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水碱度对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岳秀萍 付梅红 +1 位作者 李亚新 曹京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7-1263,共7页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试验装置有效容积6L,间歇运行,用葡萄糖人工合成废水为底物,进水COD0浓度6700mg.L-1,进水中逐步减少碱度(Alk)投加量。考察了COD0/Alk分别为1.0:1、2.0:1、2.5:1、3.4:1、4.2:1和4.8:1等6种碱度条件下的挥发...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试验装置有效容积6L,间歇运行,用葡萄糖人工合成废水为底物,进水COD0浓度6700mg.L-1,进水中逐步减少碱度(Alk)投加量。考察了COD0/Alk分别为1.0:1、2.0:1、2.5:1、3.4:1、4.2:1和4.8:1等6种碱度条件下的挥发性脂肪酸(VFA)、碳酸氢盐碱度(BAlk)、CO2分压和pH的变化规律,以确定偏酸性条件下ASBR工艺的运行效果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进水碱度对VFA、BAlk、CO2分压和pH均有影响,对反应初期的产酸速率的影响尤其突出。COD0/Alk=1.0:1时,消化液pH基本保持在7.20以上;COD0/Alk=3.4:1时,反应初期产酸速率增加,出现了pH<6.5的时段,消化过程已经向偏酸性发酵状态发展;COD0/Alk≥4.2:1之后,反应期内大部分时段的pH低于6.5,最低pH为6.10,偏酸性程度增大,但进行的仍是典型的以CH4为最终产物的厌氧消化过程。所有碱度条件下的COD去除率均≥97%,证明了ASBR工艺在低pH、低碱度下实现产甲烷过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碱度 PH 挥发性脂肪酸 CO2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启动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彩霞 王锐 施万胜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2期137-138,141,共3页
通过人工葡萄糖配水,对小试规模的ASBR反应器的启动特点及工艺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启动3个月反应器的运行情况及一个运行周期下的COD去除、VFA积累和产气的情况,并简要探讨了微量元素和搅拌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反应器(asbr) 启动 工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单级自养脱氮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吕永涛 王磊 +3 位作者 孙婷 王旭东 王韬 王志盈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使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系统中单级自养脱氮获得稳定运行效果,对脱氮性能、单周期氮素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氮元素守恒和计量关系探讨其脱氮途径。结果表明,进水氨氮负荷为0.494 kg.m-.3d-(1n=50)时,TN平均去除率、最高去除负荷和去... 为使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系统中单级自养脱氮获得稳定运行效果,对脱氮性能、单周期氮素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氮元素守恒和计量关系探讨其脱氮途径。结果表明,进水氨氮负荷为0.494 kg.m-.3d-(1n=50)时,TN平均去除率、最高去除负荷和去除速率分别达81.8%、0.493 kg.m-.3d-1和0.201 kg.kg-.1d-1。单周期过程中氨氮和TN几乎呈线性去除;ρ(NO2--N)变化不大,维持在4 mg·L-1以下;ρ(NO3--N)则由12.9逐渐升高最终达到28.6 mg·L-1。ρ(DO)由0.4降低到0.2最后升至0.3 mg·L-1,pH先由8.02升高到8.15后缓慢降低至7.98。系统中产生的硝酸盐与消耗的氨氮质量比为0.08~0.12,小于"基于亚硝化的自养脱氮工艺"。通过计量关系分析系统中除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协同脱氮作用外,还存在自养反硝化的辅助脱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单级自养脱氮 短程硝化 自养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
4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49,共1页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其特征是:采用两级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串联,实现甲烷菌群优化,用A段反应器和B段反应器分别完成吸附过程和生物降解反应。在A段、B段反应器中分别选择性地培养和...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其特征是:采用两级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串联,实现甲烷菌群优化,用A段反应器和B段反应器分别完成吸附过程和生物降解反应。在A段、B段反应器中分别选择性地培养和发展各自的优势菌,在A段反应器中培养以甲烷八叠球菌为优势菌的颗粒污泥,在B段反应器中培养以甲烷丝菌为优势菌的颗粒污泥,使A段、B段两反应器在相差悬殊的负荷下分别以吸附-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的模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高浓度有机废水 活性污泥工艺 甲烷八叠球菌 生物降解 吸附过程 颗粒污泥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除磷现场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吕秀彬 杨志宏 +1 位作者 陈彩萍 陈宏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3,共5页
