少,未发生过顶板、瓦斯等大型事故,实现了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开采 煤层综放工作面 覆岩运动规律 数值模拟 关键层 内错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切顶卸压留煤柱合理宽度优化分析
17
作者 宋永明 《陕西煤炭》 2025年第3期36-40,共5页
针对埋深较大、煤层较厚的综放工作面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以不连沟煤矿F6218工作面实际生产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的研究方法,计算得出煤柱理论宽度应为24.63 m,并采用FLAC ^(3D)模拟验证了切顶卸压效果,对... 针对埋深较大、煤层较厚的综放工作面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以不连沟煤矿F6218工作面实际生产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的研究方法,计算得出煤柱理论宽度应为24.63 m,并采用FLAC ^(3D)模拟验证了切顶卸压效果,对比了不同宽度煤柱应力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切顶卸压可以切断顶板应力传播路径,护巷效果显著,且巷道切顶后煤柱宽度可进一步优化;煤柱留设宽度为26 m时,煤柱内部应力集中程度较为缓和,塑性区范围稳定,且存在一定范围的弹性核,满足现场实际生产需要。煤柱钻孔窥视表明,留设26 m煤柱切顶后,煤柱内部存在一定范围的未破坏区域,有利于维护巷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综放工作面 煤柱优化 切顶卸压 钻孔窥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甘沟煤矿综放采空区三维流场演化规律及自燃区域判定
18
作者 刘庆林 刘辉 +2 位作者 张玉彬 马彬 柘强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针对放顶煤开采采空区遗煤量大的实际特点,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式开展小甘沟煤矿11121综放工作面复杂氧化条件煤体下采空区三维流场演化规律研究及自燃危险区域判定。通过FLUENT模拟不同配风量及压注参数等条件下采空区流场演化... 针对放顶煤开采采空区遗煤量大的实际特点,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式开展小甘沟煤矿11121综放工作面复杂氧化条件煤体下采空区三维流场演化规律研究及自燃危险区域判定。通过FLUENT模拟不同配风量及压注参数等条件下采空区流场演化规律。结合束管及温度动态监控系统,提出以采空区氧浓度、漏风风速和孔隙率相结合的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划分方法,精准判断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综合判定小甘沟工作面自然发火危险区域,有效提高采空区自燃危险性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开采 厚煤层工作面 数值模拟 孔隙率 采空区自燃“三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液压支架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海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58,共6页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在生产中存在着顶板压力大、片帮冒顶严重、支架失稳等问题,分析了大采高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技术需求,从工作面顶板、工作面煤壁管理、液压支架的防滑与防倾倒控制、多级护帮联动控制、液压支架智能跟机控制几个方面对...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在生产中存在着顶板压力大、片帮冒顶严重、支架失稳等问题,分析了大采高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技术需求,从工作面顶板、工作面煤壁管理、液压支架的防滑与防倾倒控制、多级护帮联动控制、液压支架智能跟机控制几个方面对大采高液压支架自动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液压支架的自动移架控制和自动补压技术可使工作面液压支架对工作面顶板的支撑力达到预设值,从而实现对工作面顶板的有效管理;通过护帮板的姿态控制和支承压力控制可有效提高工作面煤壁的管理效率,防止片帮事故的发生;采用倾角传感器、行程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检测支架姿态,可实现工作面液压支架的伪斜自动控制;通过在护帮板上安装接近传感器实现多级护帮板的逻辑控制;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采煤机位置,按照采煤工艺实现大采高液压支架的跟机自动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厚煤层工作面 大采高工作面 液压支架 智能跟机控制 顶板控制 煤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deep borehole blasting on fully mechanized hard top-coal pre-splitting and gas extraction in the special thick seam 被引量:3
20
作者 Liu Jian Liu Zegong +2 位作者 Xue Junhua Gao Kui Zhou W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5期755-760,共6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op-coal inadequate destruction and large amounts of gas emission in mining extra thick and hard coal seam,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re-splitting for deep borehole blasting and ga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op-coal inadequate destruction and large amounts of gas emission in mining extra thick and hard coal seam,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re-splitting for deep borehole blasting and gas pre-draining technologies on top coal.The mechanism of the technologies was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based on hard top-coal cracks development obta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explosive blasting in the hard rock results in a large number of cracks and large displacement in the rock mass due to the effect of explosion stress.Meanwhile,the thick top-coal caves,and desorbing gas flows along the cracks improve gas extraction.Finally,the pre-splitting for deep borehole blasting and gas pre-draining technologies was applied in No.3802 working face of Shui Liandong Coal Mine,which increases monthly output in the face to 67.34 kt and the drained gas concentration to 86.2%.The drained gas average concentration from each borehole reaches 40%,and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borehole blasting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Hard thick coal seam Top-coal pre-splitting Gas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