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蒸气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的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范晓伟 阴建民 +1 位作者 刘海峰 陈钟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11,共7页
提出一种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该循环相对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改动较小,易于实现.针对此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相同工况下的简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作了比较.对7种不同制冷工质讨论了喷射器喷射系数及其效率对循环性能的影... 提出一种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该循环相对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改动较小,易于实现.针对此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相同工况下的简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作了比较.对7种不同制冷工质讨论了喷射器喷射系数及其效率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循环性能系数COP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新循环能有效地提高循环性能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 喷射 COP 制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压缩/喷射冰箱混合制冷循环理论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健翔 谭连城 +4 位作者 阴建民 彭雄兵 傅宏涛 郝轶群 陈原 《制冷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双门冰箱冷冻室及冷藏室温差较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并加工制造了新循环冰箱,降低了冷藏室与蒸发器之间由于温差过大造成的有效能损失。以R12以及它的可能替代物R152a、R134a、R22/R152a等作为制冷剂的模... 针对双门冰箱冷冻室及冷藏室温差较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并加工制造了新循环冰箱,降低了冷藏室与蒸发器之间由于温差过大造成的有效能损失。以R12以及它的可能替代物R152a、R134a、R22/R152a等作为制冷剂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新循环性能系数COP及容积制冷量较原蒸汽压缩循环有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新循环冰箱,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 冰箱 混合制冷 制冷 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温冰箱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系统的设计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苏跃红 葛新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喷射器的性能、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能否成功地应用于双温冰箱的关键.本文对小型喷射器的设计计算及加工方案和混合循环制冷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了喷射器的增压作用和... 喷射器的性能、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能否成功地应用于双温冰箱的关键.本文对小型喷射器的设计计算及加工方案和混合循环制冷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了喷射器的增压作用和混合循环的节能作用;同时,说明了小型喷射器的简化加工方案是可行的,两个蒸发器串联设计的混合循环制冷系统是一种变工况适应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箱 压缩 喷射 喷射 制冷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温冰箱两种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苏跃红 葛新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介绍了双温冰箱冷藏室蒸发器和冷冻室蒸发器并联工作及串联工作的两种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方式.通过理论计算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同时,讨论了不同回热方案对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混合制冷循环 串联 冰箱 压缩 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温冰箱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苏跃红 葛新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31-435,共5页
通过对双温冰箱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系统的分析阐明了混合循环的节能原理,同时推导了混合制冷循环的理想制冷系数.理论计算表明混合制冷循环系统的效率比简单制冷循环的高.
关键词 压缩喷射 制冷循环 YONG 双温冰箱 冰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辅助喷射−蒸气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的性能分析
6
作者 刘肖 刘晔 鱼剑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37-1845,共9页
为了提高传统的单回路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将常规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与太阳能驱动的喷射制冷循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辅助的混合喷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在该新型循环中,首先采用过冷器将喷射制冷循环与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相结... 