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泥岩互层裂缝发育的地层厚度效应 被引量:14
1
作者 商琳 戴俊生 +3 位作者 冯建伟 杨学君 王珂 宋宝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41,共7页
为了研究砂泥岩互层型地层的厚度效应对裂缝发育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气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泥岩互层型储集层为例,分析了裂缝发育机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厚度砂泥岩互层型地层裂缝的密度、开度和孔隙度,提出了6种... 为了研究砂泥岩互层型地层的厚度效应对裂缝发育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气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泥岩互层型储集层为例,分析了裂缝发育机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厚度砂泥岩互层型地层裂缝的密度、开度和孔隙度,提出了6种砂泥岩组合的裂缝发育模式。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砂岩、泥岩单层厚度越薄,越容易产生裂缝,砂泥岩互层型地层裂缝发育还受到岩层厚度的影响。在相同应力条件下,中、厚层(1.5-10.0 m)砂岩可以产生开度大和延伸长的裂缝,裂缝能够延伸至或刺穿泥岩层;薄层(小于1.5 m)砂岩裂缝规模小,对泥岩影响较弱。泥岩厚度相同时,与其组合的砂岩厚度越大,泥岩越容易产生裂缝。当泥岩厚度小于1.0 m时,泥岩受力后自身就容易破裂而产生裂缝。在构造变形相似的区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裂缝孔隙度高,连通性好,可以形成良好的储集层;其次为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以及水下分流河道间砂体裂缝孔隙度较低,且裂缝连通性差,难以成为有利储集层。泥岩厚度大于1.0 m且与泥岩组合的砂岩厚度小于5.5 m时,可以成为隔夹层,对油气起到封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互层 裂缝 厚度效应 构造应力 裂缝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复合装甲抗穿甲模拟弹厚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胡丽萍 王智慧 +2 位作者 郭领 侯圣英 王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2,共3页
试验采用底推式105mm穿甲模拟弹进行,研究陶瓷的厚度效应对抗穿甲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DOP法评估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陶瓷装甲厚度增加陶瓷复合装甲的防护系数降低;相同陶瓷装甲厚度下,多层陶瓷复合装甲比单层陶瓷... 试验采用底推式105mm穿甲模拟弹进行,研究陶瓷的厚度效应对抗穿甲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DOP法评估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陶瓷装甲厚度增加陶瓷复合装甲的防护系数降低;相同陶瓷装甲厚度下,多层陶瓷复合装甲比单层陶瓷具有更好抗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装甲 厚度效应 穿甲模拟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板抗12.7mm穿甲燃烧弹厚度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苗成 刘江南 +3 位作者 钟涛 李树涛 武海玲 杨伟苓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0,共3页
采用 12.7 mm 穿甲燃烧弹对不同厚度的 Ti-6Al-4V 钛合金板进行厚度效应试验,研究钛合金板厚度对其防护能力的影响。采用等重钢总穿深及防护系数的方法考核其抗弹性能。结果表明,钛合金板抗小口径枪弹(12.7 mm 穿燃弹)板厚在 10-30 ... 采用 12.7 mm 穿甲燃烧弹对不同厚度的 Ti-6Al-4V 钛合金板进行厚度效应试验,研究钛合金板厚度对其防护能力的影响。采用等重钢总穿深及防护系数的方法考核其抗弹性能。结果表明,钛合金板抗小口径枪弹(12.7 mm 穿燃弹)板厚在 10-30 mm 间厚度效应呈现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板 厚度效应 抗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度效应对梁冲击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邢誉峰 谢文剑 诸德超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90,共7页
用一种半解析法——间接模态叠加法,研究了质点与弹性力学梁的冲击问题,这种方法避免了具有未知奇异载荷项的平衡微分方程求解问题。由于可以用解析方法得到简支弹性力学梁的模态函数,并且能够以显式形式给出其频率方程,因此以质点与简... 用一种半解析法——间接模态叠加法,研究了质点与弹性力学梁的冲击问题,这种方法避免了具有未知奇异载荷项的平衡微分方程求解问题。由于可以用解析方法得到简支弹性力学梁的模态函数,并且能够以显式形式给出其频率方程,因此以质点与简支弹性力学梁的冲击问题为例,来考察厚度效应对瞬态响应的影响,并将所得结果与用Timoshenko梁理论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厚度效应在梁冲击问题中的重要影响。讨论了纵波和剪切波对撞击力等动力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效应 平面应力 间接模态叠加法 模态函数 冲击波 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 TFT亚阈特征参数与有源层的厚度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宋跃 邹雪城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5,共6页
