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处理制革废水 被引量:9
1
作者 聂丽君 钟华文 +4 位作者 周如金 林培喜 邓泽聪 赵美甜 林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95-4003,共9页
针对制革废水高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及高色度的特点,采用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重点考察混凝预处理的反应条件(p H、投药量等)、生物反应器的启动策略,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 针对制革废水高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及高色度的特点,采用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重点考察混凝预处理的反应条件(p H、投药量等)、生物反应器的启动策略,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和水温等运行参数对制革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过程中p H为9.0~10.0,聚合氯化铝(PACl)投加量为350~450 mg·L^(-1)时,废水悬浮物浓度(SS)、色度、总铬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0.4%,73.9%,97.7%和37.9%;基于阶梯负荷启动策略,50 d左右完成联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启动,厌氧环节在HRT为20 h、水温30℃左右的条件下能够去除68.2%左右的COD;通过对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中DO分布的研究和HRT的优化,该单元的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7.7%和81.3%(HRT=6 h,DO=2.0~3.0 mg·L^(-1))。经过组合工艺的处理,系统出水各项主要指标(COD、NH4-N、SS、色度和总铬等)达到DB 44/26—2001一级排放标准,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工艺在制革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混凝 折流板反应器 -好膜生物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联合形式、应用及脱氮效能评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崔剑虹 李祥 黄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42-3146,共5页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该联合工艺是否一定优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尚需论证。本文介绍了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的组合形式、特点和处理实际废水的研究进展,从脱氮速率、能耗及碳源...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该联合工艺是否一定优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尚需论证。本文介绍了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的组合形式、特点和处理实际废水的研究进展,从脱氮速率、能耗及碳源的角度将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具有不需要额外投加有机碳源的优点;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虽然在曝气方面可以节省能耗,但是其中温反应需要一定的热能消耗,综合分析其处理能耗高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同时该联合工艺的整体脱氮速率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差别不大。据此提出在选择生物脱氮工艺时需要考虑废水的碳氮比,碳氮比高时可以采用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碳氮比低时可以考虑使用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废水 部分亚硝化-化联合工艺 脱氮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好氧/厌氧合成聚-3-羟基丁酸酯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东恩 张逸传 +1 位作者 郭世骚 沈家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0-104,共5页
Polyhydroxybutyrate (PHB) is known to be temporarily stored as carbon and energy storage by microorganisms in activated sludge.On the other hand,PHB is a thermoplastic with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biodegradabili... Polyhydroxybutyrate (PHB) is known to be temporarily stored as carbon and energy storage by microorganisms in activated sludge.On the other hand,PHB is a thermoplastic with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biodegradability.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ctivated sludg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HB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focusing on increasing the PHB content of activated sludg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ivated sludge without acclimatization especially with acetate as excessive carbon resource,accumulated PHB of 11.85% MLSS(Mixed Liquor Sespended Solid) in the anaerobic process;12.95% in the aerobic process;18.49% in the aerobic-anaerobic process.The structrue of the PHB product was determined by 1 HN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好氧/合成 可生物降解塑料 -3-羟基丁酸酯 废水生物处理 热热塑料 污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丁二醇废水厌氧可生化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云翔 杨海亮 +2 位作者 李宁 蒋京东 马三剑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15-917,共3页
以陕西某化工厂的1,4-丁二醇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颗粒污泥接种UASB反应器,对其厌氧可生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4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24 h,容积负荷为4 kg/(m3.d)时,CODcr去除率稳定在70%左右,系统运行良好。
关键词 UASB 1 4-丁二醇废水 可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滤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不同工艺段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明 陈少华 +2 位作者 许宜平 刘俊新 王子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1-454,共4页