为了提高传统的单回路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将常规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与太阳能驱动的喷射制冷循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辅助的混合喷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在该新型循环中,首先采用过冷器将喷射制冷循环与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相结合,利用太阳能集热板收集太阳能,并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喷射制冷循环增加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过冷度,通过增加循环的制冷量进而提高循环的综合性能;其次,建立热力学模型,利用REFPROP软件的数据库获取制冷剂物性参数并使用FORTRAN程序计算该新型循环性能;最后,研究蒸发温度等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范围内,混合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单位容积制冷量比常规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分别可提高10.4%和13.6%;混合制冷循环存在最佳中间温度,当中间温度为20℃时,循环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5.50;在设计工况范围内,喷射器的喷射系数和升压比最高可分别达到1.09和1.87;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与中间温度等循环参数均对喷射器的性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降低蒸发温度和中间温度或者升高冷凝温度,均可以增大喷射器升压比,减小喷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制冷循环 喷射 循环性能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器几何结构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耿利红 马新灵 +1 位作者 魏新利 王中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3-1081,共9页
以R134a为工质,采用包含混合室内摩擦损失的等面积混合模型,研究了两相喷射器几何结构和工况参数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P)、单位容积制冷量(qv)、压缩比和排气温度的影响,并与传统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喷射... 以R134a为工质,采用包含混合室内摩擦损失的等面积混合模型,研究了两相喷射器几何结构和工况参数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P)、单位容积制冷量(qv)、压缩比和排气温度的影响,并与传统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喷射器存在一个最优面积比使压缩/喷射制冷循环COP和单位容积制冷量qv最大,且最优面积比值随工质的不同和工况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同工况参数下,以R134a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大于以R1234yf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在相同工质和工况参数下,等面积混合模型计算的最优面积比小于等压混合模型的计算值,即在相同工质和工况参数下,按照等面积混合模型设计的喷射器外型尺寸较小;给出的以R134a和R1234yf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过冷度和过热度之间的关联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在所进行的研究工况范围内,压缩/喷射制冷循环较传统压缩制冷循环COP最大可提高20%,单位容积制冷量qv最大可提高28%,此时冷凝温度为55℃,蒸发温度为-10℃,过冷度和过热度都为0℃,对应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喷射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面积比 工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蒸气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江涛 刘志刚 +1 位作者 郭航 傅秦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7-49,共3页
对新型蒸气压缩 /喷射制冷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并对几种常见的混合工质和纯工质R1 2的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混合工质 蒸气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双蒸发器压缩/喷射式跨临界制冷循环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一太 管海清 +1 位作者 杨俊兰 刘圣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为减小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节流部分的膨胀功损失,提高系统性能,可在小型制冷系统中采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部分回收工质从高压到低压过程的膨胀功。在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CO_2跨临界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的效率分析模型。... 为减小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节流部分的膨胀功损失,提高系统性能,可在小型制冷系统中采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部分回收工质从高压到低压过程的膨胀功。在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CO_2跨临界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的效率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喷射器出口背压下,CO_2跨临界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可以得到较高的循环性能。蒸发温度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两工况的变化对该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在较低蒸发温度下,该系统可以明显降低压缩机出口温度,有利于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循环 压缩 喷射制冷循环 喷射 能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晓伟 阴建民 陈钟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9,共4页
建立了蒸气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的实验装置.在与原系统最优充灌量相同的条件下,测试了不同喷嘴出口直径下新循环系统的冷却速度曲线和耗电量.结果表明,在出口直径d=0.3~0.4mm内,新循环系统有节能效果.
关键词 制冷循环 蒸气压缩 蒸气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跨临界双级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英柏 刘迎福 +1 位作者 汤建成 孙刚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5-649,共5页
