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焓流动中的可压缩颗粒两相流并行求解器:数值方法及其验证
1
作者 李青 余钊圣 +3 位作者 刘朋欣 李婷婷 陈坚强 袁先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8,共20页
在极端力学环境下可压缩点力颗粒两相流理论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链表数组的并行颗粒求解器,使其与可压缩流体求解器耦合。与基于欧拉坐标系的携带流体相不同,基于拉格朗日坐标系的求解器采用动态链表数组对弥散颗粒相进行内... 在极端力学环境下可压缩点力颗粒两相流理论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链表数组的并行颗粒求解器,使其与可压缩流体求解器耦合。与基于欧拉坐标系的携带流体相不同,基于拉格朗日坐标系的求解器采用动态链表数组对弥散颗粒相进行内存分配,可以解决因使用全局数组解决拉格朗日/欧拉坐标系转换带来的弥散颗粒群内存利用率低和计算效率低下问题。最后对多物理效应的可压缩颗粒两相流求解器进行验证,并在马赫数渐进趋于零的情况下,对两个不可压缩槽道颗粒湍流标模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链表数组 拉格朗日/欧拉坐标系转换 压缩点力颗粒两相流直接数值模拟求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压缩颗粒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惺 李定凯 +2 位作者 倪维斗 李政 张鹤丹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采用TG-DTG热分析技术对麦秸、玉米秸、胶合板粉粒和松木粒4种生物质压缩颗粒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其着火及燃尽特性,结合前人提出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出用相对失重速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生物质压缩颗粒与煤相比,其着火... 采用TG-DTG热分析技术对麦秸、玉米秸、胶合板粉粒和松木粒4种生物质压缩颗粒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其着火及燃尽特性,结合前人提出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出用相对失重速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生物质压缩颗粒与煤相比,其着火与燃尽温度均较低,燃烧迅速且集中;与生物质粉末相比,其固定碳的燃烧更平稳,燃烧时间延长.4种物质之中,松木粒综合燃烧特性最好,玉米秸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压缩颗粒 综合燃烧特性 相对失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颗粒压缩成型力学行为表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楠 王威 +2 位作者 吴俊华 张琬秋 王红英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8,共9页
为了解不同湿热处理条件对饲料制粒过程力学行为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单颗粒压缩(single pellet press,SPP)试验平台,完成了15%、20%和25%水分饲料在70、80、90℃下经过1、3、5 min热处理的颗粒压缩成型试验。根据应力变化率将饲料的... 为了解不同湿热处理条件对饲料制粒过程力学行为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单颗粒压缩(single pellet press,SPP)试验平台,完成了15%、20%和25%水分饲料在70、80、90℃下经过1、3、5 min热处理的颗粒压缩成型试验。根据应力变化率将饲料的压缩曲线划分为压杆入模、挤压段、屈服段和压紧段4个阶段;采用应变强化非线性弹性元件和牛顿黏滞体并联的方式建立了表征压紧段力学行为的非线性弹塑黏性流变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8,平均相对百分误差(e)范围为0.52%~7.13%。湿热处理条件对压紧段流变模型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饲料水分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饲料压缩变形中塑性变形所占比例增大;而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弹性变形比例增大。饲料水分的提高有利于湿热处理后饲料中淀粉、蛋白质等黏结剂成分的表达,高水分饲料的压缩特性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加工 制粒 流变模型 颗粒压缩 湿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粗饲料比例对压缩型TMR颗粒饲料成型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葛文霞 柳旭伟 +3 位作者 梁静 刘艳丰 聂存喜 张文举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27,共7页
为研究不同精粗饲料比例对压缩型TMR颗粒饲料成型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3个不同水平的精粗饲料比5∶5、4∶6、3∶7,粗饲料选用玉米秸秆和苜蓿干草,两者比例分别为1∶2、1∶1、2∶1,采用双因子多水平试验设计,按照压缩TMR颗粒饲料生产工艺... 为研究不同精粗饲料比例对压缩型TMR颗粒饲料成型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3个不同水平的精粗饲料比5∶5、4∶6、3∶7,粗饲料选用玉米秸秆和苜蓿干草,两者比例分别为1∶2、1∶1、2∶1,采用双因子多水平试验设计,按照压缩TMR颗粒饲料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压缩型TMR颗粒饲料,比较不同水平下,精粗比对压缩型TMR颗粒饲料感官性质、含粉率、粉化率、硬度、容重、密度、长度和直径等物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精饲料比例的降低,粗饲料比例的增加,压缩型TMR颗粒饲料的感官品质下降,颗粒含粉率和粉化率显著增加(P<0.05),硬度显著降低(P<0.05),容重和密度显著降低(P<0.05),颗粒长度显著增加(P<0.05),对颗粒直径没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粗饲料组成玉米秸秆与苜蓿干草比对饲料成型品质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精粗比与粗饲料组成的交互作用对颗粒含容重和密度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型TMR颗粒饲料 感官性质 物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状矿石单颗粒压缩破碎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金爱兵 李木芽 +3 位作者 孙浩 唐坤林 刘美辰 韦立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85-3596,共12页
