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铸态AZ91D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游国强 张均成 +1 位作者 王向杰 陈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58,共5页
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对4mm厚的压铸态AZ91D镁合金进行对接工艺实验,搅拌头旋转速率1500r/min,焊接速率120mm/min;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外观成形美观,但内部存在贯穿型隧道状孔洞缺陷;焊... 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对4mm厚的压铸态AZ91D镁合金进行对接工艺实验,搅拌头旋转速率1500r/min,焊接速率120mm/min;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外观成形美观,但内部存在贯穿型隧道状孔洞缺陷;焊核区为典型的变形-再结晶组织,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机械-热影响区为变形-部分再结晶组织,热影响区组织形貌与母材相近但伴有轻微的长大现象;焊核区与机械-热影响区的过渡具有以下特征:在前进侧呈现"突变"特征,在后退侧呈现"渐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 压铸态镁合金 搅拌摩擦焊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搅拌摩擦焊驱动模式分析压铸态AZ91D镁合金接头隧道状缺陷形成原因
2
作者 游国强 张均成 +2 位作者 谭霞 王向杰 龙思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1期233-236,共4页
采用不同焊接规范对压铸态AZ91D镁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连接,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式对焊缝接头微观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焊接速率高于60mm/min时,焊缝中均产生贯穿型隧道状缺陷,缺陷位于焊缝前进侧冠状区与环形区交界处;随... 采用不同焊接规范对压铸态AZ91D镁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连接,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式对焊缝接头微观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焊接速率高于60mm/min时,焊缝中均产生贯穿型隧道状缺陷,缺陷位于焊缝前进侧冠状区与环形区交界处;随着焊接速率的增大,缺陷有逐渐向焊缝底部延伸的趋势。分析认为该缺陷的形成机理如下:冠状区塑性材料同时受到搅拌针和轴肩共同作用,环形区塑性材料主要受到搅拌针作用,致使环形区与冠状区结合处呈现出流动差异性,导致在前进侧产生隧道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 压铸态镁合金 搅拌摩擦焊 隧道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铸态7085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与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赵晓东 方越平 +2 位作者 张奇柱 秦凤明 李亚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2-25,共4页
以压铸态708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工艺对其进行热压缩变形。采用光学显微镜(OM)对热压缩变形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工艺下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断裂行为分析。结果表明... 以压铸态708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工艺对其进行热压缩变形。采用光学显微镜(OM)对热压缩变形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工艺下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断裂行为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经不同道次变形后组织差别较大,单道次大应变变形后组织未发生明显的再结晶,为加工硬化状态,而多道次小应变累积的变形方式可激发少量的静态再结晶。单道次等温压缩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高,分别为402.6和480.7 MPa,断后伸长率从铸态的11.3%降低到9.3%。经固溶处理后材料的组织均匀性有明显改善,单道次等温压缩获得最佳综合力学性能,屈服强度降低到348.0 MPa,断后伸长率增加到20.9%,断口由变形态的沿晶断裂变为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铸态7085铝合金 热压缩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铸AZ91D镁合金激光重熔区氢气孔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查吉利 龙思远 +2 位作者 吴星宇 张均成 王向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4,共6页
为研究压铸镁合金熔化焊接气孔的形成机理,对厚度为6mm的AZ91D压铸镁合金和厚度为2.2mm的AZ71热挤压镁合金进行CO2激光局部重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气孔形貌,利用粒径分析软件Nano measure 1.2测量气孔的尺寸。结果表明:压铸... 为研究压铸镁合金熔化焊接气孔的形成机理,对厚度为6mm的AZ91D压铸镁合金和厚度为2.2mm的AZ71热挤压镁合金进行CO2激光局部重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气孔形貌,利用粒径分析软件Nano measure 1.2测量气孔的尺寸。结果表明:压铸镁合金重熔区气孔问题突出,少数粗大的宏观气孔形状不规则,内壁粗糙,具有明显的金属冲刷痕迹,均来源于母材预存微观气缩孔;多数微观气孔内壁光滑、呈倒喇叭形,属于氢致气孔。分析了氢致气孔的形成机制,建立了氢气孔形成过程的模型,并同实验照片进行了比较,发现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用来解释氢致气孔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 压铸态镁合金 激光重熔 氢致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铸镁合金AZ91D搅拌摩擦焊接头焊核演变机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游国强 张均成 谭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3,共5页
