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气藏多段压裂水平井试井曲线特征及认识
1
作者 王会强 李明秋 +3 位作者 曹正林 邓清源 于鹏 时尔翰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1,共9页
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实测试井曲线与理论曲线在流态特征及曲线形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建立多段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绘制试井理论曲线图版,分析裂缝参数对试井曲线的影响,并基于矿场实例分析天府气田沙溪庙组致密气藏... 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实测试井曲线与理论曲线在流态特征及曲线形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建立多段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绘制试井理论曲线图版,分析裂缝参数对试井曲线的影响,并基于矿场实例分析天府气田沙溪庙组致密气藏多段压裂水平井试井曲线特征。研究表明:与传统压裂水平井试井曲线相比,多段压裂水平井试井曲线早期裂缝双线性流或线性流阶段被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所掩盖,中期仅表现出径向流阶段特征,后期过渡进入地层线性流阶段;裂缝半长越大、缝网越复杂,中期径向流阶段与地层线性流阶段差异越明显。天府气田沙溪庙组致密气藏多段压裂水平井受近井区复杂缝网和河道边界影响,流态可划分为井筒储集表皮效应反映、径向流、地层线性流、边界反映4个阶段。该研究可为致密砂岩气藏多段压裂水平井精准试井分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砂岩 多段压裂水平井 试井曲线特征 沙溪庙组 天府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气预测模型
2
作者 贾焰然 石军太 +5 位作者 曹运兴 徐凤银 熊先钺 陈明 黄红星 王伟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尽管压裂水平井开发深部煤层气藏取得重大突破,但煤层气井产气规律认识不清,产气快速预测方法欠缺,为了保障深部煤层气长期稳定高效开发,亟需开展产气预测方法研究。基于深部煤层气压裂水平井改造区内外双线性流的渗流特征,通过耦合考... 尽管压裂水平井开发深部煤层气藏取得重大突破,但煤层气井产气规律认识不清,产气快速预测方法欠缺,为了保障深部煤层气长期稳定高效开发,亟需开展产气预测方法研究。基于深部煤层气压裂水平井改造区内外双线性流的渗流特征,通过耦合考虑开关井变化影响的压力传播模型,考虑应力敏感、基质收缩和煤粉堵塞综合影响的渗透率动态变化机理的水平井气水两相流产能方程,以及煤层气藏压裂改造区-未改造区物质平衡方程,建立了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气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与商业数值模拟软件CMG模型、鄂东盆地大吉区块典型深部煤层气井A实测数据的拟合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深部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气预测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更好地表征了实际井从压裂液返排阶段开始到产量递减阶段的全周期产水动态特征,所拟合得到的井底流压路径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低于7%,即建立的深部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气预测模型更符合现场实际。研究结果可为深部煤层气藏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和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为深部煤层气井长期稳定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压裂水平井 双线性流 动态渗透率 产气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多井干扰数值试井分析
3
作者 何佑伟 陈樟池 +2 位作者 汤勇 赵国庆 吴柯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12,共17页
实际油气藏相邻井之间存在井间干扰,特别是致密(非常规)油气藏井间距较小,井间可能通过压裂缝或者天然缝沟通,井间干扰不容忽略。目前试井模型以单井静态裂缝为主,多井动态缝网条件下的试井模型不成熟,需要研究多井干扰数值试井方法,分... 实际油气藏相邻井之间存在井间干扰,特别是致密(非常规)油气藏井间距较小,井间可能通过压裂缝或者天然缝沟通,井间干扰不容忽略。目前试井模型以单井静态裂缝为主,多井动态缝网条件下的试井模型不成熟,需要研究多井干扰数值试井方法,分析邻井以及缝网参数对观察井压力特征的影响。为此,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复杂缝网井间干扰数值试井模型,验证了模型精度与优势。分析了井间干扰、邻井产量、裂缝宽度非均匀变化、缝网连通程度、压裂裂缝和天然裂缝导流系数对不稳定压力特征的影响。当天然裂缝较发育时,井间连通性较好,邻井影响裂缝线性流阶段、裂缝径向流、椭圆流阶段以及系统径向流阶段;当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低时,邻井主要影响观察井的中后期压力特征。建立的压裂水平井多井干扰数值试井模型能够实现复杂缝网、不规则产气、井间干扰等条件下的不稳定压力计算,能够更清晰地体现出基质、裂缝等各个网格及早期的压力差异,丰富了非常规油气藏数值试井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气藏 压裂水平井 复杂缝网 多井干扰 数值试井 力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多井干扰数值试井模拟模型