为了从宏观-细观角度探究不同形状矿石颗粒的破碎强度、破碎模式、碎块尺寸分布及断口表面形貌等破碎特性,首先,基于三维扫描技术重构矿石颗粒图像,获取颗粒形状参数;其次,定量表征矿石颗粒外部宏观层次轮廓形态及细观层次凹凸度;最后,... 为了从宏观-细观角度探究不同形状矿石颗粒的破碎强度、破碎模式、碎块尺寸分布及断口表面形貌等破碎特性,首先,基于三维扫描技术重构矿石颗粒图像,获取颗粒形状参数;其次,定量表征矿石颗粒外部宏观层次轮廓形态及细观层次凹凸度;最后,对扫描后的几何平均粒径范围为20~45 mm的不规则磁铁矿矿石颗粒进行单颗粒压缩破碎试验,并重构颗粒断口表面以定量探究断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颗粒的破碎强度分布可用Weibull函数模型拟合,其中Weibull参数m为2.17,特征强度F0为7.20 k N;矿石颗粒破碎模式分为边部磨损、中部破碎、贯通缝破坏、随机开裂4种类型;中部破碎为主要破碎模式,占比为0.433,“第一尺寸碎块”及“第二尺寸碎块”质量分数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均值分别在0.65和0.30左右;但当颗粒3个主维度长度接近时,颗粒不容易发生中部破碎。以分形维数D定量表征颗粒破碎断口表面粗糙度,当截面面积大于36 mm^(2)时,分形维数D更稳定。球度显著影响颗粒破碎断口表面平均分形维数D,扁平度、能量、棱角度及等效粒径4种因素影响程度次之且相近,延伸率的影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采矿法 矿石单颗粒压缩 破碎强度 破碎模式 断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形件颗粒或可压缩粉末软凹模拉深工艺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骆俊廷 黄倩影 +2 位作者 顾勇飞 张春祥 陈燕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745-1747,1753,共4页
提出了一种颗粒或可压缩粉末软凹模成形工艺。基于一定的基本假设,对筒形件颗粒或可压缩粉末软凹模的成形工艺进行了力学分析。将该工艺与刚性模具成形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筒形件成形过程中各变形区域的应力应变状态及数值大小,推导... 提出了一种颗粒或可压缩粉末软凹模成形工艺。基于一定的基本假设,对筒形件颗粒或可压缩粉末软凹模的成形工艺进行了力学分析。将该工艺与刚性模具成形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筒形件成形过程中各变形区域的应力应变状态及数值大小,推导出变形时与颗粒或可压缩粉末接触区域的应力和应变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证明,颗粒或可压缩粉末软凹模成形工艺有利于防止成形零件缺陷的产生,可提高板材的成形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或可压缩粉末 软凹模 力学分析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不可压缩时饱和局部非均匀土孔压动态响应分析
7
作者 曹华峰 韦昌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8-183,共6页
为了分析微细观非均质结构对土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有关局部非均质土波动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导了不考虑固体颗粒压缩性时,能描述局部结构对孔压增长和消散过程影响的动力学模型。针对周期荷载作用下的一维饱和土层,获得了... 为了分析微细观非均质结构对土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有关局部非均质土波动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导了不考虑固体颗粒压缩性时,能描述局部结构对孔压增长和消散过程影响的动力学模型。针对周期荷载作用下的一维饱和土层,获得了孔隙水压分布的解析解。分别以松弛时间和荷载频率为变量,定量分析了这两参数对孔隙水压发展的影响趋势,并确定这两者影响孔压发展的敏感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非均匀土 固体颗粒不可压缩 孔隙水压力 松弛时间 荷载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推注式压缩纤维素止血装置在小型猪深部组织大出血急救中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磊 赵丹阳 +10 位作者 杨志远 叶彤 董佳慧 薛婷 韩鹏 吴卓娜 孙文种 甘慧 窦桂芳 顾若兰 孟志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3-920,共8页
目的评估新型推注式压缩纤维素止血装置在小型猪深部组织大出血急救中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置于过量生理盐水中,测试其吸液性能及体积膨胀性能。取3只大耳白兔的股动脉血,测定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的体外凝血时间... 目的评估新型推注式压缩纤维素止血装置在小型猪深部组织大出血急救中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置于过量生理盐水中,测试其吸液性能及体积膨胀性能。取3只大耳白兔的股动脉血,测定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的体外凝血时间,设置等质量CELOX-A®止血粉为阳性对照组,空白离心管为阴性对照组。取10只大鼠血浆,设置阴性对照组、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敷料组与CELOX-A®止血粉组,使用血栓弹性分析仪测试凝血活性。建立小型猪股动静脉完全切断大出血模型,设置模型组、推注式压缩纤维素止血装置组与CELOX-A®止血粉组,采用平行操作的方法对三组模型猪进行止血,记录止血过程中装置所用数量、按压次数、止血时间、止血过程总出血量,并检测止血前后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病理变化。推注式压缩纤维素止血装置用DMEM培养基浸提后,将浸提液加入生长旺盛的L929细胞中,测试其细胞毒性,同时设置加入苯酚的完全DMEM培养基为阳性对照组,加入完全DMEM培养基为阴性对照组。推注式压缩纤维素止血装置用生理盐水浸提后,将生理盐水浸提液注射到小鼠体内,测试其急性毒性,阴性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为阳性对照组,采用溶血试验测定推注式压缩纤维素止血装置的溶血率。结果装置内部的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在生理盐水中可迅速吸液并膨胀,最大吸水倍率≥7.3倍,体积膨胀倍率3 s即可达到(9.0±0.3)倍。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敷料体外凝血时间[(451.7±26.6)s]较阴性对照组[(703.7±32.1)s]明显缩短(P<0.01),并优于CELOX-A®止血粉[(521.7±18.1)s](P<0.05)。