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实轮压下量对铜棒材连续挤压轮槽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猛 运新兵 +3 位作者 裴久杨 田甜 李冰 赵颖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8,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分别对压实轮压下量2.16、2.66和3.16mm时纯铜连续挤压轮槽各分区的组织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纯铜在轮槽变形区产生剧烈的剪切变形,并发生动态再结晶,改善了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从晶粒细化... 采用光学显微镜分别对压实轮压下量2.16、2.66和3.16mm时纯铜连续挤压轮槽各分区的组织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纯铜在轮槽变形区产生剧烈的剪切变形,并发生动态再结晶,改善了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从晶粒细化角度来看,压下量为2.66mm时效果更好、更均匀,压下量2.16mm次之,压下量3.16mm最差。从轮槽底部坯料与铜皮的焊合与置换来看,压下量2.66mm时,焊合的铜皮最薄,压下量2.16mm时略厚,压下量3.16mm时最厚。压下量2.66mm时置换进腔体的杂质最少,压下量3.16mm时次之,压下量2.16mm时最多。故而压下量2.66mm时,晶粒的细化效果更好,其焊合与置换带入腔体的杂质最少,更有利于铜棒材连续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棒 连续挤 压实轮压下量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