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应力对压电层状结构声表面波传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华 王铁军 王子昆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研究了压电层状结构中初应力对广义Rayleigh波传播相速度和机电耦合性能的影响,通过求解合初应力的运动微分方程,对自由界面电学开路和短路两种情况得到了相应的相速度方程.给出了具体的数值算例,所得结果对于提高和改善声表面波器... 研究了压电层状结构中初应力对广义Rayleigh波传播相速度和机电耦合性能的影响,通过求解合初应力的运动微分方程,对自由界面电学开路和短路两种情况得到了相应的相速度方程.给出了具体的数值算例,所得结果对于提高和改善声表面波器件性能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应力 相速度 声表面波器件 压电层状结构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压电层状结构中Love波的传播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华 匡震邦 蔡正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488,共4页
讨论材料参数沿厚度方向发生连续缓慢变化时的各向同性弹性基底上有一等厚压电覆盖层时Love波的传播性能。给出了压电层的厚度和基底材料的非均匀性对频散曲线的影响。
关键词 LOVE波 压电层状结构 非均匀性 频散曲线 传播特性 表声波器件 WKBJ近似方法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层状结构中电声波的研究
3
作者 冯汉华 李兴教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9-13,共5页
作者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已往人们认为增劲乐甫波是唯一能在压电层状结构中传播的水平切变表面波的观点是片面的.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压电层状结构中也能传播电声波的新观点.
关键词 声表面波 电声波 压电层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压电智能梁板结构的形状最优控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国 丁根芳 覃艳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基于压电层合结构的有限元方程,采用零阶逼近优化和一阶梯度优化算法,运用ANSYS/APDL语言,编制了力-电耦合有限元优化分析程序。运用该程序,对一单压电片和多压电片埋置的三层梁和一压电片粘贴于结构表面的三层板进行建模,以结构的几何... 基于压电层合结构的有限元方程,采用零阶逼近优化和一阶梯度优化算法,运用ANSYS/APDL语言,编制了力-电耦合有限元优化分析程序。运用该程序,对一单压电片和多压电片埋置的三层梁和一压电片粘贴于结构表面的三层板进行建模,以结构的几何尺寸或驱动电压为设计变量,实现梁板结构的单点和多点形状最优控制设计。对比两种优化方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程序的有效性。本文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可以为复杂压电层合智能结构的主被动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压电结构 有限元 形状最优控制 参数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压电介质中一种奇特的电声波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子昆 刘华 +1 位作者 刘永超 沈亚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33,共9页
对于由不同压电材料作为基底及覆盖层(两者之间为理想连接)的层合结构,本文发现并证明当它们的压电常数满足确定的关系时,在这种结构中将会传播一种奇特的电声波.这种波传播时机械扰动和电磁扰动是相互耦合的,但机械扰动只发生在... 对于由不同压电材料作为基底及覆盖层(两者之间为理想连接)的层合结构,本文发现并证明当它们的压电常数满足确定的关系时,在这种结构中将会传播一种奇特的电声波.这种波传播时机械扰动和电磁扰动是相互耦合的,但机械扰动只发生在覆盖层中.也就是说,这种面波传播时质点的水平偏振运动只发生在覆盖层中,而基底中质点的位移始终为零.文中建立了上述面波存在的条件及相应的相速度方程,并给出了数值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层状结构 机电耦合 声波 微波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ement of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in CaBi_(4)Ti_(4)O_(15)-based Ceramics through Bi^(3+) Self-doping Strategy
6
作者 ZHOU Yangyang ZHANG Yanyan +4 位作者 YU Ziyi FU Zhengqian XU Fangfang LIANG Ruihong ZHOU Zhiyong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9-728,共10页
High-temperature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sensors are the preferred choice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in harsh environments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s and complex vibrations.Bismuth layer-structured CaBi_(4)Ti_(4)... High-temperature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sensors are the preferred choice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in harsh environments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s and complex vibrations.Bismuth layer-structured CaBi_(4)Ti_(4)O_(15)(CBT)high-temperature piezoelectric ceramics,with high Curie temperature(TC),are the key components for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sensors operating at temperatures exceeding 500℃.However,their low piezoelectric coefficient(d_(33))greatly limits their high-temperature applications.In this work,a novel Bi^(3+)self-doping strategy was employed to enhance the piez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CBT ceramics.The enhancement is at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grain boundaries,providing more sites for space charge accumulation and promoting formation of space charge polarization.Furthermore,given that space charge polarization predominantly occurs at low frequencies,dielectric temperature spectra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were us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space charge polarization enhances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CBT ceramics.Excellent overall performance was achieved for the CBT-based high-temperature piezoelectric ceramics.Among them,TC reached 778℃,d_(33) increased by more than 30%,reaching 20.1 pC/N,and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improved by one order of magnitude(reaching 6.33×10^(6)Ω·cm at 500℃).These advancements provide a key functional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sensors at 500℃and abo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temperature piezoelectric ceramic bismuth layer structure SELF-DOPING space charge polarization oxygen vaca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