4
作者 任宗孝 徐有杰 +1 位作者 樊晓辉 张琰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45,共7页
致密气藏低渗特征使得只有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才能实现经济开发,低渗致密气藏井间距通常较小,易产生井间干扰。因此,根据井间干扰产生的机理,建立同时考虑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致密气藏数值试井数学模型,通过嵌入式离散裂缝... 致密气藏低渗特征使得只有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才能实现经济开发,低渗致密气藏井间距通常较小,易产生井间干扰。因此,根据井间干扰产生的机理,建立同时考虑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致密气藏数值试井数学模型,通过嵌入式离散裂缝模拟压裂裂缝,采用有限源体积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求解,根据无因次参数定义,绘制无因次井底压力及导数曲线。研究结果表明:1)井间存在低渗条带时,井间干扰特征不明显;2)多井通过高渗条带或离散裂缝沟通时,高渗条带越多,井间干扰渗流特征越明显;3)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使得渗流阻力增大,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不同程度的上翘。该研究成果为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井间干扰评价和参数反演提供了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井 嵌入式离散 多井干扰 致密气藏 非线性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辅助消突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
5
作者 降文萍 张群 吴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144,共7页
针对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在煤矿区的应用逐渐增多这一情况,以及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适应性和工艺前端的现状,开展了该技术在煤矿区抽采效果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工作。揭示了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产气效果的主要地质影响因... 针对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在煤矿区的应用逐渐增多这一情况,以及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适应性和工艺前端的现状,开展了该技术在煤矿区抽采效果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工作。揭示了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产气效果的主要地质影响因素之后,确定该技术对煤矿瓦斯抽采的辅助消突评价指标为剩余最大气含量和剩余最大储层压力;结合煤矿瓦斯防治要求,确定该技术的辅助消突评价单元为水平段长度及其两侧各15~20 m的控制范围;并依据地面井抽采前后煤层气含量与储层压力的变化情况,将辅助消突效果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级别。此外,综合考虑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抽采效果特殊性以及其不同评价方法的特点,提出了预测模拟与钻孔检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淮南矿区CBM01井,分析评价了该井排采至415 d、829 d时的辅助消突效果。研究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同时进一步证明了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是煤矿区瓦斯防治与消突的高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瓦斯) 分段压裂水平井 辅助消突效果 瓦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层理缝岩性差异的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动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军 王萌 +4 位作者 樊冬艳 孙海 丁宇 张磊 付帅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02,共12页
针对页岩储层近水平方向层理缝发育,且层理缝两侧岩性存在较大差异的特点,建立同时考虑层理缝和微裂缝的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模型,其中层理缝两侧为页岩与泥岩基质的不稳态窜流;页岩基质考虑有机质吸附和无机质滑移效应。基于Laplace变... 针对页岩储层近水平方向层理缝发育,且层理缝两侧岩性存在较大差异的特点,建立同时考虑层理缝和微裂缝的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模型,其中层理缝两侧为页岩与泥岩基质的不稳态窜流;页岩基质考虑有机质吸附和无机质滑移效应。基于Laplace变换与叠加原理求得压裂水平井定产量生产时的压力动态,与经典Kazemi非稳态窜流模型对比,验证本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压裂水平井压力及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压裂水平井渗流包括井筒存储、人工裂缝双线性流、层理缝不稳态窜流、微裂缝拟稳态窜流、地层线性流、页岩和泥岩向层理缝的窜流、地层径向流7个流动阶段;层理缝对压力和产量早期影响明显,且导流能力越大压力导数越平稳,产量越大;页岩及泥岩的窜流主要表现在地层线性流后,压力和产量随页岩与泥岩基质窜流能力和弹性储容比的相对大小发生变化,表明层理缝两侧岩性差异对生产动态的影响,差异越大窜流时间越早产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压裂水平井 层理缝 岩性差异 不稳态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致密砂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8