为实证某污水处理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升级改造效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现场实验。分别研究了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化学协同除磷工艺的处理效果,并据此进行了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前搅拌时当NO3--N的质量浓度降至3 mg/L以下时,... 为实证某污水处理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升级改造效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现场实验。分别研究了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化学协同除磷工艺的处理效果,并据此进行了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前搅拌时当NO3--N的质量浓度降至3 mg/L以下时,聚磷菌才开始明显释磷;低曝气量厌氧释磷量远大于中曝气量时磷的厌氧释放量。PAC用于协同除磷效果较好,优化投加量为120 mg/L;化学协同除磷时投加PAC 1~2 d后才能使出水TP含量达标,投加PAC后对硝化细菌有较大影响,但经过3~4 d硝化作用恢复正常;投加PAC可大幅降低出水TP、SS,并且有效解决了冬季反应池表面浮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SBR) 生物除磷 化学协同除磷 硝酸盐含量 释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序批反应器加载活性炭对厌氧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丽 王磊 +1 位作者 罗刚 周琪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8-734,共7页
在初始pH值为6.0、温度为60℃、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48,24,16,12h条件下研究了粗、细活性炭载体的添加对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利用葡萄糖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炭载体能使ASBR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出水pH值和氢气产量... 在初始pH值为6.0、温度为60℃、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48,24,16,12h条件下研究了粗、细活性炭载体的添加对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利用葡萄糖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炭载体能使ASBR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出水pH值和氢气产量波动较小),提高氢气产率(葡萄糖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和产氢速率(反应器单位有效体积产生的氢气体积).HRT为48,24,16,12h时细活性炭生物载体的添加使得ASBR反应器氢气产率分别提高65%,63%,54%,56%.HRT为12h时添加细活性炭的ASBR产氢速率达到最大,为(7.09±0.31)L.(L.d)-1,相应的氢气产率为(1.42±0.03)mol.mol-1.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醇、乙酸、丙酸和正丁酸,其中乙酸和正丁酸占出水溶解性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分别高达30%~34%和46%~66%,是典型的丁酸型发酵,加载活性炭可以提高ASBR反应器出水溶解性代谢产物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asbr) 活性 水力停留时 间(HRT) 发酵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处理屠宰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文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7-130,共4页
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 (ASBR)是一种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应用这一工艺进行屠宰废水的处理试验。考察了 A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搅拌反应时间、温度、污泥负荷等对 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搅拌方式、温度、反应时间对 ASBR处理效果影... 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 (ASBR)是一种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应用这一工艺进行屠宰废水的处理试验。考察了 A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搅拌反应时间、温度、污泥负荷等对 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搅拌方式、温度、反应时间对 ASBR处理效果影响较大 ,当进水 CODcr为 110 0~ 3 0 0 0 mg/ L ,反应时间 2 4h,去除率可达 75 %以上。ASBR处理屠宰废水的适宜条件是 :采用间歇搅拌 SV30 =3 5 %~ 46% ,温度 2 5~ 3 5℃ ,反应时间 2 4h,污泥负荷 0 .2~ 0 .5 kg/ (kg ML S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反应器 屠宰废水 asbr 废水处理 CODCR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对ASBR装置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锷 顾向阳 赵晓囧 《中国沼气》 2019年第4期87-91,共5页
