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循环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黄原胶废水 被引量:1
1
作者 卢继承 李桂新 肖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1-25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CASS工艺在处理黄原胶废水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4500mg/L,BOD5=2000mg/L,SS=2500mg/L时,出水达到GB8978-96一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 升流式污泥 循环活性污泥 黄原胶 废水处理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碱度对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岳秀萍 付梅红 +1 位作者 李亚新 曹京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7-1263,共7页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试验装置有效容积6L,间歇运行,用葡萄糖人工合成废水为底物,进水COD0浓度6700mg.L-1,进水中逐步减少碱度(Alk)投加量。考察了COD0/Alk分别为1.0:1、2.0:1、2.5:1、3.4:1、4.2:1和4.8:1等6种碱度条件下的挥发...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试验装置有效容积6L,间歇运行,用葡萄糖人工合成废水为底物,进水COD0浓度6700mg.L-1,进水中逐步减少碱度(Alk)投加量。考察了COD0/Alk分别为1.0:1、2.0:1、2.5:1、3.4:1、4.2:1和4.8:1等6种碱度条件下的挥发性脂肪酸(VFA)、碳酸氢盐碱度(BAlk)、CO2分压和pH的变化规律,以确定偏酸性条件下ASBR工艺的运行效果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进水碱度对VFA、BAlk、CO2分压和pH均有影响,对反应初期的产酸速率的影响尤其突出。COD0/Alk=1.0:1时,消化液pH基本保持在7.20以上;COD0/Alk=3.4:1时,反应初期产酸速率增加,出现了pH<6.5的时段,消化过程已经向偏酸性发酵状态发展;COD0/Alk≥4.2:1之后,反应期内大部分时段的pH低于6.5,最低pH为6.10,偏酸性程度增大,但进行的仍是典型的以CH4为最终产物的厌氧消化过程。所有碱度条件下的COD去除率均≥97%,证明了ASBR工艺在低pH、低碱度下实现产甲烷过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 碱度 PH 挥发性脂肪酸 CO2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驯化活性污泥生物合成PHA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裕东 钟青华 +1 位作者 马文石 黄炯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4,共4页
厌氧 -好氧处理有机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菌胶团菌 ,其形成与菌体胞内聚羟基烷酸酯 (PHA)的积累有关 ,因此有可能利用污水中有机物和活性污泥中多种微生物合成PHA。笔者利用纺织工业废水厌氧 -好氧驯化活性污泥 ,从中提取PHA。分别... 厌氧 -好氧处理有机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菌胶团菌 ,其形成与菌体胞内聚羟基烷酸酯 (PHA)的积累有关 ,因此有可能利用污水中有机物和活性污泥中多种微生物合成PHA。笔者利用纺织工业废水厌氧 -好氧驯化活性污泥 ,从中提取PHA。分别研究了厌氧过程和好氧过程中供氧量、碳源调节物浓度、培养时间等对菌胶团菌生长和胞内PHA积累的影响 ,测定了所得PHA的分子量、熔点和单体链节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过程 活性污泥 聚羟基烷酸酯 合成 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好氧/厌氧合成聚-3-羟基丁酸酯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东恩 张逸传 +1 位作者 郭世骚 沈家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0-104,共5页
Polyhydroxybutyrate (PHB) is known to be temporarily stored as carbon and energy storage by microorganisms in activated sludge.On the other hand,PHB is a thermoplastic with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biodegradabili... Polyhydroxybutyrate (PHB) is known to be temporarily stored as carbon and energy storage by microorganisms in activated sludge.On the other hand,PHB is a thermoplastic with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biodegradability.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ctivated sludg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HB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focusing on increasing the PHB content of activated sludg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ivated sludge without acclimatization especially with acetate as excessive carbon resource,accumulated PHB of 11.85% MLSS(Mixed Liquor Sespended Solid) in the anaerobic process;12.95% in the aerobic process;18.49% in the aerobic-anaerobic process.The structrue of the PHB product was determined by 1 HN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好氧/合成 可生物降解塑料 -3-羟基丁酸酯 废水生物处理 热热性塑料 污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 被引量:6
5
作者 毕玉燕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4年第3期55-57,共3页
介绍了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电管厂高浓度甲醇废水的动态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 ,可以克服甲醇废水厌氧处理容易酸化的问题 ,运行稳定 ,抗负荷冲击性强 ,处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 好氧活性污泥 高浓度甲醇废水 PH值 CODc4去除率 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核苷酸废水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何萍 蒋文化 +2 位作者 万永仙 宋雅健 马三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6-59,共4页