建立了同时采用双级压缩和利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的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模型,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分析了高压压力、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蒸发温度和高、低压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并与CO2跨临界单级压缩/喷... 建立了同时采用双级压缩和利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的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模型,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分析了高压压力、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蒸发温度和高、低压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并与CO2跨临界单级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双级压缩/喷射循环的性能系数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循环;随着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升高和蒸发温度的降低,循环的性能系数分别降低了54.9%和43.2%,并且其下降速度大于双级循环的性能系数下降速度;高、低压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升高均导致双级压缩/喷射循环性能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 双级压缩 喷射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性能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敬辉 陈江平 陈芝久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8-542,共5页
建立了对双温压缩/喷射混合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理论分析的热力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带有蒸发压力调节阀的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和三种压缩/喷射混合的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理论制冷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 建立了对双温压缩/喷射混合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理论分析的热力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带有蒸发压力调节阀的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和三种压缩/喷射混合的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理论制冷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可以回收膨胀阀和蒸发压力调节阀的节流损失,提高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高温蒸发器制冷量越大,双温压缩/喷射混合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的提高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 制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喷射-压缩复合循环制冷系统节能运行优化工况点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静 张小松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53,共7页
CCRS是使用机械压缩机的制冷循环 (RAC/MC)和使用喷射器的冷却循环 (EJC)复合的一种新型节能循环系统。其中EJC是由RAC/MC的余热驱动的 ,并作为RAC/MC的底部循环。通过分析表明 ,CCRS的COP值比单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COP有明显提高 ,而... CCRS是使用机械压缩机的制冷循环 (RAC/MC)和使用喷射器的冷却循环 (EJC)复合的一种新型节能循环系统。其中EJC是由RAC/MC的余热驱动的 ,并作为RAC/MC的底部循环。通过分析表明 ,CCRS的COP值比单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COP有明显提高 ,而且合理的喷射冷却循环工况对COP值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在喷射工况一定时 ,发生器中温度的变化 ,使得系统的制冷量和COP存在极限值 ,此时对应的工况即系统的最佳工况 ,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还比较了系统使用R2 2和R1 34a作为压缩式制冷循环制冷剂的性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 压缩 复合循环制冷系统 节能 COP 运行工况 优化 R22 R134A 制冷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H_3压缩/喷射复叠循环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利蓉 马一太 管海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60,共4页
为利用CO2跨临界循环气体冷却器放热段较大的温度滑移,减小节流部分的膨胀功损失,提高系统性能,可在制冷系统中利用CO2跨临界循环与NH3喷射循环复合实现压缩/喷射复叠式系统。在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计算结... 为利用CO2跨临界循环气体冷却器放热段较大的温度滑移,减小节流部分的膨胀功损失,提高系统性能,可在制冷系统中利用CO2跨临界循环与NH3喷射循环复合实现压缩/喷射复叠式系统。在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NH3循环喷射器引射流体温度和出口的冷凝温度对引射系数影响很大,在较高引射流体温度和较低冷凝温度下,CO2跨临界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可以得到较高的循环性能。在较低CO2跨临界循环蒸发温度和压缩机效率时,此循环相对基本循环有明显优势。降低发生器温差也是提高循环性能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循环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喷射 能效比(E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温空调器的混合制冷理论循环原理和节能潜力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蕾 赵锡锦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01,共6页
提出一种由空气处理器和金属辐射板作为双温蒸发器的新型空调制冷系统和相应的混合制冷理论循环。新型空调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两个热力膨胀阀、喷射器和双温度蒸发器构成。本文对制冷循环的性能以及室内空气处理过程进行了... 提出一种由空气处理器和金属辐射板作为双温蒸发器的新型空调制冷系统和相应的混合制冷理论循环。新型空调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两个热力膨胀阀、喷射器和双温度蒸发器构成。本文对制冷循环的性能以及室内空气处理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双温空调制冷理论循环的性能可比常规带新风的空调器提高13.73%,制冷系数可达7.43;当室内新风负荷和湿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双温空调的制冷性能系数会有所降低,但仍比常规空调器的理论性能系数高5.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温空调 混合制冷循环 性能系数 喷射 金属辐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非共沸混合工质复叠制冷机循环的研究
