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对高层建筑非线性地震反应的模糊控制算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永兵 秦荣 +1 位作者 李双蓓 李秀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设计制作了一款新型的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并将其作为控制装置,提出了能有效抑制强烈地震激励下高层建筑结构非线性反应的模糊控制算法,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建立了施加在压电变摩擦阻尼器上的电压与结构的响应之间的关系。对一个受控的20层... 设计制作了一款新型的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并将其作为控制装置,提出了能有效抑制强烈地震激励下高层建筑结构非线性反应的模糊控制算法,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建立了施加在压电变摩擦阻尼器上的电压与结构的响应之间的关系。对一个受控的20层基准建筑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的数值仿真分析,并与别的控制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安装有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结构,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能有效抑制高层建筑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 振动控制 基准建筑 非线性地震反应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自协调模糊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兵 李双蓓 +1 位作者 秦荣 刘光焰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0-334,共5页
为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制作了一款新型的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并设计了自协调模糊控制算法用于结构的振动控制,控制的目标是减轻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建立了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电压与结构的响应关系,给出了量化因子的计... 为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制作了一款新型的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并设计了自协调模糊控制算法用于结构的振动控制,控制的目标是减轻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建立了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电压与结构的响应关系,给出了量化因子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模糊控制器来考虑地震波对量化因子的影响。算例表明,对于安装有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结构,采用模糊控制算法控制结构振动效果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 振动控制 自协调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阻尼力力学模型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相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8年第8期21-26,共6页
设计制作了一款新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并对其摩擦面的正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由于运用现有知识无法求出解析解,提出了假想正压力分布函数,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正压力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假想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只... 设计制作了一款新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并对其摩擦面的正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由于运用现有知识无法求出解析解,提出了假想正压力分布函数,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正压力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假想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假想模型才能够满足误差要求,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压电变摩擦阻尼器阻尼力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 正压力假想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的斜拉管桥结构压电阻尼减震控制研究
4
作者 代建波 马祥祥 +1 位作者 汪浩 刘冬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7-15,共9页
为减小流固耦合的斜拉管桥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等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并以某单塔双跨多索双管道斜拉管桥为例,建立考虑流固耦合的斜拉管桥结构有限元模型,探讨阻尼器在斜拉管桥结构中的最优安装位... 为减小流固耦合的斜拉管桥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等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并以某单塔双跨多索双管道斜拉管桥为例,建立考虑流固耦合的斜拉管桥结构有限元模型,探讨阻尼器在斜拉管桥结构中的最优安装位置及减震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阻尼力与驱动电压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阻尼力-驱动电压本构模型可以用于管桥结构的压电减震控制;阻尼索在算例斜拉管桥上的最佳减震效果安装位置L为42.875 m,对应的阻尼器最佳倾斜角为41.4°;压电阻尼器在最佳安装位置,阻尼系数为50 kN·s/m时,管桥结构的位移控制效果为13.5%,加速度控制效果为33.9%。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明显提高了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管桥结构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 流固耦合 减震率 减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层钢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变增益模糊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永兵 秦荣 李双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6-110,120,共6页
设计制作了一款新型的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并将其作为控制装置,提出了能有效抑制强烈地震激励下建筑结构非线性反应的变增益模糊控制算法,建立了量化因子、比例因子与结构响应之间的关系。考虑地震加速度的影响,对量化因子进行了在线自调... 设计制作了一款新型的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并将其作为控制装置,提出了能有效抑制强烈地震激励下建筑结构非线性反应的变增益模糊控制算法,建立了量化因子、比例因子与结构响应之间的关系。考虑地震加速度的影响,对量化因子进行了在线自调整。对受控的3层钢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的数值仿真分析,并与其它的控制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安装有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结构,采用变增益模糊控制算法,能有效抑制建筑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地震反应 增益模糊控制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 钢结构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