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流化床单室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书菊 岳学海 +2 位作者 郭庆杰 王许云 侯良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0-704,共5页
在内径40mm、高600mm的液固厌氧流化床空气阴极单室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分别以污水和椰壳活性炭为液相和固相,采用间歇运行方式,考察了接种厌氧污泥条件下流化状态和流化床反应器阴极位置对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 在内径40mm、高600mm的液固厌氧流化床空气阴极单室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分别以污水和椰壳活性炭为液相和固相,采用间歇运行方式,考察了接种厌氧污泥条件下流化状态和流化床反应器阴极位置对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床层处于流化状态下,电池最大输出功率随污水流速增加逐渐增加至450mW.m-2,但流速进一步增加则最大输出电功率则逐步减小;而电池欧姆内阻随污水流速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另外,实验考察了阴极位置对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于分布板300mm处的阴极有较好的产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 流化床 阴极 内阻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间甲酚废水及产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樊芳 刘新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835,共8页
以某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活性污泥为接种体,间甲酚模拟废水为阳极液,构建了厌氧流化床单室无膜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AFB-SMFC)。研究了开路和闭路操作条件下间甲酚的降解性能及其动力学,探讨了电化学作用与微生物降酚能力之间的关系,... 以某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活性污泥为接种体,间甲酚模拟废水为阳极液,构建了厌氧流化床单室无膜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AFB-SMFC)。研究了开路和闭路操作条件下间甲酚的降解性能及其动力学,探讨了电化学作用与微生物降酚能力之间的关系,考察了外电阻、间甲酚浓度对AFB-SMFC降酚及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FB-SMFC在闭路条件下的平均降酚速率为15.29 mg/(L·h),比开路条件(11.18 mg·L^(-1)·h^(-1))下提高了37%;闭路和开路条件下间甲酚降解反应均遵循零级动力学方程:-d St/dt=k;当外电阻为5 000Ω时,电池的产电性能最好,而外电阻为1 000Ω时间甲酚的去除率最高;当间甲酚初始浓度为570~630 mg/L时,AFBSMFC的产电性能和降酚效果俱佳,最大功率密度为324.4 m W/m^2,间甲酚去除率为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流化床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 间甲酚废水 外电阻 动力学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除碳脱氮产电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健盛 杨平 +2 位作者 杨长军 穆世江 穆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34,共7页
研究了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除碳脱氮产电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AFB-MFC对NH4+-N的去除不起作用。电压下降主要是由于进水有机基质浓度下降造成。(2)不添加NO3--N时,在满足AFB-MFC脱氮所需的电子供体条件下增加进水... 研究了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除碳脱氮产电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AFB-MFC对NH4+-N的去除不起作用。电压下降主要是由于进水有机基质浓度下降造成。(2)不添加NO3--N时,在满足AFB-MFC脱氮所需的电子供体条件下增加进水COD/TN有利于AFB-MFC产电。(3)3种无机氮共存下,AFB-MFC在进水有机碳与无机氮质量比(C/N)不低于1.37时,对COD、NO2--N和NO3--N具有理想的去除效果。AFB-MFB在一定进水C/N范围内(1.37~2.50),能得到稳定的输出电压及功率密度。(4)固定进水C/N时,AFB-MFC在高碳氮负荷下仍能得到较理想的NO2--N、NO3--N、COD去除效果,AFB-MFC对NH4+-N去除效果不明显;增加碳氮负荷,AFB-MFC输出电压及功率密度没有明显的改变。(5)有机基质浓度不变下,AFB-MFC中充足的电子供体可保证较高的NO3--N、COD去除率。AFB-MFC输出电压及功率密度随着时间延长而先增加至稳定值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 除碳 脱氮 产电 电子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4
作者 宋杨凡 王鑫鑫 +2 位作者 朱楼 赵超 陈鸿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9期1-8,共8页
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采用液固流化床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使流体与微生物载体颗粒充分混合,可显著提高相间传质效率,进而提升废水处理及电池产电效率。综述了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了温度、pH值、外... 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采用液固流化床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使流体与微生物载体颗粒充分混合,可显著提高相间传质效率,进而提升废水处理及电池产电效率。综述了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了温度、pH值、外阻、电极、驯化方式、内阻、基质流速等因素对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介绍了电池的应用前景,并对其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流化床 废水处理 产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AFB-MFC同步脱氮除硫性能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婷婷 肖蓉蓉 +1 位作者 施金豆 杨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89,117,共6页
