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电力显微镜表征Pb(Mg,Nb)O_(3)-PbTiO_(3)超薄膜弛豫特性
1
作者 董晨雨 郑维杰 +2 位作者 马一帆 郑春艳 温峥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5-682,I0001-I0004,共12页
弛豫铁电体因其卓越的介电和压电特性,在传感器、光电器件、高密度存储器、类脑计算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纳米尺度超薄膜的弛豫特性研究受到严重漏电流的限制,基于Sawyer-Tower电路和Positive-Up-Negative-Down(PUND)脉冲... 弛豫铁电体因其卓越的介电和压电特性,在传感器、光电器件、高密度存储器、类脑计算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纳米尺度超薄膜的弛豫特性研究受到严重漏电流的限制,基于Sawyer-Tower电路和Positive-Up-Negative-Down(PUND)脉冲波形的测试方法存在显著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力显微镜(Piezoresponse Force Microscopy, PFM)的测试方法,来研究纳米尺度弛豫薄膜的极化特性。以Pb(Mg,Nb)O_(3)-PbTiO_(3)(PMN-PT)超薄膜为例,比较了不同厚度的PMN-PT弛豫薄膜与铁电Pb(Zr,Ti)O_(3)(PZT)薄膜在双频追踪PFM(DART-PFM)测量中On-field和Off-field两种模式下的极化回滞行为。通过调节PFM回线测量中的用于极化读出的交流信号电压振幅,系统表征了纳米厚度PMN-PT薄膜的弛豫特性。进一步对不同面内应变和厚度的PMN-PT超薄膜进行PFM测试,发现在较大压缩应变(3.19%)下,弛豫特性被抑制,表现出显著的铁电特性,并观测到铁电-弛豫转变的临界厚度。这些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不仅为超薄膜弛豫特性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表征方法,也为理解铁电材料的弛豫极化行为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弛豫铁电材料在低维电子学器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铁电体 压电力显微镜 PMN-PT 超薄膜 极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0.76Ca0.24)TiO3薄膜电畴反转行为的压电力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子铃 谢中 +1 位作者 郭海燕 许建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2/Si)衬底制备了(Pb0.76Ca0.24)TiO3(PCT)薄膜。利用扫描力显微镜(SFM)的压电响应模式(PFM)观测了PCT薄膜的纳米尺度畴结构。畴结构和晶粒尺寸相关,尺寸在100 nm左右的晶粒表现为单畴,尺寸较大的晶粒表现为多... 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2/Si)衬底制备了(Pb0.76Ca0.24)TiO3(PCT)薄膜。利用扫描力显微镜(SFM)的压电响应模式(PFM)观测了PCT薄膜的纳米尺度畴结构。畴结构和晶粒尺寸相关,尺寸在100 nm左右的晶粒表现为单畴,尺寸较大的晶粒表现为多畴。利用压电力显微镜研究了PCT薄膜中电畴的极化反转行为。通过SFM探针对畴施加一系列直流偏压极化,在每次极化后,利用压电响应模式扫描进行压电力成像,获得了与极化电压相关的畴反转信息。用探针施加电压对薄膜极化后,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压电力成像,研究了电畴的退极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薄膜 压电力显微镜 铁电畴 极化反转 退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力显微镜的铌酸锂电畴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锦龙 穆继亮 耿文平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研究了Z切700 nm厚的单晶铌酸锂(LiNbO_(3))薄膜电畴的调控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单晶LiNbO_(3)薄膜的晶向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外加电场对单晶LiNbO_(3)薄膜电畴进行调控。研究结果表明,该LiNbO_(3)薄膜... 研究了Z切700 nm厚的单晶铌酸锂(LiNbO_(3))薄膜电畴的调控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单晶LiNbO_(3)薄膜的晶向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外加电场对单晶LiNbO_(3)薄膜电畴进行调控。研究结果表明,该LiNbO_(3)薄膜具有单一的(006)衍射峰,表面光滑、粗糙度低(均方根粗糙度小于1 nm)。通过外加电场和预设电畴图案对LiNbO_(3)电畴进行精准调控,并测试了电畴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调控后的电畴在温度为25~150℃内处于稳定状态,且在30 d内保持稳定,未发生弛豫现象。该研究为LiNbO_(3)电畴工程器件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LiNbO_(3)) 铁电材料 电畴 压电力显微镜(PFM)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材料表面电畴结构的压电力显微镜表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东昱 马国政 +1 位作者 邢志国 王海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共21页