从异质界面处的有效界面态出发 ,研究了 a-Si Nx:H/a-Si:H异质结 a-Si:H TFT的亚阈特征参数的界面效应和有源层的厚度效应 ,发现 a-Si:H的特性不仅与材料、工艺有关 ,而且其几何结构参数对 a-Si:H TFT的特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从异质界面处的有效界面态出发 ,研究了 a-Si Nx:H/a-Si:H异质结 a-Si:H TFT的亚阈特征参数的界面效应和有源层的厚度效应 ,发现 a-Si:H的特性不仅与材料、工艺有关 ,而且其几何结构参数对 a-Si:H TFT的特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亚阈特征参数主要由异质界面的有效界面态密度决定 ,当 NH3/Si H4 比增加时亚阈特征参数下降 ,增加 a-Si Nx 材料的淀积温度 ,可使亚阈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a-Si:H有源层的厚度减小 ,抑制了亚阈参数的增加 ,阈值电压也减小并趋于稳定 ,且 TFT的 ION/IOF F随有源层厚度呈现近似抛物线状变化规律。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源层厚度与 TFT特性的关系 ,计算的最佳有源层的厚度约为 2 0 0 nm,这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效应 厚度效应 亚阈特征参数 异质界面 T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裂隙发育的厚度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骆赵刚 汪时机 +1 位作者 张继伟 杨振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2-1930,共9页
膨胀土的裂隙开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身的土体性质,环境状况,边界条件、土体尺寸等。厚度对膨胀土等黏性土体的开裂规律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探究这种重要因素在膨胀土失水收缩开裂过程中的具体影响规律,试验设置了4个具有不同厚... 膨胀土的裂隙开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身的土体性质,环境状况,边界条件、土体尺寸等。厚度对膨胀土等黏性土体的开裂规律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探究这种重要因素在膨胀土失水收缩开裂过程中的具体影响规律,试验设置了4个具有不同厚度的大直径圆形泥浆试样。运用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记录试样的裂隙演化过程及质量的变化,定量分析裂隙面积分形维数、长度分形维数等指标随含水率下降的动态变化关系。试验结果发现:①厚度对膨胀土失水收缩开裂及裂隙扩展过程有明显影响,厚度较小的试样其裂隙发育充分,裂隙密集细长而纹理丰富;厚度较大的试样裂隙发育单一,裂隙宽大而边界效应明显,通过提出厚度和试样直径的比值,可以初步预估试样的裂隙发育情况;②裂隙面积分形维数受厚度的影响较小,而裂隙长度分形维数受厚度的影响较大,结合两者可以有效地对裂隙形态及分布进行表征,裂隙最终的长度分形维数一般在1~1.5,而面积分形维数基本维持在1.6~1.7。此外,结合土体开裂的张拉破坏理论以及试样的收缩蒸发情况,对厚度影响下的土体开裂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进一步探究了裂隙的扩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厚度效应 裂隙演化 分形维数 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中非对称高斯势量子点内极化子量子跃迁的厚度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玉伟 王国胜 +1 位作者 韩超 额尔敦朝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3-1518,共6页
计及量子点厚度下,分别选取抛物势和高斯势描写盘型量子点中电子的横向束缚势和纵向束缚势,采用Pekar类型变分法推导出量子点中极化子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一个二能级结构,并基于二能级体系理论,... 计及量子点厚度下,分别选取抛物势和高斯势描写盘型量子点中电子的横向束缚势和纵向束缚势,采用Pekar类型变分法推导出量子点中极化子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一个二能级结构,并基于二能级体系理论,讨论了极化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量子跃迁问题。结果表明,高斯束缚势比抛物束缚势更能精准反映量子点中真实的束缚势;量子点的厚度对极化子的跃迁几率Q所带来的影响有趣且有实际意义,不可忽略;电声耦合强度α、电场强度F、非对称高斯势的势垒高度V0和束缚范围L等对极化子的基态与第一激发态能量以及量子跃迁的影响显著;本文的结果有助于探讨利用这些物理量来调控量子点的输运特性和光学性质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子 厚度效应 反对称高斯势 电场 量子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薄膜晶粒生长的厚度效应
8
作者 安之南 丁洪 戎咏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0,共6页
