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1篇文章
< 1 2 1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通过调节HIF-1α-Kcnq1ot1影响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方方 李继勇 +4 位作者 张力 邹高锐 陈治军 辛欢 乐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7,共8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IF-1α与Kcnq1ot1的相互作用。将H9c2细胞分为Ctrl组、H/R组、Suf组;oe-HIF-1α组、oe-HIF-1α+Suf组、sh-HIF-1α组、sh-HIF-1α+Kcnq1ot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CK-MB与HBDH浓度,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逆转录定量PCR(RT-qPCR)测定Kcnq1ot1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评估Suf对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治疗潜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IF-1α与Kcnq1ot1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与Ctrl组相比,H/R组的H9c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加,CK-MB与HBDH浓度上调,HIF-1α与Kcnq1ot1的表达增强(均P<0.05)。转染oe-HIF-1α后,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结果(均P<0.05);而Suf干预抑制了以上结果(均P<0.05)。与H/R组相比,sh-HIF-1α组的细胞活性明显改善,凋亡减少,CK-MB与HBDH浓度降低(均P<0.05);转染Kcnq1ot1则部分逆转了这些结果(均P<0.05)。动物实验发现,Suf能够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Suf通过抑制HIF-1α-Kcnq1ot1改善心肌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缺氧诱导因子-Α KCNQ1重叠转录物1 心肌缺氧-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P3参与的线粒体DNA-cGAS-STING信号通路在HK-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的作用
2
作者 孔亚坤 王焕 +4 位作者 尹俊杰 熊承云 吴苏豫 张莹 赵建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3-608,共6页
目的:探究RIP3参与的线粒体DNA(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在HK-2缺氧-复氧(H-R)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R细胞模型,取对数生长期HK-2细胞,于无葡萄糖和血清的特殊培养基中缺氧培养3、6和12 h后复氧,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MTT... 目的:探究RIP3参与的线粒体DNA(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在HK-2缺氧-复氧(H-R)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R细胞模型,取对数生长期HK-2细胞,于无葡萄糖和血清的特殊培养基中缺氧培养3、6和12 h后复氧,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RIP3、cGAS、STING、TBK1、IRF3、IFN-α、IFN-β、TNF-α、IL-1β、NF-κB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RIP3、cGAS、STING mRNA表达水平。细胞转染及加入RU.521(cGAS抑制剂)、Mito-TEMPO(线粒体ROS特异性清除剂)和溴化乙锭(EtBr)验证cGAS-STING信号通路激活机制,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mtD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 3、6、12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RIP3、cGAS、STING、TBK1、IRF3、IFN-α、IFN-β、TNF-α、IL-1β、NF-κB及RIP3、STING 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H-R 6、12组cGAS 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P<0.05)。与H-R 12+si-NC组相比,H-R 12+si-cGAS组细胞存活率升高,RIP3、cGAS、STING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与H-R 12组相比,H-R 12+RU.521组与H-R 12+Mito-TEMPO组RIP3、cGAS、STING、TBK1、IRF3、IFN-β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H-R处理12 h可增加胞质双链DNA且其与线粒体共定位,而EtBr处理可减少胞质mtDNA(P<0.05)。结论:H-R可影响HK-2细胞活力及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cGAS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胞质mtDNA对cGAS-STING轴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HK-2细胞 RIP3 线粒体DNA-cGAS-STING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萎凋程度厌氧处理对γ-氨基丁酸白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姜慧敏 彭佳堃 +7 位作者 胡争艳 彭群华 高健健 包日芳 徐宝玲 朱荫 林智 戴伟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4-25,共12页
