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戈拯 李冰鑫 +2 位作者 韩晓宇 郑冰玉 焦佳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3-896,共14页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作为新兴的自养脱氮技术,具有无须外碳源、污泥产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的优势,在畜禽养殖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中广受关注。结合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现状与废水水质特点,总结分析不同工艺...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作为新兴的自养脱氮技术,具有无须外碳源、污泥产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的优势,在畜禽养殖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中广受关注。结合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现状与废水水质特点,总结分析不同工艺如两段式、一段式及改良ANAMMOX工艺处理实际养殖废水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指出通过构建混合污泥系统强化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与持留、调整曝气策略进而选择性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活性、控制进水ρ(C)/ρ(N)、进行预处理和长期驯化及投加外源物质等多个方面来提高系统的脱氮效能,旨在为畜禽养殖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氨氮 自养脱氮 污水处理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类及其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工艺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原慧 桑军强 左陆珅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155,共8页
厌氧氨氧化工艺被认为是污水生物脱氮领域最经济的处理工艺,具有能耗低、无需外加有机碳源、污泥产量少等优点。然而,厌氧氨氧化菌对环境较为敏感,这一特性影响了其处理高盐废水时的脱氮效率。简述了不同盐类及其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 厌氧氨氧化工艺被认为是污水生物脱氮领域最经济的处理工艺,具有能耗低、无需外加有机碳源、污泥产量少等优点。然而,厌氧氨氧化菌对环境较为敏感,这一特性影响了其处理高盐废水时的脱氮效率。简述了不同盐类及其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污泥颗粒、胞外聚合物以及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从渗透压、能量代谢、酶活性抑制等方面总结了厌氧氨氧化菌的耐盐抑制机理,讨论了高盐胁迫的应对研究,并对今后不同盐类及其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工艺影响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含盐富氮废水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含盐富氮废水 耐盐机理 盐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负荷率对新型厌氧/好氧/缺氧工艺的影响机制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有才 雷旭阳 丁淑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117,共5页
为了探究进水有机负荷对新型厌氧/好氧/缺氧工艺(AOA)工艺的影响,构建了新型AOA生物脱氮除磷反应器,通过控制进水COD考察了有机负荷率(OLR)对AOA工艺对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不同OLR工况影响下污泥特征及胞内聚合物的变... 为了探究进水有机负荷对新型厌氧/好氧/缺氧工艺(AOA)工艺的影响,构建了新型AOA生物脱氮除磷反应器,通过控制进水COD考察了有机负荷率(OLR)对AOA工艺对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不同OLR工况影响下污泥特征及胞内聚合物的变化规律、微生物群落特征揭示了OLR对AOA工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进水OLR由200 mg/L提高至400 mg/L,AOA工艺具有良好的去除效率,COD、TN和SOP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93.6%~96.2%、82.45%~85.1%和94.2%~98.5%。进水OLR提高了污泥往胞外聚合物含量,且显著提高了PN含量。在进水OLR为400 mg/L时,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最大积累量为5.98 mmol/g,糖原质含量下降至6.03 mmol/g。OLR能影响AOA工艺内微生物群落结构,适量提高OLR促进了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在污泥内的占比。研究结果为AOA工艺处理不同进水OLR的废水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负荷率 /好氧/缺氧工艺 生物脱氮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万立国 魏思聪 +3 位作者 张丽君 貟姗 马海燕 王寒凝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6-781,共6页
