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结构健康诊断的压电阻抗技术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峰 李以农 +2 位作者 王德俊 沈亚鹏 江钟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1期94-99,共6页
利用自驱动、自传感特性的压电陶瓷片 ,粘贴在外部结构的表面 ,结合动态阻抗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机电耦合的在线压电阻抗技术用于结构健康诊断。结构健康状况的改变 ,表现为结构动态阻抗的变化 ,则可以通过压电陶瓷片的导率表现出来。以... 利用自驱动、自传感特性的压电陶瓷片 ,粘贴在外部结构的表面 ,结合动态阻抗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机电耦合的在线压电阻抗技术用于结构健康诊断。结构健康状况的改变 ,表现为结构动态阻抗的变化 ,则可以通过压电陶瓷片的导率表现出来。以含不同裂纹尺寸的梁结构为例 ,实验分析该种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随着裂纹尺寸的增加 ,压电陶瓷片导率的峰值不仅发生明显偏移 ,而且幅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结构健康诊断 裂纹 压电阻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和BP网络的结构健康监测 被引量:16
2
作者 沈星 吕娟 +1 位作者 章建文 王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8-422,共5页
以装有多个螺栓和多片压电元件(PZT)的铝梁为实验对象,研究激励频率对PZT导纳值的影响以及PZT传感器感知较近螺栓松动与较远螺栓松动的灵敏性。构建BP网络,以各个螺栓分别松动时所测得的所有压电元件的导纳值作为网络的模式样本,输入到... 以装有多个螺栓和多片压电元件(PZT)的铝梁为实验对象,研究激励频率对PZT导纳值的影响以及PZT传感器感知较近螺栓松动与较远螺栓松动的灵敏性。构建BP网络,以各个螺栓分别松动时所测得的所有压电元件的导纳值作为网络的模式样本,输入到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PZT传感器的导纳谱能灵敏地反映结构状态的微小变化;且离松动螺栓近的PZT导纳谱的变化远大于离松动螺栓远的PZT的导纳谱的变化;对于同一PZT传感器,激励频率不同,其阻抗变化量不同;选取PZT阻抗值变化明显的频率点来构成神经网络输入向量,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能够快速并精确地判断出松动的螺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BP网络 螺栓松动 结构健康监测 模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阻抗技术在焊缝裂纹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卢翔 朱楚为 +2 位作者 章建文 王宁 李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5-209,共5页
采用多片压电元件(PZT)粘贴在焊接铝板结构表面,用阻抗分析仪测量PZT导纳信息,研究激励频率对PZT导纳值的影响以及不同位置PZT传感器对裂纹感知的灵敏性。构建人工神经网络,对焊缝结构的缺陷进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PZT传感器的导纳谱... 采用多片压电元件(PZT)粘贴在焊接铝板结构表面,用阻抗分析仪测量PZT导纳信息,研究激励频率对PZT导纳值的影响以及不同位置PZT传感器对裂纹感知的灵敏性。构建人工神经网络,对焊缝结构的缺陷进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PZT传感器的导纳谱能灵敏地反映结构状态的微小变化;且不同位置PZT对裂纹感知的灵敏度不同;对于同一PZT,激励频率不同,其阻抗变化量不同;提取导纳信息中表征结构健康状况的特征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可以迅速并准确地实现焊缝结构损伤的监测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压电阻抗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铝梁损伤定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成 陈功轩 +1 位作者 铁瑛 牛冬冬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5,96,共5页
为了识别铝梁结构损伤位置,运用压电阻抗技术对铝梁进行了损伤定位试验研究.用精密阻抗分析仪在不同频率段下对无损及自制损伤孔两种情况下的阻抗实部信号进行测量,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处理试验数据,通过多次试验找到了阻抗实部相关系... 为了识别铝梁结构损伤位置,运用压电阻抗技术对铝梁进行了损伤定位试验研究.用精密阻抗分析仪在不同频率段下对无损及自制损伤孔两种情况下的阻抗实部信号进行测量,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处理试验数据,通过多次试验找到了阻抗实部相关系数值与压电陶瓷传感器(piezoceramic transducer,PZT)和损伤之间距离近似成线性关系的适测频率段.并在适测频率段内进行铝梁损伤定位试验,损伤孔及裂纹位置的探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从而证实了该方法应用于铝梁损伤定位的有效性,可为无损检测的损伤定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无损检测 损伤定位 相关系数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导管架平台的典型节点损伤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刚 许雨心 +3 位作者 张大朋 张充霖 张伯莹 戴伟顺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894,999-1000,共7页