为探究厌氧处理对不同萎凋程度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白茶内含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审评法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orbitrap... 为探究厌氧处理对不同萎凋程度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白茶内含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审评法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UPLC-Q-Exactive/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萎凋至含水率分别为60%、50%和40%时进行厌氧处理的白茶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鲜叶萎凋含水率为60%时进行厌氧处理得到的成茶汤色杏黄明亮且甜果香浓郁;厌氧处理不同萎凋程度的白茶中共鉴定出151种化合物,包括氨基酸类19种、儿茶素类11种、二聚儿茶素类15种、生物碱类16种、黄酮糖苷类32种、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儿茶素类化合物8种、酚酸类13种、有机酸类9种、香气糖苷类2种、脂类16种和其他化合物10种。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萎凋程度处理得到的GABA白茶化学成分具有较大差异,其中125种化合物组间差异显著(P<0.05),萎凋含水率为60%时厌氧处理得到的白茶GABA含量最高;不同萎凋程度的GABA白茶中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发生波动,GABA白茶中的儿茶素、二聚儿茶素中的原花青素类和大部分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含量在厌氧处理后含量显著下降,而二聚儿茶素中的聚酯型儿茶素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等化合物在厌氧处理后含量显著增加。此外,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不同萎凋程度厌氧处理能够直接影响GABA白茶中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途径。本研究较为系统全面地探明了萎凋程度对GABA白茶化学成分及风味品质的影响,可为GABA白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含水率 代谢组学 化学成分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EG3通过调节miR-202-5p/STAT3轴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4
作者 王志扬 刘占东 +2 位作者 朴丽梅 金春子 许文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3-739,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调节miR-202-5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轴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H/R细胞模型,随机分为sh-NC组(转染NC-shRNA),sh-MEG3组(转染lncRNA MEG3 shRN...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调节miR-202-5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轴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H/R细胞模型,随机分为sh-NC组(转染NC-shRNA),sh-MEG3组(转染lncRNA MEG3 shRNA),miR-NC组(转染lncRNA MEG3 shRNA+NC-miR),in-miR-202-5p组(转染lncRNA MEG3 shRNA+miR-202-5p抑制剂),另设置H/R组(未转染的H/R模型细胞),AC16组(正常AC16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lncRNA MEG3、miR-202-5p和STAT3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色法和探针法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TAT3、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胱天蛋白酶9(caspase-9)的表达;采用双萤光素酶实验分析lncRNA MEG3和miR-202-5p、miR-202-5p和STAT3关系。结果与AC16组相比,H/R组细胞lncRNA MEG3和STAT3表达增加,miR-202-5p表达降低(P<0.05);与H/R组和sh-NC组相比,sh-MEG3组lncRNA MEG3和STAT3表达降低,miR-202-5p表达增加(P<0.05);与sh-MEG3组和miR-NC组相比,in-miR-202-5p组lncRNA MEG3和STAT3表达增加,miR-202-5p表达降低(P<0.05)。与AC16组相比,H/R组凋亡率、IL-6、TNF-α、MDA、ROS水平及STAT3、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增加,细胞活力、克隆数、SOD、GSH-Px水平和Bcl-2表达降低(P<0.05);与H/R组和sh-NC组相比,sh-MEG3组细胞活力、克隆数、SOD、GSH-Px含量和Bcl-2表达增加,凋亡率、IL-6、TNF-α、MDA、ROS水平和STAT3、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降低(P<0.05);与sh-MEG3组和miR-NC组相比,in-miR-202-5p组凋亡率、IL-6、TNF-α、MDA、ROS水平和STAT3、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增加,细胞活力、克隆数、SOD、GSH-Px水平和Bcl-2表达降低(P<0.05)。lncRNA MEG3和miR-202-5p、miR-202-5p和STAT3有多个结合位点。与WT-MEG3+miR-NC组相比,WTMEG3+miR-202-5p组萤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与WT-STAT3+miR-NC组相比,WT-STAT3+miR-202-5p组萤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结论敲低lncRNA MEG3能通过负调节miR-202-5p下调STAT3,进而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miR-202-5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轴 缺氧/复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工业氧-燃料燃烧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月桂 王玉亭 +1 位作者 黄冠硕 陈涛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80,共18页