介绍了微波预处理污泥的工作机制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总结了微波及其组合工艺对厌氧消化产甲烷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微波及组合预处理+厌氧消化污泥处理工艺系统进行了能量平衡分析,归纳了该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介绍了微波预处理污泥的工作机制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总结了微波及其组合工艺对厌氧消化产甲烷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微波及组合预处理+厌氧消化污泥处理工艺系统进行了能量平衡分析,归纳了该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开发高效节能的微波及组合预处理+厌氧消化污泥处理工艺系统,并进行中试或生产性研究以及全面评价其技术经济与环境效益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微波预处理 组合工艺 消化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子供体底物对自养型硫氧化菌同步厌氧除硫脱氮过程的影响
5
作者 吴新世 朱广斌 张万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采用分段递进式废水除硫工艺(SPWSRP)研究不同电子供体底物对自养型硫氧化菌同步厌氧除硫脱氮过程的影响.控制不同反应体系的硫氮比(S/N)和pH值,可使反应朝着预定方向进行.以S^(2-)为电子供体底物时,设定硫氮比为3∶2和pH值为6.9±0... 采用分段递进式废水除硫工艺(SPWSRP)研究不同电子供体底物对自养型硫氧化菌同步厌氧除硫脱氮过程的影响.控制不同反应体系的硫氮比(S/N)和pH值,可使反应朝着预定方向进行.以S^(2-)为电子供体底物时,设定硫氮比为3∶2和pH值为6.9±0.1,S^(2-)和NO_(3)^(-)对应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9.5%和99.9%,对应的最大容积载荷分别为4.32 kg/(m^(3)·d)和1.11 kg/(m^(3)·d);代谢途径长且复杂多样化,相应代谢产物种类也呈多样性,包括多种中间产物如S0、S_(2)O_(3)^(2-)、NO_(2)^(-)和终产物SO_(4)^(2-)、N_(2);同时对实验过程中的典型现象如铵盐出水浓度变化、反应停滞机理等进行了分析.以S_(2)O_(3)^(2-)为电子供体底物时,设定硫氮比为5:8和pH值为7.1±0.1,S_(2)O_(3)^(2-)和NO_(3)^(-)对应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9.8%和99.9%,最大容积载荷分别为8.66 kg/(m^(3)·d)和3.04 kg/(m^(3)·d);代谢途径短且简单,生成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相对较少,中间产物仅检测有NO_(2)^(-),终产物则包括SO_(4)^(2-)、N_(2)等,单质硫(S0)或其他氮氧类化合物未检出.对比发现,以S_(2)O_(3)^(2-)为底物的代谢产物与以S^(2-)为底物的产物既有相似性,又有很大差异.电子供体不同的两种体系反应路径不同、反应机理不同、反应停滞原因也不同.从代谢过程看,S_(2)O_(3)^(2-)代谢途径并非S^(2-)代谢途径的缩短化.基于此,废水处理中选择合适的电子供体底物,既能达到除硫脱氮目的,又能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除硫脱氮 废水除硫工艺 电子供体底物 硫氮比 代谢途径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同移动平均线指标的氨氮厌氧工艺诊断研究
6
作者 董方 王成 王菁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2-1199,共8页
合理的诊断方法和控制策略是实现厌氧处理工艺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必要手段。为了对氨氮厌氧工艺的处理过程进行准确的诊断与控制,基于在线监测系统对氨氮扰动冲击情境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反应器的... 合理的诊断方法和控制策略是实现厌氧处理工艺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必要手段。为了对氨氮厌氧工艺的处理过程进行准确的诊断与控制,基于在线监测系统对氨氮扰动冲击情境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反应器的气液相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算法,建立各参数相对应的异同移动平均线指标。根据各参数的指标响应特征与反应器之间的状态关系,通过建立诊断规则,构建氨氮厌氧工艺诊断推理数据库。诊断推理数据库结果显示,气相参数指标整体上比液相参数指标响应快,适合作为识别氨氮扰动抑制发生的敏感性指标;综合气相和液相多参数异同移动平均线指标的响应特征,不仅能够对扰动抑制程度和厌氧生化系统的恢复情况做出准确、全面的诊断,还能够提供快速的预警和有效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氨氮工艺 异同移动平均线指标 诊断推理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SB-SBR-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石化工业废水的研究
7
作者 赵帆 龚茜 +3 位作者 韩严和 郭智 季华 马雪姣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6,共8页
