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盐还原菌厌氧生物法处理脱硫废水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涛 陈薇薇 +4 位作者 孙成勋 李久辉 梁昌梅 张将伟 唐晓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9,76,共5页
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中,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厌氧生物法处理脱硫废水。结果表明,温度为35℃,水利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为12h,ρ(COD)/ρ(S... 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中,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厌氧生物法处理脱硫废水。结果表明,温度为35℃,水利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为12h,ρ(COD)/ρ(SO2-4)比为3,进水pH为6.5为SRB厌氧生物法处理脱硫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SRB对酸性废水具有较强的耐受性,pH≥4.0的脱硫废水可由SRB厌氧生物法直接进行处理。SRB厌氧体系具有较强的SO2-4生物还原能力,控制SO2-4负荷小于6kg/(m3·d)时,SO2-4去除率在84%以上,相应的COD利用率在81%以上。SRB厌氧生物法对脱硫废水具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反应体系在弱酸性、高负荷条件下连续运行30d,SO2-4平均还原率为82%,COD平均利用率为78%,出水pH值在6.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厌氧生物法 脱硫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生物滴滤法脱除冷煤气中硫化氢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腾云 郭小燕 许绿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2-116,共5页
水煤气中硫化氢在燃烧时会转变成二氧化硫,对环境产生污染。文章采用厌氧生物滴滤塔法对冷煤气进行脱硫处理。因煤气对氧的严格限制,通过设计生物滴滤塔,经挂膜驯化后在厌氧条件下对浓度在1~5 g/m3左右的硫化氢进行脱除处理,考察滴滤塔... 水煤气中硫化氢在燃烧时会转变成二氧化硫,对环境产生污染。文章采用厌氧生物滴滤塔法对冷煤气进行脱硫处理。因煤气对氧的严格限制,通过设计生物滴滤塔,经挂膜驯化后在厌氧条件下对浓度在1~5 g/m3左右的硫化氢进行脱除处理,考察滴滤塔运行条件对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挂膜25 d后,生物滴滤塔达到稳定,喷淋液pH值为2.23,ORP值为283 mV,溶解氧为0.4 mg/L,对溶液中硫离子氧化效率达到94%。滴滤塔在液气比0.15,空塔气速0.088 m/s,pH值5.0~7.0,填料高度为82 cm,塔温为25~30℃左右时,达到较优的运行条件,此时该滴滤塔对以CO、CO2、H2和1 940 mg/m3H2S组成的模拟水煤气的脱硫效率达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生物法 生物滴滤塔 冷煤气 硫化氢 脱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梁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共5页
阐述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特点及危害,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主要生物处理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的重点是优化组合技术及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关键词 高浓度有机废水 生物处理 生物 厌氧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沥液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Fenton混凝处理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鹏 方汉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8-411,共4页
针对香港卫生填埋厂垃圾渗沥水提出了化学法与厌氧生物法结合的废水处理工艺 .垃圾渗沥水 (内含 COD(化学需氧量 ) 1 5.70 g/L,NH3-N 2 .2 6g/L)通过 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反应器 ,在 37℃ ,水力停留时间 6.6d,平均有机物负荷速率为 ... 针对香港卫生填埋厂垃圾渗沥水提出了化学法与厌氧生物法结合的废水处理工艺 .垃圾渗沥水 (内含 COD(化学需氧量 ) 1 5.70 g/L,NH3-N 2 .2 6g/L)通过 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反应器 ,在 37℃ ,水力停留时间 6.6d,平均有机物负荷速率为 2 .37g/( L· d) COD的条件下进行厌氧生物消化 ,对 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 90 .4 % .UASB出水采用 Fenton化学混凝工艺进行深度处理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初始 p H为 6.0 ,Fenton试剂的加入量分别为 2 0 0 mg/L H2 O2 和 30 0 mg/L Fe2 + ,最后出水的平均 COD可降至 4 47mg/L.对Fenton混凝过程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在约有 70 %的残留在 UASB出水中的 COD物质去除中 ,其中 56%的COD去除是借助化学混凝 /沉淀作用 ,另外 1 4 %是由该过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去除 ;H2 O2 和 Fe2 + 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效果 ,去除 1 .0 0 g COD需要加入 H2 O2 和 Fe2 + 的量分别为 0 .1 8和 0 .2 8g.并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沥水 上流式污泥床 Fenton混凝 废水处理 垃圾处理 卫生填埋 有机污染物 化学 厌氧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怡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4-79,共6页
分析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性 ,综述了厌氧生物法、厌氧 -好氧生物组合法、乳状液膜法等在柠檬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关键词 柠檬酸 废水处理 厌氧生物法 -好生物组合 乳状液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标升级对乡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思玉 张建强 +3 位作者 白华清 汪锐 陈杨武 何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807,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和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背景下,乡镇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势在必行。基于成都市某乡镇市政污水处理厂2016—2022年水质水量数据,分析提标升级前后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的时间变异性,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 在碳达峰、碳中和和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背景下,乡镇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势在必行。