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次梯度投影算法的压缩感知信号重构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瑞宇 邹采荣 +1 位作者 王青云 张学武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83-1889,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自适应次梯度投影算法(Adaptive Subgridient Projection Method,ASPM)进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信号重构的方案。ASPM算法首先根据CS重构模型建立包含稀疏重构信号并具有随机属性的凸集,然后运用并行次梯...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自适应次梯度投影算法(Adaptive Subgridient Projection Method,ASPM)进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信号重构的方案。ASPM算法首先根据CS重构模型建立包含稀疏重构信号并具有随机属性的凸集,然后运用并行次梯度投影的思想将对该凸集的投影转化为对多个闭合半平面的投影,最后将更新后的干扰抑制滤波器系数矢量投影到限定集合上。同时为了获得快速收敛性,本文设计了在迭代的不同阶段自适应地调节该膨胀系数的机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快速收敛性和较低的重构误差,在不同的噪声强度下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投影 压缩感知 稀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投影梯度追踪的压缩感知重建算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志林 陈后金 +1 位作者 姚畅 李居朋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18-1223,共6页
为了改进方向追踪法的重建精度和算法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谱投影梯度(Spectral projected gradient,SPG)追踪的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重建算法.该算法采用方向追踪法框架,运用谱投影梯度方法计算更新方向和步长,引进非单调线... 为了改进方向追踪法的重建精度和算法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谱投影梯度(Spectral projected gradient,SPG)追踪的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重建算法.该算法采用方向追踪法框架,运用谱投影梯度方法计算更新方向和步长,引进非单调线性搜索策略使算法避免收敛至局部最优解.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通过设定合适的阈值参数可以取得重建精度和算法效率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信号重建 投影梯度 方向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WSN中基于能量有效性自适应观测的梯度投影稀疏重构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晓荣 姚英彪 +1 位作者 包建荣 陆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3,共7页
针对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侧的模拟信息转换器对本地感知数据进行稀疏表示与压缩测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有效性观测的梯度投影稀疏重构(GPSR)方法。该方法根据事件区域内认知节点对实际感知到的非平稳信号空时相关性结构,... 针对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侧的模拟信息转换器对本地感知数据进行稀疏表示与压缩测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有效性观测的梯度投影稀疏重构(GPSR)方法。该方法根据事件区域内认知节点对实际感知到的非平稳信号空时相关性结构,映射到小波正交基级联字典进行稀疏变换,通过加权能量子集函数进行自适应观测,以能量有效的方式获取合适的观测值,同时对所选观测向量进行正交化构造测量矩阵。汇聚节点采用GPSR算法进行自适应压缩重构。仿真比较了GPSR自适应重构与正交匹配追踪(OMP)重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压缩比小于0.2的区域内,基于能量有效性观测的GPSR自适应重构效果优于传统随机高斯测量信号重构。在相同节点数情况下,GPSR自适应压缩重构方法在低信噪比区域内具有较小的重构均方误差,且该方法所需观测数明显低于随机高斯观测,同时有效保障了感知节点的能耗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有效性 梯度投影稀疏重构 自适应压缩 加权能量子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噪语音压缩与重构的自适应共轭梯度投影算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真真 杨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00-2207,共8页
针对含噪语音信号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后采用梯度投影(gradient projection,GP)算法收敛速度慢且重构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共轭梯度投影(adaptive conjugate gradient projection,ACGP)算法对含噪语音进行压缩与重构。... 针对含噪语音信号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后采用梯度投影(gradient projection,GP)算法收敛速度慢且重构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共轭梯度投影(adaptive conjugate gradient projection,ACGP)算法对含噪语音进行压缩与重构。