7
作者 邓美洲 牛娜 +3 位作者 尹霜 蒋燕聪 何勇明 韦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11,共13页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物性差、孔喉结构复杂、各向异性强、初始含水饱和度覆盖范围大等特征,导致储层中流体的渗流机理复杂,为气井产能的准确预测及评价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基于气水两相非达西渗流理论,综合考虑储层各向异性、储层基...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物性差、孔喉结构复杂、各向异性强、初始含水饱和度覆盖范围大等特征,导致储层中流体的渗流机理复杂,为气井产能的准确预测及评价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基于气水两相非达西渗流理论,综合考虑储层各向异性、储层基质和裂缝不同程度的应力敏感性和两相启动压力梯度、高速非达西渗流效应、气体滑脱效应以及裂缝导流能力与缝间干扰等复杂因素,利用坐标变换、扰动椭圆理论、等价发展矩形理论、当量井径原理、压力叠加原理、水电相似原理等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各向异性致密砂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预测的新模型。通过矿场实例验证了新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绘制了气水两相产能预测曲线,评价了敏感参数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滑脱效应、裂缝导流能力、裂缝半长、裂缝条数、水平井井筒与地层主渗透率方向夹角的增大,压裂水平井的无阻流量增大;而随着储层各向异性、储层应力敏感性、裂缝应力敏感性、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生产水气比增大,压裂水平井的无阻流量降低;水相对气相的流动具有抑制作用,且驱替压差越大,抑制作用越显著,因此需提前采取防水和治水措施。该研究成果进一步缩小了致密砂岩气藏产能预测结果与矿场实际产量的差距,有助于致密砂岩气藏的参数评估、动态预测以及产能评价和勘探开发决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分段压裂水平井 各向异性 气水两相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富水凝析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斌 张明 +5 位作者 闫兵帮 石羽亮 方志刚 李东东 刘治彬 刘建仪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5-892,共8页
吐哈气田吉7区块为深层致密砂岩富水凝析气藏,具有孔渗极低、孔隙含水饱和度高、流体凝析油含量高等特征。文中考虑了储层改造区内压裂诱导裂缝与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其强应力敏感性,建立了区块典型气井双孔双渗多段压裂水平井组分流体... 吐哈气田吉7区块为深层致密砂岩富水凝析气藏,具有孔渗极低、孔隙含水饱和度高、流体凝析油含量高等特征。文中考虑了储层改造区内压裂诱导裂缝与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其强应力敏感性,建立了区块典型气井双孔双渗多段压裂水平井组分流体数值模拟模型,实现了早期压后返排生产阶段历史拟合与产能预测。模拟分析表明:气井生产早期,超压返排阶段油气产量高,以改造区裂缝供给为主,由于裂缝强应力敏感性,裂缝压力快速下降使渗透率降低,油气产能快速下降;随着生产进行,改造区内的基质逐渐向裂缝窜流供液,气井产能趋于稳定,但改造区外基质内油气由于渗透率低难以被有效采出;凝析气藏在开发短时间内即有凝析油析出,但主要析出在储层改造区内的裂缝中,对渗流造成的反凝析伤害较低;富水凝析气藏可流动水的弹性膨胀能部分转换为了油气产量,相同地层压力下,油气衰竭采出程度比束缚水气藏高,但油气流动更加困难,不利于凝析气藏开发。研究成果与认识对类似致密富水凝析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富水气藏 数值模拟 压裂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煤层气单支压裂水平井产量关键要素及提产对策——以郑庄区块开发实践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晨 何萌 +6 位作者 肖宇航 刘忠 韩晟 鲁秀芹 王子涵 吴浩宇 张倩倩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8,共11页
