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矿区软硬分层煤温度-压力耦合影响瓦斯解吸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良 李希建 +1 位作者 刘钰 陈守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170,共8页
煤层瓦斯解吸特性对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和煤层气开发有重要影响,煤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有明显控制作用。贵州黔西矿区煤层大多属于高瓦斯近距离突出煤层群,软硬结合较多,且煤层透气性低。为进一步明确该地区煤层瓦斯解... 煤层瓦斯解吸特性对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和煤层气开发有重要影响,煤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有明显控制作用。贵州黔西矿区煤层大多属于高瓦斯近距离突出煤层群,软硬结合较多,且煤层透气性低。为进一步明确该地区煤层瓦斯解吸特性,以贵州黔西典型矿区小屯煤矿和青龙煤矿软硬分层煤为研究对象,利用HCA型高压容量法吸附装置对软硬分层煤进行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瓦斯解吸特征试验研究,对比分析温度、压力耦合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煤样温度、压力越高,瓦斯解吸初速度越大,对于0~120 s内的初始瓦斯解吸,瓦斯压力不占主导作用;软分层煤初始瓦斯解吸速率大于硬分层煤,硬分层煤累计瓦斯解吸量大于软分层煤,硬分层煤累计瓦斯解吸量最快在540 s内超过软分层煤;煤体暴露后60 s内含煤瓦斯解吸量变化最剧烈,且软分层煤前60 s解吸量所占比例大于硬分层煤,解吸更“活跃”;瓦斯解吸速率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解吸速率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0~60 s为“解吸爆炸期”,60~1500 s为“解吸跳跃期”,1500~7200 s为“解吸稳定期”;软分层煤中值解吸时间受温度、压力影响大于硬分层煤,软分层煤瓦斯解吸主要集中在煤炭暴露后1800 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软硬分层 瓦斯解吸速率 瓦斯解吸量 温度-压力耦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GIS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提升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2
作者 葛医博 夏云峰 +3 位作者 刘贯科 张海鹏 戴喜良 董冰冰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80-2690,共11页
盆式绝缘子作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的关键部件,其沿面耐电性能是决定GIS设备绝缘裕度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其表面电场分布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 盆式绝缘子作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的关键部件,其沿面耐电性能是决定GIS设备绝缘裕度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其表面电场分布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分析不同填充配比下涂层的综合性能以及改进涂覆方法,研究绝缘子样件涂覆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料前后的表面温度分布特征和耐电性能。结果表明:绝缘子样件表面温度从导杆到接地法兰逐渐降低,样件涂覆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材料后的表面温度与未涂覆相比温度差异小于10%;TiO_(2)填充量为30%~5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优;电-热耦合场作用下,盆式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随着表面温度梯度增大而逐渐降低;涂覆不同组分和不同段数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中心温度40~80℃时的样件涂覆50%TiO_(2)填充量复合材料后的沿面闪络电压与未涂覆相比提升15.22%~17.74%,研究结果为交流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盆式绝缘子 沿面耐电性能 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 闪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蒸气压实验中的压力-温度测量仪设计和开发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田 徐金荣 +2 位作者 杨玲 吴忠云 朱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1,共3页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是物理化学实验中经典的热力学实验,压力和温度作为该实验的待测参数,对实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准确实时地测量十分必要。基于该教学需求,通过对压力变送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显示仪表进行认真的选型...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是物理化学实验中经典的热力学实验,压力和温度作为该实验的待测参数,对实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准确实时地测量十分必要。基于该教学需求,通过对压力变送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显示仪表进行认真的选型,并对电路进行详细的设计,开发了高精度压力-温度测量仪,并将其应用于实验体系。