ACGP算法首先将CS理论中求解含噪语音信号在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域上的稀疏解的非线性凸优化问题,转化为有边界约束的二次规划(bound constrained quadratic program,BCQP)问题,然后根据原含噪语音信号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自适应选择最佳重构参数,用ACGP算法对含噪语音信号的DCT域的稀疏系数进行重构,进而重构出原始语音信号。该算法将共轭性与GP算法相结合,避免了其搜索路径成"锯齿"状,使得其收敛速度更快;且该算法根据原含噪信号的信噪比自适应选择最佳重构参数,使得在重构语音的同时提高了原信号信噪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CGP算法具有更快速的收敛性和更高的信噪比,且在不同噪声强度下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共轭梯度投影 梯度投影 压缩感知 含噪语音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梯度投影稀疏重构和复数小波的图像重构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彦彦 李莉 +1 位作者 张晶 贾英茜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6-490,共5页
压缩感知主要包括随机投影和重构两部分。针对迭代收缩算法收敛速度较慢,普通二维小波变换缺少方向性表示的缺点,利用置乱离散余弦变换(PDCT)实现随机投影,重构时采用梯度投影算法,在简化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迭代的方式完善图像在双树复... 压缩感知主要包括随机投影和重构两部分。针对迭代收缩算法收敛速度较慢,普通二维小波变换缺少方向性表示的缺点,利用置乱离散余弦变换(PDCT)实现随机投影,重构时采用梯度投影算法,在简化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迭代的方式完善图像在双树复数小波域的变换系数,最后经反变换后得到重构图像。在同一重构算法下,比较了利用双树复数小波变换和双正交小波变换的重构结果,结果表明前者重构后的图像在细节和平滑度上优于后者,在峰值信噪比(PSNR)上平均高出约1.5 dB;同一稀疏域中,梯度投影算法的收敛速度优于迭代收缩算法;相同稀疏域和重构算法下,PDCT与结构随机矩阵相比在PSNR上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图像重构 随机投影 稀疏表示 双树复数小波 置乱离散余弦变换 梯度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观测信号的低秩稀疏分解 被引量:2
6
作者 潘金凤 尹丽菊 +1 位作者 高明亮 邹国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4-239,共6页
低秩稀疏分解是可应用于视频监控的一种视频分析方法,与满足Nyquist定理的采样信号相比,压缩感知观测信号的低秩稀疏分解难度更大。借鉴在低秩稀疏分解时将信号投影到其低秩部分的正交空间方法,提出先压缩观测再投影与先投影再压缩观测... 低秩稀疏分解是可应用于视频监控的一种视频分析方法,与满足Nyquist定理的采样信号相比,压缩感知观测信号的低秩稀疏分解难度更大。借鉴在低秩稀疏分解时将信号投影到其低秩部分的正交空间方法,提出先压缩观测再投影与先投影再压缩观测两种不同的压缩观测与投影方法,推导出每种方法的投影与压缩观测合并算子,分别对稀疏前景与低秩背景进行压缩感知重构,实现时变稀疏信号压缩观测的低秩稀疏分解。由于背景的缓慢变化会使低秩矩阵的正交空间发生改变,应用结构相似度来判断相邻帧低秩矩阵的变化情况,并估计该正交空间是否需要更新。实验结果表明,与SpaRcs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在较低的压缩采样率下实现更精确的信号低秩背景与稀疏前景的直接分离重构,每帧图像压缩感知重构结果的峰值信噪比最多能够提高2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稀疏分解 压缩感知 正交投影 结构相似度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恢复的梯度投影算法在PPG信号重建中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凯丽 金杰 张瑞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542,共7页
光电容积描记(PPG)法是一种无创测量人体脉搏信号的方法,其波形反映血管中的血液容积变化,在诊断心血管疾病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这种方法容易因病人有意或无意运动产生运动伪影(MA)而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压缩... 光电容积描记(PPG)法是一种无创测量人体脉搏信号的方法,其波形反映血管中的血液容积变化,在诊断心血管疾病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这种方法容易因病人有意或无意运动产生运动伪影(MA)而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框架,采用稀疏恢复的梯度投影(GPSR)算法,对PPG信号进行滤噪和恢复。对于非稀疏信号,压缩感知包括稀疏和恢复两个步骤:首先为保证信号的重要信息不被破坏,利用哈尔小波基找到最佳稀疏域,对信号进行稀疏变换;然后采用GPSR算法,在恢复信号的同时去除MA噪声。实验测量3种受MA影响的带噪PPG信号,并用GPSR算法处理分析。另测50名健康成年人在垂直运动时产生的带噪PPG信号,计算带噪与重建PPG信号的心率和均方误差(MSE)。将得到的两种心率分别与无噪声PPG信号心率通过Bland-Altman方法做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带噪与无噪声PPG信号的差异范围在±23 beat/min,而重建PPG信号在±2.7 beat/min。由均方误差的Box Plot图可知,重建信号的MSE比带噪信号降低约50%。这些结果均表明,GPSR算法能明显降低信号中的运动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恢复的梯度投影 光电容积描记法 压缩感知 运动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采样及平滑投影的分块压缩感知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石翠萍 王立国 +1 位作者 那与晶 黄柏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7-883,共7页
