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蔡华通 高世桥 +1 位作者 李平 王华敏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8-253,257,共7页
针对现有压电、电磁俘能器不能同时输出大电压和大电流,设计了一种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根据设计的复合式俘能器结构进行了理论建模,推导出了电压、电流、振幅和输出功率的表达式,并利用Ansys和Ansoft仿真软件对复合式俘能器的输出... 针对现有压电、电磁俘能器不能同时输出大电压和大电流,设计了一种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根据设计的复合式俘能器结构进行了理论建模,推导出了电压、电流、振幅和输出功率的表达式,并利用Ansys和Ansoft仿真软件对复合式俘能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压电、电磁与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的输出特性,分析得到在0.6 g(g=10m/s2)加速度作用下,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的最优输出功率比电磁、压电俘能器分别提高了118%、38%,同时3dB带宽可增大6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电磁 结构 特性分析 功率 适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电磁复合动能采集器无量纲参数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夏桦康 陈仁文 +2 位作者 朱莉娅 任龙 周秦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8-133,共6页
针对压电-电磁复合动能采集器的物理参数模型难以提供统一的性能比较标准,以及最大输出功率及最优负载直接求解困难等问题。通过引入无量纲参数建立了采集器的无量纲参数模型,理论推导了归一化输出功率,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了最大输出功... 针对压电-电磁复合动能采集器的物理参数模型难以提供统一的性能比较标准,以及最大输出功率及最优负载直接求解困难等问题。通过引入无量纲参数建立了采集器的无量纲参数模型,理论推导了归一化输出功率,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了最大输出功率及最优负载;数值分析了无量纲参数对采集器性能的影响,并实验验证了模型和遗传算法求解的正确性。结果表明:(1)减小线圈负载可提升性能;(2)增大机械品质因子将提高频率选择能力;(3)当压电和电磁均为弱耦合作用时,性能受二者共同影响,且在二者匹配时获得最优;(4)当电磁为强耦合作用时,性能基本只受电磁端影响,且随其增强而不断趋近最优;(5)压电-电磁双耦合机制可增大采集器的最优负载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采集 压电-电磁 无量纲参数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时滞反馈控制的双稳态压电-电磁式俘能器的随机动力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成佳 靳艳飞 张艳霞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3年第8期75-81,共7页
本文研究了色噪声激励下具有时滞反馈控制的双稳态压电-电磁混合式俘能器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建立了非线性双稳态压电-电磁俘能器的集中参数型机电耦合运动方程,并基于能量包线随机平均法推导得到系统稳态概率密度函数和平均输出功率表达... 本文研究了色噪声激励下具有时滞反馈控制的双稳态压电-电磁混合式俘能器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建立了非线性双稳态压电-电磁俘能器的集中参数型机电耦合运动方程,并基于能量包线随机平均法推导得到系统稳态概率密度函数和平均输出功率表达式,通过蒙特卡洛数值方法验证了理论解的正确性.其次,分析了时滞和反馈增益系数对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随着位移时滞与速度时滞的增加,输出功率出现周期性变化,并在特定的时滞与反馈增益组合下达到最大值;调节反馈增益系数可以改变输出功率的相位和大小.说明通过合理地设置时滞反馈控制可以提高俘能器的采集功率,为随机激励下非线性振动俘能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电磁混合式俘能器 能量包线随机平均法 时滞反馈控制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频-多模态的复合俘能器的解析模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兵 石雨桐 张利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98-206,253,共10页
为提高单频压电振动俘能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工作频带,结合压电和电磁能量转换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俘能器系统。该系统由PZT悬臂梁、弹性悬挂磁铁块、粘附于悬臂梁末端磁铁块及谐振器等组成,引入谐振器及磁铁可实现增加系统模态数量... 为提高单频压电振动俘能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工作频带,结合压电和电磁能量转换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俘能器系统。该系统由PZT悬臂梁、弹性悬挂磁铁块、粘附于悬臂梁末端磁铁块及谐振器等组成,引入谐振器及磁铁可实现增加系统模态数量和非线性。基于此混合振动俘能器建立了改进型连续体机电耦合解析模型,并由龙格-库塔算法进行了求解。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振动俘能器原理样机,并搭建了实验系统,通过实验和解析评估方法完成了单一式和复合式俘能器性能比对和评估;研究表明,所研究的混合型振动俘能器相对常规振动能量俘集原理可实现较宽的频率范围及多模态振动能量俘集,且能量俘集效率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压电-电磁混合 振动能量俘集 谐振器 机电耦合 仿真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振动俘能器设计及能量收集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龙飞 罗大兵 李晋彤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3,共7页
针对线性、单一的振动能量俘能器存在工作频带狭窄、只能采集单向振动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适应货运列车等多向振动应用场景的新型多向振动俘能装置,以增强对环境中振动能量的俘获。该装置结合压电和电磁俘能器,通过螺旋圆柱弹簧和顶... 针对线性、单一的振动能量俘能器存在工作频带狭窄、只能采集单向振动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适应货运列车等多向振动应用场景的新型多向振动俘能装置,以增强对环境中振动能量的俘获。该装置结合压电和电磁俘能器,通过螺旋圆柱弹簧和顶端质量有效捕获多向振动,并通过磁力传递振动能量至压电梁。合理设计了弹簧-质量结构,使其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可实现多种振动模态,拓宽了俘能器的谐振频带。为了充分利用压电材料,采用了变宽度压电悬臂梁,使应力均匀分布。压电梁自由端的永磁体随着压电梁的振动而产生变化的磁场,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验证了复合式俘能器可以采集多向振动能量,并测试了在z向振动激励下压电、电磁及复合式俘能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在频率9.5 Hz、z向振幅2 mm的正弦波激励下,复合式俘能器输出最大功率为3.276 mW。该系统在理论上可为低功耗传感器提供持续电力,为机械能收集与能量转换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压电-电磁能量采集 磁力耦合 多模态振动 变宽度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s of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Caused by Electrostatic Discharges in Metal Sphere Gap at Voltages Less than 1 kV 被引量:1
6
作者 Ken Kawamata Shigeki Minegish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3年第7期29-35,共7页
In this study,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EM) radiation caused by Electrostatic Discharges(ESDs) from metal spheres charged to voltages less than 1 kV are examined experimentally.Our experimental system con... In this study,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EM) radiation caused by Electrostatic Discharges(ESDs) from metal spheres charged to voltages less than 1 kV are examined experimentally.Our experimental system consists of a pair of spherical electrodes of different diameters,a 1-18 GHz-bandwidth horn antenna and a 20-GHz-bandwidth digitizing oscilloscope.Polarization,waveform duration and peaks of antenna-received voltages from the EM field radiation are measure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EM radiation mechanism.The ratio of the received voltages between the antenna arrangements of the field polarization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spark pass is 18 to 20 dB.The polarities of the antenna-received voltages are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charge voltages across the gap.Moreover,the waveform duration and the first peaks in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diameters of the spherical electrodes.Consequently,we find that the polarization,waveform duration and first peaks of the EM field radia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a dipole antenna structure,which makes the spark part of the spherical electrodes a feeding point on the straight line passing through the centres of the two sphe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 micro-gap discharg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arization spherical electrode waveform du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