石化工业废水因其COD高,含有毒及难降解物质且成分复杂,可能对生态环境、水体安全、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需要进行有效处理才能排放。构建了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SBR-臭氧氧化组合工艺,考察其对某石化企业产生的废酸再生(SAR)浓... 石化工业废水因其COD高,含有毒及难降解物质且成分复杂,可能对生态环境、水体安全、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需要进行有效处理才能排放。构建了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SBR-臭氧氧化组合工艺,考察其对某石化企业产生的废酸再生(SAR)浓缩冷凝液、RO浓水、顺酐废水及聚丙二醇(PPG)废水等混合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厌氧处理中,EGSB工艺对该混合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当进水COD为4000~9000 mg/L时,容积负荷(以COD计)可达到5 kg/(m^(3)·d)左右,COD去除率可稳定在80%以上,CH_(4)产率(以消耗单位质量COD产生的CH_(4)标准体积计)可达300 mL/g。厌氧工艺的出水经好氧SBR工艺进一步处理,COD平均去除率可达80%以上,最高污泥负荷(单位质量VSS处理COD的质量)达到0.22 kg/(kg·d)。好氧SBR出水经臭氧氧化工艺深度处理,臭氧投加比在3.6以下,COD平均去除率达60%。EGSB-SBR-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对目标混合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经后续吸附、高盐生物滤池工艺进一步处理后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 好氧SBR工艺 组合工艺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厌氧消化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建坤 郭占斌 +5 位作者 冯晶 孟海波 叶炳南 李佩琪 徐晗 于佳动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7期40-44,共5页
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利用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甲烷等清洁生物能源,同时能够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一种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废弃物处置方式。目前厌氧发酵沼气工程中湿法厌氧消化工艺占主要地位。但湿法厌氧消化工艺普遍存在产气效率低、稳定... 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利用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甲烷等清洁生物能源,同时能够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一种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废弃物处置方式。目前厌氧发酵沼气工程中湿法厌氧消化工艺占主要地位。但湿法厌氧消化工艺普遍存在产气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阻碍了我国沼气行业发展。国内外学者们通过改变操作参数、优化反应器结构、投加添加剂等手段,湿法厌氧消化强化技术已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在添加剂种类与用量选择、操作参数的优化等强化技术方面,还缺少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文章综合梳理了近年来湿法厌氧消化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湿法厌氧消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 强化技术 工艺参数 外源添加剂 生物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生物膜转型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培养与富集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蒋睿 李韧 +3 位作者 于莉芳 刘然 刘甜 张日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接种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缺氧池生物膜构建升流式厌氧固定床生物膜(UAFB)反应器从而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膜,通过测定生物膜Anammox活性和酶活性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现有填料转型培养Anammox生物膜的可... 接种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缺氧池生物膜构建升流式厌氧固定床生物膜(UAFB)反应器从而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膜,通过测定生物膜Anammox活性和酶活性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现有填料转型培养Anammox生物膜的可行性及生物膜内菌群演替规律.结果表明,经29d培养后的UAFB-Anammox反应器TN去除率高达76.22%,快速启动成功;负荷提升阶段,表面氮负荷(SNLR)由0.23g/(m^(2)·d)提升至2.59g/(m^(2)·d),最大Anammox活性维持2.15g/(m^(2)·d),TN去除率高达83.68%.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发现,富集后的生物膜中优势菌属为Ca.Brocadia,相对丰度为33.38%,富集效果明显.同时缺氧生物膜上反硝化菌Denitratisoma以Anammox的产物NO_(3)^(-)-N为基质,逐渐与AnAOB形成共生存关系.这说明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现有缺氧生物膜可以快速培养Anammox生物膜,对Anammox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生物膜 转型培养 化酶 菌群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对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夏辰宇 徐佳佳 +3 位作者 李卫华 王梦含 王孝忠 杨欣如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5,共7页