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 (GC/ECD)分析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氯农药的分析方法 ,对厌氧滤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不同工艺段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应用厌氧滤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 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 (GC/ECD)分析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氯农药的分析方法 ,对厌氧滤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不同工艺段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应用厌氧滤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可以有效去除有机氯农药残留 ,主要去除工艺是厌氧 ,其中p,p′ DDT厌氧反应的中间体产物是p,p′ DDD ,大部分继续转化为其它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垃圾渗滤液 气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工艺 滤池-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氧-好氧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茵 奚旦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介绍了兼氧-好氧组合工艺对染料废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680~1500mg L,含染料质量浓度为102~517mg L时,系统总的平均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96%和94%;废水在处理过程中,染料的组分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该工艺中,兼氧段的... 介绍了兼氧-好氧组合工艺对染料废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680~1500mg L,含染料质量浓度为102~517mg L时,系统总的平均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96%和94%;废水在处理过程中,染料的组分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该工艺中,兼氧段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工艺 染料废水 废水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氧-好氧工艺处理苯胺基乙腈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强 何孟狄 +1 位作者 吉方英 瞿俊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采用兼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对某化工厂的苯胺基乙腈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用化学沉淀法对生化处理出水中的NH3-N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当进水CODCr为 1 0 0 0~ 2 0 0 0mg/l,NH3-N为 3 0 0mg/l时 ,出水CODCr为 2 0 0~ 3 0 0... 采用兼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对某化工厂的苯胺基乙腈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用化学沉淀法对生化处理出水中的NH3-N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当进水CODCr为 1 0 0 0~ 2 0 0 0mg/l,NH3-N为 3 0 0mg/l时 ,出水CODCr为 2 0 0~ 3 0 0mg/l,NH3-N为 3 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好工艺 苯胺基乙腈 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风景区污水
8
作者 王志强 赵志曼 王德兵 《中国沼气》 2004年第1期31-32,37,共3页
风景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大,要求深度处理,尤其是色度和臭度。本文采用二级厌氧-接触氧化工艺,依据自然地形条件,优化传统的城镇沼气工艺,无能耗处理污水。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运行成本... 风景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大,要求深度处理,尤其是色度和臭度。本文采用二级厌氧-接触氧化工艺,依据自然地形条件,优化传统的城镇沼气工艺,无能耗处理污水。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为类似工程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 污水处理 二级-接触工艺 城镇沼气工艺 水质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 被引量:3
9
作者 储建松 张传义 +4 位作者 吴启威 何士龙 毛缜 孙东旭 袁丽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5-943,共9页
采用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的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考察了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特性,并采用高通量测试技术分析系统除磷污泥的菌群结构。通过60天的启动试验,系统内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 采用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的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考察了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特性,并采用高通量测试技术分析系统除磷污泥的菌群结构。通过60天的启动试验,系统内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菌总数的比例由21.3%提高到94.4%,出水磷在0.6mg/L左右。通过逐步增加进水氨氮的方法运行2个月,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稳定。在进水P浓度为6.4mg/L,保持进水N/P比为8.8,交替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效能最优,可达0.12kg N/(m^3?d)和0.018kg P/(m^3?d),出水总磷(TP)0.8mg/L,总氮(TN)12mg/L,出水COD、NH_3-N和TN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周期试验中,p H值、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值)均可作为厌氧释磷的控制参数,ORP也可指示缺氧吸磷的终点。典型周期内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消耗量与磷的吸收量基本呈线性关系。系统内污泥多样性约为种泥的0.5倍,在"门"、"属"分类级别上分别以Proteobacteria、Xanthomonadales-nobank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交替式/缺-好双膜工艺 运行 过程特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工程调试实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林金画 郑育毅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3,39,共3页