水泥工业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主要工业领域之一,其二氧化碳(CO_(2))排放控制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氧-燃料燃烧技术是水泥工业高效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重要技术之一,对减少CO_(2)排放和提升水泥熟料产量具... 水泥工业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主要工业领域之一,其二氧化碳(CO_(2))排放控制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氧-燃料燃烧技术是水泥工业高效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重要技术之一,对减少CO_(2)排放和提升水泥熟料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综述了水泥工业增氧燃烧、部分氧-燃料燃烧以及全氧-燃料燃烧技术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流程优化和工业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增氧燃烧技术通过提高燃烧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来提高燃烧温度、热效率和增加熟料产量,其最佳氧气体积分数一般在27%~30%,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多个水泥生产线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节省燃料和增产效果。部分氧-燃料燃烧是在分解炉中采用氧-燃料燃烧的碳捕集技术,该技术能够提高CO_(2)体积分数并减少NO_(x)排放,但需要适当提高分解炉温度以维持相同的石灰石分解率,燃料消耗量也会有所增加。全氧-燃料燃烧技术是在分解炉和回转窑中均采用氧-燃料燃烧的碳捕集技术,可获得高CO_(2)体积分数的烟气,是水泥工业碳捕集技术的未来方向。为了实现与空气气氛相同的炉内温度和产品质量,全氧-燃料燃烧的总体氧气体积分数一般在27%~29%,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确定分解炉和回转窑氧-燃料燃烧器一二三次风氧气体积分数的合理分配。通过对水泥工业氧-燃料燃烧改造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其CO_(2)捕集成本一般在200~250元/t,低于燃烧后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成本,表明水泥工业氧-燃料燃烧碳捕集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未来水泥工业氧-燃料燃烧碳捕集技术将进一步向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方向发展,聚焦全氧-燃料燃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低成本制氧技术以及与可再生能源电转气和可再生合成燃料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水泥工业CCUS和净零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工业 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燃料燃烧 燃烧 部分-燃料燃烧 -燃料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在高氧诱导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中的表达及调控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霍梦月 梅花 +2 位作者 张钰恒 张艳波 刘春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4,共8页
目的:探讨miR-34a在高氧诱导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80只新生SD大鼠于生后2 h内随机分配到高氧组(FiO 2=60%)及空气组(FiO 2=21%),每组40只,分别于生... 目的:探讨miR-34a在高氧诱导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80只新生SD大鼠于生后2 h内随机分配到高氧组(FiO 2=60%)及空气组(FiO 2=21%),每组40只,分别于生后第1、7、14、21天提取各组SD大鼠肺组织标本,HE染色后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记录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al alveolar counts,RAC),并测量平均肺泡直径(mean alveolar dia-meter,MAD)和肺泡间隔厚度(alveolar septal thickness,AST)以评价肺泡发育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高氧组与空气组大鼠肺组织中miR-34a、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酪氨酸激酶受体-2(tyrosine kinase receptor-2,Tie-2)的基因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两组大鼠肺组织中Ang-1及Tie-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高氧组大鼠生后第7、14、21天体重较空气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氧组大鼠肺组织随氧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肺泡数量减少、体积增大、结构简单化、肺泡腔明显增大和肺泡间隔增厚等肺发育受阻表现;高氧组大鼠生后第7、14、21天RAC较空气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大鼠生后第7、14、21天MAD和AST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氧组大鼠肺组织miR-34a在生后第7、14、21天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组大鼠肺组织中Ang-1和Tie-2 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在生后第14、21天均低于空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新生SD大鼠持续暴露于60%的高氧环境中可成功构建大鼠新型BPD模型,在新生大鼠新型BPD模型的肺组织中miR-34a表达上调,miR-34a可能通过调控Ang-1/Tie-2信号通路在BP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微小RNA-34a 血管生成素-1 酪氨酸激酶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分布状态、危险因素及预后