导管架平台长期在复杂海域条件下在位运行,其节点受循环载荷影响易受到疲劳损伤导致破坏。及时地发现微小裂缝对抑制裂纹的扩散展开和提高整个平台的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相关疲劳评价参数,对导管架平台... 导管架平台长期在复杂海域条件下在位运行,其节点受循环载荷影响易受到疲劳损伤导致破坏。及时地发现微小裂缝对抑制裂纹的扩散展开和提高整个平台的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相关疲劳评价参数,对导管架平台上的四种典型的节点进行了疲劳加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成功地发现了循环载荷作用下的亚毫米裂缝。通过提取PZT传感器电阻抗谱,利用峰值频率偏移量、均方根、平均绝对偏差、协方差、相关系数作为损伤识别指数,对试件的损伤程度进行了评估。本文试验结果对后期水下无损检测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导管架平台 节点 疲劳损伤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技术的压电元件自损伤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孙佳 裘进浩 +1 位作者 费利萍 袁欣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458,534,共5页
为了保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基于压电阻抗技术原理,提出了一种压电传感、驱动元件自损伤检测方法。通过研究压电元件等效电容值(压电元件导纳虚部数值)的变化,判别压电元件是否破损及其与主体结构之间是否剥离,并在悬臂梁结构... 为了保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基于压电阻抗技术原理,提出了一种压电传感、驱动元件自损伤检测方法。通过研究压电元件等效电容值(压电元件导纳虚部数值)的变化,判别压电元件是否破损及其与主体结构之间是否剥离,并在悬臂梁结构上进行压电元件自损伤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压电元件完好的情况,各频率下压电元件电纳值随脱粘部分面积的增加而上升,随破裂部分面积的增加而下降,并且损伤程度和等效电容变化量成比例关系,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自损伤检测 压电材料 电纳 压电阻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ED的压电阻抗损伤指标提取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鄢灵龙 俞跃 +2 位作者 王强 胡斌 谷小红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5-639,共5页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EMI)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损伤实验研究,针对传统损伤指标均方根偏差(RMSD)、平均绝对偏差(MAPD)和相关系数偏差(CCD)对损伤的敏感度不高,易造成误判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PCA)与欧式距离(ED)的新...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EMI)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损伤实验研究,针对传统损伤指标均方根偏差(RMSD)、平均绝对偏差(MAPD)和相关系数偏差(CCD)对损伤的敏感度不高,易造成误判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PCA)与欧式距离(ED)的新损伤指标PCA-ED,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其对损伤的敏感性。搭建了CFRP损伤检测实验平台,设计了不同的损伤工况,测量不同损伤状态下压电换能器的电导曲线,使用PCA-ED与传统损伤指标进行损伤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损伤指标相比,PCA-ED指标对CFRP的损伤敏感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主成分分析 欧式距离 损伤敏感度 碳纤维复合材料 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筒状叠堆的无线金属腐蚀探针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军 刘鸿辉 +4 位作者 曹亚雷 符轩铭 李伟杰 罗明璋 兰成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33,共15页
基于压电筒状叠堆和压电阻抗技术提出了一种由压电筒状叠堆和金属杆组成的新型金属腐蚀探针。建立了多层结构探针纵向振动的传递矩阵模型,导出了电学阻抗方程,求得了第一阶谐振频率和反谐振频率,并与已有文献的特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基于压电筒状叠堆和压电阻抗技术提出了一种由压电筒状叠堆和金属杆组成的新型金属腐蚀探针。建立了多层结构探针纵向振动的传递矩阵模型,导出了电学阻抗方程,求得了第一阶谐振频率和反谐振频率,并与已有文献的特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求解的正确性。此外,采用理论分析、人造定量腐蚀试验、温度敏感试验、加速腐蚀试验和无线阻抗测试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探针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探针的第一阶谐振频率和反谐振频率随着杆长减小而增大,随着腐蚀天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无线阻抗系统测量的阻抗谱与传统阻抗分析仪的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研究成果为开发无线定量测量的新型金属腐蚀探针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腐蚀探针 压电筒状叠堆 压电阻抗技术 无线 定量测量 传递矩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I技术的质量流量计U型管动态测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军 罗德昌 丁鹏飞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299,共7页
