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寨子河油区长6油层裂缝分布规律与水驱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娟娟 张品 +1 位作者 齐宏鹏 李炜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2期65-70,共6页
寨子河油区长6油层含水较高,经前期治理后,产能虽有短暂回升,但含水率很快上升,因而亟须搞清来水方向、裂缝规模、分布以及水驱效果情况等问题。针对该区长6油层注采对应性差、采油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对裂缝分布规律探讨、油层水淹模式... 寨子河油区长6油层含水较高,经前期治理后,产能虽有短暂回升,但含水率很快上升,因而亟须搞清来水方向、裂缝规模、分布以及水驱效果情况等问题。针对该区长6油层注采对应性差、采油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对裂缝分布规律探讨、油层水淹模式分析、裂缝对水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寨子河油区长6油层裂缝走向集中在北东东—南西西向;(2)长6油层平面水淹优势方向为SW45°-SW75°;(3)长6低渗透油层压裂半缝长控制在100~110m之间可以取得较好的油井产量和经济效益。以上成果认识,对提高寨子河油区长6油层水驱动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水驱效果 压裂半缝长 寨子河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