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干循环下压实膨胀土裂隙扩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黎伟 刘观仕 +2 位作者 汪为巍 姚婷 盛建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02-1308,共7页
裂隙特征作为膨胀土裂隙性研究的基础,其定量化描述有助于膨胀土工程性质的深入探究。以膨胀土平面裂隙为研究对象,使用数码摄影获取多次湿干循环下的裂隙扩展图像,采用优化和改进的裂隙图像处理及裂隙特征提取方法,分析所获得的膨胀土... 裂隙特征作为膨胀土裂隙性研究的基础,其定量化描述有助于膨胀土工程性质的深入探究。以膨胀土平面裂隙为研究对象,使用数码摄影获取多次湿干循环下的裂隙扩展图像,采用优化和改进的裂隙图像处理及裂隙特征提取方法,分析所获得的膨胀土裂隙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室内压实膨胀土表面裂隙率随着湿干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且第二次湿干循环对裂隙率影响最为显著;裂隙发育峰值条数在第一次湿干循环后最多,总长度最大,而三次湿干循环后的裂隙条数和总长度较为相近;裂隙宽度随湿干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且第二次湿干循环影响最为显著;同时,第一次湿干循环中主裂隙发育最明显,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中宽度发育趋于均匀;通过裂隙方向玫瑰花图发现,裂隙主要沿着初始方向扩展,直至下一次湿干循环;裂隙发育方向在第一次湿干循环中是随机的,而在第二次与第三次中有较高相似性,表明湿干循环对裂隙发育方向的影响也主要发生在第二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干循环 压实膨胀土 裂隙特征 扩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膨胀土路基的膨胀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福海 王保田 刘汉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6-210,共5页
首先分析了现有规范中膨胀土膨胀量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然后以宁淮高速公路淮安段膨胀土为研究对象,根据膨胀土的有荷膨胀率试验成果,分析探讨膨胀土有荷膨胀率与填土初始含水率、上覆荷载和压实度的关系,总结提出了在侧向约束条件下,... 首先分析了现有规范中膨胀土膨胀量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然后以宁淮高速公路淮安段膨胀土为研究对象,根据膨胀土的有荷膨胀率试验成果,分析探讨膨胀土有荷膨胀率与填土初始含水率、上覆荷载和压实度的关系,总结提出了在侧向约束条件下,压实膨胀土的有荷膨胀率与初始含水率、上覆荷载和压实度之间的关系式,并使用该公式得到的膨胀率计算了宁淮高速公路直接使用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可能产生的膨胀变形量,分析了初始含水率不同对膨胀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膨胀土 膨胀量计算 宁淮高速公路 有荷膨胀 初始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湿度与温度对压实膨胀土裂隙发育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观仕 陈永贵 +1 位作者 曾宪云 张贵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0-268,共9页
裂隙是影响膨胀土工程性质的重要因素。以南阳某高速公路膨胀土为对象,采用大尺寸压实膨胀土试样进行不同环境湿度与温度下的裂隙发育试验,通过数码相机摄影并基于自编程序进行土样表面图像的定量化分析,获得裂隙率、均宽及总长等典型... 裂隙是影响膨胀土工程性质的重要因素。以南阳某高速公路膨胀土为对象,采用大尺寸压实膨胀土试样进行不同环境湿度与温度下的裂隙发育试验,通过数码相机摄影并基于自编程序进行土样表面图像的定量化分析,获得裂隙率、均宽及总长等典型特征参数,进而探讨环境湿度与温度对膨胀土裂隙发育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尺寸土样裂隙发育特征相较环刀样和薄层饱和泥浆样更接近路基与边坡等工程实际;环境湿度越高,初期裂隙发展越慢,发育持续时间越长,后期裂隙特征统计参数反而越大;环境温度越高,初期裂隙发展越快,但裂隙回缩稳定速度也越快,后期裂隙特征统计参数反而越小;低湿度或高温度使土样表面易于产生更多肉眼不可见的微裂隙,是裂隙特征统计参数与理论分析相比偏小的重要原因,而高湿度与低温度则有利于收缩应力向深层土体传递,促使裂隙偏向数量更少但更宽和更深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膨胀土 湿度 温度 裂隙率 裂隙宽度 裂隙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压实膨胀土膨胀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顺 李涛涛 +1 位作者 王林 聂琼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1,共6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南阳陶岔-沙河南渠段中等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压实膨胀土的膨胀变形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不同初始含水率、压实度和上部荷载的线胀率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到压实膨胀土在有侧限约束条件下的有荷膨胀率与上部荷载之间... 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南阳陶岔-沙河南渠段中等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压实膨胀土的膨胀变形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不同初始含水率、压实度和上部荷载的线胀率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到压实膨胀土在有侧限约束条件下的有荷膨胀率与上部荷载之间呈半对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同时考虑压实度、含水率和上部荷载的拟合方程,并可用此方程对实际工程的膨胀变形量进行简单计算.结果表明:用一定厚度的非膨胀土填盖中等膨胀土渠坡,可以有效抑制渠坡的膨胀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压实膨胀土 膨胀 初始含水率 膨胀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禹州段压实膨胀土膨胀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征 周进 黄志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禹州段压实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压实膨胀土样在不同初始状态下的含水率、干密度和竖向荷载的研究,并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压实膨胀土的膨胀变形随初始含水率、干密度、竖向荷载这三个因素的变化规律,同时... 