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震监测的厚松散层大采高工作面围岩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衡培国 翟常治 +2 位作者 辛崇伟 王延路 陈洋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1-139,共9页
针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岩运移规律研究大多采用建立力学模型、数值计算等理论研究手段,缺乏基于现场动态实测的研究。微震监测技术近年来在矿井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 针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岩运移规律研究大多采用建立力学模型、数值计算等理论研究手段,缺乏基于现场动态实测的研究。微震监测技术近年来在矿井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岩破坏规律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以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固一矿160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选用孔−巷联合台网布置方式,构建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基于微震监测结果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围岩动态破坏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围岩累计释放能量,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微震事件的能量密度,以达到研究围岩裂隙发育状况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顶板最大破坏高度达87.8 m,底板最大采动破坏深度达21.7 m,最大值均出现在工作面回采见方阶段,该阶段顶板突水危险性最高;见方阶段顶板承载岩梁破坏,出现异常来压,顶底板及超前破坏程度加剧,验证了应力击穿效应的存在;距工作面顶板48.3 m处的砂质泥岩为顶板隔水关键层,距顶板67.7 m的粉砂岩为击穿控制层,距底板26.6 m的砂质泥岩为底板隔水关键层。通过底板钻孔窥视对微震监测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见方区域底板破坏深度大于18 m,其他区域底板破坏深度为12~18 m,与微震监测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大采高工作面 松散层薄基岩 围岩破坏规律 微震监测 台网布置 能量密度 核密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工作面生命周期内坚硬厚顶板破断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雷照源 李峰 +2 位作者 赵子葵 李磊 黄兴利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4,共10页
坚硬厚顶板作为大采高工作面的力源层,不同大采高工作面生命周期内的顶板边界条件不同,导致顶板的破断形态发生改变,进一步引发了各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不同。因此,分析不同空间位置大采高工作面生命周期内坚硬厚顶板破断机制是研究... 坚硬厚顶板作为大采高工作面的力源层,不同大采高工作面生命周期内的顶板边界条件不同,导致顶板的破断形态发生改变,进一步引发了各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不同。因此,分析不同空间位置大采高工作面生命周期内坚硬厚顶板破断机制是研究矿压防治的基础。以黄陵二矿深埋大采高工作面为背景,采用地质条件调查、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手段,从单一与相邻工作面生命周期内坚硬厚顶板边界条件出发,凭借虚功原理分析坚硬厚顶板的破断机制;并以21422相邻工作面临空侧坚硬厚顶板三维空间轴转动模型为例,分析其失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 21421与21422工作面生命周期内各存在2种顶板破断铰接类型,21422工作面作为接续工作面,顶板临空侧的铰接边界为简支,导致顶板呈非对称破断。利用虚功原理推导出各顶板类型的破断极限条件及解析方程,得出21422工作面来压步距小于21421工作面,且沿工作面倾向两侧破断块体的水平破断距分别为108.41 m和191.59 m。(2)通过建立坚硬厚顶板在21422工作面倾向临空一侧铰接模型,认为顶板的破断过程呈回转运动,根据稳定系数(ξ)可知工作面倾向临空侧顶板不稳定,更易引发工作面矿压的发生。(3)统计各工作面充分采动后一个自然月的支架压力分布特征,验证了21421及21422工作面坚硬厚顶板的对称破断和非对称破断的特征,同时21422工作面的来压强度及步距的密集程度均大于21421工作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工作面 生命周期 坚硬顶板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软”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破断及应力运移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康志鹏 任波 +2 位作者 罗勇 段昌瑞 任帅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针对“三软”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开采覆岩非线性、非对称破坏问题以及保护煤柱宽度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巷道围岩稳定性差等问题,以新景煤矿15028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对“三软”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破断及应力... 