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缺氧段HRT对平衡EDPR系统内DPAOs和DGAOs的影响
1
作者 李冬 张复旦 +2 位作者 张杰 李帅 柴晨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解决反硝化除磷技术中反硝化聚糖菌(DGAOs)和反硝化聚磷菌(DPAOs)竞争碳源造成除磷性能恶化的问题,试验设置3组同规格的SBR反应器,通过对比不同厌/缺氧段HRT下的运行情况,探究各系统内碳源转化、脱氮除磷性能及DPAOs和DGAOs丰度比的... 为解决反硝化除磷技术中反硝化聚糖菌(DGAOs)和反硝化聚磷菌(DPAOs)竞争碳源造成除磷性能恶化的问题,试验设置3组同规格的SBR反应器,通过对比不同厌/缺氧段HRT下的运行情况,探究各系统内碳源转化、脱氮除磷性能及DPAOs和DGAOs丰度比的变化。结果表明:厌/缺氧段HRT为90 min/170 min时,DGAOs与DPAOs丰度之比为1.97,内碳源储量(182.81 mg/L)和释磷量(31.72 mg/L)最大,COD、TP和NO_(2)^(-)-N去除率分别为94.69%、96.37%和90.40%;厌/缺氧段HRT为50 min/210 min时,厌氧时间过短导致微生物吸收碳源不充分,内碳源储量(141.59 mg/L)最低,同时,缺氧时间过长导致DGAOs因储存的糖原(Gly)被反硝化利用而影响生长,DGAOs与DPAOs丰度之比最低(0.49);厌/缺氧段HRT为130 min/130 min时,DGAOs与DPAOs丰度之比升至2.63,厌氧时间过长不利于DPAOs储存内碳源,出水TP大于0.5 mg/L,同时,缺氧时间过短不利于反硝化作用,NO_(2)^(-)-N去除率降至81.05%;在50 min/210 min时,DPAOs占比较高更有利于PN分泌,促进成粒(平均粒径为517.6μm),130 min/130 min时DGAOs占比更大促使PS分泌,不利于成粒(平均粒径为255.3μm);厌/缺氧段HRT为90 min/170 min时,污泥平均粒径为480.1μm,此时建立的DGAOs-DPAOs平衡,系统稳定性和污染物去除性能均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缺氧段水力停留时间 反硝化聚磷菌 反硝化聚糖菌 内源反硝化除磷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段HRT对A_2N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令云芳 王淑莹 +1 位作者 王伟 王亚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4-47,共4页
为了考察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HRT)对A2N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采用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脱氮装置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厌氧段在不同HRT时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以及厌氧段不同HRT对系统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段... 为了考察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HRT)对A2N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采用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脱氮装置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厌氧段在不同HRT时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以及厌氧段不同HRT对系统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段是A2N工艺实现反硝化除磷脱氮的关键阶段。当厌氧段的HRT过长时,虽然溶解性PO43-的总释放量增加,但是后续的缺氧吸磷量和总氮的去除量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厌氧段的HRT时间过短,反硝化聚磷菌(DPB)在此对进水中易降解COD(CODRB)吸收不完全,导致后续缺氧吸磷量下降,同时影响了系统的除磷和脱氮效果。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水质时,厌氧段的HRT为2h即可满足除磷和脱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停留时间(HRT) 易降解COD(CODRB) 反硝化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