学生的反馈结果表明,该仪器很好地满足了教学需求,实验的系统误差明显减小,数据结果的良好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蒸气压实验 压力-温度测量仪 设计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压力对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耦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高娜 张延松 胡毅亭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3-458,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初始条件对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影响,利用容积为20L的爆炸罐,在不同初始温度(25~200℃)和初始压力(0.1~1.0 MPa)条件下测定了甲烷-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的升高,爆炸上限升高,... 为了研究不同初始条件对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影响,利用容积为20L的爆炸罐,在不同初始温度(25~200℃)和初始压力(0.1~1.0 MPa)条件下测定了甲烷-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的升高,爆炸上限升高,爆炸下限降低,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在实验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常压/常温条件下,爆炸上限和下限与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呈线性相关。爆炸上限与初始温度的相关性受初始压力的影响,其与初始压力的相关性也与初始温度有关。然而,初始压力/初始温度对爆炸下限的影响与初始温度/初始压力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的耦合影响比单一因素对其的影响大,且相较而言,其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中绘制了影响曲面来描述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如何影响甲烷-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极限 初始压力 初始温度 甲烷-空气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电荷-零序电压关系的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玘 何正友 张姝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24,共7页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暂态持续时间内健康馈线和故障馈线的零序电荷与零序电压的关系特征。其次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接地电阻、不同故障距离、混合线路和噪声...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暂态持续时间内健康馈线和故障馈线的零序电荷与零序电压的关系特征。其次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接地电阻、不同故障距离、混合线路和噪声干扰等各种工况对零序电荷-零序电压关系特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健康馈线零序电荷-零序电压呈直线关系,故障馈线则不满足直线关系。利用零序电荷-电压关系特征可以快速明显地区分健康馈线和故障馈线,为选线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 故障暂态 零序电荷-零序电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永久式光纤温度-压力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郑金中 姜广彬 +2 位作者 陈伟 张国玉 姜道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5-57,95,共3页
传统的电子类传感器无法在井下恶劣环境下工作,而光纤传感器对电磁干扰不敏感而且能承受极端条件。为此,研究了井下永久式光纤温度-压力测试技术,并配套研制了井下光纤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由光纤光栅传感器、井下光缆、光缆连接器及光... 传统的电子类传感器无法在井下恶劣环境下工作,而光纤传感器对电磁干扰不敏感而且能承受极端条件。为此,研究了井下永久式光纤温度-压力测试技术,并配套研制了井下光纤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由光纤光栅传感器、井下光缆、光缆连接器及光电解调仪4大部分组成。系统适应井下高温(200℃)高压(50 MPa)环境,具有温度双补偿功能,测试精度(0.08%),性能稳定,寿命长。胜利油田4井次的现场试验表明,井下永久式光纤温度-压力测试系统测得的井底压力、温度曲线能够实时反映注水工作制度的细微变化,压力曲线与井口计量表压力变化曲线一致,测试灵敏度及精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温度-压力测试 光电转换 永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研究中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应用的陷阱与改善 被引量:8
7
作者 马小宾 章锦河 +2 位作者 郭丽佳 杨良健 王静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23-4932,共10页
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在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有关该模型指标遴选的适宜性和科学性则较少受到重视,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的套用、误用、混用等现象。通过对国内外100多篇PSR模... 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在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有关该模型指标遴选的适宜性和科学性则较少受到重视,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的套用、误用、混用等现象。通过对国内外100多篇PSR模型应用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认为:(1)PSR模型的实质是对人地关系的适应、反应与响应的评估,压力(Pressure)更多源于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强度,状态(State)是人类活动压力下生态环境自身的质与量的表现,响应(Response)则是对谋求人地关系和谐所做出的制度安排,PSR模型指标遴选宜与之相契合。