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姜汉桥 王长江 +2 位作者 郭虎 闫铁 张建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6,共5页
低渗透油藏是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水力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方法之一,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对压后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低渗透油藏特点和开发中存在的特殊性,制定了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优化... 低渗透油藏是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水力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方法之一,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对压后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低渗透油藏特点和开发中存在的特殊性,制定了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优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渗透率等9个影响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压后产量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各因素影响压后产量的敏感性程度。以国内某低渗透油藏C-A井为例,通过油藏特性分析,结合产量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设计诊断注入测试、低排量支撑剂段塞替挤天然裂缝、短的射孔间隔、压裂液和支撑剂优选、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研究制定适合该低渗透油藏的水力压裂优化设计。压裂裂缝监测和压后产量对比表明,压裂设计合理且具有针对性,对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设计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水力压裂优化设计 敏感性分析 诊断注入测试 缝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分析及压裂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元伟 程远方 +2 位作者 时凤霞 王艳丽 印树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731,共5页
致密气藏储集层渗透率低,孔喉细小,储集层流动条件极差。基于应力敏感性对致密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致密气藏水平井压裂渗流模型,得到考虑井筒储集效应的无因次压力拉普拉斯空间半解析解。在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绘制水平井分... 致密气藏储集层渗透率低,孔喉细小,储集层流动条件极差。基于应力敏感性对致密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致密气藏水平井压裂渗流模型,得到考虑井筒储集效应的无因次压力拉普拉斯空间半解析解。在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绘制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变化曲线,对产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设计正交试验,以确定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压裂参数中裂缝间改造区域渗透率对产能影响最大,裂缝长度次之,裂缝条数最小。基于该模型对胜利油田某致密气藏储集层压裂进行了优化设计,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块在裂缝半长为140 m,裂缝密度为6条/km时,尽量增大裂缝间改造区域渗透率可以获得最佳产量。研究结果对致密气藏水平井压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平井 应力敏感性 正交试验 产能分析 压裂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带气田遂宁组气藏压裂优化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任山 王世泽 +1 位作者 林永茂 黄小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7,76,共4页
洛带气田遂宁组气藏以致密低渗的砂泥岩互层为主,低渗致密砂泥岩互层气藏储层具有多个砂泥岩薄互层、在纵横向上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根据洛带气田遂宁组地质、工程情况,结合川西压裂工艺实践,建立了压裂优化设计分类标准,推荐采用合层压... 洛带气田遂宁组气藏以致密低渗的砂泥岩互层为主,低渗致密砂泥岩互层气藏储层具有多个砂泥岩薄互层、在纵横向上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根据洛带气田遂宁组地质、工程情况,结合川西压裂工艺实践,建立了压裂优化设计分类标准,推荐采用合层压裂为主,分层压裂为辅的多层压裂工艺技术。对于同一气藏而言,砂层间距<10m,采用合层压裂工艺,砂层间距大于10m,推荐采用分层压裂。压裂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分类对待,科学设计,精心实施。气藏内不同的井都要进行精心设计,才能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实现气藏的高效压裂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砂泥互层 压裂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井压裂参数智能优化研究进展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建春 任文希 +3 位作者 曾凡辉 罗扬 李宇麟 杜肖泱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F0003,共8页
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的特征,非常规油气井需要进行压裂才能投产,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其工程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对传统压裂参数优化方法提出了挑战。人工智能可以为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因此,被引入了... 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的特征,非常规油气井需要进行压裂才能投产,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其工程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对传统压裂参数优化方法提出了挑战。人工智能可以为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因此,被引入了非常规油气井压裂参数优化。为推动智能压裂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系统介绍了非常规油气井压裂参数智能优化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压裂参数优化目标的确定、压裂参数与压裂效果映射关系的建立、最优压裂参数组合的求解,提出非常规油气井压裂参数智能优化主要向基于光纤的井下压裂数据实时采集和传输、物理-数据协同的裂缝扩展-生产动态模拟、压裂参数智能优化及实时调控集成系统等3个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人工智能 压裂优化设计 参数优化 产量预测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泡沫压裂工艺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正龙 李建国 +3 位作者 杨朝辉 高爱花 胡承波 罗邦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4-56,共3页
针对中原油田开发后期的低压、水敏油气层的特点,对CO2、CO2泡沫压裂液的主要特性以及CO2泡沫压裂工艺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探索。CO2泡沫压裂设计应充分考虑温度和压力对CO2相态变化的影响,应优化施工管柱,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压力,应... 针对中原油田开发后期的低压、水敏油气层的特点,对CO2、CO2泡沫压裂液的主要特性以及CO2泡沫压裂工艺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探索。CO2泡沫压裂设计应充分考虑温度和压力对CO2相态变化的影响,应优化施工管柱,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压力,应开发多种抗高温、酸性环境交联的压裂液体系,以更加适应中原油田CO2泡沫压裂施工需要。因泡沫压裂液滤失量小,所以施工排量不宜太高,一般以不低于3.2m3/min为宜。在CO2泡沫压裂液、CO2泡沫压裂优化设计、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敏油气层 CO2泡沫 CO2泡沫压裂优化设计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储层多尺度“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25
6
作者 朱海燕 龚丁 张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6,共11页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是致密砂岩气储层开发的关键技术,其中储层甜点是井位部署和储层压裂分段和射孔位置优选的主要依据,但由于致密砂岩气储层通常为砂泥岩不等厚互层,天然裂缝展布情况与地应力状态复杂,且“地质—工程...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是致密砂岩气储层开发的关键技术,其中储层甜点是井位部署和储层压裂分段和射孔位置优选的主要依据,但由于致密砂岩气储层通常为砂泥岩不等厚互层,天然裂缝展布情况与地应力状态复杂,且“地质—工程”双甜点识别精度低、重合度低、压裂改造参数优化缺乏依据。为此,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建立了考虑全烃含量、储层孔隙度等因素的地质甜点预测模型,提出了考虑岩性、破裂形态、断裂力学特征、扩容剪胀效应等因素的多尺度三维工程甜点评价新方法,随后形成了致密砂岩气储层“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新模型。最后,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田为例,建立了多尺度三维双甜点模型,并优选两口井,对其双甜点剖面与施工压力和改造体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剪胀角对研究区域工程甜点分布影响最大,其次为耗散能、弹性模量和断裂能;②高地质甜点段并不一定是页岩气高产段;③高工程甜点段施工压力相对较低,改造相对充分;④优质地质甜点与优质工程甜点在空间位置上一致性较差。结论认为,致密砂岩气储层的改造应以地质甜点为基础,工程甜点为核心,综合考虑双甜点的分布,该多尺度“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新方法为致密砂岩气储层甜点预测及开发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储层 复杂地质条件 多尺度 地质工程一体化 双甜点评价 扩容剪胀效应 布井 井眼轨迹 射孔位置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