采用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VABR)—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核苷酸废水。结果表明:在(37±2)℃下,采用VABR处理核苷酸废水,当COD容积负荷在13.4kg/(m3·d)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时,COD去除率基本在85%以上,厌氧微... 采用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VABR)—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核苷酸废水。结果表明:在(37±2)℃下,采用VABR处理核苷酸废水,当COD容积负荷在13.4kg/(m3·d)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时,COD去除率基本在85%以上,厌氧微生物对该废水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SBR运行开始阶段,好氧活性污泥对低浓度段废水的适应性非常好,COD去除率在80%以上,出水COD稳定在200mg/L以下;考虑到厌氧出水的色度和Cl-浓度较高,建议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达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废水 垂直折流板反应器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法进水的厌氧预处理
7
作者 羡羽佳(编译)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255-256,共2页
采用IC反应器对活性污泥进行预处理,可消除污泥起泡和膨胀问题,COD和BOD负荷分别减少了72%和80%。IC反应器可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产能35000kWh/d。
关键词 活性污泥 预处理 IC反应器 进水 有机物转化 BOD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
8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49,共1页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其特征是:采用两级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串联,实现甲烷菌群优化,用A段反应器和B段反应器分别完成吸附过程和生物降解反应。在A段、B段反应器中分别选择性地培养和...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其特征是:采用两级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串联,实现甲烷菌群优化,用A段反应器和B段反应器分别完成吸附过程和生物降解反应。在A段、B段反应器中分别选择性地培养和发展各自的优势菌,在A段反应器中培养以甲烷八叠球菌为优势菌的颗粒污泥,在B段反应器中培养以甲烷丝菌为优势菌的颗粒污泥,使A段、B段两反应器在相差悬殊的负荷下分别以吸附-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的模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高浓度有机废水 活性污泥工艺 甲烷八叠球菌 生物降解 吸附过程 颗粒污泥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联合形式、应用及脱氮效能评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崔剑虹 李祥 黄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42-3146,共5页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该联合工艺是否一定优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尚需论证。本文介绍了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的组合形式、特点和处理实际废水的研究进展,从脱氮速率、能耗及碳源...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该联合工艺是否一定优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尚需论证。本文介绍了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的组合形式、特点和处理实际废水的研究进展,从脱氮速率、能耗及碳源的角度将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具有不需要额外投加有机碳源的优点;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虽然在曝气方面可以节省能耗,但是其中温反应需要一定的热能消耗,综合分析其处理能耗高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同时该联合工艺的整体脱氮速率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差别不大。据此提出在选择生物脱氮工艺时需要考虑废水的碳氮比,碳氮比高时可以采用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碳氮比低时可以考虑使用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废水 部分亚硝化-化联合工艺 脱氮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滤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不同工艺段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明 陈少华 +2 位作者 许宜平 刘俊新 王子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1-454,共4页
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 (GC/ECD)分析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氯农药的分析方法 ,对厌氧滤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不同工艺段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应用厌氧滤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 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 (GC/ECD)分析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氯农药的分析方法 ,对厌氧滤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不同工艺段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应用厌氧滤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可以有效去除有机氯农药残留 ,主要去除工艺是厌氧 ,其中p,p′ DDT厌氧反应的中间体产物是p,p′ DDD ,大部分继续转化为其它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垃圾渗滤液 气相色谱 固相萃取工艺 滤池-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吹脱-好氧-吸附法处理酱油废水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璐 唐受印 刘忠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6-318,共3页