针对传统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压缩感知算法中,将固定码率分配给各子带,从而限制了重构图像质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采样及平滑投影的分块压缩感知方法。该方法在图像的空间域和稀疏域中进行相应的多尺度重构,在各分割块的基础上... 针对传统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压缩感知算法中,将固定码率分配给各子带,从而限制了重构图像质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采样及平滑投影的分块压缩感知方法。该方法在图像的空间域和稀疏域中进行相应的多尺度重构,在各分割块的基础上,在空间域使用平滑滤波器进行平滑投影,在稀疏域进行稀疏变换和阈值处理。采用了不同的观测矩阵对各层小波系数进行观测,改善了块效应。通过自适应采样,克服了各子块间采样率相同而限制了稀疏性能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采样率下,本文提出的分块压缩感知算法均能得到质量更好的重构图像,且比传统方法的重构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采样 平滑投影 多尺度块 压缩感知 多尺度重构 稀疏性能 滤波器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压缩感知及其重构算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梁瑞宇 邹采荣 +2 位作者 赵力 奚吉 张学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在研究语音信号在小波域的稀疏性的基础上,提出双正交小波变换的方法,与一维小波变换方法相比稀疏度提高10%~25%.此外,提出基于自适应次梯度投影算法(ASPM)进行压缩感知(CS)语音信号重构的方案.ASPM算法首先根据压缩感知重构模型建立... 在研究语音信号在小波域的稀疏性的基础上,提出双正交小波变换的方法,与一维小波变换方法相比稀疏度提高10%~25%.此外,提出基于自适应次梯度投影算法(ASPM)进行压缩感知(CS)语音信号重构的方案.ASPM算法首先根据压缩感知重构模型建立包含稀疏重构信号并具有随机属性的凸集,然后运用次梯度投影的思想将该凸集的投影转化为对多个闭合半平面的投影,最后将更新后的稀疏重构信号投影到限定集合上.同时,该算法设计了自适应调节膨胀系数的机制以获得快速收敛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快速收敛性和较低的重构误差,在不同的噪声强度下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投影 双正交小波 压缩感知 稀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理论与光学压缩成像系统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严奉霞 王泽龙 +1 位作者 朱炬波 刘吉英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7,共8页
压缩感知理论为提升信息获取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表明当被探测信号具有稀疏性时,则获取信号所必需的测量数据与其稀疏度K量级相当,而远小于信号的维数N(Shannon采样定理所要求的采样数)。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成像技术(压缩成像)则将感... 压缩感知理论为提升信息获取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表明当被探测信号具有稀疏性时,则获取信号所必需的测量数据与其稀疏度K量级相当,而远小于信号的维数N(Shannon采样定理所要求的采样数)。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成像技术(压缩成像)则将感知、压缩和数据处理三个过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了传统成像系统"先采样再压缩"方式带来的传感器和计算资源浪费。本文从稀疏性、投影测量矩阵的设计与可重构条件、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三个方面概述了压缩感知理论及进展,并以光学成像为背景,详细阐述了最近提出的几类光学压缩成像系统,最后,探讨了压缩感知及压缩成像方面目前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光学压缩成像 稀疏表示 投影测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数据融合树的压缩感知算法 被引量:18
11
作者 黄海平 陈九天 +1 位作者 王汝传 张永灿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64-2369,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等特点,将路由策略考虑到投影矩阵的设计中,该文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树的压缩感知算法(Compressed Sensing algorithm based on Data Fusion Tree,CS-DFT)。该算法采用稀疏投影矩阵最小化通信消耗,在生成数据...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等特点,将路由策略考虑到投影矩阵的设计中,该文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树的压缩感知算法(Compressed Sensing algorithm based on Data Fusion Tree,CS-DFT)。该算法采用稀疏投影矩阵最小化通信消耗,在生成数据融合树的同时减小投影矩阵与稀疏基之间的相关度以保证数据的重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不仅在重构质量和能量消耗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同时对于不同稀疏基下的数据也有较高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压缩感知 数据融合树 稀疏随机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压缩感知重构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万泽 何劲 +2 位作者 魏星 颜佳冰 耿晓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94-196,共3页