单支压裂水平井作为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开发主体技术,支撑了气田20亿m~3/a产气量的突破。但在其规模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井间产量差异大,局部区域适应性欠佳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气田煤层气产量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众多影响单支压裂水... 单支压裂水平井作为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开发主体技术,支撑了气田20亿m~3/a产气量的突破。但在其规模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井间产量差异大,局部区域适应性欠佳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气田煤层气产量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众多影响单支压裂水平井产气量的关键要素已被确认,但核心关键要素却不明确;另一方面,关键要素的平面变化规律认识,普遍为简单数学外推或纯粹数学反演,缺少地质约束和修正,可靠性和分辨率低。故亟需落实影响产量核心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建立针对性提产技术对策。首先,基于郑庄区块客观地质条件和开发生产实践认识,提出影响单支压裂水平井产量的核心关键要素初步筛选原则,并评选出纯煤层进尺、水平段倾斜幅度、全烃、GR(自然伽马)、压裂段数、平均砂量梯度、平均排量梯度、平均液量梯度、解吸压力梯度9项要素。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单因素分析方法,明确初筛9项要素与单支压裂水平井产气量间的关联程度,落实要素对产量影响的内在机制。其次,从资源基础、储量控制和改造动用3个角度,结合单支压裂水平井部署和改造设计和施工具体流程分类9项要素,并依此建立针对性的提产技术对策。在井位部署阶段,利用评价井外推资料,初步明确相对富集区域,用构造导向滤波+高频相干技术处理地震资料,圈定无隐蔽性破坏构造发育区,再钻直/斜井以获取煤层段GR和全烃,落实井位部署区资源基础;在井轨迹设计和钻井阶段,利用波形聚类技术预测井位部署区内构造煤分布规律,对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预测井位部署区内煤层厚度和起伏变化规律,用井组模式,分批次钻井,结合近钻头地质导向技术,实钻数据实时修正局部煤层认识,增加纯煤层进尺,优化井轨迹,确保更多优质压裂段,提高储层控制;在储层改造阶段,通过GR、全烃、井轨迹条件和实钻数据等优选压裂段,采用桥射联作压裂技术提升排量、砂量和液量,扩大改造规模,强化改造,提升资源动用程度。最后,运用上述对策在郑庄区内开展相关试验,在郑庄北部部署1个井组7口井,与周边早期单支压裂水平井相比,试验井较之前解吸压力高出约1~1.5 MPa,稳产气量提高近5000~10000 m~3/d。该研究评选了影响单支压裂水平井产气量的核心关键要素和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针对性提产技术对策,经现场试验检验,能大幅提高煤层气井稳产气量和解吸压力,为沁水煤层气田产量提升和采用相同主体开发技术的同行提供生产实践经验和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支压裂水平井 煤层气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单因素分析 提产技术对策 现场先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状分叉裂缝网络的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10
作者 高丽 韩竹 +2 位作者 梁飞 李宜强 吕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208-11214,共7页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时常常将裂缝简化为直线状裂缝,而实际地层中裂缝形态一般较为复杂,因而导致其产能预测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更符合实际复杂裂缝形态的树状分叉裂缝网络,考虑了裂缝的形态特征及气体的滑动效应,...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时常常将裂缝简化为直线状裂缝,而实际地层中裂缝形态一般较为复杂,因而导致其产能预测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更符合实际复杂裂缝形态的树状分叉裂缝网络,考虑了裂缝的形态特征及气体的滑动效应,建立了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的新模型,并进行了产能的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直线状裂缝模型,树状分叉裂缝模型给出的水平井产能要高,其与树状分叉裂缝长度分形系数和分叉级数正相关,与分形角度负相关,与宽度分形系数几乎无关。此外,水平井产能随努森数和泄压半径增大而减小,随裂缝间距和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受裂缝渗透率的影响较小;裂缝产能与裂缝间距正相关,与裂缝渗透率几乎无关;然而裂缝长度的增加仅使两端裂缝的产能增加,中间裂缝的产能却有所减小。研究结果对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的设计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压裂水平井 树状分叉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126
11
作者 曾凡辉 郭建春 +1 位作者 徐严波 赵金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477,482,共5页
水平井压裂后一般形成多条裂缝,由于地应力在水平井长度方向上的差异以及压裂工艺技术的限制,形成的多条裂缝在长度、导流能力、与水平井筒的夹角等方面不尽相同,且在生产过程中各裂缝相互干扰,增加了压裂后水平井产能计算的复杂性。结... 水平井压裂后一般形成多条裂缝,由于地应力在水平井长度方向上的差异以及压裂工艺技术的限制,形成的多条裂缝在长度、导流能力、与水平井筒的夹角等方面不尽相同,且在生产过程中各裂缝相互干扰,增加了压裂后水平井产能计算的复杂性。结合水平井压后裂缝形态和生产过程中油气在裂缝中的渗流机理,建立考虑裂缝干扰的产能计算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量随着裂缝条数、裂缝长度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增加而增加;裂缝与水平井筒夹角越大,产量越高;对于不同的裂缝布局,不同位置的裂缝应该尽量错开排列,根部和端部裂缝的间距小于内部裂缝的间距;由于裂缝的干扰作用,不同位置的裂缝产量不同,处在中间位置的裂缝产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井 缝干扰 产能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 被引量:49
