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压差负反馈平衡阀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长胜 赵伟民 李瑰贤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3,共2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压差负反馈平衡阀的结构 。
关键词 反馈平衡阀 同步工作 单缸调整 浮动阀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差负反馈平衡阀结构改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长胜 于广斌 +1 位作者 顾丝丝 卢振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4-36,共3页
分析压差负反馈平衡阀结构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去除原阀中的三位四通阀,简化阀的结构;使用在阀的4个工作油口处分别设置单向阀的方法,解决浮动阀芯两端弹簧对阀性能的影响及压差负反馈平衡阀所控制的2个液压执行元件动作... 分析压差负反馈平衡阀结构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去除原阀中的三位四通阀,简化阀的结构;使用在阀的4个工作油口处分别设置单向阀的方法,解决浮动阀芯两端弹簧对阀性能的影响及压差负反馈平衡阀所控制的2个液压执行元件动作不受控制的问题;分析浮动阀芯两端的敏感腔内液压油刚化的机理并给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 平衡阀 结构缺陷 敏感腔 油刚化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电液控制阀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满在朋 丁凡 +1 位作者 刘硕 邓民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5-351,共7页
设计了一种大流量电液控制阀,采用压差反馈取代常用的位移反馈,为二级阀闭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降低了成本;采用椭圆油口降低了阀芯长度与质量,有利于提高系统频响。建立了电液控制阀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矩形... 设计了一种大流量电液控制阀,采用压差反馈取代常用的位移反馈,为二级阀闭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降低了成本;采用椭圆油口降低了阀芯长度与质量,有利于提高系统频响。建立了电液控制阀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矩形窗口与三角形窗口组合的复合节流窗口的设计可同时满足大流量时的快速性与小流量时的稳定性要求,电液控制阀最大流量为417 L/min,在±50%输入信号下频响为73 Hz。研制了试验样机并成功应用于液压软管脉冲试验系统,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水锤波响应进一步验证了所设计大流量电液控制阀应用的广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流量 电液控制阀 节流窗口 压差反馈 软管脉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试验用张力绞车电液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钟天宇 刘昊天 王庆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3-94,69,共3页
根据绞车负载试验系统的特点, 讨论了不同工作状况下系统对于负载试验用张力绞车的性能要求, 据此设计了张力绞车的电液控制系统。提出了依据工作状态区分基于压差反馈的张力控制过程与基于速度预估的速度调整过程, 并针对不同的控制过... 根据绞车负载试验系统的特点, 讨论了不同工作状况下系统对于负载试验用张力绞车的性能要求, 据此设计了张力绞车的电液控制系统。提出了依据工作状态区分基于压差反馈的张力控制过程与基于速度预估的速度调整过程, 并针对不同的控制过程设计了不同的控制算法。试验证明, 本文提出的电液控制系统在缆绳张力控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绞车 张力控制 压差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物质危险性识别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有为 张丽 +3 位作者 黄姣 张威波 陈丹超 李洪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8-531,535,共5页
结合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危险性识别的实际经验,研制全自动化的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物质危险性检测仪。介绍检测仪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以及关键技术。采用微负压差反馈收集技术实现化工产品遇水释放气体的精确收集和体积检测,采用自动注... 结合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危险性识别的实际经验,研制全自动化的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物质危险性检测仪。介绍检测仪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以及关键技术。采用微负压差反馈收集技术实现化工产品遇水释放气体的精确收集和体积检测,采用自动注水实现对注水体积的精确控制,避免注水体积对放气速率检测的影响。对88%代森锰锌和镁铝粉两种典型样品进行遇水放气速率的测试,验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研究水温条件对化工产品遇水释放易燃气体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温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镁铝粉遇水放气速率逐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品分类 易燃气体 危险性识别 检测仪 微负压差反馈 自动注水 放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台混合试验平台的验证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惠蒙 吴斌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0-505,共6页
振动台混合试验方法将结构关键部分作为试验子结构在振动台上加载,结构其余部分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值计算。这种试验方法比传统振动台试验成本更低,也能够进行结构的足尺试验。为搭建振动台混合试验平台,研制了剪切力测量装置。采用压差... 振动台混合试验方法将结构关键部分作为试验子结构在振动台上加载,结构其余部分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值计算。这种试验方法比传统振动台试验成本更低,也能够进行结构的足尺试验。为搭建振动台混合试验平台,研制了剪切力测量装置。采用压差反馈控制来增加振动台系统的液压阻尼比,提高台面加速度响应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压差增益可以明显地削弱加速度响应中的油柱共振引起的加速度噪声。将纯质量块作为试验子结构,采用正弦波激励对一个单自由度结构进行振动台混合试验。试验结果与精确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也验证了振动台混合试验平台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混合试验 压差反馈 噪声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