针对“三软”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开采覆岩非线性、非对称破坏问题以及保护煤柱宽度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巷道围岩稳定性差等问题,以新景煤矿15028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对“三软”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破断及应力运移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软”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在回采开始时,顶板未发生大面积垮落,但产生较多水平裂隙;初次垮落时,塌落岩体与上部形成较大自由空间;当继续回采达到关键层极限破断距时,上覆岩层迅速大面积垮落,形成类似冲击地压的顶板“强烈垮塌”,采空区边缘悬臂梁结构发生“裂隙孕育快速发育回转下沉”变化,顶板垮落岩石由于碎胀充填作用,并未完全冒落;随着煤层持续开采,只在上覆岩层作用力的情况下,采空区底板未产生明显变形,即底板变形的主要原因为水平应力因素,采空区上覆岩层整体发生下沉,其中靠近煤层顶板越近,下沉量越大,最大下沉量为750 mm;采空区中部岩层位移最大,向两侧实煤体帮逐渐减小到0,整体位移曲线呈“V”字形;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具有“双峰”特性,先小幅增加,达到第1个峰值点后小幅回落,应力降低区距离采空区10 m左右,而后到达第2个峰值点,此时距离采空区边缘19.2 m,应力最大值为27.5 MPa,随后持续回落,在72 m处趋于稳定,即采动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在60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大采工作面 破断失稳 应力运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大采高相邻工作面强矿压发生机理研究
4
作者 雷照源 赵茂平 +2 位作者 李团结 李峰 李磊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2,共10页
受上一深埋大采高工作面采动影响,相邻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坚硬厚顶板引发的强矿压显现具有明显的分区性。相邻工作面作为矿井开采的主要类型,揭示其强矿压发生机理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基础。以黄陵二矿深埋大采高工作面为背景,采用... 受上一深埋大采高工作面采动影响,相邻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坚硬厚顶板引发的强矿压显现具有明显的分区性。相邻工作面作为矿井开采的主要类型,揭示其强矿压发生机理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基础。以黄陵二矿深埋大采高工作面为背景,采用地质条件调查、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手段,分析强矿压显现特征、坚硬厚顶板破断特征、能量和应力的演化关系等,揭示坚硬厚顶板诱发深埋大采高相邻工作面强矿压的发生机理,从而形成强矿压防控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坚硬厚顶板产生的微震事件数及能量分别约占总事件数、总能量的52.12%、69.4%,沿工作面倾向形成临空侧能量释放量值大、实体侧顶板内部基本完整的分区显现特征。21422相邻工作面“两固支一简一自由”的坚硬厚顶板约束边界条件,在工作面倾向距临空区段煤柱约108 m处发生破断;同时21422工作面开采扰动下的坚硬厚顶能量与应力由临空侧至实体侧形成降低分布特征。根据集中差值系数得出了应力与能量分布分区性与顶板的非对称破断具有一致性,其中坚硬厚顶板在临空侧110 m范围的释放程度高、距实体侧边界煤柱约70 m范围处于蓄能状态。根据研究结果形成了“弱化临空侧顶板的应力集中,阻断实体侧应力的传递”的强矿压显现治理策略,为深埋大采高工作面强矿压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大采 相邻工作面 坚硬顶板 强矿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湾煤矿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
5
作者 李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12,共4页
以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8.8 m超大采高综采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工作面设计优化与智能控制关键技术。通过盘区布置优化、通风系统科学配置及巷道掘进工艺创新,解决了大型综采设备运输、超大断面超长距离单巷掘进的通风与支护问题,为大... 以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8.8 m超大采高综采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工作面设计优化与智能控制关键技术。通过盘区布置优化、通风系统科学配置及巷道掘进工艺创新,解决了大型综采设备运输、超大断面超长距离单巷掘进的通风与支护问题,为大型综采设备的高效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系统论证与设备选型优化,形成了包含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在内的成套综采装备体系;构建了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平台,为煤矿机电设备正常工作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 煤层 大型综设备 工作面设计优化 设备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松散层覆岩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宏斌 宋选民 刘兵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7,71,共4页
为研究石炭-二叠纪煤系厚松散层覆岩下煤层开采时工作面矿压规律和支架选型的合理性,采用YHY60(B)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对磁窑沟矿首采10101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6.5 m,平均周期来压步距11.1... 为研究石炭-二叠纪煤系厚松散层覆岩下煤层开采时工作面矿压规律和支架选型的合理性,采用YHY60(B)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对磁窑沟矿首采10101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6.5 m,平均周期来压步距11.1 m;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动载系数分别为1.33和1.23,周期来压动压较明显;来压期间支架载荷沿工作面呈中部大、两端小的特征。