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用于处理含氮、硫的废水,其运行效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该反应器运行参数极为重要。利用人工配制的含氮、硫的有机废水作为原水,研究了AFB-MFC同步脱氮除硫产电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有机... 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用于处理含氮、硫的废水,其运行效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该反应器运行参数极为重要。利用人工配制的含氮、硫的有机废水作为原水,研究了AFB-MFC同步脱氮除硫产电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物浓度的降低,NH4+-N、SO42-去除率下降,且变化趋势一致,有机物浓度低产电量减少;AFB-MFC对低碳硫废水(COD/SO42-)的耐受限值约为0.56,说明AFB-MFC对低碳硫比废水有很好的适应性;氨氮负荷的增加导致COD与氨氮的去除率下降,产电量下降,但SO42-的去除率仍稳定保持在80%以上;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COD的去除率下降,SO42-的去除率大幅提高,而NH4+-N的去除效率出现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当HRT=12 h时,同步脱氮除硫的效果最好,NH4+-N和SO42-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25.71%和93.07%。研究结果为该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处理含硫氮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 脱氮 除硫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产电及废水处理AFB-MFC电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健盛 杨平 郭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为了考察电极因素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及废水处理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研究了不同阴极电极材料,阴极与阳极面积以及阴极底边与阴极室底部距离对AFB-MFC产电及废水处理性能的影响。所有实验在... 为了考察电极因素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及废水处理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研究了不同阴极电极材料,阴极与阳极面积以及阴极底边与阴极室底部距离对AFB-MFC产电及废水处理性能的影响。所有实验在阴极室曝气量为16~24L/h、回流量为10.7L/h、进水流量为0.6L/h、外电阻为250Ω以及进水COD浓度为3000.98~3789.44mg/L下进行。结果表明,在尺寸大小均为15.0cm×3.5cm的碳纸、铜板、铝板、镀锌铁板及铁板中,使用碳纸作阴极电极时AFB-MFC产电性能最好;阴极底边与阴极室底部的最佳距离为17.3~20.3cm;使用面积为308.8、232.0、160.0和76.8cm2的碳纸作阳极电极及面积为241.5、210.0、175.0和105.0cm2碳纸作阴极时,阳极及阴极最佳面积分别为160.0和210.0cm2。AFB-MFC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下COD的去除率维持在约80.00%。放大型AFB-MFC系统有利于今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流化床 产电 废水处理 阴极 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B-MFC系统有机基质降解及产电模型
7
作者 黄健盛 杨平 郭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9-173,共5页
为了探明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产电及有机基质降解之间的关系,基于AFB-MFC阳极系统物料平衡和微生物的增长建立了有机基质降解数学模型,并基于进水流量、外电阻及有机基质浓度建立了产电模型,通过AFB-MFC系统处理高浓度有... 为了探明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产电及有机基质降解之间的关系,基于AFB-MFC阳极系统物料平衡和微生物的增长建立了有机基质降解数学模型,并基于进水流量、外电阻及有机基质浓度建立了产电模型,通过AFB-MFC系统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试验对有机基质降解模型和产电模型进行了验证。AFB-MFC系统有机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为q=0.607S/(398.82+S),产电模型为:U=96485S/8*Q·[6×10-6S-0.0133]·R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 有机基质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文摘
8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1-271,共1页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和检测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和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内注入厌氧污泥和乙酸钠溶液以接种微生物,在阴极室内注入阴...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和检测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和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内注入厌氧污泥和乙酸钠溶液以接种微生物,在阴极室内注入阴极液,并在阴阳两极连接电阻形成闭合回路,电池在恒温箱中反应,阳极室每天注入乙酸钠直到输出电压稳定;2)将阳极室溶液换成除去氧气的阳极液,阴极液换成含铬电镀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微生物燃料电池 含铬电镀废水 阴极液 阳极 污泥 闭合回路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