综述了不同剂量、不同形式的铁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脱氮的影响。分析了铁对Anammox作用的潜在机理,包括铁优化Anammox的反应环境,如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以及铁影响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如促进形成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AnGS)、刺激细... 综述了不同剂量、不同形式的铁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脱氮的影响。分析了铁对Anammox作用的潜在机理,包括铁优化Anammox的反应环境,如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以及铁影响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如促进形成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AnGS)、刺激细菌分泌胞外聚合物(EPS)、促进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强化群体感应(QS)效应。介绍了由铁介导的相关Anammox耦合工艺,包括铁碳微电解(IC-ME)耦合Anammox和铁氨氧化(Feammox)、硝酸盐型厌氧亚铁氧化(NDFO)耦合Anammox。提出了未来应深入探究各种形式铁的最佳剂量、拓展铁耦合Anammox的实际应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追踪铁的完整转运机制、探究验证耦合体系中铁氮循环涉及的作用机制等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 耦合工艺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工艺在主流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宝玉 朱武卫 +3 位作者 付文震 鹿琳睿 鞠恺 万琼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厌氧氨氧化工艺(Anammox)具有低能耗、低产泥量、高脱氮性能等特点,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泥消化液等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尽管如此,受制于氨氮浓度低、有机物与水量波动大、低温等问题,影响了其在城市污水主流工艺的应用。... 厌氧氨氧化工艺(Anammox)具有低能耗、低产泥量、高脱氮性能等特点,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泥消化液等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尽管如此,受制于氨氮浓度低、有机物与水量波动大、低温等问题,影响了其在城市污水主流工艺的应用。本文在介绍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厌氧氨氧化为基础的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案例,分析了当前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限制性因素以及新型调控手段与策略。进一步展望了厌氧氨氧化应用于城市污水主流工艺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厌氧氨氧化应用到主流污水提供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短程反硝化 主流工艺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渗滤液缺氧/厌氧UASB-SBR工艺低温深度脱氮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洪伟 彭永臻 +3 位作者 时晓宁 张树军 杨庆 陈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在低温条件下,采用缺氧/厌氧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实际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实现有机物和氮的同步、深度去除.在进水COD平均为11950.2mg/L,NH4+-N为982.7mg/L的条件下,出水分别为390.1mg/L和2.9mg/L,去除率分别为96.7%和9... 在低温条件下,采用缺氧/厌氧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实际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实现有机物和氮的同步、深度去除.在进水COD平均为11950.2mg/L,NH4+-N为982.7mg/L的条件下,出水分别为390.1mg/L和2.9mg/L,去除率分别为96.7%和99.7%.同时,缺氧UASB1反应器的最大COD负荷达到13kg/(m3?d),最大COD去除速率为12.39kg/(m3?d),具有高效缺氧反硝化和高效厌氧降解有机物反应的双重功效,在SBR反应器的缺氧段和缺氧UASB,反应器内获得了99%以上的反硝化率.对于冬季水温分别为14.9,14.1,13.5,11.05℃的低温条件下,SBR反应器实现了完全硝化和反硝化,出水TN分别为4.1,5.7,14.1,16.5mg/L,达到了深度脱氮的目的.此外,在上述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反硝化速率(rN)的影响大于对硝化速率(rDN)的影响,rN/rDN比值相对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缺氧/UASB-SBR 深度脱氮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操作参数对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熊小京 简海霞 洪育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85-87,共3页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A/A/O-MBR),用苯酚和氨氮预驯化污泥,以实际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浓度负荷对COD及氨氮的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纯O-MBR工艺相比,组合工艺不仅能减少约2/3~3/...