铁电材料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功能材料,常用于电子、光学和精密机电等领域,未来有望用于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多功能纳米器件中。铁电材料的应用源于其具有自发极化电畴且可通过施加电场实现内部电畴的转向,因此对铁电畴及其极化翻转的... 铁电材料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功能材料,常用于电子、光学和精密机电等领域,未来有望用于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多功能纳米器件中。铁电材料的应用源于其具有自发极化电畴且可通过施加电场实现内部电畴的转向,因此对铁电畴及其极化翻转的理解和认知对于实际器件的设计与应用至关重要。压电力显微镜(PFM)方法是一种表面检测技术,基于极化和机电行为之间的强耦合作用,可直接反映铁电材料电畴结构的微观特征,用于探测纳米级压电和铁电特性。本文总结了使用压电力显微镜研究铁电材料表面电畴的最新成果与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PFM技术的成像机制和分析方法;随后,展示了PFM技术在铁电畴结构以及电畴局部动力学中的相关研究,包括铁电体表面电畴结构的表征与识别、电畴的热稳定性、铁电表面屏蔽、电畴的形核、畴壁运动、电畴弛豫、电畴中缺陷的作用等;最后,指出了PFM研究铁电材料的发展趋势,包括铁电存储的应用与规律研究、新型铁电材料的优化设计、将PFM与其他技术结合对铁电体的深入探究和PFM技术的精细化发展对探索纳米压电和铁电的影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材料 电畴 铁电表面 电畴翻转 压电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压电力显微镜研究PMN-30%PT单晶体中铁电畴的结构及其演变(英文)
5
作者 戴吉岩 王健新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14,共18页
本文总结了我们近年来利用压电力显微镜(PFM)研究PMN 30%PT单晶体中铁电畴的结构及其演变的结果。选择PMN-30%PT晶体是因为该组分在超声传感器等应用方面具有最大的潜力。铁电畴的观察是基于反压电现象;具体来讲就是当交变电场通过原子... 本文总结了我们近年来利用压电力显微镜(PFM)研究PMN 30%PT单晶体中铁电畴的结构及其演变的结果。选择PMN-30%PT晶体是因为该组分在超声传感器等应用方面具有最大的潜力。铁电畴的观察是基于反压电现象;具体来讲就是当交变电场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加到晶体表面时,会引起晶体表面的起伏振荡,而锁相放大器可以解出该振荡信号的振幅和相位角;其中振幅衬度反映了压电系数d_(33)的大小,而相位衬度则反映了铁电畴的极化方向。文中介绍了平面内以及垂直平面的PFM成像技术,并演示了影响畴的图像的一些因素,其中包括静电荷效应,表层效应和机械抛光的影响。本文还利用有限元模型对PFM成像原理进行了模拟分析。着重研究了晶体中铁电畴的尺寸分布,畴与晶体取向,时间和温度的相关性,以及畴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N-30%PT单晶体 铁电畴 压电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场下NBT-KBT100x压电薄膜畴变演化、保持特性及印记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哲 郑学军 张丹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7-712,共6页
采用金属有机物分解法制备了不同K含量的弛豫型压电薄膜(1-x)Na0.5Bi0.5TiO3-xK0.5Bi0.5TiO3(NBT-KBT100x)。利用压电力显微镜研究了外场条件下纳米级铁电畴翻转,以及保持性能和印记失效。结果表明:(1)不同组分中,NBT-KBT17薄膜单畴态... 采用金属有机物分解法制备了不同K含量的弛豫型压电薄膜(1-x)Na0.5Bi0.5TiO3-xK0.5Bi0.5TiO3(NBT-KBT100x)。利用压电力显微镜研究了外场条件下纳米级铁电畴翻转,以及保持性能和印记失效。结果表明:(1)不同组分中,NBT-KBT17薄膜单畴态的晶粒个数最多。选取NBT-KBT17薄膜分别测试了其面内极化分量和面外极化分量,该薄膜的面内压电信号较强,这说明薄膜在d31模式下的压电响应明显。(2)选择NBT-KBT17薄膜中较大尺寸的单晶,实现了对弛豫性铁电体的电畴写入。将其在大气环境下放置不同时间,出现了退极化现象,但总的畴态稳定,表明其保持性能较好。(3)制备了NBT-KBT17原理型薄膜电容器,分别测试了加载作用前后NBT-KBT17薄膜电容器的相位和振幅滞后回线图。结果表明外加作用力使相位回线向右发生了一定的移动,且振幅的蝶形曲线均在不同方向上发生了偏移,同时形状也发生了改变。最后,利用空间电荷原理分析了外加力导致薄膜印记产生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力显微镜 畴翻转 保持性 印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PZT颗粒制备及压电性能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柳 汪炜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2-775,共4页
对微米级锆钛酸铅(PZT)粉体的无水乙醇溶液进行兆赫超声处理,制备PZT纳米颗粒,将试样滴于蒸金硅片上并进行烘干处理,采用压电力显微镜观测其尺寸、表面形貌及纵向压电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试样中微米级PZT颗粒的纵向压电系数在20~40pm/... 对微米级锆钛酸铅(PZT)粉体的无水乙醇溶液进行兆赫超声处理,制备PZT纳米颗粒,将试样滴于蒸金硅片上并进行烘干处理,采用压电力显微镜观测其尺寸、表面形貌及纵向压电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试样中微米级PZT颗粒的纵向压电系数在20~40pm/V上下浮动,纳米级PZT颗粒纵向压电系数在2~10pm/V上下浮动,均具有压电性能。该方法为制备厚膜压电器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陶瓷 兆赫超声 纳米颗粒 压电力显微镜(PFM) 纵向电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基半导体上BiFeO_3薄膜的生长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文博 朱俊 廖秀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8-491,共4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0001)取向的GaN以及AlGaN/GaN调制掺杂结构上制备了(111)取向的BiFeO3(BFO)薄膜。首先在导电氧化物SrRuO3和TiO2缓冲层包覆的GaN上制备了BFO薄膜,分析了在GaN上生长的BFO薄膜的面外取向、外延关系、表面形貌以及...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0001)取向的GaN以及AlGaN/GaN调制掺杂结构上制备了(111)取向的BiFeO3(BFO)薄膜。