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厚松散层薄基岩综采工作面开采覆岩切落体结构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北方 蒋嘉祺 +2 位作者 刘学生 梁冰 张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11-3021,共11页
浅埋厚松散层薄基岩综采工作面开采覆岩破断失稳诱发的强压显现问题日益凸显,已对矿井安全及高效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为此,以神东矿区2261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相似试验与力学建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其强矿压显现特征,揭... 浅埋厚松散层薄基岩综采工作面开采覆岩破断失稳诱发的强压显现问题日益凸显,已对矿井安全及高效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为此,以神东矿区2261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相似试验与力学建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其强矿压显现特征,揭示采动覆岩破断失稳诱因,构建覆岩破断结构力学模型,核定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并开展现场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现场监测的工作面开采顶板平均破断步距为11.2 m,液压支架平均工作阻力为8450.1 kN,最大工作阻力为11857 kN;相似试验中,工作面开采老顶呈短悬臂岩梁剪切破断,断裂面贯通地表,覆岩滞后煤壁整体切落,平均垮落步距为12.5 m;通过建立浅埋厚松散层薄基岩综采工作面覆岩切落体结构平面力学模型,提出了覆岩切落体结构失稳判据,指明不稳定系数与覆岩切落角和液压支架承载力间的正相关关系;并给定了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计算公式,算出了液压支架平均承载力为8364.22kN,与现场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结果可为我国浅埋厚松散层薄基岩综采工作面支架选型和顶板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综采工作面 厚松散层薄基岩 切落体结构 平面力学模型 失稳判据 液压支架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矿井顶板涌水致灾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波 张文泉 马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39-46,共8页
为研究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开采诱发矿井顶板涌水事故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影响矿井顶板涌水量的11个因素。基于模糊数学隶属度及隶属函数对各因素进行了初步处理,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顶板涌水量预测模... 为研究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开采诱发矿井顶板涌水事故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影响矿井顶板涌水量的11个因素。基于模糊数学隶属度及隶属函数对各因素进行了初步处理,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顶板涌水量预测模型,对影响因素权重进行了敏感性排序,并结合现场数据对模型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开采诱发顶板涌水事故的主要因素是由开采方法的选取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与地层赋存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开采方法、开采高度、基岩厚度及水压是影响松散层下开采顶板涌水灾害的主要因素。经过现场实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较高,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薄基岩 顶板涌水量 模糊神经网络 涌水因素 敏感性排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基岩厚松散层深部采场裂隙带几何特征及矿压分布的工作面效应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通 袁亮 +1 位作者 赵毅鑫 郝宪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60-2268,共9页
针对薄基岩厚松散层深部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状况,在压力拱假说、应力壳理论和普氏理论基础上建立采场裂隙带几何模型,推导出工作面覆岩裂隙带计算公式,结合数值模拟对几何模型及工作面覆岩裂隙带公式进行验证,并对工作面覆岩裂隙带高... 针对薄基岩厚松散层深部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状况,在压力拱假说、应力壳理论和普氏理论基础上建立采场裂隙带几何模型,推导出工作面覆岩裂隙带计算公式,结合数值模拟对几何模型及工作面覆岩裂隙带公式进行验证,并对工作面覆岩裂隙带高度及矿压显现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场裂隙带几何模型较为合理,与采场上覆岩层裂隙带空间分布特征相一致;工作面覆岩裂隙带公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解释工作面方向上"抛物线"状的矿压显现规律;工作面覆岩裂隙带高度和矿压的比例系数最小值及变化率与工作面长度呈负相关,与采高及采深基本不相关;工作面覆岩裂隙带高度及矿压,强线性相关于采高、岩层硬度系数,弱相关于工作面长度和采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松散层 裂隙带几何模型 工作面覆岩裂隙带 深部工作面矿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厚松散层大采高工作面围岩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衡培国 翟常治 +2 位作者 辛崇伟 王延路 陈洋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1-139,共9页