根据图像信号在Contourlet变换域的稀疏特性,分析Contourlet变换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压缩感知重构方法。针对Contourlet变换的基函数并不严格规范正交、无法构造正交变换矩阵的问题,采用改进梯度投影算法恢复稀疏... 根据图像信号在Contourlet变换域的稀疏特性,分析Contourlet变换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压缩感知重构方法。针对Contourlet变换的基函数并不严格规范正交、无法构造正交变换矩阵的问题,采用改进梯度投影算法恢复稀疏处理后的系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实现图像的低速率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OURLET变换 图像信号 稀疏特性 图像压缩 压缩感知 梯度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梯度投影法的谐波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敏 许仙明 +1 位作者 陈艳 黄灿英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4-619,共6页
针对传统谐波源定位计算复杂且精度低的问题,结合考虑到谐波源分布的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梯度投影法的谐波源定位方法.以节点的注入谐波电流为状态量,以支路的谐波电流为量测量建立谐波源定位约束二次规划模型,并基于滞后最速下... 针对传统谐波源定位计算复杂且精度低的问题,结合考虑到谐波源分布的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梯度投影法的谐波源定位方法.以节点的注入谐波电流为状态量,以支路的谐波电流为量测量建立谐波源定位约束二次规划模型,并基于滞后最速下降法来求解加速梯度投影问题.该方法能自动选取动量参数,只需要较少的测量值即可快速定位谐波源,显著提高收敛速度.在不同噪声干扰条件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获得更高的谐波源定位精度,且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源定位 梯度投影 稀疏 压缩感知 最速下降法 二次规划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史久根 吴文婷 刘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在图像压缩感知中,梯度投影恢复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迭代次数多、对数据稀疏度过分敏感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将拟牛顿法引入稀疏梯度投影算法中,利用拟牛顿法的估计校正机制以及其全局超线性收敛性,通过... 在图像压缩感知中,梯度投影恢复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迭代次数多、对数据稀疏度过分敏感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将拟牛顿法引入稀疏梯度投影算法中,利用拟牛顿法的估计校正机制以及其全局超线性收敛性,通过对目标函数的校正,获得更精确的搜索方向,从而减少迭代次数,构成有效收敛的图像恢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梯度投影恢复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保证较好图像恢复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并且在减少迭代次数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重构误差,得到稳定收敛的重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梯度投影 拟牛顿法 重构 稳定性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随机投影和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瑞 杜林峰 +1 位作者 陈俊丽 万旺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1-1427,1433,共8页
引入压缩感知理论解决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方法中融合质量和数据压缩问题,探索在达到一定融合质量的同时降低融合所需计算代价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随机投影对待融合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再对压缩数据进行稀疏表示得到稀疏系数,根据融... 引入压缩感知理论解决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方法中融合质量和数据压缩问题,探索在达到一定融合质量的同时降低融合所需计算代价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随机投影对待融合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再对压缩数据进行稀疏表示得到稀疏系数,根据融合影响因子确定融合稀疏表示系数获得融合图像.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在较低压缩比下具有与传统方法可比拟的融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压缩感知 随机投影 稀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特征稀疏表示目标跟踪 被引量:19
16
作者 孙晓燕 常发亮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91-3197,共7页
传统的压缩感知目标跟踪算法在光照变化剧烈、目标与背景存在一定相似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跟踪偏差,故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进行压缩感知跟踪方法。该方法用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替换原来的广义类Haar特征进行压缩感知跟... 传统的压缩感知目标跟踪算法在光照变化剧烈、目标与背景存在一定相似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跟踪偏差,故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进行压缩感知跟踪方法。该方法用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替换原来的广义类Haar特征进行压缩感知跟踪。首先,将梯度方向直方图作为原始特征,并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得到稀疏表示的特征子空间;然后,在后续帧中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目标位置的搜索;最后,对分类器进行在线更新。由于梯度特征能更稳定地表示目标,所以这种跟踪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另外在计算时采用了积分直方图技术,有效克服了计算量大的问题。