12
作者 杜保健 程林松 +2 位作者 曹仁义 李长勇 张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1,共6页
基于致密油藏储层特征和体积压裂微地震监测资料,通过水电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井型的渗流场特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从井间压力梯度分布、单井产能及采出程度等方面对不同井型的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论证了体积压裂水平井开发致密油藏... 基于致密油藏储层特征和体积压裂微地震监测资料,通过水电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井型的渗流场特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从井间压力梯度分布、单井产能及采出程度等方面对不同井型的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论证了体积压裂水平井开发致密油藏的可行性,并首次分析了压裂改造体积大小和储层综合改造因子对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合理井网形式优选。研究表明:体积压裂可以大幅度减小近井区域渗流阻力,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明显高于水平井及常规压裂水平井,动用范围大、采出程度高;水平井井网油水井间驱替压力梯度大,开发效果优于直井—水平井联合井网,但含水上升相对较快;储层压裂改造体积大小和储层综合改造因子与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呈正相关关系,储层压裂改造体积越大,储层综合改造因子越大,产能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体积压裂水平井 水电模拟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的试井分析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树松 段永刚 +2 位作者 陈伟 张娜 蔡卓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69,78,共4页
压裂水平井技术是实现油气田经济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试井分析技术是压裂水平井的关键技术。在分析国内外压裂水平井试井模型和试井解释方法发展现状基础上,研究了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试井模型和解释方法,并分析了其压力动态特征。... 压裂水平井技术是实现油气田经济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试井分析技术是压裂水平井的关键技术。在分析国内外压裂水平井试井模型和试井解释方法发展现状基础上,研究了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试井模型和解释方法,并分析了其压力动态特征。采用解析解与数值解相结合的半解析法构造渗流数学模型,并针对边界复杂情况,在模型中引入裂缝离散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井 试井分析 渗流数学模型 力动态特征 缝离散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裂缝分布对产能影响的电模拟实验 被引量:21
14
作者 曲占庆 曲冠政 +2 位作者 何利敏 张永昌 田相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58,共7页
水平井压裂是开发页岩储层、致密砂岩储层等难动用储层的有效方法,但其渗流机理非常复杂,而水电模拟实验则是研究压裂水平井储层流体渗流规律直观有效的方法。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利用电模拟实验装置,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别考察了裂缝位置... 水平井压裂是开发页岩储层、致密砂岩储层等难动用储层的有效方法,但其渗流机理非常复杂,而水电模拟实验则是研究压裂水平井储层流体渗流规律直观有效的方法。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利用电模拟实验装置,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别考察了裂缝位置、分布、条数、长度等影响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因素,绘制了各种裂缝分布情况下的储层压力场分布图,并综合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压裂参数对压裂后水平井产能影响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①压裂水平井控制的储层有效生产区域存在差异,垂直缝控制储层有效生产区最大,水平缝次之,然后是30°、60°、75°斜交缝;②压裂裂缝有效缓解了近井筒区域的应力集中现象;③水平井筒长度与裂缝长度存在产量变化临界点,该临界点随井筒长度变化而变化。压裂裂缝参数对水平井产能影响程度依次为: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间距、裂缝与水平井井筒之间的夹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井 生产能力 电模拟实验 正交试验 灰色关联分析 缝参数 线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与渗流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长8超低渗透油藏为例 被引量:29