7
作者 何罗宜 刘品晶 +2 位作者 黄静铭 古立新 汤展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了解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分布状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ICU 1区、ICU 2区115例VA-ECMO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了解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分布状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ICU 1区、ICU 2区115例VA-ECMO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观察此类患者是否合并CLS及其VA-ECMO运行时间及状态;同时记录各患者疾病类型、血气分析pH值、HCO3-浓度、乳酸值(LAC)、血清白蛋白等。各因素对VA-ECMO并CLS之影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结果总体VA-ECMO患者发生CLS为61例,占比高达53.04%。脓毒症、ECPR、pH值、LAC值为VA-ECMO并CLS危险因素(P<0.05)。CLS组ECMO 24 h运行失败率高达49.18%,高于非CLS组(P<0.001)。CLS组ECMO运行时间均值为39.53 h,低于非CLS组(t=2.318,P<0.05)。CLS组死亡率高达88.24%,高于非CLS组(57.69%)(χ^(2)=14.18,P<0.001)。结论VA-ECMO合并CLS比例并不低,脓毒症、ECPR、pH值、LAC为VA-ECMO并CLS危险因素,VA-ECMO合并CLS严重影响ECMO运行。对于VA-ECMO患者,应高度关注毛细血管渗漏状态及其危险因素,早期处理潜在病因,促使ECMO顺利进行,进而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体外心肺复苏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OS/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在慢性间歇低氧致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8
作者 靳美娜 周雪利 +8 位作者 李海波 白炜 贾楚璇 高立 任丽珏 陈青宇 王瑞 李华 魏翠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7,共8页
目的对照观察慢性间歇低氧-复氧条件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p-IRS1ser 307)、磷酸化蛋白激酶B丝氨酸473(p-AKTser 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糖原合酶(GS)蛋白的表... 目的对照观察慢性间歇低氧-复氧条件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p-IRS1ser 307)、磷酸化蛋白激酶B丝氨酸473(p-AKTser 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糖原合酶(GS)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iNOS/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在慢性间歇低氧所致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实验组(CIH组),每组20只。NC组置于常氧环境12周,CIH组先予间歇低氧8周,随后恢复常氧饲养至第12周。两组均于基线、第8周、第12周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和iNOS、p-IRS1ser 307、p-AKTser 473、GSK3β、GS水平测定,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基线时,两组肝脏病理及各项观察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时,与NC组比较,CIH组肝脏病理出现肝血窦和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细胞核变小、淋巴细胞浸润增多并可见少量脂肪空泡,FB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NOS mRNA、p-IRS1ser 307蛋白、GSK-3β蛋白水平升高,p-AKTser 473蛋白、GS蛋白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周时,与NC组比较,CIH组未见淋巴细胞浸润,脂肪空泡增多,其它已发生的病理损伤无改善,p-AKTser 473蛋白水平升高,p-IRS1ser 307蛋白与GS蛋白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8周时CIH组HOMA-IR与iNOS mRNA、p-IRS1ser 307蛋白、GSK-3β蛋白水平正相关(r=0.874,0.817,0.872;均P<0.05),与p-AKTser473蛋白、GS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886,-0.879;均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可以导致肝脏病理损害,即使复氧干预也不能逆转,并可能通过上调iNOS mRNA的表达,调控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从而介导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低- 胰岛素抵抗 诱导型一化氮合酶 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 SD大鼠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钍-铁金属氧簇的合成、结构、磁性及在催化苄胺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春晖 张洋 +4 位作者 韩哲 高原 何普涌 范超越 邱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带负电的钍-铁金属氧簇[Th_(2)Fe_(10)O_(4)(C_6H_(5)PO_(3))_(12)(CH_(3)O)_(8)Cl_(4)]^(6-)(Th_(2)Fe_(10)),并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磁性质和催化性能.