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压电双晶片和单晶片驱动下泵的输出性能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孙晓锋
姜德龙
吕兆升
王大力
-
机构
吉林化工学院
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机械制造分公司
-
出处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3,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213)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2286
+1 种基金
2012470)
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12208)
-
文摘
为从理论上获得压电泵在薄片型压电双晶片和单晶片(统称压电振子)驱动时的输出一流量关系,需要获得二者振动时产生的容积变化量。假设压电振子在周边固定约束条件下,应用弹性薄板的小挠度弯曲变形理论,推导了压电双晶片和单晶片振动时的容积变化方程,并根据方程对铜基板直径为35mm,压电陶瓷直径为29mm,基板和压电陶瓷厚度同时为0.2mm和0.3mm2种规格的压电单晶片和双晶片进行了振动容积计算。计算结果显示,相同基板和陶瓷厚度的双晶片振动产生的容积变化量是单晶片的2.3倍。将上诉压电振子应用到单腔压电泵上进行输送气体流量测试,获得的实际输出流量比在1.5~2倍之间,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比较接近。理论推导结果为比较双晶片和单晶片驱动下压电泵的输出能力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关键词
压电双晶片
压电单晶片
容积
振动
单腔泵
-
Keywords
bimorph
unimorph
volume change
vibration
single-chamber piezoelectric pump
-
分类号
TH138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S277.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双模式压电粘滑驱动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段铁群
马颜龙
孟庆亮
田原实
-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1-325,共5页
-
文摘
该文提出了一种双模式压电粘滑驱动器,通过一个中间固支的压电单晶片和柔性放大机构实现非谐振模式和谐振模式的结合,使驱动器达到高运动精度和快速响应的目的。通过有限元法获得了合适的柔性放大机构参数,并分析验证了驱动器双模式工作的可行性。建立了驱动器的动力学模型,并搭建了试验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压电单晶片驱动的驱动器可实现双模式工作。非谐振模式下,样机最小步距为0.056μm,最大输出负载为1.2 N;谐振模式下,样机最大输出速度为12.56 mm/s,最大输出负载为1.4 N。
-
关键词
压电单晶片
粘滑驱动器
有限元
双模式
负载
-
Keywords
piezoelectric unimorph
stick-slip actuator
finite element
dual-mode
load
-
分类号
TM384
[电气工程—电机]
TH703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
-
题名毫米级微型机器人操作手的研制和操作特性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尹燕丽
朱邦太
陈海龑
曹长江
-
机构
洛阳工学院电气系
上海交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存储研究中心
-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31-534,共4页
-
文摘
采用单晶片型压电悬臂梁制作了一种双悬臂梁结构的微型夹持器 ,用作毫米级微型机器人的微操作手。该微夹持器整体尺寸为 15mm× 2mm× 2mm ,重量为 10 0mg。在分析该悬臂梁操作原理的基础上 ,选用PbNi1/ 3 Nb2 / 3 -PbZrO3 -PbTiO3 三元系压电陶瓷准同型相界的配方作为悬臂梁压电驱动材料 ,这种压电陶瓷具有高压电常数 (d3 1)和机电耦合系数 (Kp)。进一步研究了压电微夹持器的操作特性。结果表明 :5 0V电场下 ,其最大张口距离可以达到 4 0 μm ,最大夹持力为 2 5 .7× 10 -3 N。
-
关键词
微操作手
微夹持器
压电单晶片型悬梁
操作特性
微型机器人
-
Keywords
micromanipulators
microgrippers
piezoelectric unimorphs
operational properties
microrobots
-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H-39
[机械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