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敏片在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白玉龙 陈世盖 +1 位作者 许胜文 袁旬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4-86,共3页
本文对测量关节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分布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人类关节创伤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测试方法。染色法测量关节接触面积,测试结果可靠,但不能反映接触压力和压力分布情况,虽然压敏片有7.85%的压力信息... 本文对测量关节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分布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人类关节创伤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测试方法。染色法测量关节接触面积,测试结果可靠,但不能反映接触压力和压力分布情况,虽然压敏片有7.85%的压力信息丢失,它却能测试关节的接触压力和压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片 染色法 关节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位梯度ZnO压敏电阻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彩清 肖汉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3-57,共5页
从材料组成、显微结构控制和制备工艺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高电位梯度ZnO压敏电阻片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提高ZnO压敏电阻片电位梯度和通流容量的途径。采用三价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减小添加剂粉料颗粒粒度以及控制合理的烧成制度,能明显减... 从材料组成、显微结构控制和制备工艺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高电位梯度ZnO压敏电阻片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提高ZnO压敏电阻片电位梯度和通流容量的途径。采用三价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减小添加剂粉料颗粒粒度以及控制合理的烧成制度,能明显减小晶粒尺寸,降低气孔率,增加晶界数目,提高晶界势垒,从而有效提高ZnO压敏电阻片的电位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压敏电阻 高电位梯度 能量耐受密度 通流容量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2掺杂氧化锌压敏阀片压敏电位梯度与显微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严群 冯庆芬 +3 位作者 黄庆 苏华 谢显蛟 涂铭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567-569,共3页
采用添加微量CeO2的方法,提高氧化锌压敏阀片的电位梯度,使之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同时研究了微量CeO2添加剂对氧化锌压敏电阻片的压敏电位梯度的影响,并通过SEM测试手段对其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CeO2影响氧... 采用添加微量CeO2的方法,提高氧化锌压敏阀片的电位梯度,使之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同时研究了微量CeO2添加剂对氧化锌压敏电阻片的压敏电位梯度的影响,并通过SEM测试手段对其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CeO2影响氧化锌压敏阀片压敏电位梯度与组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0~0.06%(摩尔分数)成分范围内,随着CeO2含量的增加,氧化锌压敏阀片的压敏电位梯度明显提高;当CeO2含量超过0.06%(摩尔分数)时,随其含量的增加,氧化锌压敏阀片的压敏电位梯度又呈降低趋势。其原因是CeO2加入到氧化锌压敏阀片中,以原相形式独立存在的CeO2相钉扎在晶界,阻碍晶界运动,抑制了ZnO晶粒的生长;另一方面,CeO2添加剂在陶瓷烧结过程中使ZnO晶体的自由电子浓度增大,填隙锌离子Zni的总浓度下降,因而填隙锌离子的传质能力下降,抑制了ZnO晶粒的生长,因而晶粒尺寸随CeO2的添加而下降,压敏电位梯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压敏 CEO2 压敏电位梯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压敏转印片的研制
4
作者 金春华 《湖北化工》 1996年第1期18-20,共3页
成功地合成了SBS,并对其进行适当改性,以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新型压敏转印片,防老化、防氧化性能优越,保存期长达10年。
关键词 压敏转印 改性 压敏 防老化性 防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O_3含量对ZnO压敏电阻热刺激电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璁 屠幼萍 +2 位作者 李晓 梁栋 罗梅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6560-6565,共6页
ZnO压敏电阻的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ZnO避雷器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ZnO的烧结配方是决定其性能优劣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研究Bi_2O_3含量对ZnO压敏电阻片电气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不同Bi_2O_3含量的ZnO压敏电阻片试... ZnO压敏电阻的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ZnO避雷器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ZnO的烧结配方是决定其性能优劣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研究Bi_2O_3含量对ZnO压敏电阻片电气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不同Bi_2O_3含量的ZnO压敏电阻片试样进行热刺激电流特性测试、电子显微镜扫描测试、伏安特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i_2O_3含量的增加,ZnO晶粒尺寸增大,ZnO压敏电阻片的电压梯度降低。随着Bi_2O_3含量的增加,ZnO压敏电阻片的非线性系数、陷阱电荷量先增大后减小。添加剂Bi_2O_3可以促进液相烧结,形成陷阱和表面态,在界面上形成势垒,使材料具有优异的非线性特性,从而改善ZnO压敏电阻片的电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压敏电阻 三氧化二铋 掺杂比例 热刺激电流(T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封材料的改进及其对压敏电阻大电流耐受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邹晨 金向朝 +2 位作者 占亮 安超 张磊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7,共4页