首先在导电氧化物SrRuO3和TiO2缓冲层包覆的GaN上制备了BFO薄膜,分析了在GaN上生长的BFO薄膜的面外取向、外延关系、表面形貌以及电学性能等性质。然后,在AlGaN/GaN调制掺杂结构上采用TiO2缓冲层生长了BFO薄膜,并采用光刻工艺分别在AlGaN表面制备Ti/Al/Ti/Au欧姆电极和BFO表面制备Ni/Au肖特基电极以形成二极管结构。C-V测试表明,由于BFO铁电薄膜极化的作用,BFO/TiO2/AlGaN/GaN结构具有1 V左右的逆时针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EO3 脉冲激光沉积 X射线衍射 压电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iFeO_3/Bi_(0.5)(Na_(0.85)K_(0.15))_(0.5)TiO_3纳米复合薄膜的铁电特性(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康 赵洪阳 +3 位作者 马志斌 KIMURA Hideo 贾婷婷 程振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5-648 673,673,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在Pt/Ti/SiO_2/Si基片上制备了La_(0.1)Bi_(0.9)FeO_3(BFO),Bi_(0.5)(Na_(0.85)K_(0.15))0.5TiO_3(BNKT)和BFO/BNKT纳米复合薄膜。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铁电特性比单层的BFO、BNKT薄...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在Pt/Ti/SiO_2/Si基片上制备了La_(0.1)Bi_(0.9)FeO_3(BFO),Bi_(0.5)(Na_(0.85)K_(0.15))0.5TiO_3(BNKT)和BFO/BNKT纳米复合薄膜。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铁电特性比单层的BFO、BNKT薄膜有所增强。利用压电力显微镜(piezoresponse force microscopy,PFM)观察到了铁电畴。由于畴结构内部矫顽力分布不均匀,导致极化反转随时间改变,疲劳测试结果也证实了该结论。随着转换周期的增加,极化随之增强。运用PFM测量了纳米级的压电响应,同样证实了BFO/BNKT复合薄膜中的畴反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铁 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压电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saturated soft clay in Pearl River Delta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晖 房营光 +1 位作者 谷任国 曾铖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504-510,共7页
A series of researche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soil sampl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under the action of consolidation loads,such a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he pore scale,shape and size distributions of micro-s... A series of researche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soil sampl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under the action of consolidation loads,such a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he pore scale,shape and size distributions of micro-structure units,with an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SEM),a mercury intrusion analyzer and a mineral diffractome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olidation pressures remarkably change the pore siz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lt,thus changing its compressibility and permeability. This can be proved by the fact that,in the earlier stage with a consolidation pressure of p<200 kPa,the pore sizes are greater and the compressibil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are larger. However,they rapidl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consolidation pressure. And in the later stage with a consolidation pressure of p>200 kPa,the pore sizes are smaller and the compressibil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are less. Therefore,the empirical formulas of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vs consolidation load and average pore diameter are d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urated soft soil Pearl River Delta (PRD) MICRO-STRUCTURE microscopic analysis pore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