采用砌体梁理论计算和实测统计分析2种方法,计算出10101工作面所需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分别为7 346、7 057 kN,应用表明ZY8000/24/50D型液压支架适应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层覆岩 大采 矿压规律 砌体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冒顶防治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建宇 张立辉 卞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65-269,共5页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伴随着开采装备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一次采全高的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占据比例逐年增加,冒顶片帮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本文以上湾煤矿12403综采工作面冒顶事故为背景,从注高分子材料、铺设假顶和处理大块...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伴随着开采装备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一次采全高的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占据比例逐年增加,冒顶片帮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本文以上湾煤矿12403综采工作面冒顶事故为背景,从注高分子材料、铺设假顶和处理大块矸石三个方面介绍了超大采高工作面冒顶防治技术,为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面临的冒顶问题提供了明确、有效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大采 工作面 冒顶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矿压及顶板破断特征 被引量:112
8
作者 李化敏 蒋东杰 李东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56-1960,共5页
针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覆岩活动空间大、开采扰动强烈的特点,以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大采高综放采场矿压及顶板运移破断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大采高综放采场周期来压岩层破断的力学模型... 针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覆岩活动空间大、开采扰动强烈的特点,以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大采高综放采场矿压及顶板运移破断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大采高综放采场周期来压岩层破断的力学模型,得出了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来压时安全阀开启频繁、顶板快速下沉,额定工作阻力13 800 kN的液压支架不能满足顶板控制的需要;开采空间的增大、直接顶厚度增大,低位基本顶转化为直接顶成为悬臂结构、高位基本顶形成砌体梁,二者形成"上位砌体梁-下位倒台阶组合悬臂结构";工作面来压强烈、动载明显、持续时间短的矿压现象是由于高位砌体梁结构滑落失稳造成的,据其力学特征确定了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大采 综放工作面 组合悬臂梁 砌体梁 支架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冲积层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顶板控制机理与实践 被引量:23
9
作者 马立强 张东升 +2 位作者 孙广京 崔泰贺 周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龙固煤矿主采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平均不足200 m,但基岩上方赋存着厚度平均超过700 m的厚冲积层,针对厚冲积层条件下工作面矿山压力与顶板的控制难题,分析了大采高长壁综放工作面上覆厚冲积层在采动卸荷条件下的承载特性,以及基岩发生台阶... 龙固煤矿主采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平均不足200 m,但基岩上方赋存着厚度平均超过700 m的厚冲积层,针对厚冲积层条件下工作面矿山压力与顶板的控制难题,分析了大采高长壁综放工作面上覆厚冲积层在采动卸荷条件下的承载特性,以及基岩发生台阶下沉的可能性及其对应临界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厚冲积层在其底部煤层大范围开挖后,自承载能力不强,其自重将以载荷形式作用在下伏基岩上,但当基岩厚度大于120 m时,断裂带岩层可以形成稳定的力学承载结构,确定工作面顶板具有可控性。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工作阻力为国内最大的ZF15000/23/43综放支架,对厚冲积层下大采高综放面围岩进行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层 大采 综放工作面 顶板控制 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支架选型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查文华 华心祝 +3 位作者 王家臣 郑厚发 王乃国 刘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5-80,共6页
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是特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之一,而液压支架的选型是实现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针对龙固矿2301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通过相似模拟,获得了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和... 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是特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之一,而液压支架的选型是实现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针对龙固矿2301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通过相似模拟,获得了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确定了工作面支架的支护强度为1.46MPa及支护阻力为15000kN,并选取工作面支架型号为ZF15000-23/43正四连杆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通过现场实测分析了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分布规律,应用表明ZF15000-23/43支架处于较好的位态,对2301综放工作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研究成果对类似条件下液压支架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煤层 大采 综放工作面 支架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抽巷治理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瓦斯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恩宝 张春雷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81,共3页