搅拌针旋转频率为1200r/min、焊接速率为40mm/min条件下,对4mm厚的压铸镁合金AZ91D进行连接,可获得无缺陷的焊缝接头。使用OM,SEM对焊缝接头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压铸镁合金AZ91D搅拌摩擦焊接头焊核区域微观组织呈现出较大差异,... 搅拌针旋转频率为1200r/min、焊接速率为40mm/min条件下,对4mm厚的压铸镁合金AZ91D进行连接,可获得无缺陷的焊缝接头。使用OM,SEM对焊缝接头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压铸镁合金AZ91D搅拌摩擦焊接头焊核区域微观组织呈现出较大差异,顶部冠状区组织为均匀粗大、高致密度的再结晶晶粒,平均晶粒约为15μm;中心环形区域及焊核底部组织相对细小,均匀程度不如焊核冠状区;焊核区组织均为再结晶晶粒,晶粒形核模式与非连续动态再结晶模式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铸态镁合金 焊核 演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铸SiC_W/6061Al复合材料中晶须取向分布与热残余应力
6
作者 姜传海 牟宗花 +3 位作者 李寰 王德尊 王中光 徐静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7-49,共3页
应用扫描电镜一图像仪联机系统,定量测量压铸态SiCW/6061Al材料中晶须取向分布。借助X射线应力仪,测定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晶须在垂直压铸方向有择优性,残余应力在垂直压铸方向的分量较大。随温度升高,残余应力的变... 应用扫描电镜一图像仪联机系统,定量测量压铸态SiCW/6061Al材料中晶须取向分布。借助X射线应力仪,测定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晶须在垂直压铸方向有择优性,残余应力在垂直压铸方向的分量较大。随温度升高,残余应力的变化为:拉应力→零应力→压应力,各应力分量具有相近的零应力温度。低温处理可降低材料室温残余应力及零残余应为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铸态 复合材料 残余应力 碳化硅 晶须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条件对Al-Si复合材料中共晶Si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学习 王德尊 姚忠凯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为了优化压铸态Al2O3f/Al-15Si复合材料中Si相组织,利用金相和SEM分析了Al-15Si合金和Al2O3f/Al-15Si复合材料中Si相在不同冷却方式下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压铸态和重熔后炉冷态的Al-15Si合金中共晶Si均为片状,而Al2O3f/Al-15Si复合材... 为了优化压铸态Al2O3f/Al-15Si复合材料中Si相组织,利用金相和SEM分析了Al-15Si合金和Al2O3f/Al-15Si复合材料中Si相在不同冷却方式下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压铸态和重熔后炉冷态的Al-15Si合金中共晶Si均为片状,而Al2O3f/Al-15Si复合材料内共晶Si由片状转变为棒状;Al2O3f/Al-15Si复合材料750℃重熔后在水淬、模具中冷却和炉冷冷却条件下分别获得了细小变质态、针状及棒状等形态的Si相;炉冷处理可作为优化压铸态复合材料组织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条件 Al—Si复合材料 重熔后炉冷 压铸态 细小变质 炉冷处理 SI相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twinning on flow stress during initial stage of hot compression of twin roll cast Mg-5.51Zn-0.49Zr alloy
8
作者 刘志义 徐静 +1 位作者 侯延辉 KANG S.B.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197-201,共5页
A Thermecmastor-Z hot deformation simulator,optical microscopy,XRD and TEM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of twin roll cast ZK60 magnesium alloy during initial stage of hot c... A Thermecmastor-Z hot deformation simulator,optical microscopy,XRD and TEM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of twin roll cast ZK60 magnesium alloy during initial stage of hot compress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of 300 ℃ and 400 ℃ and a given strain rate of 10-2s-1.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flow stress drop during initial stage of hot compression at 300℃,generally led by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is attributed to twinning,correspondingly to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s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is raised to 40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alloy basal slip non-basal slip TWINNING hot deformation recrystal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