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淹水培养对水稻土中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超 Stefan Ratering +1 位作者 曲东 Sylvia Schnell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251-4260,共10页
模拟水稻土淹水过程,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测度了不同水稻土中地杆菌(Geobacteraceae spp.)和厌氧粘细菌(Anaeromyxobacter spp.)在不同淹水时期16S rDNA拷贝数的变化,比较了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与培养过程中微生物Fe(Ⅲ)还原的关... 模拟水稻土淹水过程,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测度了不同水稻土中地杆菌(Geobacteraceae spp.)和厌氧粘细菌(Anaeromyxobacter spp.)在不同淹水时期16S rDNA拷贝数的变化,比较了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与培养过程中微生物Fe(Ⅲ)还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类稻作区采集的水稻土样品中,Fe(Ⅲ)还原潜势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从淹水12 h的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拷贝数变化看出,采自浙江和天津的水稻土样品对淹水过程具有高度敏感性,而采自吉林和广西的水稻土样品对淹水响应不敏感。在17 d的短期淹水培养中,地杆菌丰度明显高于厌氧粘细菌,表明地杆菌对水稻土中铁还原的贡献大于厌氧粘细菌。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拷贝数总体上表现出在11 d时达到峰值,17 d时显著下降。吉林水稻土中地杆菌丰度在5 d时达到38.3%,与其最大铁还原速率到达时间(TVmax)为4.07 d相对应,表明地杆菌对其铁还原过程具有重要贡献。四川水稻土中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均较低,暗示其他兼性铁还原菌对其铁还原的作用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地杆菌 厌氧粘细菌 丰度 REAL-TIME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