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显示,Th_(2)Fe_(10)为一种...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带负电的钍-铁金属氧簇[Th_(2)Fe_(10)O_(4)(C_6H_(5)PO_(3))_(12)(CH_(3)O)_(8)Cl_(4)]^(6-)(Th_(2)Fe_(10)),并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磁性质和催化性能.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显示,Th_(2)Fe_(10)为一种新型十二核Th-Fe金属氧簇,Th(Ⅳ)和Fe(Ⅲ)离子的协同水解、醇解和缩聚反应以及苯基膦酸根的钝化作用促进了该簇合物的形成.Th_(2)Fe_(10)不仅是第二例被报道的Th-Fe氧簇,也是为数不多的锕系-过渡金属氧簇之一.光性质和磁性质表征结果表明,Th_(2)Fe_(10)晶体具有显著的吸收可见光的特性,且Fe(Ⅲ)离子间展现出强的反铁磁交换作用.催化反应结果表明,Th_(2)Fe_(10)具有优良的催化苄胺偶联反应的性能,实现了高达94%的转化率和96%的选择性,且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活性物种清除实验表明,电子、空穴、^(1)O_(2)和·OH在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进行了验证.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推测了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金属 - 磁性 催化性能 苄胺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象结构对于顺式-1,3-双甲基环己烷二级加氧反应影响的理论研究
10
作者 沈宇豪 田泽民 +2 位作者 李伟 纪亦轩 颜应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10,共14页
采用DLPNO-CCSD(T)/CBS//B3LYP/6-311++G(d,p)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顺式-1,3-双甲基环己烷自由基低温二级加氧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过渡态的分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单点能,构建了详细的反应势能面.基于过渡态理论,获得了主要基元反应的高... 采用DLPNO-CCSD(T)/CBS//B3LYP/6-311++G(d,p)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顺式-1,3-双甲基环己烷自由基低温二级加氧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过渡态的分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单点能,构建了详细的反应势能面.基于过渡态理论,获得了主要基元反应的高压极限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支链结构有利于过氧化氢过氧自由基(OOQOOH)的氢转移反应,其中,1,5-氢转移反应最占优势,与其直接裂解生成酮基化合物(KHP)+OH路径形成竞争关系.双过氧化氢自由基P(OOH)_(2)由OOQOOH经氢转移反应生成,主要裂解路径为环醚反应,其能垒因支链有增加趋势.基于RRKM/主方程方法获得的依压力变化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压力对上述反应的速率常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1 3-双甲基环己烷 构象分析 二级加 氢转移反应 环醚反应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g-C_(3)N_(4)对水体中氧氟沙星的光-芬顿氧化降解
11
作者 崔启航 张丹丹 +2 位作者 刘彦伶 魏霄 朱霞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53-2160,共8页
氧氟沙星是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环境水样中残留的氧氟沙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以硫酸氰铵作为前驱体,通过热聚合法制备了Fe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催化剂(Fe/g-C_(3)N_(4)),采用SEM、X-衍射、比表面积分析(BET),傅里叶... 氧氟沙星是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环境水样中残留的氧氟沙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以硫酸氰铵作为前驱体,通过热聚合法制备了Fe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催化剂(Fe/g-C_(3)N_(4)),采用SEM、X-衍射、比表面积分析(BET),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光致发光光谱(PL)表征了材料的结构特点,结合可见光催化芬顿氧化降解水体中的氧氟沙星。结果表明:Fe/g-C_(3)N_(4)呈蓬松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4.07 m^(2)g^(-1),铁的掺入使吸收带红移,吸光能力提高了近8倍,光催化性能增强。当溶液pH为3~4,1 mol·L^(-1)H_(2)O_(2)用量为500μL时,1.0 g·L^(-1)Fe/g-C_(3)N_(4)在60 min内对20 mg·L^(-1)氧氟沙星的降解率可达94.47%。经过四次循环实验,Fe/g-C_(3)N_(4)对氧氟沙星的降解率达到第一次的92%。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表明·OH是氧氟沙星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沙星 -芬顿化技术 氮化碳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F_(4):Yb,Tm复合TiO_(2)/Bi_(2)WO_(6)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氧乙酸机制及产物毒性评价