针对质量流量计U型管(以下简称U型管)的频率特性对质量流量计的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以U型管为研究对象,研究施加动态信号后,其导纳和阻抗值变化对其频率特性的影响。首先,搭建了声学实验和压电阻抗实验平台,对U型管进行了声学实验和阻... 针对质量流量计U型管(以下简称U型管)的频率特性对质量流量计的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以U型管为研究对象,研究施加动态信号后,其导纳和阻抗值变化对其频率特性的影响。首先,搭建了声学实验和压电阻抗实验平台,对U型管进行了声学实验和阻抗实验;其次,对U型管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将实验结果与模态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两者一致的结果;最后,搭建了对U型管施加动态信号的阻抗实验平台,对U型管的共振区、低频非共振区、高频非共振区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扫频信号接近所加的共振信号时,会发现明显的共振现象,且共振信号对U型管固有特性的影响大于非共振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质量流量计U型管 动态信号 声学实验 阻抗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赫及兆赫级频带EMI技术检测灵敏度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李继承 林莉 +2 位作者 孟丽娟 李喜孟 雷明凯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6-781,共6页
借助WK6500B精密阻抗分析仪对压电阻抗(EMI)技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检测频带与检测灵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选用尺寸为1 250mm×100mm×3mm铝梁结构上距离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1 000mm的1.2mm通孔损伤作为检... 借助WK6500B精密阻抗分析仪对压电阻抗(EMI)技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检测频带与检测灵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选用尺寸为1 250mm×100mm×3mm铝梁结构上距离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1 000mm的1.2mm通孔损伤作为检测对象。在10kHz~10MHz频率范围内7个峰值集中的频段,分别选用电阻抗谱峰值偏移量(Δf)和均方差作为损伤识别指数,对EMI技术检测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千赫级频带范围内,Δf和均方差均随着检测频段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280~340kHz频段对于通孔损伤具有最高的检测灵敏度。在兆赫级频带范围内,Δf取值较大,在6.18 MHz处出现了25.0kHz的显著偏移。由于千赫和兆赫级频带的电阻抗信号分别具有峰值数量多,综合各峰值信息整体分析时对损伤敏感和峰值数量少,单一峰值偏移量对损伤敏感的特点,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将这2个频带的检测结果结合起来以提高EMI技术对微小损伤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检测频段 检测灵敏度 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 微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V low voltage CMOS mixer based on voltage control load technique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保林 戴宇杰 +1 位作者 张小兴 吕英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72-1578,共7页
A CMOS active mixer based on voltage control load technique which can operate at 1.0 V supply voltage was proposed, and its operation principle, noise and linearity analysis were also presented. Contrary to the conven... A CMOS active mixer based on voltage control load technique which can operate at 1.0 V supply voltage was proposed, and its operation principle, noise and linearity analysis were also presented. Contrary to the conventional Gilbert-type mixer which is based on RF current-commutating, the load impedance in this proposed mixer is controlled by the LO signal, and it has only two stacked transistors at each branch which is suitable for low voltage applications. The mixer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in 0.18 tam CMOS process for 2.4 GHz ISM band applications. With an input of 2.44 GHz RF signal and 2.442 GHz LO signal, the measurem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mixer are: the conversion gain (Gc) is 5.3 dB, the input-referred third-order intercept point (PIIP3) is 4.6 dBm, the input-referred 1 dB compression point (P1dB) is --7.4 dBm, and the single-sideband noise figure (NFSSB) is 21.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active mixer voltage control load technique low volt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