针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岩运移规律研究大多采用建立力学模型、数值计算等理论研究手段,缺乏基于现场动态实测的研究。微震监测技术近年来在矿井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 针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岩运移规律研究大多采用建立力学模型、数值计算等理论研究手段,缺乏基于现场动态实测的研究。微震监测技术近年来在矿井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岩破坏规律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以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固一矿160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选用孔−巷联合台网布置方式,构建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基于微震监测结果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围岩动态破坏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围岩累计释放能量,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微震事件的能量密度,以达到研究围岩裂隙发育状况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顶板最大破坏高度达87.8 m,底板最大采动破坏深度达21.7 m,最大值均出现在工作面回采见方阶段,该阶段顶板突水危险性最高;见方阶段顶板承载岩梁破坏,出现异常来压,顶底板及超前破坏程度加剧,验证了应力击穿效应的存在;距工作面顶板48.3 m处的砂质泥岩为顶板隔水关键层,距顶板67.7 m的粉砂岩为击穿控制层,距底板26.6 m的砂质泥岩为底板隔水关键层。通过底板钻孔窥视对微震监测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见方区域底板破坏深度大于18 m,其他区域底板破坏深度为12~18 m,与微震监测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层大采高工作面 厚松散层薄基岩 围岩破坏规律 微震监测 台网布置 能量密度 核密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基岩厚松散层区富水性瞬变电磁探测参数优化与电阻率阈值划分研究
5
作者 崔鸿伟 吕朋 +1 位作者 黄玉峰 郭俊 《中国煤炭》 2025年第9期72-82,共11页
针对薄基岩厚松散层地质条件,根据瞬变电磁法信号衰减特征分析,优化了关键探测参数,提出电阻率异常动态阈值划分方法。结果表明,中心回线工作装置、600 m×600 m的矩形发射线框、5.0 Hz发射频率、不小于15 A发射电流、2~3 min叠加... 针对薄基岩厚松散层地质条件,根据瞬变电磁法信号衰减特征分析,优化了关键探测参数,提出电阻率异常动态阈值划分方法。结果表明,中心回线工作装置、600 m×600 m的矩形发射线框、5.0 Hz发射频率、不小于15 A发射电流、2~3 min叠加时间是适用于薄基岩厚松散层条件的合理参数。在探查区域布置14172个总物理点并形成40 m×20 m矩形网络,开展了10.56 km^(2)大范围电磁探测,计算了视电阻率、视纵向电导和视深度,确定电阻率异常阈值的判定条件,提出视电阻率的“五级”划分原则,并绘制电阻率等值断面和各层位电阻率异常分布图,对主要层位低阻异常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异常强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成果显著提升薄基岩厚松散层条件下含水层低阻异常区识别精度,为煤矿水害防治提供可靠地球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松散层 电阻率 瞬变电磁法 含水性 物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矿薄基岩区顶板突水危险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姚邦华 魏建平 +2 位作者 王登科 王云刚 张宏图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为了研究司马矿薄基岩厚松散层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采动覆岩破坏、渗流等特性,评价发生顶板突水的危险性,建立了薄基岩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COMS... 为了研究司马矿薄基岩厚松散层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采动覆岩破坏、渗流等特性,评价发生顶板突水的危险性,建立了薄基岩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研究了随工作面推进采场的变形、破坏、渗流和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司马矿薄基岩厚松散层这一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工作面涌水量、顶板破坏高度均随工作面推进不断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当工作面推进到200 m时,顶板破坏高度约为80 m,工作面涌水量约为33 m3/min,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随着开采的进行,在采空区后方煤层的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几乎不变,在工作面前方形成的支承压力峰值极值点位置不断前移,应力集中系数约为2.0;在司马矿薄基岩区,在煤层采厚为5 m、基岩厚度为40 m的条件下,若顶板黏土层厚度大于40 m,将不会发生顶板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基岩松散层 数值模拟 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Logistic函数模型在地表下沉预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席国军 洪兴 邵红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117,128,共5页
为了精确预计薄基岩厚松散层浅埋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下沉,针对Logistic函数模型在浅埋煤层开采地表下沉预计应用中存在预计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了Logistic函数模型的改进方法,得出了预计薄基岩厚松散层浅埋煤层开采引起地表下沉的表达... 为了精确预计薄基岩厚松散层浅埋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下沉,针对Logistic函数模型在浅埋煤层开采地表下沉预计应用中存在预计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了Logistic函数模型的改进方法,得出了预计薄基岩厚松散层浅埋煤层开采引起地表下沉的表达式。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Logistic函数模型地表下沉预计值最大残差由改进前的340.2 mm减小至改进后的65.2 mm,且相对误差由原来的大于10%减少至10%以下,改进后的Logistic函数模型预计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松散层 浅埋煤层 改进Logistic函数模型 地表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