12
作者 曾金 高艳 +4 位作者 王赵鹏 谢雨芸 刘俊 梁旗 王春英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416-5431,共16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紫外光和蓝光发射的稀土上转换材料NaYF_(4):Yb,Tm。采用溶剂/水热法依次将TiO_(2)和Bi_(2)WO_(6)复合在NaYF_(4):Yb,Tm上,制备出复合材料NaYF_(4):Yb,Tm@TiO_(2)(P)@Bi_(2)WO_(6)。对材料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紫外光和蓝光发射的稀土上转换材料NaYF_(4):Yb,Tm。采用溶剂/水热法依次将TiO_(2)和Bi_(2)WO_(6)复合在NaYF_(4):Yb,Tm上,制备出复合材料NaYF_(4):Yb,Tm@TiO_(2)(P)@Bi_(2)WO_(6)。对材料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之间具有紧密的包覆结构,复合后的比表面积有所增大,但孔径变小,XRD(X射线衍射)、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证实了材料中氧空位的存在,PL(光致发光光谱)和UV-Vis DRS(紫外可见漫反射)结果显示TiO_(2)/Bi_(2)WO_(6)对NaYF_(4):Yb,Tm上转换发射的蓝紫光有明显吸收。探究了不同催化剂投加量、2,4-D浓度和外界因素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复合光催化剂对2,4-D有着优异的降解性能,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3h内最优降解率达96%以上;②最佳催化剂投加量在1.0g/L;③水中常见阴离子对降解影响较大,阳离子基本没有影响;强酸条件下会促进反应,碱性条件下会明显抑制反应;腐殖酸低浓度下对反应有部分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下抑制作用明显。通过EPR(电子顺磁共振)测试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h^(+)(光生空穴)是去除污染物2,4-D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质。通过GC-MS(气质联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测定降解中间产物,并推测出两条降解路径。此外,利用T.E.S.T毒性评估软件对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详细的毒性评价,结果显示降解后产物的综合毒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稀土上转换 机理 毒性评价 降解 催化剂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减轻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
13
作者 丁威 陶文辉 +7 位作者 吴雨乐 吴剑霄 郭婧怡 谢丽芳 樊炳乾 谷雪松 李洋 胡宪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0,共7页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Dex组(I/R+Dex组)。检测肌酐(Cr)和尿素氮(BUN),GLUT1和糖酵解关键酶HK2、PFKFB3蛋白水平。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n=6),对细胞进行OGD/R,过表达或干扰GLUT1,以及Dex、2-DG等处理,通过CCK-8、LDH反映细胞损伤程度,乳酸和细胞外酸化率(ECAR)评估糖酵解水平,qRT-PCR检测IL-6和TNF-α反映炎症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LUT1、HK2、PFKFB3水平。结果Dex改善了组织和细胞损伤(P<0.05),抑制了OGD/R诱发的乳酸和ECAR上升以及GLUT1、HK2、PFKFB3的高表达(P<0.05)。体外实验表明GLUT1敲低后改善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降低了乳酸和ECAR水平,GLUT1、HK2、PFKFB3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在敲低GLUT1基础上加用Dex处理后对以上指标均无影响。过表达GLUT1能消除Dex的保护作用,逆转Dex对GLUT1、HK2、PFKFB3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Dex通过抑制GLUT1依赖性糖酵解减轻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糖剥夺-复糖 糖酵解 右美托咪定 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不同催化剂催化十二醇和1,2-环氧丁烷反应的机理和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李凤钦 耿涛 +3 位作者 周婧洁 孙晋源 张科 王春雨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8-1005,共8页
用KOH,NaOH,MCT-09,CH_(3)ONa和CH_(3)OK在同一反应条件下催化了十二醇和1,2-环氧丁烷的丁氧基化反应。比较了上述催化剂体系的反应速率快慢,并阐述了其反应机理和原因。碱催化十二醇产生的氧阴离子进行链引发反应,活化单体调控链增长... 用KOH,NaOH,MCT-09,CH_(3)ONa和CH_(3)OK在同一反应条件下催化了十二醇和1,2-环氧丁烷的丁氧基化反应。比较了上述催化剂体系的反应速率快慢,并阐述了其反应机理和原因。碱催化十二醇产生的氧阴离子进行链引发反应,活化单体调控链增长进行催化,BO跟随空间位阻小的碳氧自由基破环,以阴离子开环聚合的形式进行。对反应速率的分析表明,浓度较大的NaOH对系统的催化速度最快,但产物分布最宽。CH_(3)ONa和CH_(3)OK因为催化剂溶解在甲醇中所以催化速度较慢,而MCT-09因为自身碱性较弱导致催化速度最慢,但产物分布最窄。通过FT-IR,GS-MS,^(1)H-NMR和^(13)C-NMR分析确定了聚氧丁烯月桂基醚(ABO_(2))的结构,并对其自组装行为、理化性能和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BO的疏水支链与水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在TEM和SEM下均可观察到200 nm左右的自组装行为。对五种产物进行测试,发现产物分布较宽的性能较好,而相对分布较窄的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丁烷 基化反应 自组装行为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耐高氨氮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降解动力学分析