血栓弹力图分析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敷料与CELOX-A®止血粉均能明显缩短血凝块形成时间(P<0.01),且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敷料较CELOX-A®止血粉凝血时间短(P<0.05)。小型猪股动静脉完全切断大出血模型止血疗效评估结果显示,推注式压缩纤维素止血装置组所需产品用量少于CELOX-A®止血粉组[(1.2±0.4)支vs.(2.2±0.4)支,P<0.05],止血所需操作时间短于CELOX-A®止血粉组[(185.5±2.4)s vs.(268.5±83.4)s,P<0.05]。推注式压缩纤维素止血装置组止血前后APTT、PT以及血管组织病理变化均不明显,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以及溶血试验等生物安全性试验结果均在标准范围之内。结论推注式压缩纤维素止血装置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生物安全性,可通过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敷料的强效吸液膨胀性能迅速封堵损伤血管并有效填塞伤腔压迫止血,有望用于我军平战时枪弹伤、锐器伤等造成的肢体结合部位深部组织大出血的急救止血和转运,为大出血伤员的进一步后送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注式止血装置 压缩纤维素止血颗粒 止血敷料 肢体结合部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棉团悬浮速度的理论算法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8
9
作者 买买提明·艾尼 加合甫·阿汗 +2 位作者 吾尔科木·冉合木 古丽巴哈尔·托乎提 金阿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52-62,共11页
针对常规悬浮速度理论值与测试值偏差大的问题,该研究以常规悬浮速度理论为基础,通过量纲分析法和力平衡原理,建立籽棉团物理属性与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轻软可压缩颗粒悬浮速度理论模型。在棉田测试单颗棉桃完全开裂时所含籽棉... 针对常规悬浮速度理论值与测试值偏差大的问题,该研究以常规悬浮速度理论为基础,通过量纲分析法和力平衡原理,建立籽棉团物理属性与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轻软可压缩颗粒悬浮速度理论模型。在棉田测试单颗棉桃完全开裂时所含籽棉团直径,确定气力输棉管道最小直径,并通过管流雷诺数和绕流雷诺数计算确定阻力系数。用体积法测试籽棉团密度,用等密变径法制备6种不同密度、18种不同直径的球形籽棉团试样并进行悬浮速度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单颗棉桃全开裂时直径变化范围在38~54 mm之间,此范围内管流和绕流雷诺数都大于500,阻力系数为0.44;籽棉团松散密度范围为20~90 kg/m^(3),半压实密度范围为90~220 kg/m^(3);籽棉团悬浮速度测试值从直径比(籽棉团直径与管道直径之比)大于0.6开始与常规悬浮速度理论值偏离,直径比等于1时籽棉团悬浮速度测试值不等于0。采用该研究提出的理论算法时,得到的籽棉团悬浮速度分布特征和大小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平均相对误差为4.6%,并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该研究提出的理论算法的有效性。这为籽棉、羊毛和驼绒等轻软可压缩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和装置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农业 悬浮速度 籽棉团 气力输送系统 压缩颗粒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多孔介质中体波传播特性影响参数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志军 夏唐代 +1 位作者 张琼方 黄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43-3450,3459,共9页
基于修正的Biot理论,通过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3种体波(P1、P2、S波)的波速和衰减与固体颗粒压缩性、频率、孔隙率、流体黏滞系数、动力渗透系数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P1、P2波的波速和衰减与固体颗粒压缩性之间近似呈线性... 基于修正的Biot理论,通过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3种体波(P1、P2、S波)的波速和衰减与固体颗粒压缩性、频率、孔隙率、流体黏滞系数、动力渗透系数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P1、P2波的波速和衰减与固体颗粒压缩性之间近似呈线性变化关系,而S波则几乎保持不变,并通过定量比较发现,能否忽略固体颗粒压缩性的影响取决于固体骨架体变模量(bK)与固体颗粒体变模量(sK)的比值;(2)孔隙率对P1、S波波速的影响较为显著,并且预测当孔隙率接近于1.0时,P1、P2波之间发生相互转换;(3)3种体波的波速和衰减均随流体黏滞系数和动力渗透系数而变化,且在这两个参数下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反;(4)3种体波的波速和衰减均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其中,频率对P2波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压缩 频率 孔隙率 流体黏滞系数 动力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and strain of jointed rock containing multi-crack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 A particle flow code approach 被引量:16
11
作者 范祥 KULATILAKE P H S W +1 位作者 陈新 曹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638-645,共8页