为研究盐分对处理餐厨垃圾的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文章设计了甲烷转化率和日均甲烷产量与进水NaCl浓度负荷的对应关系的两种判断方法,用于确定盐分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负荷。结果表明:中温条件下(30℃~35℃),以模拟餐厨垃... 为研究盐分对处理餐厨垃圾的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文章设计了甲烷转化率和日均甲烷产量与进水NaCl浓度负荷的对应关系的两种判断方法,用于确定盐分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负荷。结果表明:中温条件下(30℃~35℃),以模拟餐厨垃圾组分的混合短链脂肪酸为ASBR的进水基质,测定盐分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负荷,发现厌氧污泥对盐分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进水NaCl浓度≤16 g·L^-1时,对厌氧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当进水中的NaCl浓度在24~64 g·L^-1 d^-1之间时,厌氧污泥甲烷活性毒性负荷两种判定方式,即厌氧污泥中的甲烷日均产量和甲烷转化率均与NaCl浓度呈现明显负相关,由此可得,使厌氧污泥活性下降10%和50%的NaCl浓度分别为22.07 g·L^-1,21.73 g·L^-1和51.22 g·L^-1,50.74 g·L^-1。说明适当的盐分可以提升ASBR中厌氧污泥的产甲烷活性,但过高的盐分浓度则会抑制产甲烷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短链脂肪酸(SCFA) 间歇反应器(asbr) 盐分 产甲烷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系统动态比耗氧速率的检测与可行性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凌云 李论 +1 位作者 彭永臻 吴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30-1434,共5页
为了考察活性污泥系统动态比耗氧速率(RSOUR)的变化规律以及作为硝化反应过程控制参数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在线检测、同时反馈SBR工艺活性污泥SOUR的方法.采用SBR1和SBR2两个反应器,分别接种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和氨氧化菌(AOB)占优势... 为了考察活性污泥系统动态比耗氧速率(RSOUR)的变化规律以及作为硝化反应过程控制参数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在线检测、同时反馈SBR工艺活性污泥SOUR的方法.采用SBR1和SBR2两个反应器,分别接种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和氨氧化菌(AOB)占优势的活性污泥,试验结果表明,SBR1系统反应到第290 min时,氨氧化结束,RSOUR大幅下降,每克MLSS每分钟耗氧从0.074 mg降到0.013 mg;SBR2系统反应到第206 min时,氨氧化结束,RSOUR大幅下降,每克MLSS每分钟从0.01 mg降到0.004 mg.RSOUR的骤降为硝化反应结束的特征点,此时应停止曝气.通过考察RSOUR曲线的变化规律,捕捉曲线上的特征点,可实现控制硝化反应进程,为以RSOUR为参数进行实时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比耗速率 自动控制 溶解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BR中强化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降解啤酒废水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海磊 程彦伟 李宗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5,178,共4页
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 ASBR)中采用优势菌群对活性污泥进行强化 ,驯化出强化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处理啤酒废水对照显示 ,强化活性污泥较普通厌氧污泥驯化成熟时间短 ,处理效果更稳定、更有效 ,CODCr去除率最高达 95 %。培育出的强... 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 ASBR)中采用优势菌群对活性污泥进行强化 ,驯化出强化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处理啤酒废水对照显示 ,强化活性污泥较普通厌氧污泥驯化成熟时间短 ,处理效果更稳定、更有效 ,CODCr去除率最高达 95 %。培育出的强化活性污泥颗粒粒径为 1.5~ 2 .5 cm,较普通活性污泥颗粒粒径更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br 活性污泥 啤酒废水 废水处理工艺 菌群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负荷特征与实际应用
11
作者 吴凡 孙根行 +1 位作者 杨江江 符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22-327,共6页