应用各向异性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不同厚度纳米薄膜退火时的晶粒生长过程,通过引入厚度因子来修正Burke提出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厚度效应对晶粒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非表现在晶粒生长初期,而是当晶粒尺寸达到薄膜厚度的0.8~1.2倍时... 应用各向异性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不同厚度纳米薄膜退火时的晶粒生长过程,通过引入厚度因子来修正Burke提出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厚度效应对晶粒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非表现在晶粒生长初期,而是当晶粒尺寸达到薄膜厚度的0.8~1.2倍时才变得明显;修正后的抑制晶粒生长动力学方程可清晰描述纳米薄膜中的厚度效应,且与模拟结果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法 晶粒生长 厚度效应 纳米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裂纹扩展轨迹的厚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慧 吕毅 窦鹏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9-225,共7页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了不同厚度穿透裂纹结构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将含裂结构分为非裂纹体和含裂纹体,独立建模和划分网格,通过位移法求解三维裂纹前缘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利用Paris公式计算裂纹扩展量,依据Richard判据...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了不同厚度穿透裂纹结构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将含裂结构分为非裂纹体和含裂纹体,独立建模和划分网格,通过位移法求解三维裂纹前缘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利用Paris公式计算裂纹扩展量,依据Richard判据确定裂纹偏转角度,借助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新的裂纹前缘曲线,建立三维裂纹扩展仿真方法,开发三维裂纹扩展程序,研究不同厚度下的三维裂纹扩展轨迹。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实测结果对比,验明了本文裂纹扩展轨迹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载荷及边界条件下,对于不同厚度的三维穿透裂纹,厚度效应对内部的应力应变场影响很大,裂纹前缘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裂纹 裂纹扩展轨迹 应力强度因子 有限元法 厚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T7451铝合金板材疲劳性能的厚度效应
10
作者 聂凯 王凡 +2 位作者 王强 舒阳 骆金威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33-41,共9页
目的 研究不同厚度的7050-T7451铝合金板材疲劳性能表现出的厚度效应。方法 试验件从3种厚度规格(75、150、203mm)板材的不同厚度位置取样,采用成组试验法进行3级应力–疲劳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发现并总结材料疲劳性能随板材厚度及取样... 目的 研究不同厚度的7050-T7451铝合金板材疲劳性能表现出的厚度效应。方法 试验件从3种厚度规格(75、150、203mm)板材的不同厚度位置取样,采用成组试验法进行3级应力–疲劳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发现并总结材料疲劳性能随板材厚度及取样厚度位置变化的演化规律。结果 所有厚度规格板材的表面层材料的疲劳性能均为最优,且不同厚度规格板材表面层材料的疲劳性能差异较小。当板材的厚度较薄(75 mm)时,随着取样厚度位置变化,材料的疲劳性能差异较小;当板材的厚度较厚(150、203 mm)时,从表面层到中心层的材料疲劳性能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先变弱、后增强,疲劳寿命105循环对应的最大应力降低幅度最大为21%左右。随着板材厚度的增加,疲劳性能最差的厚度层材料,疲劳寿命105循环对应的最大应力降低了20%左右。结论 随着板材的厚度增加,7050-T7451铝合金板材疲劳性能的厚度效应变得越来越强,即疲劳性能在厚度方向的不均匀性越来越明显。工程师应在工程设计中考虑7050-T7451铝合金疲劳性能厚度效应对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T7451 铝合金 板材 疲劳性能 厚度效应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洞厚度对高功率微波脉冲耦合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建国 屈华民 +2 位作者 范如玉 陈雨生 张廷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82-286,共5页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高功率微波脉冲与有限厚度孔洞的耦合过程,得出了孔洞厚度对高功率微波脉冲耦合的一些有用结果。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厚度效应 耦合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甲模拟弹侵彻不同厚度钛合金靶板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树涛 钟涛 +3 位作者 陈晓军 苗成 武新 田时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1,共5页
运用AUTODYN非线性显式动力学程序对不同厚度钛合金靶板受105 mm钨合金穿甲模拟弹的侵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给出钛合金靶板的厚度效应规律:钛合金靶板抗105 mm穿甲模拟弹的相对防护系数N与靶板厚度b间的关系曲线近似躺倒的"S&qu... 运用AUTODYN非线性显式动力学程序对不同厚度钛合金靶板受105 mm钨合金穿甲模拟弹的侵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给出钛合金靶板的厚度效应规律:钛合金靶板抗105 mm穿甲模拟弹的相对防护系数N与靶板厚度b间的关系曲线近似躺倒的"S"形状,随靶板厚度b的增加,相对防护系数值N先降低后增大又降低;钛合金靶板厚度b≤50 mm时,随厚度b的增大,靶板对105 mm钨合金穿甲模拟弹的动能消耗线性单调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数值模拟 厚度效应 穿甲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缺口疲劳启裂门槛值的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和平 白嘉楠 +1 位作者 胡宗军 杨伯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098-1100,共3页
