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克孜勒河厚唇裂腹鱼人工繁殖及胚胎、早期仔鱼发育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贺 洪继彪 +3 位作者 赵年桦 胡仁云 魏杰 聂竹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4-422,共9页
为实现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的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于2019年4—5月进行了新疆克孜勒河厚唇裂腹鱼人工繁殖试验,以探究该鱼的繁殖时期、雌雄鉴别、人工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关键技术,试验设催产厚唇裂腹鱼亲鱼35组,采用人工干... 为实现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的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于2019年4—5月进行了新疆克孜勒河厚唇裂腹鱼人工繁殖试验,以探究该鱼的繁殖时期、雌雄鉴别、人工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关键技术,试验设催产厚唇裂腹鱼亲鱼35组,采用人工干法授精和孵化缸淋浴式孵化方法,获受精卵20.69万粒,获水花鱼苗14.12万尾。结果表明:厚唇裂腹鱼人工催产最适水温为18.5℃,最适孵化水温为17.0~17.5℃;厚唇裂腹鱼的繁殖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5月中旬,该鱼产微黏沉性卵,成熟卵的卵径为(2.95±0.15)mm,吸水膨胀后卵径为(3.53±0.12)mm;厚唇裂腹鱼胚胎发育过程经历胚盘、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在水温为(17.14±0.01)℃条件下,受精卵发育经过147 h 31 min孵化,总积温为2513.01℃·h;初孵仔鱼全长(8.72±0.26)mm,具心跳和血液循环,多数时间静卧水底,偶有窜动;早期仔鱼发育分为眼球色素出现期、体色素出现期、鳔充气期和卵黄囊完全吸收期4个时期,出膜后432 h卵黄囊完全吸收,仔鱼全长为(21.51±0.75)mm。本研究结果可为厚唇裂腹鱼的资源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克孜勒河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早期仔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丙三醇和盐对厚唇裂腹鱼精子活力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琼 李胜忠 +1 位作者 曹景成 初洪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了探究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精子活力的调控规律,提高受精率和苗种生产效率,文章采用显著性检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葡萄糖、丙三醇和3种盐对厚唇裂腹鱼精子活力的单项调控和复合项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葡萄糖为433.7 kP... 为了探究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精子活力的调控规律,提高受精率和苗种生产效率,文章采用显著性检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葡萄糖、丙三醇和3种盐对厚唇裂腹鱼精子活力的单项调控和复合项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葡萄糖为433.7 kPa时厚唇裂腹鱼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FT)最大(37.00 s),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丙三醇为506.7 kPa时厚唇裂腹鱼精子的FT最大(32.33 s),与416.3 kPa组无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氯化钠为431.4 kPa时厚唇裂腹鱼精子的FT最大(35.00 s),与348.8 kPa组无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氯化钾对精子的激活效果不明显,氯化镁则有抑制效果;建立了厚唇裂腹鱼精子FT与葡萄糖、丙三醇和氯化钠的拟合方程,该方程的一次效应、二次效应均极显著(P<0.01),交互效应显著(P<0.05);模型优化配方为氯化钠164.78 kPa、丙三醇216.55 kPa、葡萄糖208.43 kPa,理论FT为68.24 s。运用响应面法优化的激活液配方,能有效提高该鱼的精子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精子活力 葡萄糖 丙三醇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类形态特征和骨骼形态的差异比较
3
作者 王程欣 胡令辉 +5 位作者 杨莉婷 林旭元 胡伯林 袁智长 宋勇 陈生熬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66-2575,共10页
【目的】比较研究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类形态和骨骼系统解剖学的差异性,为高原鱼类的系统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疆特有鱼类厚唇裂腹鱼和斑重唇鱼为研究对象,结合框架数据和传统可量数据进行形态特征和主成分分... 【目的】比较研究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类形态和骨骼系统解剖学的差异性,为高原鱼类的系统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疆特有鱼类厚唇裂腹鱼和斑重唇鱼为研究对象,结合框架数据和传统可量数据进行形态特征和主成分分析;采用CT扫描法和煮沸剔肉法比较两者骨骼形态的差异。【结果】2种裂腹鱼31项性状中,1-2/体长(BL)差异显著(P<0.05),体宽/体长(BW/BL)等25项比例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56.74%,差异主要体现在机体头部和躯干前段。2种裂腹鱼的脑颅、咽颅和附肢骨骼数目相同,分别为42块、80块和132块;但两者的脊椎数和肋骨数存在一些不同:厚唇裂腹鱼脊柱4+42-43+1枚,肋骨20~21枚(2尾);斑重唇鱼脊柱4+34-35+1枚,肋骨17~18枚(2尾);尤其是第二前筛骨、蝶耳骨、翼耳骨、前颌骨、上颌骨、翼骨、中翼骨和咽骨上2种裂腹鱼的差异更明显。【结论】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形态特征和骨骼形态差异较为明显,其差异和演化机制与青藏高原隆起有着密切联系,独特的形态进化特征和骨骼差异系统可作为鱼类分类鉴别的依据,丰富了其形态进化生物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水系 唇裂 斑重唇 形态特征 骨骼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地区四种土著裂腹鱼类幼鱼对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急性耐受能力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贺 赵年桦 +3 位作者 李丽 聂竹兰 魏杰 沈建忠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1,共8页
为了解新疆土著鱼类幼鱼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胁迫下机体耐受性,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法,以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宽口裂腹鱼(S.eurystomus)、重唇裂腹鱼[S.(Racoma)davidi]4种5... 为了解新疆土著鱼类幼鱼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胁迫下机体耐受性,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法,以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宽口裂腹鱼(S.eurystomus)、重唇裂腹鱼[S.(Racoma)davidi]4种5月龄裂腹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对其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急性耐受能力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4种裂腹鱼的24 h和96 h的氯化钠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9.9、12.8、9.3、12.6 g/L和6.5、8.6、6.2、10.0 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7、0.9、0.6、1.0 g/L,氯化钠急性耐受能力为:重唇裂腹鱼>厚唇裂腹鱼>斑重唇鱼>宽口裂腹鱼。4种裂腹鱼的24 h和96 h的碳酸氢钠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12.3、107.2、110.9、86.3 mmol/L和88.5、81.3、94.3、72.1 mmol/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8.9、8.1、9.4、7.2 mmol/L,碳酸氢钠急性耐受能力为:宽口裂腹鱼>斑重唇鱼>厚唇裂腹鱼>重唇裂腹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 碳酸氢钠 斑重唇(Diptychus maculates) 唇裂(schizothorax irregularis)、宽口裂(S.eurystomus) 唇裂S.(Racoma)davidi 急性耐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