工程采用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废水 ,调试为了克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球形悬浮型填料挂膜不足 ,采用回流二沉池污泥 ,形成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并存的混合法生物处理系统 。
关键词 啤酒 废水处理 生物接触 球形悬乳型填料 污泥回流 混合法 -好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许宜平 陈少华 +2 位作者 陈明 刘俊新 王子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1-694,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多环芳烃的总去除效率超过80%;大部分三环、四环和五环的芳烃可在处理过程中被厌氧降解.多环芳烃的主要降解反应发... 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多环芳烃的总去除效率超过80%;大部分三环、四环和五环的芳烃可在处理过程中被厌氧降解.多环芳烃的主要降解反应发生在厌氧滤池工艺段,然而SCOD(溶解性化学耗氧量),BOD和TOC的主要去除工艺段则是膜生物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垃圾渗滤液 多环芳烃 固相萃取工艺 滤池 S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2-)/NO_3^--N对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除硫启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军 郑驰骏 +3 位作者 刘健 王诗白 杨柳 魏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52-1158,共7页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采用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种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水p H为8.0、温度为(32±1)℃、HRT为6.5 h的条件下,调整进水S2-/NO3--N〔n(S2-)∶n(NO3--N)〕分别为...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采用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种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水p H为8.0、温度为(32±1)℃、HRT为6.5 h的条件下,调整进水S2-/NO3--N〔n(S2-)∶n(NO3--N)〕分别为2.0∶5、3.5∶5、5.0∶5、6.5∶5,研究其对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启动的影响,试验连续进行了54 d.结果表明:当S2-/NO3--N<1时,S2-的供应量相对不足,导致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NO2--N量不足,进而影响后续厌氧氨氧化效果,NH4+-N去除率较低,平均值为53.5%,同时剩余NO3--N继续氧化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S0,致使出水中ρ(SO42-)增大;当S2-/NO3--N=1时,S2-供应量充足,硫自养反硝化生成NO2--N量最大,厌氧氨氧化效果最好,NH4+-N去除率最高,平均值为65.1%;当S2-/NO3--N>1时,S2-过量,S2-去除率下降.试验通过控制S2-/NO3--N,在HABR内成功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启动,NH4+-N、S2-、NO3--N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4.3%、99.0%、99.5%,S2-/NO3--N=1为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耦合工艺 S2-/NO3--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采出水的高温水解-好氧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源 雷中方 来松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7期22-25,共4页
根据油田采出水的水质特征,采用厌氧(水解)-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实验表明,虽然油田采出水的BOD5/CODCr较低,属于难生物降解废水,但是当温度为50~60℃时,选择厌氧停留时间为6h,好氧停留时间为3.5h,气水比为10~20,可使其出水的CODC... 根据油田采出水的水质特征,采用厌氧(水解)-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实验表明,虽然油田采出水的BOD5/CODCr较低,属于难生物降解废水,但是当温度为50~60℃时,选择厌氧停留时间为6h,好氧停留时间为3.5h,气水比为10~20,可使其出水的CODCr稳定在120mg/L左右。如果排除Cl-产生的影响,CODCr约为60~70mg/L,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好处理工艺 水质特征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氧-厌氧反复耦合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处理肌苷生产废水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权 刘则华 +1 位作者 梁鹏 邢新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3-486,共4页
利用由多孔微生物载体构建的好氧-厌氧反复耦合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进行了高浓度肌苷生产废水处理中试研究。连续84d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500~27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2.1h时,出水COD可维持在15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90%~95%。... 利用由多孔微生物载体构建的好氧-厌氧反复耦合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进行了高浓度肌苷生产废水处理中试研究。连续84d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500~27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2.1h时,出水COD可维持在15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90%~95%。装置运行稳定后,未经沉淀的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质量浓度小于50mg/L,表明该反应器可避免剩余污泥的产生。中试结果验证了该反应器处理高浓度肌苷废水的可行性和优势,同时为装置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 多孔载体 好氧-反复耦合工艺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区DO对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石化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嘉美 吴昌永 +3 位作者 周岳溪 许吉现 高祯 赫春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6-1231,共6页
