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元法的块石填料摊铺层振动压实过程及效应研究
1
作者 徐平 何嘉雄 +3 位作者 乔世范 董辉 陈宾 侯伟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为了研究块石填料摊铺层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行为及其效应,采用离散元法进行了两种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振动碾压模拟试验:“慢速小激振力”和“快速大激振力”。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工况下块石填料的颗粒位移、应力响应、颗粒间空隙率变化以... 为了研究块石填料摊铺层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行为及其效应,采用离散元法进行了两种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振动碾压模拟试验:“慢速小激振力”和“快速大激振力”。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工况下块石填料的颗粒位移、应力响应、颗粒间空隙率变化以及压实过程,结果表明:增加碾压遍数显著增大了颗粒位移,并减少了颗粒间的空隙率;摊铺层表面沉降率与颗粒空隙率的变化值之间表现出强烈的线性相关性;压实能量的作用效应(包括颗粒位移、空隙率减少程度、峰值动应力和静土压力增量)随着摊铺层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压实能量主要沿竖直方向传播,摊铺层沿深度方向可分为主压实区、次压实区和弱影响区3个区域;大粒径块石填料颗粒的比例显著影响颗粒间的接触结构特征,从而影响压实效果和过程,块石填料的压实过程是由挤压压实效应、移动压实效应和填充压实效应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持续的振动碾压荷载作用下,颗粒间的接触结构特征和聚集状态从“单点接触”和“松散”状态逐渐演变为“多点接触”和“紧密”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确定最适摊铺层厚度及优化压路机参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石填料 振动碾 效应 接触结构特征 压实过程 离散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渗透率对厚复合材料层板流动-压实过程影响的数值分析
2
作者 乔炎亮 张梅 +3 位作者 张江涛 刘立胜 翟鹏程 张清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6,共6页
基于有效应力原理与达西渗流定律,建立了厚复合材料层板流动-压实过程的多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与厚单向板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含界面层的厚正交层合板流动-压实计算模型,分析了垂直于层间界面方向的界面渗... 基于有效应力原理与达西渗流定律,建立了厚复合材料层板流动-压实过程的多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与厚单向板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含界面层的厚正交层合板流动-压实计算模型,分析了垂直于层间界面方向的界面渗透率对正交层合板流动-压实过程的影响。通过与同等厚度单向板的分析结果对比表明,当不同方向铺层层间界面渗透率高时,厚正交层合板的流动-压实过程几乎与相同厚度单向板的流动-压实过程相同。但当层间界面的渗透率低时,会阻碍内部树脂的流动,导致正交层合板内部纤维体积含量提升慢,且越靠近内部,界面渗透率的影响越明显,最终在界面处纤维含量出现明显的跳跃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复合材料板 界面 渗透率 流动-压实过程 纤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压实过程控制系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试验性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于子忠 黄增刚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4-47,共4页
在贵州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施工中引入智能压实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试验性地应用研究。结果证明:智能压实过程控制系统能对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压实度均匀性等施工参数实现实时、全过程地记录和分析;本系统现场采集的试验数据和实际检测... 在贵州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施工中引入智能压实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试验性地应用研究。结果证明:智能压实过程控制系统能对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压实度均匀性等施工参数实现实时、全过程地记录和分析;本系统现场采集的试验数据和实际检测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该系统不仅为本工程碾压施工质量实现全过程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技术手段,也为同类水利水电工程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压实过程控制系统 施工 过程控制 时控制 黔中水利枢纽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粗集料的堆移行为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琛 周俊屹 +2 位作者 高俊锋 颜泽宇 彭忠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9-244,共6页
为了研究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粗集料的堆移行为,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基于真实集料形态的"追踪集料"。将旋转压实试验(SGC)和X-ray CT无损扫描技术相结合,对植入"追踪集料"的SMA-13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不... 为了研究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粗集料的堆移行为,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基于真实集料形态的"追踪集料"。将旋转压实试验(SGC)和X-ray CT无损扫描技术相结合,对植入"追踪集料"的SMA-13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不同压实阶段分别扫描。并利用IPP(image-pro premier)软件和MATLAB软件对扫描结果进行处理,从而对压实过程中粗集料的堆移行为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植入3D打印集料不会对其原有级配和力学性能造成明显影响,适合作为一种"追踪集料"进行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堆移行为研究;粗集料颗粒在旋转压实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滚动、堆移,处于中上层的粗集料倾向于发生竖直向下堆移,而处于中下层的颗粒倾向于发生水平向的堆移和空间转动;对于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SMA-13而言,沥青用量对集料水平面内的位移量有显著的影响。沥青用量和压实温度对集料空间转动角Φ均有显著的影响,但沥青用量的影响更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压实过程 粗集料 堆移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表层沉积物的压实过程——埋深30cm的深海沉积物中微细组构的变化过程
5
作者 川村喜一郎 马建华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极表层沉积物 深海沉积物 微细结构 包覆处理 埋深 压实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破碎岩体压实全过程储水性能与演化机制
6