以南水北调中线禹州段压实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压实膨胀土样在不同初始状态下的含水率、干密度和竖向荷载的研究,并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压实膨胀土的膨胀变形随初始含水率、干密度、竖向荷载这三个因素的变化规律,同时获得膨胀力随初始含水率和干密度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规律。本文总结出压实膨胀土的膨胀变形和膨胀力的计算公式,并对计算公式进行了试验验证,证实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少量的试验得到计算公式的参数,并用文中提出的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出膨胀量和膨胀力的值,以预测膨胀土体对工程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膨胀土 膨胀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膨胀土的抗拉强度及拉-剪联合强度公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国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2,94,共6页
认识并理解抗拉强度以及拉伸-剪切破坏时的强度规律在评估膨胀土边坡稳定性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测试压实膨胀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研究含水率和干密度对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干密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综合分析压实膨胀... 认识并理解抗拉强度以及拉伸-剪切破坏时的强度规律在评估膨胀土边坡稳定性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测试压实膨胀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研究含水率和干密度对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干密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综合分析压实膨胀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抗拉强度随着干密度增加而提高,其增幅为167.3%~195.5%,并可以采用线性函数进行描述;在塑限含水率范围内,增加的含水率能提高压实膨胀土抗拉强度,指数函数能更好地描述这种变化规律;压实膨胀土的抗剪强度随着干密度增加而增加。综合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规律发现,线性规律并不能很好地描述剪切强度随着正应力的变化趋势,因此,提出压实膨胀土的考虑拉-剪破坏效应强度公式,经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验证,该公式能有效描述压实膨胀土在压剪和拉剪过程中的强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膨胀土 抗拉强度 抗剪强度 拉伸-剪切试验 强度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过程中非饱和膨胀土体变特征与持水特性的水力耦合效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葆春 孔令伟 +2 位作者 梁维云 马全国 张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9-640,共12页
土体压缩是岩土工程领域的基本问题。压缩过程中非饱和土的力学与水力学行为是同时发生且相互影响的,有必要统一考察体变特征与持水特性的水力耦合效应。为此,以荆门弱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土中水密度试验、饱和与控制吸力下的非饱和... 土体压缩是岩土工程领域的基本问题。压缩过程中非饱和土的力学与水力学行为是同时发生且相互影响的,有必要统一考察体变特征与持水特性的水力耦合效应。为此,以荆门弱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土中水密度试验、饱和与控制吸力下的非饱和一维压缩试验,准确测量了压缩与卸荷回弹过程中孔隙比–重力含水率–吸力–竖向净应力关系,探讨了水力耦合状况下非饱和膨胀土的体变特征与持水特性规律,并建立相应本构描述。结论如下:1加载段,非饱和压缩曲线均发生明显转折,体现出屈服行为;随吸力增大,压缩曲线依次发生"穿越"现象;卸载段大体呈线性,其斜率随吸力增大而降低。提出能够描述干缩、压缩、卸荷体胀、屈服、压缩性与卸荷回弹性随吸力变化等行为的非饱和土体变方程,可直接用于分层总和法计算。2不同吸力下重力含水率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压缩至2941.8 k Pa时,不同吸力下含水率非常接近。吸力与竖向净应力对含水率变化的耦合影响可用3参数Logistic函数描述。3压缩过程中饱和度随竖向净应力增大而增大,卸荷过程中随竖向净应力降低亦增大。采用饱和度或重力含水率,对压缩过程中的水力路径会出现"湿化"与"脱湿"的不同判断,即水力耦合状况下土体表现出复杂的持水状态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 压实膨胀土 体变特征 持水特性 吸力 水力耦合 饱和度 中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膨胀土的土水特性
8
作者 吴义高 孙德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以淮安膨胀土为研究对象,使用压力板法、滤纸法和蒸汽平衡法等3种不同的控制或量测吸力的试验方法,分别对其压实土样进行土水特性试验,得出了吸力范围为0~378 MPa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干密度相近的情况下,低吸力范围内... 以淮安膨胀土为研究对象,使用压力板法、滤纸法和蒸汽平衡法等3种不同的控制或量测吸力的试验方法,分别对其压实土样进行土水特性试验,得出了吸力范围为0~378 MPa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干密度相近的情况下,低吸力范围内脱湿曲线和吸湿曲线有明显的滞回现象,且当吸力大于100 MPa时,滞回现象基本消失;滤纸法测出的土水特征曲线落在主脱湿和主吸湿曲线的滞回圈内.由蒸汽平衡法所得的高吸力范围土水特征曲线可以看出,吸力接近于1 000 MPa时含水率接近于零.滤纸法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土水特征曲线用饱和度和吸力关系表示的情况下,当吸力较小时,干密度大的土水特征曲线处于干密度小的右上方;当吸力较大时,干密度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膨胀土 力板法 滤纸法 蒸汽平衡法 水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