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A/A/O-MBR),用苯酚和氨氮预驯化污泥,以实际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浓度负荷对COD及氨氮的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纯O-MBR工艺相比,组合工艺不仅能减少约2/3~3/4的曝气费用,而且能使COD与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氧/缺氧/好-MBR工艺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去除废水中COD、氮和磷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秀山 汪洪杰 +1 位作者 石晓东 赵幼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8-301,共4页
为了减少废水中营养盐的排放量,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结果表明,TCOD、SCOD、NH+N、NO-N、TN、TP、SP(可溶性磷)、SS、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去除率分别为96%、94%... 为了减少废水中营养盐的排放量,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结果表明,TCOD、SCOD、NH+N、NO-N、TN、TP、SP(可溶性磷)、SS、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去除率分别为96%、94%、93%、89%、82%、88%、78%、98.0%、99.9%以上。厌氧相产气率平均0.4L/L·d,上所产气体中平均甲烷含量69.8%,CO23.8%,N226.4%。缺氧相产气率平均为0.2L/L·d,平均甲烷含量59.5%,CO21.2%,N239.2%。好氧相中亚硝酸细菌含量为1.1×105/mL,硝酸细菌含量为1.4×103/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好氧 COD 豆制品废水 废水处理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rousel 2000氧化沟工艺中前置缺氧池与厌氧池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继红 许春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0-153,共4页
2005年4—8月采集了Carrousel 2000氧化沟工艺调试过程中缺氧池和厌氧池中的活性污泥样品,直接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并纯化,对细菌16S rDNA的V3高变区进行PCR扩增和DGGE分离,通过比较DGGE指纹的相似性来研究氧化沟的调试过程中微生物的... 2005年4—8月采集了Carrousel 2000氧化沟工艺调试过程中缺氧池和厌氧池中的活性污泥样品,直接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并纯化,对细菌16S rDNA的V3高变区进行PCR扩增和DGGE分离,通过比较DGGE指纹的相似性来研究氧化沟的调试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缺氧池中戴斯系数(Cs)最大值:4月为68.2%,5—6月为57.7%,8月为83.6%;厌氧池中Cs最大值:4月为64.8%,5—6月为62.7%,8月为71.5%.缺氧池与厌氧池的微生物多样性均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两池间的微生物种群相似性逐渐降低,启动初期(4月)Cs最大值为80.5%;调试中期(5—6月)Cs最大值为60.8%;调试后期(8月)Cs最大值为59.3%.好氧接种污泥在缺氧池和厌氧池中的驯化期为4个月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化沟 缺氧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对厌氧氨氧化耦合自养脱硫反硝化工艺脱氮除硫效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雅歌 唐喜芳 +5 位作者 刘佳怡 付钰琳 郭琼 陈荣 金仁村 邢保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01-4909,共9页
以成熟Anammox颗粒污泥与产甲烷颗粒污泥作为接种物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SADA)工艺快速启动,探究了不同硫化物负荷对SADA工艺脱氮效能的影响及其脱硫机理.结果表明:较高硫化物负荷(>1.50g S/(L·d))对耦合系统中An ... 以成熟Anammox颗粒污泥与产甲烷颗粒污泥作为接种物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SADA)工艺快速启动,探究了不同硫化物负荷对SADA工艺脱氮效能的影响及其脱硫机理.结果表明:较高硫化物负荷(>1.50g S/(L·d))对耦合系统中An AOB无显著抑制作用,相应的系统脱氮效率连续运行1.5个月后趋于稳定.当将硫化物浓度降为零,耦合系统的总氮去除率(TNRE)仍能达到88.1%,相应的化学计量比R_(s)(1.23±0.13)与R_(p)(0.33±0.08)亦与Anammox理论值近似,表明解除高硫化物负荷胁迫条件后SADA系统中Anammox颗粒污泥仍能实现生物脱氮过程.当解除高硫化物负荷胁迫1.5个月后,在较低硫化物负荷条件下(0.30g S/(L·d))恢复硫化物胁迫,耦合系统出水NO_(3)^(-)降低,相应的R_(p)降至0.21,表明SADA系统仍能较好地实现同步脱氮除硫,兼具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双重功效.系统存在的产甲烷颗粒污泥降低硫化物对An AOB抑制,缩短了SADA工艺启动时间,且能在重新引入硫化物后快速激活脱硫反硝化过程.通过颗粒污泥形态分析和高通量测序菌群解析可知:不同硫化物胁迫条件下,SADA系统中仍能实现An AOB(如Candidatus Kuenenia,16.9%)和硫氧化菌(如Thiobacillus,31.6%)的共存富集,且能实现高硫化物负荷条件下较高的TNRE(>60%)和硫单质产率(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硫自养反硝化 耦合工艺 产甲烷颗粒污泥 脱氮除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厌氧-变级数缺氧/好氧循环流污水处理装置中试研究
