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圆盘压电滤波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荣畋 王宏伟 于肇贤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4,共5页
该文研制了一种圆盘状压电滤波器,对该滤波器的物理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其输入、输出频率之间的关系。在自主设计的实验平台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圆盘压电滤波器可根据不同频率需求滤出不... 该文研制了一种圆盘状压电滤波器,对该滤波器的物理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其输入、输出频率之间的关系。在自主设计的实验平台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圆盘压电滤波器可根据不同频率需求滤出不同频率的信号,并无其他谐波的产生,显示了制作的圆盘压电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 压电滤波器 谐波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带压电滤波器设计
2
作者 З.В.节良哈 Я.И.维里金 陈尚勤 《电信科学》 1958年第2期52-57,共6页
本文说明以差接电路为基础的单节和双节狭带压电滤波器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它在一种中含有压电谐振器和并联电容器而,在另一种中含有电容器. 序言 1946年、作者发表以差接电路为基本节的狭带压电滤波器计算方法,在它的每一支路上含有压电... 本文说明以差接电路为基础的单节和双节狭带压电滤波器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它在一种中含有压电谐振器和并联电容器而,在另一种中含有电容器. 序言 1946年、作者发表以差接电路为基本节的狭带压电滤波器计算方法,在它的每一支路上含有压电谐振器和并联电容器[参阅文献1]。实际上在无线电接收设备和通讯设备中常采用很简单的用差接电路作基本节的滤波器,只在一个支路中含有压电谐振器(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滤波器 并联电容器 通带 无线电接收 衰耗 电路分析 特性阻抗 通讯设备 阻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宽带陶瓷滤波器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倩 阙良全 刘光聪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39,共4页
介绍了一种中心频率为450kHz,相对带宽大10%的低频压电陶瓷滤波器的设计。它具有低插损、高选择性及高稳定性的特点。该文通过利用两种机电耦合系数不同的压电陶瓷材料分别制备串臂陶瓷振子和并臂陶瓷振子,达到了小波动大带宽的设计结果... 介绍了一种中心频率为450kHz,相对带宽大10%的低频压电陶瓷滤波器的设计。它具有低插损、高选择性及高稳定性的特点。该文通过利用两种机电耦合系数不同的压电陶瓷材料分别制备串臂陶瓷振子和并臂陶瓷振子,达到了小波动大带宽的设计结果,并找出了串、并臂陶瓷振子的最佳静电容比,解决了调试匹配难题;通过在陶瓷振子四周梅花成型方式的设计,抑制了谐波响应,提高了产品的带外寄生抑制;通过优化设计专用装连结构,在满足小尺寸外形要求下,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 宽带 压电陶瓷滤波器 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窄带陶瓷滤波器
4
作者 刘良芳 林廷芬 蹇胜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4-256,共3页
利用低机电耦合系数的压电陶瓷,制作一种低频窄带陶瓷滤波器。这种梯形陶瓷滤波器中心频率为140kHz,具有低插损、高阻带、高选择的特点。为了改进其可靠性,还为这种滤波器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组装结构。
关键词 低频 窄带 压电陶瓷滤波器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讯用宽带陶瓷滤波器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庭芬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压电陶瓷滤波器是通讯设备的重要元件之一。陶瓷滤波器的带宽受压电材料机电耦合系数限制,相对带宽一般小于6%。采用锑锰锆钛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厚度振动模式振子和差接桥型电路的宽带陶瓷滤波器,其通带宽度可达15%。
关键词 压电陶瓷滤波器 厚度振动模式 差接桥型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digital control strategy of three-phase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under non-ideal mains voltages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志坤 陈志文 +2 位作者 华长春 王会海 丁家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021-2030,共10页
A novel control strategy for three-phase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SAPF)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under non-ideal mains voltages. The approach was inspired by our finding that the classic instantaneous... A novel control strategy for three-phase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SAPF)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under non-ideal mains voltages. The approach was inspired by our finding that the classic instantaneous reactive power theory based algorithm was unsatisfactory in terms of isolating positive sequence fundamental active components exactly under non-ideal mains voltages. So, a modified ip-iq reference current calcula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With usage of the new method, not only the positive sequence but also the fundamental active current components can be accurately isolated from load current. A deadbeat closed-loop control model is built in order to eliminate both delay error and tracking error between reference voltages and compensation voltages under unbalanced and distorted mains voltages.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effective with better tracking ability and lower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The strategy is also applied to a 10 kV substation with a local electrolysis manganese plant injecting a large amount of harmonics into the power system, and is proved to be more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ideal mains voltage deadbeat control fundamental positive sequence active current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