应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接种厌氧颗粒污泥,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为基质,探索ASBR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以及最大负荷特性;并通过处理实际淀粉废水和啤酒废水验证葡萄糖模拟废水阶段所达到的最大容积负荷。实验结果表明:恒温(37.5℃)条件... 应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接种厌氧颗粒污泥,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为基质,探索ASBR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以及最大负荷特性;并通过处理实际淀粉废水和啤酒废水验证葡萄糖模拟废水阶段所达到的最大容积负荷。实验结果表明:恒温(37.5℃)条件下,通过调节碱度促进该反应器建立稳态。经过26 d的反应,葡萄糖模拟废水容积负荷由3 kg COD·m^(-3)·d^(-1)提升至高达8 kg COD·m^(-3)·d^(-1);并且在短的水力停留时间(1 d)条件下,保持COD去除率超过80%。同时电镜扫描结果显示,不同负荷下的颗粒污泥形态差异比较大。负荷越高,颗粒污泥粒径越大,也更密实。同时基于模拟葡萄糖废水试验数据,使用ASBR反应器对淀粉废水和啤酒废水进行处理。同样展现出非常好的去除特性,为ASBR实际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最大容积负荷 asbr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酸化—SBR法处理甲醛废水 被引量:13
12
作者 熊正为 彭丽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38-40,共3页
采用厌氧酸化—SBR法处理甲醛废水。在反应期厌氧段 ,采用中高温生物催化酸化 ,对季戊四醇、甲醛废水进行初级降解 (将复杂分子转化为简单分子 ) ;在反应好氧段 ,进一步降解上一阶段的水解产物 ,运行结果表明 ,BOD5负荷 0 .0 4~ 0 .0 8... 采用厌氧酸化—SBR法处理甲醛废水。在反应期厌氧段 ,采用中高温生物催化酸化 ,对季戊四醇、甲醛废水进行初级降解 (将复杂分子转化为简单分子 ) ;在反应好氧段 ,进一步降解上一阶段的水解产物 ,运行结果表明 ,BOD5负荷 0 .0 4~ 0 .0 8kg/ (kgMLSS·d) ,甲醛负荷 0 .0 11~ 0 .0 2 2kg/ (kgMLSS·d) ,当反应期厌氧段为 2 0h ,好氧段为 11h时 ,甲醛去除率可以达到 98% ,CODCr去除率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废水 活性污泥 SBR 酸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匹配多因素和响应面法的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碳优化
13
作者 陈永志 袁忠玲 +3 位作者 张民安 张明 秦彦荣 安芳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9-79,共11页
以笔者所在实验室实现部分硝化的生活污水为原水,并作为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进水,在温度为(24±0.5)℃、pH值为8.0~8.2时,通过添加定量的NaNO_(2)或CH_(3)COONa,分别考察基质比(NO^(-)_(2)-N/NH^(+)_(4)-N)、水力停留时间(HRT)和... 以笔者所在实验室实现部分硝化的生活污水为原水,并作为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进水,在温度为(24±0.5)℃、pH值为8.0~8.2时,通过添加定量的NaNO_(2)或CH_(3)COONa,分别考察基质比(NO^(-)_(2)-N/NH^(+)_(4)-N)、水力停留时间(HRT)和C/N比(COD/NH^(+)_(4)-N)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耦合反硝化脱氮除碳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探究三者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当基质比为1.4~1.6、HRT为33 h、C/N比为3~5时,系统Anammox的耦合反硝化脱氮除碳效果最佳;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总氮去除率(TNR)的影响程度为:C/N比>HRT>基质比;最佳匹配方案:C/N比为4.28,HRT为33.48 h,基质比为1.46,平行试验验证得到的平均TNR为9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碳 响应面 反应器 基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运行模式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瑞环 袁林江 陈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研究了运行模式的改变对好氧颗粒污泥优势丝状菌种类,以及对污泥特性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出现大量外伸型丝状菌Type 021N,但并未阻碍污泥的颗粒化,且随着絮体污泥颗粒化进程的推进,其对污泥沉降性的... 研究了运行模式的改变对好氧颗粒污泥优势丝状菌种类,以及对污泥特性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出现大量外伸型丝状菌Type 021N,但并未阻碍污泥的颗粒化,且随着絮体污泥颗粒化进程的推进,其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也在逐步减小,最终得到平均粒径为0.75 mm、污泥容积指数为43 mL/g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而将成熟颗粒污泥接种至连续流反应器中时,颗粒污泥开始解体,污泥特性开始恶化,同时优势丝状菌演替为另一种外伸型丝状菌Sphaerotilus Natans。分析认为,外伸型丝状菌会影响污泥在生物区与沉淀池间的循环周期及其在沉淀池的实际停留时间,是颗粒污泥解体的主要原因,而该影响在SBR运行模式下较小,在连续流态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污泥 丝状菌 稳定性 活性污泥反应器 连续流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后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85