采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某石化废水,研究了不同好氧区P(DO)下,系统中的有机物、NH4+-N和TN的去除效果,SMP(solublemicrobialproduct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产生情况,以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 采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某石化废水,研究了不同好氧区P(DO)下,系统中的有机物、NH4+-N和TN的去除效果,SMP(solublemicrobialproduct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产生情况,以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40h、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情况下,好氧区P(DO)平均值从6—7mg/L降至1~2mg/L左右时,系统仍可维持较为稳定的有机物、NH4+-N和TN去除效果;随着好氧区ρ(DO)的降低,出水中ρ(SMP)对ρ(CODcr)的贡献有所降低,SMP中ρ(蛋白质)与P(多糖)之比由4.6:1降至0.8:1;随着好氧区ρ(DO)的降低,污泥的沉降性能逐渐变差,SVI(污泥指数)由62.7mL/g升至136.9mL/g,但并未导致污泥流失.综合污染物去除效果和运行能耗来看,该研究中较为适合的好氧区ρ(DO)为2~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好工艺 溶解 脱氮 溶解微生物产物 污泥沉降 石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处理变性淀粉生产废水
16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3,共1页
南开大学膜分离技术研究中心将膨胀颗粒污泥床(EGSP)处理工艺与活性污泥好氧处理工艺相结合,处理天津顶峰淀粉厂变性淀粉生产废水。
关键词 -好处理工艺 淀粉 废水处理工艺 COD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对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效能的影响
17
作者 许会学 薛晓东 +3 位作者 司光超 张馨文 冯锐 魏东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9-564,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对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脱氮效能的影响,采用连续流式反应器进行分阶段长期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三维荧光光谱法,对不同阶段反应器的脱氮效能、环丙沙星去除率及...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对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脱氮效能的影响,采用连续流式反应器进行分阶段长期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三维荧光光谱法,对不同阶段反应器的脱氮效能、环丙沙星去除率及可溶性微生物产物荧光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环丙沙星的质量浓度为0.1 mg/L时,反应器出水硝态氮的质量浓度由28.71 mg/L增至44.28 mg/L,一段时间后恢复稳定;反应器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恢复稳定期不断缩短;环丙沙星能够改变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各属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工艺 环丙沙星 微生物群落结构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废水不同浓度组分的分离及其对厌氧-好氧工艺的影响
18
《猪业科学》 2016年第1期34-34,共1页
猪场废水处理面临2个问题:冬季厌氧消化效率低,厌氧发酵液的好氧处理效果差。在厌氧和好氧装置里,污染物量和废水量的非平衡分布方法被提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猪场废水被分离成高污染物含量液体(HCL)和低污染物含量液体(LCL)... 猪场废水处理面临2个问题:冬季厌氧消化效率低,厌氧发酵液的好氧处理效果差。在厌氧和好氧装置里,污染物量和废水量的非平衡分布方法被提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猪场废水被分离成高污染物含量液体(HCL)和低污染物含量液体(LCL)。该研究对HCL与LCL分离比1:9(S1)、2:8(S2)和3:7(S3)的3个处理组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工艺 猪场废水 分离比 污染物含量 组分 浓度 发酵液 非平衡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废水厌氧-好氧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迪 邓良伟 +3 位作者 郑丹 刘刈 王兰 杨红男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2,共7页
采用烧杯试验,比较了絮凝、氧化法对猪场废水厌氧-好氧处理出水的净化效果。絮凝对厌氧-好氧出水中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作用,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药剂费用,生石灰+PAM组合为最适絮凝剂组合,PAM终浓度为2mg·L-1,生石灰适宜终浓度为800... 采用烧杯试验,比较了絮凝、氧化法对猪场废水厌氧-好氧处理出水的净化效果。絮凝对厌氧-好氧出水中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作用,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药剂费用,生石灰+PAM组合为最适絮凝剂组合,PAM终浓度为2mg·L-1,生石灰适宜终浓度为800 mg·L-1。在此条件下,絮凝对COD去除率能够达到68.9%,TP去除率98.9%,色度降低87.5%,出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氧化剂对厌氧-好氧出水中污染物去除有一定效果,从处理效果和药剂费用综合考虑,次氯酸钙为最适宜氧化剂,适宜终浓度为1000 mg·L-1。在此条件下,次氯酸钙对COD,氨氮,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6.9%,76.4%、76.4%,色度降低98.4%。采用PAM和次氯酸钙组合处理,COD,TP,浊度去除效果明显改善。絮凝法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氧化法,氧化法的脱色效果优于絮凝。从药剂费用看,氧化法明显高于絮凝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好组合工艺 出水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除磷优化及对多级缺氧-好氧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潇 董文艺 +3 位作者 王宏杰 庄韫澔 魏文 赵宪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为强化厌氧-多级缺氧-好氧(A-MAO)工艺,满足GB 3838-2002的地表IV水体要求,本研究对FeCl3、Fe2(SO4)3和聚合硫酸铁(PFS)3种铁盐前置化学除磷对TP、COD的去除效果和产泥量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前置化学除磷与A-MAO工艺耦合投加量。结果表明,... 为强化厌氧-多级缺氧-好氧(A-MAO)工艺,满足GB 3838-2002的地表IV水体要求,本研究对FeCl3、Fe2(SO4)3和聚合硫酸铁(PFS)3种铁盐前置化学除磷对TP、COD的去除效果和产泥量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前置化学除磷与A-MAO工艺耦合投加量。结果表明,FeCl3和Fe2(SO4)3对TP和SS去除可达到地表IV水体要求,并明显好于PFS;FeCl3对COD的去除和产泥量最多;与FeCl3相比,Fe2(SO4)3具有较好的COD保存能力,且产泥量少。AMAO工艺使用Fe2(SO4)3前置化学除磷,导致TN含量不达GB 18918-2002要求,优化的化学生物除磷耦合投加量为13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盐 -多级缺-好工艺 前置化学除磷 深度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