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天然裂缝压裂液滤失模型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夏富国
郭建春
刘立宏
张冲
张新
-
机构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10,118,共6页
-
文摘
在裂缝性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天然裂缝在水力裂缝的作用下产生剪切滑移或张开,使压裂液的滤失量显著增加,从而增大了施工风险。目前的压裂液滤失模型大多是针对均质储层的,不适用于裂缝性储层。为此,从天然裂缝内压裂液的动态滤失过程出发,描述了压裂液滤失的物理过程;根据压力连续及流体体积守恒原理,建立了天然裂缝压裂液滤失模型;结合模型求解思路和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性质、天然裂缝性质和施工参数等对压裂液的滤失影响较大,重点模拟分析了充填带对滤失量的影响。天然裂缝压裂液滤失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最大缝宽较窄时,存在最小滤失量的临界缝宽;当最大缝宽较大时,累积滤失量与临界缝宽成反比;增大充填物的体积浓度可减小压裂液滤失量;而增大充填带临界厚度会增大滤失量,但存在最佳临界厚度。
-
关键词
裂缝性储层
天然裂缝
压裂液滤失模型
数值模拟
充填带
-
Keywords
fractured formation
natural fractures
fracturing fluid leak-off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infilling zone
-
分类号
TE357.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煤储层压裂液滤失计算模型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韩金轩
杨兆中
王会来
李小刚
路艳军
贾元钊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油华北油田钻采工程部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41-446,共6页
-
文摘
为揭示煤储层天然裂缝开启后的动态滤失过程,将裂缝的动态渗透率和煤储层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的特性结合,建立煤储层压裂液的滤失模型,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裂缝渗透率的动态变化导致天然裂缝中的滤失量几十倍的增加,而由于弹性储容比的影响,天然裂缝向基质中的窜流量反而减少。通过对比不同模型下的滤失量,可以得出动态滤失量是PKN和CGD模型下滤失量的4.5倍左右。为验证滤失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压裂酸化动态滤失仪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数值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有较一致的变化趋势,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煤储层天然裂缝中随时间变化的滤失过程。
-
关键词
煤储层
压裂液滤失模型
双重介质
动态渗透率
-
Keywords
coal reservoir
leak-off model of fracturing fluid
dual medium
dynamic permeability
-
分类号
TE357.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