对不同视频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验环境Intel Core2 2.93GHz,matlab R2010a,图像大小320×240下,跟踪速率可达到10frame/s。在目标姿态、环境光照变化剧烈,背景中存在与目标有一定相似性的物体等情况下跟踪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梯度方向直方图 稀疏表示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和间谐波检测的压缩感知恢复算法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挺 武金成 袁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475-5482,共8页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技术在采样中完成对数据的压缩,相比传统Nyquist采样方法有效降低采样信号数据量,克服采样端压缩复杂度高,对硬件需求大的缺点。该文通过理论证明指出电网信号基波–谐波稀疏度特性,并基于此特性提出一...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技术在采样中完成对数据的压缩,相比传统Nyquist采样方法有效降低采样信号数据量,克服采样端压缩复杂度高,对硬件需求大的缺点。该文通过理论证明指出电网信号基波–谐波稀疏度特性,并基于此特性提出一种新型基波滤除谱投影梯度算法(SPGFF)。通过西门子Benchmark 0.4 k V电网通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SPG-FF算法比现有方法有效提升了谐波检测精度和信号重构精度,对谐波和间谐波的检测误差分别小于6.8×10-5和6.2×10-3,重构信号的信噪比高于89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间谐波 压缩感知 基波滤除谱投影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8
作者 乔建华 张雪英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61-3269,共9页
为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压缩数据收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评估,对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系统的介绍。首先,介绍了压缩数据收集及改进方法的框架的建立;然后,分别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模式和压缩感知理论的三要素,... 为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压缩数据收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评估,对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系统的介绍。首先,介绍了压缩数据收集及改进方法的框架的建立;然后,分别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模式和压缩感知理论的三要素,对压缩数据收集方法分类进行了阐述;接下来,说明了压缩数据收集的自适应和优化问题,与其他方法的联合应用,及实际应用范例;最后,指出了压缩数据收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压缩感知 数据收集 路由 稀疏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稀疏投影的数据收集方案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鹏 王建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45-3453,共9页
考虑到现有的基于压缩感知的数据收集方法大多采用密集投影来收集节点的数据,导致数据传输代价过高、节点能耗过快缩短了网络生命周期,提出一种基于稀疏投影的数据收集方案(DGSP)。其步骤为:首先,设计一种基于最小化传输开销的稀疏投影... 考虑到现有的基于压缩感知的数据收集方法大多采用密集投影来收集节点的数据,导致数据传输代价过高、节点能耗过快缩短了网络生命周期,提出一种基于稀疏投影的数据收集方案(DGSP)。其步骤为:首先,设计一种基于最小化传输开销的稀疏投影矩阵用于节点数据采样,并利用亚高斯分布的尾部有界性证明其RIP性质;然后,以网络负载均衡和网络生命周期最大化为目标来构建数据收集树,并将树中节点的下一跳选择问题建模成半匹配问题;最后,提出改进的Hungarian算法在多项式时间内解决它。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目前典型的CDG,EDCA和MTT方案而言,DGSP的数据重构误差、能耗和延时等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收集 压缩感知 稀疏投影 半匹配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补分析模型下迭代硬阈值正交投影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宗念 李金徽 +1 位作者 黄仁泰 闫敬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87-2389,2393,共4页
为了从含噪声的测量矢量中重构信号,研究了稀疏补分析模型理论及其迭代硬阈值正交投影算法。通过采用稀疏补正交投影修改了稀疏补分析模型下迭代硬阈值算法的迭代追踪过程;分析了迭代步长和稀疏补取值大小对算法收敛速度和重构性能的影... 为了从含噪声的测量矢量中重构信号,研究了稀疏补分析模型理论及其迭代硬阈值正交投影算法。通过采用稀疏补正交投影修改了稀疏补分析模型下迭代硬阈值算法的迭代追踪过程;分析了迭代步长和稀疏补取值大小对算法收敛速度和重构性能的影响,找出了选取最优迭代步长和最佳稀疏补取值方法;提出并实现了稀疏补分析模型下迭代硬阈值正交投影算法,给出了算法收敛的充分条件和重构信号误差范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平均运算时间仅仅为AIHT、AL1和GAP算法的19%、11%和10%;算法重构信号的综合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比AIHT算法提高了0.89 dB,但比AIHT、AL1算法稍逊色。算法在满足给定条件下能够以高概率实现含噪信号重构,重构信号的综合平均PSNR与典型算相比没有明显下降,但运算时间大为缩短,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补分析模型 迭代 硬阈值 正交投影 信号重构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