文章报告了两组 Q2 3 5钢小缺口试件在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条件下的疲劳启裂门槛值的测定结果。实验表明 :不论平面应力还是平面应变状况 ,当ρ→ 0时 ,Δσ∞th均有截止性。但对平面应力状况 ,Δσ∞th截止后持平 ,而对平面应变状况 ,... 文章报告了两组 Q2 3 5钢小缺口试件在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条件下的疲劳启裂门槛值的测定结果。实验表明 :不论平面应力还是平面应变状况 ,当ρ→ 0时 ,Δσ∞th均有截止性。但对平面应力状况 ,Δσ∞th截止后持平 ,而对平面应变状况 ,Δσ∞th截止后反有小幅上升。该文从缺口顶端应力场和循环塑性区的展开出发对试件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启裂门槛值 缺口效应 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效应 顶端应力场 循环塑性区 厚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厚度小冲杆试验的管道钢力学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迎潮 祖毅真 +2 位作者 曹宇光 李旭阳 韩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为解决常规力学性能测试手段无法对高钢级管道局部区域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精细表征的问题,对小厚度试样小冲杆试验表征管道钢材料力学性能的经验关联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钢级管道钢材料分别开展了单轴拉伸试验与标准厚度试样小冲杆试... 为解决常规力学性能测试手段无法对高钢级管道局部区域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精细表征的问题,对小厚度试样小冲杆试验表征管道钢材料力学性能的经验关联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钢级管道钢材料分别开展了单轴拉伸试验与标准厚度试样小冲杆试验,通过两者数据关联得到了标准厚度试样小冲杆试验确定高钢级管材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以X80钢为例开展了系列非标小厚度试样小冲杆试验,对经验公式进行了厚度效应修正,最终形成了基于小厚度试样小冲杆试验的高钢级管材力学性能表征方法,并进行了适用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厚度效应的力学性能经验关联公式对于不同批次的X80钢非标小厚度试样小冲杆试验结果适用性良好;关联所得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相比最大误差分别为9.87%和5.61%,均满足工程需求。研究结果可为不同高钢级管材力学性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钢级管道 力学性能 小冲杆试验 强度 经验公式 厚度效应 屈服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互层覆岩结构影响卸压瓦斯运–储区交叉融合的厚度比效应
15
作者 赵鹏翔 裴文博 +5 位作者 李树刚 林海飞 卓日升 常泽晨 邵秋冬 马晓川 《煤炭科学技术》 2025年第2期163-177,共15页
为掌握软硬互层覆岩结构影响卸压瓦斯运–储区交叉融合的厚度比效应,以不同厚度比的软硬互层覆岩结构为试验对象,利用二维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平台,开展软硬互层覆岩结构裂隙演化及破断机制试验,并结合分形理论定量描述软硬互层覆岩结构裂... 为掌握软硬互层覆岩结构影响卸压瓦斯运–储区交叉融合的厚度比效应,以不同厚度比的软硬互层覆岩结构为试验对象,利用二维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平台,开展软硬互层覆岩结构裂隙演化及破断机制试验,并结合分形理论定量描述软硬互层覆岩结构裂隙分布特征,根据采动覆岩椭抛带理论,同时引入回转角、贯通度、裂隙率等特征参数,研究软硬互层覆岩结构瓦斯运移区和储集区交叉融合动态变化特征受软硬互层结构厚度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瓦斯的运–储区内外边界和运–储交界分别位于分形维数、裂隙贯通度、破断回转角与裂隙率的突变区域,运移区破断回转角大于2.07°,储集区破断回转角为1°~2.07°。瓦斯运移区和储集区破断裂隙贯通度分别为0.6~1.0和0.2~0.6;根据瓦斯运–储区裂隙率、回转角、贯通度的变化,确定瓦斯运移区、储集区与交叉融合区边界,裂隙率、回转角、贯通度呈现先快速减小,后减小速率明显减缓,最后减小速率再次增大的趋势;软硬互层覆岩经历运–储区开始形成、运移区与储集区首次出现、交叉融合区初次形成、交叉融合区扩大、运–储区与交叉融合边界逐渐模糊5个时期,最终形成完整的椭圆抛物带状的覆岩裂隙场;建立软硬互层覆岩结构瓦斯运–储区厚度比效应量化表征模型,同时根据瓦斯运–储区表征参数确定其边界及状态判定流程,确定软硬互层覆岩结构上覆岩层裂隙演化及破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互层 瓦斯运–储区 交叉融合 厚度效应 覆岩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缺口试样尺寸系数经验公式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宁 黄明辉 湛利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40,共6页