15
作者 汪诺 刀禹 +2 位作者 覃星雨 孙德智 刘新颖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0-507,共8页
从处理含高碳、氮浓度废水的反应器中筛选出一株耐高氨氮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WN1,通过菌落形态以及16S rDNA分析鉴定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对该菌在初始氨氮浓度分别为500,1000,1500,2000,2500,3000mg/L的生长... 从处理含高碳、氮浓度废水的反应器中筛选出一株耐高氨氮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WN1,通过菌落形态以及16S rDNA分析鉴定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对该菌在初始氨氮浓度分别为500,1000,1500,2000,2500,3000mg/L的生长及代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WN1在氨氮浓度高达3000mg/L,对应游离氨浓度为590.2mg/L时仍能较好生长(48h,OD_(600)=3.264).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由500提升至3000mg/L,菌株WN1的最大氨氮转化速率R_(m)由15.93增加至43.29mg/(L·h).同时,反应过程中氨氮和COD的平均转化速率分别为7.06~9.36mg/(L·h)和95.63~199.13mg/(L·h).进一步,采用Haldane模型拟合不同初始氨氮浓度下菌株的生长及基质降解特性(R^(2)=0.99),菌株WN1的最大比生长速率、最大氨氮比降解速率和最大COD比降解速率分别为0.36h^(-1)、6.45gN/(gDCW·d),122.85gCOD/(gDCW·d).菌株WN1的氨氮抑制常数Ki为3749.49mg/L,比其它自养或异养的氨氧化菌对高浓度氨氮具有更强的抗抑制能力,结果表明,菌株WN1在处理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好反硝化 动力学 高氨氮 游离氨 比降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屑-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16
作者 冯沛洋 方强 +3 位作者 张华刚 喻涛 杨娇娇 宁攀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446,共13页
木屑-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SMOCC)是以氯氧镁水泥为胶凝材料,木屑为填充材料,并掺加适当比例改性剂,施加5 MPa压力压制成型的新型建筑材料。为了探究SMOCC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本文开展了立方体抗压、劈裂抗拉和不同加载速率下... 木屑-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SMOCC)是以氯氧镁水泥为胶凝材料,木屑为填充材料,并掺加适当比例改性剂,施加5 MPa压力压制成型的新型建筑材料。为了探究SMOCC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本文开展了立方体抗压、劈裂抗拉和不同加载速率下棱柱体受压试验。同时,基于试验结果,采用Lognormal和GaussAmp统计分布函数,结合等效应变原理,建立了不同加载速率下SMOCC的损伤构模型。结果表明: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均随着SMOCC表观密度的增大而增大;SMOCC峰值应变和峰值应力均随着加载速率的升高而减小;较低加载速率下,SMOCC内部缺陷及微裂纹发展更充分,应力-应变曲线初始压实阶段上凹更明显,脆性特征有所改善;与Lognormal统计分布函数相比,GaussAmp统计分布函数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SMOCC单轴受压力学行为和损伤演化过程。研究成果可为SMOCC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镁水泥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加载速率 损伤变量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促进多级孔ZIF-8衍生Co-Ni-N-C活化PMS降解水中左氧氟沙星 被引量:1
17
作者 景凌云 刘莎莎 +7 位作者 张泽强 刘光龙 蒋莉 孙志丽 胡叶强 郝鹏波 郑银琴 杨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3-1694,共12页
ZIF-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作为一种典型的微孔材料,孔结构单一,金属负载量有限,影响其催化降解性能。添加ZnO作为模板可以有效调节ZIF-8的孔径大小和孔结构,同时具有大比表面积、高金属负载量以及丰富的孔道结构等特点... ZIF-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作为一种典型的微孔材料,孔结构单一,金属负载量有限,影响其催化降解性能。添加ZnO作为模板可以有效调节ZIF-8的孔径大小和孔结构,同时具有大比表面积、高金属负载量以及丰富的孔道结构等特点。本文通过采用SEM、ICP-OES和BET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化学成分以及双金属负载量进行了详细分析。表征测试结果显示,加入ZnO模板后衍生得到的多级孔(微/介孔)Co-Ni-N-C材料中,双金属元素呈现高度分散的状态,不易发生团聚,并含有丰富的活性位点。降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Co-Ni-N-C及过氧单硫酸盐(PMS)投加量为0.30g/L、pH=9的条件下,在t=30min时对左氧氟沙星(LEV)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7.02%。在Co-Ni-N-C/PMS催化体系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硫酸盐自由基(·SO_(4)^(−))、超氧自由基(·O_(2)^(–))和单线态氧(^(1)O_(2))等活性物种与水中的LEV发生化学反应,导致LEV的分解或转化为其他物质,使其成为较小的分子或无害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框架-8 ZnO模板 单硫酸盐 多级孔结构 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醛-环氧树脂自修复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邴嘉辉 张书弟 +2 位作者 董家麟 马嘉成 卫新雅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5,共6页