17
作者 姚望 蒋剑虹 +1 位作者 唐清畅 翟云波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3,142,共8页
针对现有村镇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的不足,开发出适用于村镇污水处理的新型一体化厌氧-变级数缺氧/好氧循环流(A-(AO)_n)同步脱氮除磷、沉淀分离技术与装备,以长沙某污水提升泵站沉砂池的出水作为处理对象开展中试实验。对好氧区不同溶解... 针对现有村镇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的不足,开发出适用于村镇污水处理的新型一体化厌氧-变级数缺氧/好氧循环流(A-(AO)_n)同步脱氮除磷、沉淀分离技术与装备,以长沙某污水提升泵站沉砂池的出水作为处理对象开展中试实验。对好氧区不同溶解氧、填料填充比和分区进水条件下装置污水处理效能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好氧区溶解氧控制在1.5~2.0 mg/L,好氧区填料填充比为30%时,装置的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在不外加碳源且不投加化学除磷药剂的条件下,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好氧区投加悬浮球填料后,系统中微生物总量和多样性明显提高,为系统中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现象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一体化设备 变级数缺氧/好循环流工艺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交替好氧缺氧工艺(AAA)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雄飞 肖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共5页
采用厌氧-交管好氧缺氧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在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为初时,COD的去除率达37.5%,污水的BOD/COD由进水的0.492上升到出水的0.557。AAA段在AP=50%,空气阀开闭周期为60min时,可以去除765%的T-N。本文对AAA段脱氛... 采用厌氧-交管好氧缺氧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在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为初时,COD的去除率达37.5%,污水的BOD/COD由进水的0.492上升到出水的0.557。AAA段在AP=50%,空气阀开闭周期为60min时,可以去除765%的T-N。本文对AAA段脱氛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交替好氧缺氧 除氮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浩 杨玉婷 +1 位作者 刘文如 沈耀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短程反硝化具有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能力,这为厌氧氨氧化的应用带来曙光。相对于分段式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一体式PD-A布局更紧凑、操作更方便。首先介绍了短程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脱氮机理;接着从悬浮污泥、生物膜、颗粒污泥... 短程反硝化具有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能力,这为厌氧氨氧化的应用带来曙光。相对于分段式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一体式PD-A布局更紧凑、操作更方便。首先介绍了短程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脱氮机理;接着从悬浮污泥、生物膜、颗粒污泥、细胞固定系统下阐述一体式PD-A的启动方式和工艺形式,发现一体式PD-A中的空间结构不仅利于功能菌的保留还有利于衍生工艺的开发;随后从碳源、进水基质、pH等方面总结PD-A的影响因素,并介绍强化PD-A的方法;最后概括PD-A及其衍生工艺的应用进展、并探讨发展方向,发现一体式PD-A在城市污水脱氮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符合我国“双碳”目标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反硝化 一体式 工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水解酸化-厌氧-缺氧-MBR 工艺处理氮磷废水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浩 王学华 +2 位作者 王国梁 高超 秦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4,共3页
针对常州某工业园各企业生产废水的特点,对氮磷段废水采用分质收集处理。对高磷废水采用化学反应-混凝沉淀法;处理后废水与非磷段废水混合,采用反硝化-水解酸化-厌氧-缺氧-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经过4个月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 针对常州某工业园各企业生产废水的特点,对氮磷段废水采用分质收集处理。对高磷废水采用化学反应-混凝沉淀法;处理后废水与非磷段废水混合,采用反硝化-水解酸化-厌氧-缺氧-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经过4个月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废水 反硝化 水解酸化 缺氧 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