根据对采空区覆岩裂隙发育及瓦斯运移情况进行分析,在开采煤层顶板采动裂隙带内布置高位瓦斯抽排巷抽采采空区卸压瓦斯,合理确定高抽巷设置层位,通过对高抽巷抽采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瓦斯的抽采效果考察,结果表明,高抽巷瓦斯抽采有效保证... 根据对采空区覆岩裂隙发育及瓦斯运移情况进行分析,在开采煤层顶板采动裂隙带内布置高位瓦斯抽排巷抽采采空区卸压瓦斯,合理确定高抽巷设置层位,通过对高抽巷抽采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瓦斯的抽采效果考察,结果表明,高抽巷瓦斯抽采有效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对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瓦斯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巷 煤层 工作面 瓦斯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连军 张新国 刘兆霞 《煤矿开采》 2007年第4期59-61,共3页
依据许厂煤矿4305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数据分别对支架初撑力、支架工作阻力、支架阻力增阻情况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实测工作面推进期间支架的平均压力变化曲线,研究了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采区煤层开采提... 依据许厂煤矿4305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数据分别对支架初撑力、支架工作阻力、支架阻力增阻情况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实测工作面推进期间支架的平均压力变化曲线,研究了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采区煤层开采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综工作面 一次 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端部覆岩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匡铁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8-193,共6页
为了研究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能否采用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以塔山煤矿特厚煤层8204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地表下沉量观测、微震观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端部覆岩活动范围、裂隙场分布、运动特征及结... 为了研究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能否采用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以塔山煤矿特厚煤层8204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地表下沉量观测、微震观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端部覆岩活动范围、裂隙场分布、运动特征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5 m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43 m,断裂带高度为43~200 m,200 m以上岩层处于弯曲下沉带内;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端部以垮落角、移动角为边界形成滑移破裂区、拉压裂隙区和压裂隙区3个裂隙发育区;采空区稳定前工作面端部形成"下位悬臂梁-上位砌体梁"结构,随着工作面推进,覆岩进一步运动下沉,采空区稳定后下位悬臂梁破断,形成三角形滑移区,上位关键层仍以砌体梁结构方式存在,并控制侧向应力场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大采综放工作面 覆岩运动 端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软双突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孤岛工作面综合防突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民涛 张敬军 王建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32,共2页
文章介绍了神火集团梁北矿在极软双突厚煤层条件下大采高综采一次采全高孤岛工作面的综合防突技术,通过摸索实践,找到了适合梁北矿复杂条件下的综合防突措施,实现了高应力孤岛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复杂条件下突出厚煤层矿井安全高效开采... 文章介绍了神火集团梁北矿在极软双突厚煤层条件下大采高综采一次采全高孤岛工作面的综合防突技术,通过摸索实践,找到了适合梁北矿复杂条件下的综合防突措施,实现了高应力孤岛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复杂条件下突出厚煤层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和大采高综采一次采全高技术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软煤层 大采 孤岛工作面 防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研发与工业性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清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60,共4页