针对酱油废水的高 CODCr、高色度、高挥发酸以及含盐的特点 ,设计了用厌氧 -吹脱 -好氧 -吸附法处理酱油废水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对酱油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厌氧进水的 CODCr分别为 60 0 0~ 80 0 0和 15 0 0~ 2 0... 针对酱油废水的高 CODCr、高色度、高挥发酸以及含盐的特点 ,设计了用厌氧 -吹脱 -好氧 -吸附法处理酱油废水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对酱油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厌氧进水的 CODCr分别为 60 0 0~ 80 0 0和 15 0 0~ 2 0 0 0 mg/L,色度分别为 5 0 0 0和 180 0倍左右时 ,厌氧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 (HRT)分别为 3~ 4和 2 d,吹脱池的停留时间为 16h,气水比为 0 .0 1m3/L,好氧反应器和煤渣吸附池的停留时间分别为 14~ 18和 14~ 16h时 ,该流程对废水 CODCr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 90 %和82 .7%左右 ,对色度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76.7%和 86.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脱-好-吸附 酱油废水 废水处理 色度 CODCR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活性污泥中PHB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金娟 赵林 +3 位作者 谭欣 黄宇 德吉央宗 齐云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驯化活性污泥,富集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积累菌,并研究驯化后活性污泥的PHB合成能力.污泥驯化采用好氧动态供料法,为期3个月.PHB合成实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通... 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驯化活性污泥,富集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积累菌,并研究驯化后活性污泥的PHB合成能力.污泥驯化采用好氧动态供料法,为期3个月.PHB合成实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通气量为80.L/h,溶解氧为0.mg/L),温度为20.℃,活性污泥初始质量浓度为1.200.mg/L,乙酸钠质量浓度为931.5.mg/L(以C计).结果表明,驯化后活性污泥中PHB积累菌占优势,具有PHB合成的能力.投加乙酸钠931.5.mg/L(C),在缺氧条件下,活性污泥中PHB含量于feast(底物丰富)阶段末达最高值45.4%.feast阶段内乙酸钠消耗94%,其中53.4%的乙酸钠被转化为PHB,2.7%乙酸钠用于合成污泥活性生物量,供污泥生长.因此,好氧动态供料法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具有较强的PHB合成能力,生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塑料 聚Β-羟基丁酸酯 活性污泥 好氧动态供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法处理特种有机工业废水的动态模拟实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碌亭 肖锦 朱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3-175,共3页
采用絮凝、毒性及生化试验,确定了废水处理最佳工艺流程,研究了浓度、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有机废水采用絮凝净化效果不大,且对生化处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系统进水COD为 3000mg/L,流量为1... 采用絮凝、毒性及生化试验,确定了废水处理最佳工艺流程,研究了浓度、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有机废水采用絮凝净化效果不大,且对生化处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系统进水COD为 3000mg/L,流量为1L/h时;经过厌氧、两级好氧处理后,出水中COD可降至150mg/L以下,总去除率可达95%以上,达到了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法处理石化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关卫省 刘珊 张志杰 《中国沼气》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考察厌氧-好氧组合技术处理石化废水的可行性,采用UASB反应器和曝气池进行了处理该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条件下,当UASB进水有机负荷为5.2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时,BOD5去除... 为考察厌氧-好氧组合技术处理石化废水的可行性,采用UASB反应器和曝气池进行了处理该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条件下,当UASB进水有机负荷为5.2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时,BOD5去除率85%,COD去除率83%,容积产气率1.77m3/(m3·d)。石化废水经厌氧处理后,其好氧可生化性提高20%~30%。当曝气池污泥负荷为0.45kgCOD/(kgMLSS·d),水力停留时间为4h时,BOD5去除率94%,COD去除率93%。系统总COD去除率98.8%,BOD5去除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 石化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工艺在化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瑞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6-128,132,共4页
分析了厌氧-好氧法(A/O)工艺在某化肥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稳定运行期间,进水pH在8.0~8.5,体积流量为70 m3/h,MLSS和MLV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0~8.0和4.0~6.0 g/L,污泥回流体积比50%~100%。运行结果显示,进水NH3-N的质量浓度为59.... 分析了厌氧-好氧法(A/O)工艺在某化肥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稳定运行期间,进水pH在8.0~8.5,体积流量为70 m3/h,MLSS和MLV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0~8.0和4.0~6.0 g/L,污泥回流体积比50%~100%。运行结果显示,进水NH3-N的质量浓度为59.5~81.8 mg/L,出水NH3-N的质量浓度<3 mg/L,去除率为97%;进水COD在214~320 mg/L,出水COD在64.9~70.6 mg/L(经混凝过滤后为平均54.1 mg/L),平均去除率为72.5%;除油率高达95.9%,对悬浮物的去除也达到70.9%。系统出水水质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处理成本为1.1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污水 -好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法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数值模拟研究