作者 张华 张冰 +3 位作者 张锁 李鹏 张勇 王路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为研究冒落带破碎岩体在上覆岩层压力作用下的动态储水性能及演化机制,采用自主研发的可视化装置,对粗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的破碎岩样进行了侧限压实试验,获取了压实全过程的孔隙率、碎胀系数和空间演化图像。试验结果表明:破碎岩体压... 为研究冒落带破碎岩体在上覆岩层压力作用下的动态储水性能及演化机制,采用自主研发的可视化装置,对粗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的破碎岩样进行了侧限压实试验,获取了压实全过程的孔隙率、碎胀系数和空间演化图像。试验结果表明:破碎岩体压实过程可分为大空隙压实、小空隙压实、破碎后压实和压实强化4个阶段,其中岩体储水空间变化主要出现在第1、3阶段。由于岩体强度及遇水软化特性差异,3类破碎岩体包含了不同的压实过程及分段特征,进而导致砂质泥岩的储水空隙分别是粗砂岩和泥岩的3.75和7.5倍。随着粒径的增大,破碎岩体稳定性提高,粗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的空隙率分别增大0.20、0.09和0.04。试验结果可采用颗粒力学进行解释,岩体的压实过程本质上是松散岩块之间的滑移、挤压和力链形成,岩性、覆岩压力、颗粒级配的变化导致了3个阶段的发生次序与颗粒体系接触刚度的差异,进而导致岩体储水系数差异。研究成果可为煤矿地下水库储水能力准确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破碎岩体 压实过程 覆岩 颗粒级配 储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石路堤模型密实度动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于德介 赵明华 +1 位作者 赵江 吴建宁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通过在高填石路堤模型上的密实度动测实验,提出了用修正单模态法测试衰减系数评价压实效果的方法,并将修正单模态法与冲击响应频谱法、动刚度法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衰减系数基本能够反映路堤压实过程中的平均沉降量。此外,实验还进... 通过在高填石路堤模型上的密实度动测实验,提出了用修正单模态法测试衰减系数评价压实效果的方法,并将修正单模态法与冲击响应频谱法、动刚度法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衰减系数基本能够反映路堤压实过程中的平均沉降量。此外,实验还进行了附加质量法测试,其结果表明附加质量法测得的参振质量也基本能够反映填石路堤修筑压实后达到的密度,最后还给出了参振质量与高填石路堤密度之间的回归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石路堤 动测方法 模型 附加质量法 衰减系数 参振质量 效果 冲击响应 试验结果 压实过程 回归公式 模态法 频谱法 刚度法 沉降量 测试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志阳 张纪奎 程小全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15期78-81,共4页
建立描述固化过程的计算机数值模型,以模拟计算各种工艺条件下材料内各参数的变化历程,分析固化变形和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为结构设计和优化制造工艺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改变以往复合材料设计和制造的观念,提高设计和制造的准... 建立描述固化过程的计算机数值模型,以模拟计算各种工艺条件下材料内各参数的变化历程,分析固化变形和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为结构设计和优化制造工艺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改变以往复合材料设计和制造的观念,提高设计和制造的准确度和效率,对我国的复合材料自动化、整体化、设计制造一体化和低成本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结构件 产生机理 固化过程 树脂流动 固化变形 残余应力 残余内应力 时间步 固化度 压实过程 树脂固化 体积含量 数值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碾压状态的振动压路机-路基耦合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述鹏 王锋会 +2 位作者 冯维明 郭超 张茂锋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3-1279,共7页
为了研究振动压路机钢轮在振动压实作业不同阶段的动力学响应,引入状态向量σ来描述钢轮与路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入塑性参数ε来描述路基的弹塑性状态,建立了振动压路机-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得到了钢轮... 为了研究振动压路机钢轮在振动压实作业不同阶段的动力学响应,引入状态向量σ来描述钢轮与路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入塑性参数ε来描述路基的弹塑性状态,建立了振动压路机-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得到了钢轮响应的时间历程、相图、频谱、庞加莱截面、分岔图等,对不同塑性参数路基上钢轮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实作业的进行,振动压路机钢轮会经历“单周期运动-倍周期运动-混沌运动”的动力学演化,在单周期运动时存在与路基持续和周期性失去接触的工况,在倍周期以及混沌运动时出现“跳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路机 弹塑性路基 压实过程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碎石路基碾压效果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京海 徐宇冉 张远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18,共6页
离散元法广泛应用于碎石路基压实、破碎过程的模拟分析。拟通过对碎石路基压实过程进行离散单元仿真模拟分析,建立碎石路基沉降量与碾压遍数的拟合关系,分析碎石路基摊铺厚度、碾压速度、材料刚度参数、材料强度系数等对碎石路基沉降量... 离散元法广泛应用于碎石路基压实、破碎过程的模拟分析。拟通过对碎石路基压实过程进行离散单元仿真模拟分析,建立碎石路基沉降量与碾压遍数的拟合关系,分析碎石路基摊铺厚度、碾压速度、材料刚度参数、材料强度系数等对碎石路基沉降量的影响,来揭示颗粒碾压破碎过程和破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碎石路基摊铺厚度越大,碾压速度越快,碎石材料刚度系数越大,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碾压遍数越多;材料刚度系数及强度系数决定稳定状态下的沉降量。为研究碎石路基压实破碎研究提供新方法,是对碎石路基现场碾压试验研究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压实过程 数值计算 孔隙率 沉降量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Vickers indentation testing on Al_2O_3 with diamond-like carbon coating
11
作者 ZHAI Jian-guang WANG Yi-qi +1 位作者 KIM Tae-gyu SONG Jung-i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175-1181,共7页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Vickers indentation testing of the Al2O3 ceramic coated by diamond-like carbon(DLC) layer were conducted.The numerical analysis was implemented by a two-dimensional 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Vickers indentation testing of the Al2O3 ceramic coated by diamond-like carbon(DLC) layer were conducted.The numerical analysis was implemented by a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FE) axis symmetry model.FE analysis results gave insight into the fracture mechanism of DLC films coated on brittle ceramic(Al2O3) substrates.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field was used to locate the most expected area for crack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during the Vickers indentation test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dian crack initiates in the interface under indenter,before ring crack occurs as the indenter presses down.Finally,the plastic deformation appears when the indenter penetrates into the substrate.The thicker DLC coating increases the Vickers hardnes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kers indentation testing finite element diamond-like carbon AL2O3 fracture tough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