根据同煤集团大唐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的赋存特点,同煤集团研制出的SGZ1200/2000型后部刮板输送机在井下工业性试验期间运行平稳可靠,在结构、强度、可靠性和维护性等方面都达到了配套和设计要求,满足了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开采的需求。
关键词 大采综放工作面 煤层 刮板输送机 工业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尔辛赫煤矿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申秀颀 张军鹏 +1 位作者 邹友平 田锦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5-96,100,共3页
针对霍尔辛赫煤矿厚松散层的地层条件,以一次采全高地表移动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厚松散层条件下一次采全高地表移动规律,并用数学方法拟合计算出该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参数,对厚松散层下厚煤层"三下"开采及地表移动预... 针对霍尔辛赫煤矿厚松散层的地层条件,以一次采全高地表移动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厚松散层条件下一次采全高地表移动规律,并用数学方法拟合计算出该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参数,对厚松散层下厚煤层"三下"开采及地表移动预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层 一次 移动参数 霍尔辛赫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冲积层条件下大采高综采地表移动变形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庆潮 胡炳南 《煤矿开采》 2003年第2期19-21,共3页
 通过对邢东矿井首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资料分析,揭示了特厚冲积层、厚基岩、大采高综采条件下地表动态、静态移动变形部分特征,探讨了部分移动机理,为类似条件下"三下"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冲积层 工作面 地表移动变形特征 邢东矿井 移动机理 “三下”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厚坚硬顶板巷道定向爆破切顶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刘乙霖 马嘉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5,共6页
针对马道头煤矿5209工作面回风巷在高强支护情况下,伴随着上临5210工作面回采产生的巷道大变形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对大采高厚坚硬顶板巷道定向爆破切顶卸压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巷道爆破切顶卸压的... 针对马道头煤矿5209工作面回风巷在高强支护情况下,伴随着上临5210工作面回采产生的巷道大变形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对大采高厚坚硬顶板巷道定向爆破切顶卸压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巷道爆破切顶卸压的工作机理是通过对煤柱侧未垮落基本顶岩层进行爆破切顶,使其及时垮落,进而减小煤柱载荷和基本顶岩层因为旋转下沉而对煤柱造成的挤压变形;基本顶岩层在爆破切顶卸压后初次垮落步距与周期垮落步距均减小,进而减轻了矿压显现程度;爆破切顶卸压的最佳切顶角度为60°,在爆破切顶卸压后,煤层垂直应力峰值由21.1MPa降低至16.3MPa;爆破后钻孔窥视结果显示,爆破孔与导向孔均沿着孔内聚能管聚能槽方向产生了与走向切缝方向一致裂纹;在5209回风巷进行了巷道表面位移观测发现总体变形量较小,巷道完整性较好,定向爆破切顶卸压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工作面 煤层 爆破切顶卸压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回采支柱机
19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6年第3期62-63,共2页
厚煤层回采支柱机是一种适用于缓倾斜煤层(5°以下),采高4.5~6.5米,炮采工作面的小型机械。 1975年2月,由采煤一区皮带维修队和采煤一队协作搞技术革新,试制成第一台样机(图1),经过3个月的试用,基本上是成功的,可解放笨重的支柱劳... 厚煤层回采支柱机是一种适用于缓倾斜煤层(5°以下),采高4.5~6.5米,炮采工作面的小型机械。 1975年2月,由采煤一区皮带维修队和采煤一队协作搞技术革新,试制成第一台样机(图1),经过3个月的试用,基本上是成功的,可解放笨重的支柱劳动,提高支柱效率,比较安全,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缓倾斜煤层 工作面 小型机械 煤电钻 卡爪 行走部分 柱帽 木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刊首语
20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我国厚煤层资源丰富,厚煤层的高效开采是实现安全高效矿井的主要技术途径,其在煤炭开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自1978年开始探索研究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技术,2009年12月神华集团补连塔煤矿安装了世界首个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目前... 我国厚煤层资源丰富,厚煤层的高效开采是实现安全高效矿井的主要技术途径,其在煤炭开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自1978年开始探索研究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技术,2009年12月神华集团补连塔煤矿安装了世界首个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目前我国已研发出8.2m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及成套装备系统集成,并在兖矿集团金鸡滩煤矿进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工作面 技术 煤层 资源丰富 效矿井 效开 煤炭开 神华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