为解决传统涂层在环境中长期使用失效导致金属腐蚀的问题,研究了带有自修复性能的智能涂层。将尿素与甲醛作为壁材,环氧树脂E51作为芯材合成脲醛-环氧树脂微胶囊,使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得到疏水自修复微胶囊... 为解决传统涂层在环境中长期使用失效导致金属腐蚀的问题,研究了带有自修复性能的智能涂层。将尿素与甲醛作为壁材,环氧树脂E51作为芯材合成脲醛-环氧树脂微胶囊,使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得到疏水自修复微胶囊;将其加入到涂层中即可制备出具有疏水自修复功能的智能涂层。结果表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发现微胶囊表面呈现不光滑的球体;通过接触角实验测试智能涂层与普通有机涂层接触角角度,发现智能涂层接触角远大于普通有机涂层接触角,证明其有疏水性;通过电化学测试、盐雾试验测试其耐腐蚀性能与自修复性能,实验表明智能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且可完成自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涂层 脲醛-微胶囊 疏水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9,9′-氧杂蒽芴碳基螺环化合物的简易合成、结构及其光电性质
19
作者 赵祥华 孙青春 +4 位作者 孟楚茵 张静伊 解令海 邹国栋 王双双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5-911,共7页
以苯甲酰氯与螺-9,9′-氧杂蒽芴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通过傅克反应简易合成2′-(苯甲酰基)-螺-9,9′-氧杂蒽芴(SFXBz)。其晶体结构表明,构建螺环羰基化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可有效抑制分子间作用。其热分解温度T_(d)为314℃,相... 以苯甲酰氯与螺-9,9′-氧杂蒽芴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通过傅克反应简易合成2′-(苯甲酰基)-螺-9,9′-氧杂蒽芴(SFXBz)。其晶体结构表明,构建螺环羰基化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可有效抑制分子间作用。其热分解温度T_(d)为314℃,相较于螺-9,9′-氧杂蒽芴(SFX)的T_(d)(258℃)和苯砜功能化的SFX(PSSFX,2′-苯磺酰基-螺-9,9′-氧杂蒽芴,T_(d):222℃)其热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这表明引入刚性的苯甲酰基可有效改善SFX的热稳定性。差示扫描量热曲线结果表明SFXBz在40~220℃没有发生相转变且熔点高达202℃,由此可见该化合物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稳定的无定形态。通过DFT计算可知SFXBz的HOMO和LUMO轨道相互分离,能级分别为-5.82 eV和-1.58 eV,其相互分离的HOMO和LUMO轨道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双极性特征。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得SFXBz的HOMO和LUMO能级分别为-6.22 eV和-1.97 eV,其较深的HOMO能级有利于阻挡空穴的注入和传输。紫外吸收光谱表明该化合物的主要吸收峰分别为229 nm、273 nm、299 nm、309 nm和348 nm,荧光光谱表明其最大发射峰为374 nm。通过低温磷光光谱可得到其三线态能级为2.55 eV,高于经典红、绿色磷光客体材料乙酰乙酸双(2-苯基喹啉)铱(Ir(pq)_(2)acac)和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_(3))的三线态能级2.10 eV和2.42 eV,这表明该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可用于制备作红、绿色磷光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9′-杂蒽芴 简易合成 羰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衍生碳基无金属催化剂孔道结构调控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20
作者 叶壮 樊嘉宁 +5 位作者 代文元 孙正印 夏梦雪 向俊英 梁浩杰 章海霞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3-839,844,共8页
氧还原反应(ORR)是影响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存在动力学缓慢、副产物多、催化剂成本昂贵等问题。以二氧化硅(SiO 2)为模板,生长ZIF-8结构作为前驱体,经历氢氟酸(HF)刻蚀及高温热解处理制备碳基无金属催化剂(NC-30)。通过调控Si... 氧还原反应(ORR)是影响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存在动力学缓慢、副产物多、催化剂成本昂贵等问题。以二氧化硅(SiO 2)为模板,生长ZIF-8结构作为前驱体,经历氢氟酸(HF)刻蚀及高温热解处理制备碳基无金属催化剂(NC-30)。通过调控SiO 2模板尺寸,丰富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提高了催化剂的介孔体积,促进含氧物种的传递。此外,高比例吡啶氮(N)的掺杂引起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以及相邻碳(C)原子的电子自旋密度的改变,提高了催化剂的本征活性。该催化剂在碱性ORR反应中的半波电位(E_(1/2))高达0.895 V,优于多数无金属ORR催化剂。将其用作锌空电池阴极材料,其功率密度可达101.6 mW/cm 2,表现出优异电池性能。为无金属ORR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无金属催化剂 多孔 还原反应 锌空气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