15
作者 邓良伟 蔡昌达 +1 位作者 陈铬铭 陈子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2-94,共3页
猪场废水经过厌氧消化后 ,可生化性变差 ,BOD5/ COD仅为 0 .19,并且碳、氮倒置 ,比例严重失调 ,给后续好氧处理带来很大困难。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工艺直接处理厌氧消化液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很差 ,COD仅去除 8.31% ,NH3- N去除 7... 猪场废水经过厌氧消化后 ,可生化性变差 ,BOD5/ COD仅为 0 .19,并且碳、氮倒置 ,比例严重失调 ,给后续好氧处理带来很大困难。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工艺直接处理厌氧消化液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很差 ,COD仅去除 8.31% ,NH3- N去除 78.7%。通过改善厌氧消化液的可生化性和培养高效脱氮菌种等措施 ,COD、NH3- N去除率改善显著 ,COD、BOD5与 SS的去除分别达到 89.6 %~ 93.4 %、97.9% ,95 .6 % ,特别是对 NH3- N,达到了 99%以上去除效率。将实验室结果应用于实际工程 ,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工程上 SBR系统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COD去除 90 %左右 ,出水 COD基本上在 30 0 mg/ L 以下。 NH3- N去除率大于 99% ,出水 NH3- N小于 10 mg/ L。BOD5去除率大于 98% ,出水 BOD5小于 2 0 m g/ L。 TN去除率大于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技术 猪场废水 消化液 可生化性 活性污泥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BR法处理酸性钛白废水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缪应祺 倪国 岳强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3年第1期87-90,共4页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ASBR)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模拟废水和实际钛白粉废水的试验显示 ,硫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2 .1% ,83.5 % COD SO42 -的比值对硫酸根离子去除率有较大影响 ,比值在 2~ 3时效果最佳 ...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ASBR)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模拟废水和实际钛白粉废水的试验显示 ,硫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2 .1% ,83.5 % COD SO42 -的比值对硫酸根离子去除率有较大影响 ,比值在 2~ 3时效果最佳 该试验工艺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了气循环与水循环并用的方法 ,以防止硫化氢气体对硫酸盐还原菌 (SRB)的毒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br 酸性钛白废水 技术研究 废水处理 反应器 硫酸盐还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SBR短程硝化系统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建政 孟佳 +1 位作者 赵博玮 艾斌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33,共7页
针对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较高残留的氨氮,为开发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以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的运行为基础,探讨温度、氨氮负荷(Rnl)和曝气时间对活性污泥系统短程硝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和15℃条件下,将溶解氧控制... 针对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较高残留的氨氮,为开发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以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的运行为基础,探讨温度、氨氮负荷(Rnl)和曝气时间对活性污泥系统短程硝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和15℃条件下,将溶解氧控制为1.0~2.0 mg·L-1时,SBR系统均能实现良好的短程硝化功能;但在15℃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和亚硝酸盐积累率(Rna)较28℃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从71.1%和96.7%降到52.8%和85.4%;在28℃条件下,氨氮负荷由0.56 kg·m-3·d-1大幅提高到2.18 kg·m-3·d-1后,SBR系统的氨氮去除率显著降为48.6%,但Rna仍然高达96.8%,保持了良好的短程硝化性能.Rnl较高时,可适当延长曝气时间以强化SBR系统的氨氮氧化能力.但曝气时间过长会导致大量NO2--N的氧化,Rna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消化液 活性污泥反应器 短程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SBR串联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肖利平 李胜群 +1 位作者 周建勇 张森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25-27,共3页