16
作者 施跃锦 吴革 孙培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4,共6页
利用FCASM3-Hydro耦合模型分别模拟研究了氧传递系数(KLa)、污泥停留时间(SRT)、缺氧池与好氧池HRT比对杭州某厌氧-好氧法(A/O)污水处理厂营养物质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量大小是影响A/O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低曝气量(<... 利用FCASM3-Hydro耦合模型分别模拟研究了氧传递系数(KLa)、污泥停留时间(SRT)、缺氧池与好氧池HRT比对杭州某厌氧-好氧法(A/O)污水处理厂营养物质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量大小是影响A/O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低曝气量(<2g.m-3)水平下,氨氮去除率将随着好氧池内曝气量的增加而提高;好氧池内曝气量过低(<0.3g.m-3)或过高(>2g.m-3),都不利于磷酸盐的去除。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得到了该A/O污水处理厂的最佳运行工况为:KLa=250d-1、SRT=10d、缺氧池与好氧池HRT比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ASM3-Hydro耦合模型 -好 污水处理厂 数值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厌氧工艺的方法
17
作者 何少琪 张晓渊 +1 位作者 陆炜 梁小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讨论了污泥比活性测试、液体流态分布测定计算及物料平衡分析等研究厌氧工艺的方法。实践表明,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对研究厌氧消化系统、控制运行过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艺 甲烷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风景区污水
18
作者 王志强 赵志曼 王德兵 《中国沼气》 2004年第1期31-32,37,共3页
风景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大,要求深度处理,尤其是色度和臭度。本文采用二级厌氧-接触氧化工艺,依据自然地形条件,优化传统的城镇沼气工艺,无能耗处理污水。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运行成本... 风景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大,要求深度处理,尤其是色度和臭度。本文采用二级厌氧-接触氧化工艺,依据自然地形条件,优化传统的城镇沼气工艺,无能耗处理污水。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为类似工程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 污水处理 二级-接触工艺 城镇沼气工艺 水质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储建松 张传义 +4 位作者 吴启威 何士龙 毛缜 孙东旭 袁丽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5-943,共9页
采用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的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考察了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特性,并采用高通量测试技术分析系统除磷污泥的菌群结构。通过60天的启动试验,系统内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 采用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的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考察了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特性,并采用高通量测试技术分析系统除磷污泥的菌群结构。通过60天的启动试验,系统内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菌总数的比例由21.3%提高到94.4%,出水磷在0.6mg/L左右。通过逐步增加进水氨氮的方法运行2个月,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稳定。在进水P浓度为6.4mg/L,保持进水N/P比为8.8,交替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效能最优,可达0.12kg N/(m^3?d)和0.018kg P/(m^3?d),出水总磷(TP)0.8mg/L,总氮(TN)12mg/L,出水COD、NH_3-N和TN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周期试验中,p H值、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值)均可作为厌氧释磷的控制参数,ORP也可指示缺氧吸磷的终点。典型周期内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消耗量与磷的吸收量基本呈线性关系。系统内污泥多样性约为种泥的0.5倍,在"门"、"属"分类级别上分别以Proteobacteria、Xanthomonadales-nobank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交替式/缺-好双膜工艺 运行性能 过程特性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模拟优化细菌降解光-氧氧化褐煤工艺条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建涛 刘向荣 +1 位作者 杨杰 庄肃凯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1,共7页
在前期菌-煤匹配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恶臭假单胞菌降解光-氧氧化褐煤工艺条件中的加煤量、接种量和降解时间作为变量因素,以降解液在450 nm处的吸光度A450值作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建立响应曲面模型... 在前期菌-煤匹配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恶臭假单胞菌降解光-氧氧化褐煤工艺条件中的加煤量、接种量和降解时间作为变量因素,以降解液在450 nm处的吸光度A450值作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建立响应曲面模型对降解工艺条件进行模拟优化。结果表明:二次模型失拟项不显著,R^2=0.9990,可靠性高,能较好地模拟三个变量对响应值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煤量0.26 g/20 mL、接种量2.71 mL/20 mL、降解时间14.50 d,对应降解液的吸光度A450值为6.25687,验证实验的解液吸光度A450值为5.936,相对误差为5.12%,与模型预测值吻合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的微生物降解 恶臭假单胞菌 响应曲面 -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