基于成都市某乡镇市政污水处理厂2016—2022年水质水量数据,分析提标升级前后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的时间变异性,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年修订版)、《城镇水务系统碳核算与减排路径技术指南》评估直接、间接碳排放强度特征,探究提标升级前后碳排放量对季节、水质及污染物削减量的响应。结果表明:1)污水处理厂主体工艺从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升级为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法(AAO-MBR)后,出水水质满足DB 51/2311—2016《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升级后通过增加碳源、利用MBR膜截留污泥等措施,使出水水质指标更加稳定,对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更高;2)提标升级后,直接、间接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296和1.082 kg/m^(3)(以CO_(2)当量计),分别增加41.59%和105.70%,且夏季碳排放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1),升级前后的间接碳排放强度均高于直接碳排放强度;3)提标升级后,总碳排放强度增加了0.643 kg/m^(3)(以CO_(2)当量计),工艺升级导致的电耗增加,使得间接碳排放强度变化更显著。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在提高处理效能的同时也增加了碳排放量,建议在工艺改造中协同考虑污染物去除与能耗控制,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特征 提标升级 污水处理 周期循环活性污泥(CASS) -缺-好-膜生物反应器(AAO-M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SB反应器对脱墨废水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詹咏 刘宾寒 +3 位作者 黄嘉良 薛冰 叶汇彬 黄远东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7-162,171,共7页
为研究降流式厌氧污泥床(DASB)对脱墨废水降解特性的影响,采用DASB反应器对某造纸厂的脱墨废水进行厌氧处理。考察了脱墨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COD去除率、pH值和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值的变化,以及厌氧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 为研究降流式厌氧污泥床(DASB)对脱墨废水降解特性的影响,采用DASB反应器对某造纸厂的脱墨废水进行厌氧处理。考察了脱墨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COD去除率、pH值和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值的变化,以及厌氧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DASB反应器在处理脱墨废水的启动阶段,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62%左右,启动效果较好;在负荷运行阶段,COD的平均去除率较高;在进水中投放NaHCO3可调整反应器的酸化现象,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各个格室的MLSS有缓慢增加的趋势,最终处于稳定状态。通过此试验,明晰了DASB反应器在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启动过程,从而更好地进行反应器的运行控制,实现运行过程优化,并且为DASB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墨废水 DASB反应器 厌氧生物法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ibitory effect of ammonia nitrogen on specific methanogenic activity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洪波 邱冠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63-67,共5页
A series of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125 mL serum bottles to assess the toxicity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 nitrogen to the specific methanogenic activity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from upflo... A series of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125 mL serum bottles to assess the toxicity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 nitrogen to the specific methanogenic activity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from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 and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 reactors. The effects of pH value and temperature on toxicity of ammonia nitrogen to anaerob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fic methanogenic activity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suffers inhibition from ammonia nitrog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 nitrogen that produce 50 % inhibition of specific methanogenic activity for sludge from UASB and EGSB reactor are 2.35 and 2.75 g/L, respectively. Hydrogen utilizing methanogens suffers less inhibition from ammonia mtrogen than that of acetate utilizing methanogens. Hydrogen-producing acetogens that utilize propionate and butyrate as substrates suffer serious inhibition from ammonia nitrogen. The toxicity of ammonia nitrogen to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enhances when pH value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can bear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 nitrogen after being acclimated by ammonia nitrogen for 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 nitrogen TOXICITY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specific methanogenic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