(2)目前国内外PSR模型应用主要存在内生性(Endogeneity)、矢量性(Vectority)、指示性(Indexicality)、针对性(Pertinence)等四个方面的缺憾。(3)忽视研究目标的指向性、科学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人地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的主观性等,是造成PSR模型应用陷阱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提出PSR模型的优化与改善路径,以期为生态环境领域的PSR理论实证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陷阱 生态环境 人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压力-吸附方程在计算煤岩等量吸附焓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东 张学梅 +1 位作者 郝静远 马青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04-109,共6页
用鄂尔多斯盆地的长焰煤、肥煤、瘦煤和贫煤4个煤样的系列等温吸附实验数据来验证一个温度-压力-吸附方程,并探讨等量吸附时吸附平衡压力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求等量吸附焓。提出单位等量吸附焓的概念及计算... 用鄂尔多斯盆地的长焰煤、肥煤、瘦煤和贫煤4个煤样的系列等温吸附实验数据来验证一个温度-压力-吸附方程,并探讨等量吸附时吸附平衡压力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求等量吸附焓。提出单位等量吸附焓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煤样等量吸附焓为负值,证实吸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对于同一煤样,单位等量吸附焓随吸附量的增加而下降是由于吸附介质表面的能量不均匀性所造成。正因为吸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所以吸附先发生在能量较高的位置上,以便放出更多能量;在相等吸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高阶煤有较大的单位等量吸附焓,必有较大的吸附量。同时高阶煤吸附量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快速衰减,而中低阶煤吸附量衰减却没有那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温度-压力-吸附方程 等量吸附焓 单位等量吸附焓 气体吸附 煤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萨热克辉长辉绿岩类成岩温度-压力-氧逸度特征与成岩作用演化趋势 被引量:8
9
作者 杜玉龙 方维萱 鲁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4-508,共25页
本文采用构造岩相学、地质温度-压力计估算等方法,来研究萨热克辉长辉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恢复成岩氧逸度、硫逸度、温度、压力条件,探讨岩浆成岩作用热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岩浆来源于交代富集型地幔,岩石系列为碱性变基性-碱... 本文采用构造岩相学、地质温度-压力计估算等方法,来研究萨热克辉长辉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恢复成岩氧逸度、硫逸度、温度、压力条件,探讨岩浆成岩作用热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岩浆来源于交代富集型地幔,岩石系列为碱性变基性-碱性变超基性岩,岩石组合类型为辉长岩、似长石辉长岩和二长辉长岩,具有从辉长岩向似长石辉长岩和二长辉长岩两个方向演化的趋势;(2)岩浆经过三期六个阶段的热演化过程,地幔源区岩浆温度为1081~1211℃→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温度为545~796℃、压力为7.94~4.70kbar→壳幔混源岩浆作用温度为651~775℃、压力为2.01~0.58kbar→钾钠硅酸盐化温度为336~421℃→碳酸盐化温度为235℃→绿泥石化蚀变温度为143~80℃;(3)岩浆侵位不同于传统的主动侵位或被动侵位,而是经历了从29.4km→17.4km缓慢上升、17.4km→7.4km快速上升和从7.42km→2.15km缓慢上升的三阶段“气球膨胀”模式联合上升侵位,减压增温熔融为岩浆上侵的地球化学动力学机制,走滑拉分伸展的幔型深大断裂带为幔源岩浆提供了上升侵位通道和大陆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地球化学 成岩温度-压力恢复 岩浆成岩作用热演化 碱性辉长辉绿岩类 新疆萨热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平衡态下不同电阻率-温度效应的导电硅橡胶的直流电流-电压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洁 冯圣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26,9,共4页
研究了不同电阻率-温度效应的导电硅橡胶在电-热平衡态下的直流电流-电压特性。结果表明,具有不同电阻率-温度效应的导电硅橡胶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对欧姆定律的偏离趋势不同。主要原因是通电后自发热现象引起导电硅橡胶温度升高,使其产... 研究了不同电阻率-温度效应的导电硅橡胶在电-热平衡态下的直流电流-电压特性。结果表明,具有不同电阻率-温度效应的导电硅橡胶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对欧姆定律的偏离趋势不同。主要原因是通电后自发热现象引起导电硅橡胶温度升高,使其产生不同的电阻率变化趋势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平衡态 导电硅橡胶 直流电流-电压特性 电阻率-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构效关系预测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利平 李兵 +2 位作者 何树华 李航 徐建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49,共6页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以102种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为研究样本,从分子角度出发,基于定量-构效关系原理对共沸温度与其分子结构信息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多个共沸温度预测模型。