15
作者 王欢 廖新维 +3 位作者 赵晓亮 赵东锋 窦祥骥 陈晓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10,118,共4页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是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手段之一。以鄂尔多斯盆地长8超低渗透油藏黄平34-22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井组为研究对象,对裂缝参数与分段射孔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网格加密技术,建立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井组数值机理模型...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是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手段之一。以鄂尔多斯盆地长8超低渗透油藏黄平34-22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井组为研究对象,对裂缝参数与分段射孔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网格加密技术,建立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井组数值机理模型,研究了储层应力敏感、裂缝半长、裂缝导流能力、改造区和非改造区渗透率以及采油速度对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性开发时上述参数对产能的影响比注水开发时更加显著;储层应力敏感对产能不利,裂缝半长和导流能力的增大对产能有利,但综合考虑收益与施工成本及难度,与采油速度一样,它们均存在最优值;进一步提高改造区的渗透率对产能的提升有限,而提高非改造区的渗透率可以大幅提高产能;封闭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渗流可分为井筒储集影响阶段、初始拟径向流动阶段、裂缝线性流阶段、系统椭圆流阶段和边界影响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 产能 渗流规律 储层应力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不稳态压力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晓冬 罗万静 +1 位作者 侯晓春 王军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8,94,共6页
通过确定导流能力影响函数,给出了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的新解析解。再利用叠加原理得到了带有多条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的压裂水平井不稳定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理想模式下渗流方式发生的顺序是早期双线性流动→早期线性流动→... 通过确定导流能力影响函数,给出了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的新解析解。再利用叠加原理得到了带有多条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的压裂水平井不稳定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理想模式下渗流方式发生的顺序是早期双线性流动→早期线性流动→中期径向流动→中期线性流动→晚期拟稳态流动;均匀分布等导流裂缝缝长的不均匀性主要影响早期双线性流动和线性流动阶段的转换时期,加快中期径向流动的出现;等长等导流裂缝分布的不对称性主要影响中期线性流动阶段,不对称性越强,受矩形地层各条边界的影响越明显;等长均布裂缝导流能力的强弱主要影响早期双线性流动和线性流动阶段,导流能力的差异使得早期双线性流动持续时间变短而线性流动持续时间相对增加;等长等导流均布裂缝条数增加,储集层整体压力降落加快,中期径向流段持续时间变短而中期线性流段延长,而裂缝长度相对增加,中期径向流段持续时间变短而中期线性流段可能不出现,说明压裂水平井具分段改善渗流方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压裂水平井 有限导流垂直 不稳态力分析 流动段 矩形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水平井控压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贾爱林 位云生 +4 位作者 刘成 王军磊 齐亚东 贾成业 李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80,共10页
为了理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控压生产制度延缓裂缝闭合与提高页岩气最终可采量(EUR)的内在联系,明确控压生产的气藏工程意义,以有限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引入变应力敏感系数,建立地层裂缝耦合的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并求解,... 