为了满足 IEC和国标对避雷器阀片大电流冲击耐受性能指标的要求 ,通过对环氧树脂配方及工艺的调整 ,研制了新型环氧包封材料 ,使环氧树脂与氧化锌瓷体的热膨胀系数更加匹配 。
关键词 避雷器 氧化锌压敏电阻阀 包封材料 压敏电阻 大电流 耐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短缩对桡腕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76
7
作者 于金河 李增炎 +1 位作者 彭阿钦 张奉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 cm处截骨去除1 cm骨块,使骨块可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改变情况。结果:随着...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 cm处截骨去除1 cm骨块,使骨块可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改变情况。结果:随着桡骨短缩的增加,舟骨的接触面积无显著变化(P>0.01),接触应力显著增大(P<0.01);月骨的接触面积轻度增加,接触应力显著增大(P<0.01),桡骨短缩≥4 mm时即有显著变化,桡骨短缩≥4-6 mm造成尺骨撞击三角骨。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短缩4 mm以上时,接触应力有显著变化,影响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短缩 腕关节 压敏片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或前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关节突间压力的改变 被引量:9
8
作者 徐波 张忠民 +3 位作者 赵卫东 朱青安 周荣平 金大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关节突间压力的变化,探讨两种手术对颈椎手术节段后部结构的力学影响。方法:6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2~C7)作为测试对象,分为完整颈椎组、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及前路融合内固... 目的:通过测量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关节突间压力的变化,探讨两种手术对颈椎手术节段后部结构的力学影响。方法:6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2~C7)作为测试对象,分为完整颈椎组、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及前路融合内固定组。在完整颈椎测试后,所有标本先后行C4/5节段Prestige-LP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C4/5节段植骨融合固定术后进行测试。将预制的压敏片置于C4/5左侧关节突关节内,标本先给予75N跟随载荷,再持续加载纯力偶进行三维运动测试。屈伸和侧屈最大运动载荷为2.0N·m、旋转最大运动载荷为4.0N·m,测量加载后的运动范围和零运动载荷、最大运动载荷时的关节突间压力。结果:与零运动载荷时相比,在运动加载后完整颈椎组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在后伸、左侧屈和右旋时均表现出左侧关节突间压力明显增大(P<0.05);但前屈、右侧屈和左旋时左侧关节突间压力变化没有差异;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组各运动加载后关节突间压力与零运动载荷下压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个测试组间比较,完整颈椎组和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在各运动载荷下的关节突间压力最为接近;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组虽然在后伸、左侧屈和右旋时关节突间压力都有减小,但与其他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成形术后关节突间压力与正常颈椎相比没有明显改变,可以有效地维持关节突间正常生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人工椎间盘 内固定 压敏片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姿势对腰椎小关节受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肖进 原林 +3 位作者 赵卫东 樊继宏 邱洁 周倬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 :分析脊柱处于不同姿势时腰椎小关节受力大小及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 8具新鲜脊柱腰骶段 (L1~S1)标本 ,在MTS系统上用压敏片测量L4、5小关节面在中立位和前屈、后伸位时受力大小。结果 :中立位时L4、5小关节受力为 (3 1.16± ... 目的 :分析脊柱处于不同姿势时腰椎小关节受力大小及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 8具新鲜脊柱腰骶段 (L1~S1)标本 ,在MTS系统上用压敏片测量L4、5小关节面在中立位和前屈、后伸位时受力大小。结果 :中立位时L4、5小关节受力为 (3 1.16± 7.15 )N ,占轴向压缩载荷的 15 % ;前屈时小关节受力减小 ,前屈 10°、2 0°时受力大小为 (18.3 2± 4.46)N、(9.3 8± 1.82 )N ,占压缩载荷的比例减为 9%、5 % ;后伸时小关节受力增大 ,后伸 10°、2 0°时受力大小为 (4 5 .92± 11.0 6)N、(65 .68± 10 .16)N ,占压缩载荷的比例增至2 3 %、3 3 %。结论 :腰椎小关节在中立位能承受脊柱的一部分压缩载荷 ,且随脊柱姿势不同小关节面受力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小关节 压敏片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