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进抽水压缩空气复合储能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焕然 席光 +7 位作者 李瑞雄 姚尔人 孙中国 王志恒 邹瀚森 令兰宁 贺新 张宇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成为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必经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先进物理储能技术”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发明了新型抽水压缩空气复合储能技术。该技术采用空气和水作... 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成为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必经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先进物理储能技术”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发明了新型抽水压缩空气复合储能技术。该技术采用空气和水作为混合工作介质,利用水力机械设备和空气透平作为系统的复合做功设备,实现储能介质高效等温压缩/膨胀。相比于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新型气液复合空气储能技术具有响应快、效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团队通过10余年的攻关研究,完成了关键设备与储能系统的性能表征、时域特性研究、流体机械关键共性技术集中攻关、空气储能技术全寿命周期性能评估软件的研发及应用,研究成果可为气液复合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近等温压缩 抽水压缩空气复合储能技术 高效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掺氢燃气轮机的综合能源系统热经济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呈帅 梁健 +3 位作者 李波 杨亚欣 胡杨 姚尔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8,共14页
为实现燃驱天然气场站的低碳高效运行,构建了一种新型综合能源系统架构,采用蒸汽循环回收燃气轮机的余热,电能用于驱动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产生氢气,进而将氢气通入燃气轮机中实现掺氢燃烧,同时利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将可再生能源转... 为实现燃驱天然气场站的低碳高效运行,构建了一种新型综合能源系统架构,采用蒸汽循环回收燃气轮机的余热,电能用于驱动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产生氢气,进而将氢气通入燃气轮机中实现掺氢燃烧,同时利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将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稳定的电能输出。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在设计工况下的能量效率、(火用)效率和平准化单位能量成本分别为85.66%、41.37%和294.70元/(MW·h)。敏感性分析表明,燃气轮机压比和掺氢比例、蒸汽循环低压锅炉压力和抽汽系数、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释能功率对系统热力学性能影响显著,而燃气轮机压比和掺氢比例、蒸汽循环抽汽系数对系统经济学性能影响显著。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优(火用)效率和平准化单位能量成本分别为42.31%和284.33元/(M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驱压缩 蒸汽循环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 热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