16
作者 成珂 李新中 束鹏程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59,共1页
非共沸混合工质复叠制冷机是利用非共沸工质相变分离的原理进行制冷循环的一种新形式 ,具有高可靠性与长寿命的特点。该型循环制冷机只需要采用普通用压缩机 ,且冷冻润滑油由于在循环的前期分离阶段可以带回压缩机而无需改动 ,因此具有... 非共沸混合工质复叠制冷机是利用非共沸工质相变分离的原理进行制冷循环的一种新形式 ,具有高可靠性与长寿命的特点。该型循环制冷机只需要采用普通用压缩机 ,且冷冻润滑油由于在循环的前期分离阶段可以带回压缩机而无需改动 ,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重大的经济价值。本文以PR方程在二元相平衡状态下进行非共沸混合工质物质参数计算 ,使用计算机模拟了该循环在理想状态下的循环过程。该项研究为实际设计制冷机在工质选择 ,循环参数设计及相关方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沸混合工质 复叠制冷循环 压缩 冷冻润滑油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K~150K温区混合工质内复叠节流制冷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建丽 公茂琼 +1 位作者 吴剑峰 胡勤国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42,47,共5页
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正在许多方面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提出了利用内复叠节流制冷系统获得 1 2 0K~ 1 5 0K温区的制冷方案并分析了它的应用前景 ,建立了相应的单级油润滑制冷压缩机驱动的实验系统。无热负荷时最低温度达到 1 1 2... 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正在许多方面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提出了利用内复叠节流制冷系统获得 1 2 0K~ 1 5 0K温区的制冷方案并分析了它的应用前景 ,建立了相应的单级油润滑制冷压缩机驱动的实验系统。无热负荷时最低温度达到 1 1 2K ,在 1 30K时获得了 6 0W的制冷量 ,1 35K时获得了 74W的制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工质节流制冷 内复叠循环 制冷压缩 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能耗与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季红军 陶乐仁 +3 位作者 王金锋 郑志皋 张海军 黄理浩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1-514,共4页
选用大金的1P挂壁机FTXD25DV2C,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VCRC)和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循环(SERC)进行了能耗比较.能耗从火用和一次能源能效比(PEER)方面分析,SERC的火用效率为0.065,VCRC的火用效率可以达到0.392 1.SERC在集热器和喷射器中能... 选用大金的1P挂壁机FTXD25DV2C,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VCRC)和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循环(SERC)进行了能耗比较.能耗从火用和一次能源能效比(PEER)方面分析,SERC的火用效率为0.065,VCRC的火用效率可以达到0.392 1.SERC在集热器和喷射器中能源的利用率不高,火用损失最大.VCRC的一次能源能效比为2.60,而与此相比SERC的一次能源能效比为5.26.但是即使SERC的使用寿命是VCRC的3倍,SERC的初投资的年度化成本依然比VCRC高出三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太阳能喷射制冷循环 [火用] PEER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混合制冷系统有效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路 徐心茹 +1 位作者 杨敬一 赵晓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13-414,共2页
用Aspen Plus软件对Linde天然气液化工艺的混合冷剂液化流程(MRC)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液化天然气产品中各组分(N2、CH4、C2H6、C3H8、i&n-C4H10、i&n-C5、C6+、H2S、CO2)含量与原工艺包数据最大误差0.56%。因此通过AspenPlus... 用Aspen Plus软件对Linde天然气液化工艺的混合冷剂液化流程(MRC)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液化天然气产品中各组分(N2、CH4、C2H6、C3H8、i&n-C4H10、i&n-C5、C6+、H2S、CO2)含量与原工艺包数据最大误差0.56%。因此通过AspenPlus建立的MRC模型是可靠的。对压缩、换热、节流阀节流降压及冷剂混合四个过程进行有效能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机三段功耗分别为10997kW、4133kW、3438kW,总功耗为18568kW。压缩机三段有效能损失分别为5516kW、2123kW、1756kW,总有效能损失为9395kW。预冷、液化、过冷换热器换热量分别为19696kW、18547kW、4415kW,有效能损失分别为2641kW、919kW、327kW,换热系统总换热量为42685kW,有效能损失3887kW。节流阀JT-1、JT-2、JT-3、JT-4的有效能损失分别为182.2kW、300.2kW、167.3kW、541.2kW,节流阀总有效能损失为1191kW。流体混合总有效能损失为626.6kW。系统总有效能损失为15100kW。可见MRC系统的有效能损失主要发生在压缩和冷剂换热过程,其分别占总有效能损失的62.2%、25.7%,因此这两个过程是节能降耗的重点。本文建议利用最后分离出再生气的冷量对天然气进入预冷换热器E-301前进行冷却,减少预冷换热器E-301的换热温差,减小其有效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混合制冷循环 压缩 换热 有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喷射器流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亮 刘敬辉 +1 位作者 陈江平 陈芝久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1,共6页
研究了压缩/喷射制冷系统中两相流喷射器内的射流发展过程,沿喷射器内部射流的流动方向分段对射流压力调整过程、射流混合、均匀过程和扩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变化特性。模型的预测结果... 研究了压缩/喷射制冷系统中两相流喷射器内的射流发展过程,沿喷射器内部射流的流动方向分段对射流压力调整过程、射流混合、均匀过程和扩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变化特性。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在变化趋势上完全一致,压缩/喷射制冷循环中的冷凝温度越大,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越大,节能效果越好;蒸发温度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引射比最大,出口背压增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两相流喷射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喷嘴 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