为了全面分析缺口试样尺寸效应,对两种材料(45#和Q235钢)的缺口板试样进行循环拉伸作用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几何相似试样的缺口形状对疲劳寿命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除应力梯度外存在厚度效应,即该方向尺寸具有一个临界值,超过... 为了全面分析缺口试样尺寸效应,对两种材料(45#和Q235钢)的缺口板试样进行循环拉伸作用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几何相似试样的缺口形状对疲劳寿命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除应力梯度外存在厚度效应,即该方向尺寸具有一个临界值,超过此值时会导致疲劳寿命下降.通过引入表征尺寸变化对疲劳性能影响的特征参量L/G珔,对几何相似试样的疲劳强度测试结果进行曲线拟合,并与采用Peterson法得到的计算值比较,发现文中提出的疲劳强度拟合表达式更有效.最后,根据疲劳强度表达式和尺寸系数的定义得到了拉伸作用下缺口试样尺寸系数的经验公式,该公式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相似试样 缺口试样 尺寸系数 梯度效应 厚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材料应力应变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喜闻 于万明 +1 位作者 张晓音 云大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7-570,共4页
从光弹性贴片法的基本原理出发,给出正交各向异性板内任一点的应力计算公式,提出正交各向异性板厚度效应的修正系数.对带圆孔正交各向异性板孔边应力分布做了光贴片实验并与列赫尼斯基的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各向异性材料 应力应变分析 光弹性贴片法 厚度效应 增强效应 弹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弹塑性缺口问题的应变等效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万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5-310,共6页
通过对三维应力约束下含中心圆孔的双向拉伸板进行弹塑性理论分析 ,提出线弹性等效应变解与弹塑性等效应变解之间存在内在关系 :弹塑性等效应变解可以由线弹性解通过简单的变量代换得到。利用二维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证实 ,在一般缺... 通过对三维应力约束下含中心圆孔的双向拉伸板进行弹塑性理论分析 ,提出线弹性等效应变解与弹塑性等效应变解之间存在内在关系 :弹塑性等效应变解可以由线弹性解通过简单的变量代换得到。利用二维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证实 ,在一般缺口几何情况下 ,本文提出的应变等效法比著名的 Neuber法和等效应变能密度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应能力 ,并且可以给出弹塑性全场解 ,对不同缺口形状、不同材料、不同载荷情况具有通用性 ,可以作为有限元法的补充 ,为结构的细节设计和寿命分析提供更高效的工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应变等效法 三维约束 厚度效应 线弹性缺口问题 结构 疲劳断裂 双向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拉剪试样中Ⅰ/Ⅱ复合型穿透裂纹的三维特性分析
19
作者 董蕙茹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7-652,共6页
进行了Ⅰ/Ⅱ复合型载荷作用下航空结构铝合金CTS试样线弹性的全场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复合型离面应力约束因子Tz和面内约束T应力的分布特性,研究了厚度和载荷条件对应力各分量及应力三轴性水平Rσ、应变能密度U0的影响以及这些量在实... 进行了Ⅰ/Ⅱ复合型载荷作用下航空结构铝合金CTS试样线弹性的全场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复合型离面应力约束因子Tz和面内约束T应力的分布特性,研究了厚度和载荷条件对应力各分量及应力三轴性水平Rσ、应变能密度U0的影响以及这些量在实验中观察到的裂纹起裂方向上的特点。结果表明:(1)平面内约束T应力在此种试样形式下为零;(2)复合型裂纹的三维效应区与厚度成正比,为0.4-0.5B,与载荷条件基本无关,但是厚度效应随着载荷角的减小逐渐变小,到II型载荷时基本消失;(3)离面约束因子Tz随着径向和厚度尺寸的增加逐渐减小,但在周向基本不发生变化;(4)最小应变能密度U0min的方位能够表征此种材料三维复合型断裂的裂纹起裂方向。研究结果为建立三维复合型断裂准则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裂纹 厚度效应 离面应力约束因子 T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线钢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状态判断参数探讨
20
作者 张华 何浩华 +1 位作者 张宏 赵新伟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0年第5期35-38,共4页
进行断裂韧性测试时,试样厚度影响裂纹前沿应力应变状态,也会对断裂韧性的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在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裂纹前沿扩展宽度与试样厚度的比值作为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状态的判断依据。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 进行断裂韧性测试时,试样厚度影响裂纹前沿应力应变状态,也会对断裂韧性的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在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裂纹前沿扩展宽度与试样厚度的比值作为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状态的判断依据。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采用该方法,可以在进行断裂韧性试验时,计算用于测试平面应变状态下的断裂韧性所需试样最小厚度,也可以采用该方法预测平面应变状态的临界壁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断裂韧性 厚度效应 平面应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