为了理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控压生产制度延缓裂缝闭合与提高页岩气最终可采量(EUR)的内在联系,明确控压生产的气藏工程意义,以有限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引入变应力敏感系数,建立地层裂缝耦合的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并求解,然后将所建立的模型与经典模型、Saphir软件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应力敏感性特征参数、控压生产制度等因素对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影响,并在两口井进行了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模型与经典模型、Saphir软件数值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②应力敏感性的存在使得裂缝导流能力随着气井生产的持续进行而递减,进而导致气井累计产气量降低,并且应力敏感性越强,累计产气量降低的幅度就越大;③与放压生产方式相比,采用控压方式生产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的初期产气量及累计产气量虽然偏低,但最终累计产气量却更高,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长期控压生产的方式更具合理性。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页岩气井控压生产制度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水平井 生产 变应力敏感系数 非线性流动 初期产气量 最终累计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3
18
作者 任俊杰 郭平 +1 位作者 王德龙 汪周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81,11,共6页
由于页岩气在储层中存在解吸、扩散和渗流相互作用,使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与常规气藏压裂水平井在渗流特征及产能递减规律方面有较大差异.综合考虑页岩气解吸、扩散和渗流特征,建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和Duhamel... 由于页岩气在储层中存在解吸、扩散和渗流相互作用,使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与常规气藏压裂水平井在渗流特征及产能递减规律方面有较大差异.综合考虑页岩气解吸、扩散和渗流特征,建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和Duhamel原理,结合Stehfest数值反演求解产能模型,绘制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递减曲线,分析解吸系数、无因次储容系数、无因次解吸时间、无因次人工裂缝间距、人工裂缝条数和裂缝表皮系数对产能递减曲线的影响.该结果对认识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递减规律、评价预测产能及优化压裂裂缝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水平井 产能模型 评价 解吸 扩散 递减曲线 产能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入流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汪志明 齐振林 +1 位作者 魏建光 金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8,共6页
基于拟稳态等效井径模型、裂缝内变质量线性流模型、水平井筒变质量流模型和完井表皮系数模型,根据势叠加与连续性原理,建立压裂水平井裂缝变质量流与油藏渗流的耦合模型,分析裂缝半长、裂缝宽度、裂缝渗透率对水平井筒和裂缝的入流速... 基于拟稳态等效井径模型、裂缝内变质量线性流模型、水平井筒变质量流模型和完井表皮系数模型,根据势叠加与连续性原理,建立压裂水平井裂缝变质量流与油藏渗流的耦合模型,分析裂缝半长、裂缝宽度、裂缝渗透率对水平井筒和裂缝的入流速度及压力降分布、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裂缝半长、裂缝宽度、裂缝渗透率增大,水平井段入流速度、产量减小,压裂水平井和裂缝产量增大;裂缝宽度越宽、裂缝渗透率越大,裂缝入流速度越大,裂缝内压降损失越小;越靠近外侧的裂缝入流速度越快,裂缝内压力损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井 缝参数 耦合模型 入流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模拟实验的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凤喜 吴晓东 +2 位作者 隋先富 安永生 陈勇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基于水电相似原理,通过电模拟实验,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长度、裂缝长度、裂缝条数与间距、主井筒与裂缝夹角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能随着主井筒长度增大而增大,但增大趋势逐渐变缓;产能随着裂缝间距和裂缝条数的增大而增大... 基于水电相似原理,通过电模拟实验,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长度、裂缝长度、裂缝条数与间距、主井筒与裂缝夹角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能随着主井筒长度增大而增大,但增大趋势逐渐变缓;产能随着裂缝间距和裂缝条数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均存在一最佳间距和条数匹配值;缝条数较少时,主井筒流入对产能的贡献较大,但随着缝条数的增多,贡献值减小;裂缝长度对产能也有较大影响;裂缝与主井筒成较大夹角时能获得较高产能,最佳角度约为75~90°。分清各因素对产能的影响,可为压裂水平井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模拟 低渗透油藏 压裂水平井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