The ratio of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to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SCI,B/SUC,B) and the ratio of axial strain at the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to the axial strain at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B,UCB,CI,A,A... The ratio of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to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SCI,B/SUC,B) and the ratio of axial strain at the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to the axial strain at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B,UCB,CI,A,A/SSSS) were studied by performing numerical stress analysis on blocks having multi flaws at close spacing's under uniaxial loading using PFC3 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are obtained: SCI,B/SUC,B has an average value of about 0.5 with a variability of ± 0.1. This range agrees quite well with the values obtained by former research. For joint inclination angle, β=90°,B,UCB,CI,A,A/SSSS is found to be around 0.48 irrespective of the value of joint continuity factor, k. No particular 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B,UCB,CI,A,A/SSSS and β; however, the average B,UCB,CI,A,A/SSSS seems to slightly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k. The variability ofB,UCB,CI,A,A/SSSS i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k.Based on the cases studied in this work,B,UCB,CI,A,A/SSSS ranges between 0.3 and 0.5. This range is quite close to the range of 0.4to 0.6 obtained for SCI,B/SUC,B. The highest variability of ± 0.12 forB,UCB,CI,A,A/SSSS is obtained for k=0.8. For the remaining k values the variability ofB,UCB,CI,A,A/SSSS can be expressed within ± 0.05. This finding is very similar to the finding obtained for the variability of SCI,B/SUC,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ed rock multi flaws uniaxial loading PFC3D model crack initiation stress(SCI B) axial strain at crack initi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sm of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 on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oxidized hematite pellets 被引量:15
12
作者 范建军 邱冠周 +3 位作者 姜涛 郭宇峰 郝海正 杨永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611-2619,共9页
The mechanism of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 on improvement of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oxidized hematite pellets was researched by considering their roasting propert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xidized hematite pel... The mechanism of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 on improvement of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oxidized hematite pellets was researched by considering their roasting propert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xidized hematite pellets require higher preheating temperature and longer preheating time to attain required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pellets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magnetite oxidized pellets.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hematite concentrates are pretreated by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 (HPRG),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s of preheated and roasted oxidized hematite pellets get improved even with lower preheating and roasting temperatures and shorter preheating and roasting time. The mechanism for HPRG to improve roasting properties of oxidized pelle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cause mainly lies in the increase of micro-sized particles and the decrease of dispersion degree for hematite concentrates, which promotes the hematite concentrate particles to be compacted, the solid-phase crystallization, and finally the formation of Fe203 bonding bridges during subsequent high temperature roast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atite concentrate PELLET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 (HPRG) specific surface area lattice defect dispersion degree micro-sized part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