采用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串联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 ,试验分别考察了 pH、温度、停留时间以及污泥负荷对整个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原废水BOD/CODCr约为 0 .13 ,属难生物降解废水 ,经微电解—厌... 采用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串联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 ,试验分别考察了 pH、温度、停留时间以及污泥负荷对整个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原废水BOD/CODCr约为 0 .13 ,属难生物降解废水 ,经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后 ,出水BOD/CODCr可达 0 .6 3 ,可生化性大大提高。维持SBR进水CODCr在 15 0 0mg/L左右 ,污泥负荷为 0 .5kgCODCr/(kgMLSS·d)曝气 8~ 10h ,出水CODCr在 2 0 0mg/L以下 ,达到了GB8978- 1996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微电解 水解酸化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Ⅱ)长期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基本性能与污染物去除功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晓英 吴颜科 +3 位作者 陈卫 冒文娟 倪明 陈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采用SBR反应器,系统地研究不同质量浓度Zn(Ⅱ)长期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基本性能和污染物去除功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ρ(Zn(Ⅱ))≤5 mg/L时,Zn(Ⅱ)对好氧颗粒污泥基本性能与污染物去除功效影响较小;当ρ(Zn(Ⅱ))≥10 mg/L时,Zn(Ⅱ)... 采用SBR反应器,系统地研究不同质量浓度Zn(Ⅱ)长期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基本性能和污染物去除功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ρ(Zn(Ⅱ))≤5 mg/L时,Zn(Ⅱ)对好氧颗粒污泥基本性能与污染物去除功效影响较小;当ρ(Zn(Ⅱ))≥10 mg/L时,Zn(Ⅱ)会导致好氧颗粒污染物去除功效降低,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沉降速率、污泥粒径与结构发生改变。10 mg/L以上的Zn(Ⅱ)长期作用会导致污泥粒径变小,结构松散,进而导致污泥沉降性能变差,最终引起ρ(MLSS)下降。Zn(Ⅱ)作用76 d后,投加10 mg/L和15 mg/L Zn(Ⅱ)的反应器内NH+4-N、COD去除率分别减低为84.3%和75.1%、90.1%和85.7%;ρ(MLSS)分别降至3 658 mg/L和3 225 mg/L;SVI分别升高至94 m L/g和99 m L/g;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降至0.58 mm和0.37 mm,部分颗粒污泥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污泥 Zn(Ⅱ)质量浓度 污泥性能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小城镇生活污水的ASBR和微氧SBR处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岳秀萍 吕俊英 王嘉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47-151,共5页
考察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和微氧SBR处理农村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ASBR具有对农村小城镇污水预处理,减轻后续工艺负担,或者单独处理氨氮含量较低的污水的可行性;微氧SBR具有单独处理农村小城镇污水的可行性。ASBR运行... 考察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和微氧SBR处理农村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ASBR具有对农村小城镇污水预处理,减轻后续工艺负担,或者单独处理氨氮含量较低的污水的可行性;微氧SBR具有单独处理农村小城镇污水的可行性。ASBR运行温度10~15℃,间歇搅拌频率1 min/30 min,进水COD在100~400 mg/L,SS在10~180 mg/L,HRT分别为24,36,48,96 h,对应的CODt平均去除率为59.8%,62.7%,64.5%,68.8%;对应的SS平均去除率为62.1%,71.3%,81.6%,82.2%。微氧SBR反应器35℃运行,间歇曝气频率1 min/60 min,进水COD在100~400 mg/L,SS在10~180 mg/L,氨氮在20~30 mg/L,HRT分别为24 h,36h,48 h,96 h时,对应的SS平均去除率为73.2%,78.9%,85.3%,88.2%;对应的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5.1%,70.0%,77.1%,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asbr) SBR 农村小城镇 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