通过...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以102种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为研究样本,从分子角度出发,基于定量-构效关系原理对共沸温度与其分子结构信息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多个共沸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拟合能力、显著性及标准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到最佳的共沸温度预测模型是由6个分子描述符所构建的模型;再利用留一交叉验证法、测试集及Williams图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外部验证及应用域分析,并将本文所建的模型与文献报道的同类模型及UNIFAC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共沸温度预测模型具有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及泛化推广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二元共沸物 共沸温度 预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温度对甲烷-空气爆炸压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娜 胡毅亭 张延松 《爆破器材》 CAS 2016年第3期26-30,共5页
借助特殊环境20 L爆炸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初始温度对甲烷-空气爆炸压力的影响,初始压力为0.1 MPa,初始温度变化范围为298~473 K。结果表明,甲烷-空气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始温度由298 K升高到473 K,最大爆炸... 借助特殊环境20 L爆炸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初始温度对甲烷-空气爆炸压力的影响,初始压力为0.1 MPa,初始温度变化范围为298~473 K。结果表明,甲烷-空气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始温度由298 K升高到473 K,最大爆炸压力由0.7833 MPa下降到0.5012 MPa,下降幅度为35.89%。初始温度的升高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了最大爆炸压力到达时间,由298 K时的127.1 ms缩短到473 K时的85.0 ms。初始温度升高,甲烷-空气最大爆炸压力的上升速率( dp/dt) max呈上升趋势。当初始温度由298 K上升至473 K时,( dp/dt) max升幅并不大,仅为9.16%;爆炸特征值KG 不断增大,其爆炸危险性也随之增大。从反应开始到到达最大爆炸压力这段时间内,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甲烷-空气爆炸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温度 甲烷-空气 最大爆炸压力 压力上升速率 最大压力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工作面端面冒顶机理及“支架-围岩”耦合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高峰 黄鹏 +3 位作者 李鹤鹤 昝明惠 孔德中 张鹏飞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2,共12页
为研究综采工作面顶板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能量法和“顶板-支架-煤壁”系统模型,建立了端面顶板稳定性力学模型,利用分布式支架顶梁压力监测系统和数字图像监测技术,开展了端面冒顶相似模拟试验,分析了端面冒顶影响因素、顶板破坏... 为研究综采工作面顶板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能量法和“顶板-支架-煤壁”系统模型,建立了端面顶板稳定性力学模型,利用分布式支架顶梁压力监测系统和数字图像监测技术,开展了端面冒顶相似模拟试验,分析了端面冒顶影响因素、顶板破坏形态和支架顶梁压力分布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根据端面顶板稳定性力学模型,距煤壁1 m范围内直接顶稳定性系数小于0,该区域为端面冒顶高发区;距离煤壁越远,顶板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也随之增大;提高支架工作阻力能有效减小顶板下沉量;顶板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越大,顶板稳定性越好;相似模型试验中直接顶依次经历了端面冒落、顶板破断、顶板破碎等阶段,液压支架顶梁压力表现为中部>前部>后部;当顶板完整时,模型支架初撑力和支护阻力充足,“支架-围岩”耦合关系良好;当顶板破碎导致支架位态不佳时,模型支架降阻或偏载现象明显,容易造成顶板裂隙发育、端面冒顶、支架压架等事故,“支架-围岩”耦合关系恶化;利用数字图像监测技术获得了端面冒顶阶段直接顶最大剪应变集中于端面顶板附近。研究显示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与端面顶板稳定性互相影响,维持良好的“支架-围岩”耦合关系有助于提高工作面顶板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冒顶 能量法 相似模拟试验 支架压力 “支架-围岩”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有师承:师徒关系、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感知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基于反馈寻求行为的调节 被引量:4
14
作者 温碧燕 赵玉玺 +1 位作者 周小曼 刘博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77,共15页
文章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师徒关系、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感知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及反馈寻求行为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49份服务业新员工数据分析后发现:师徒关系正向影响员工对挑战性压力的感知,负向预测其阻碍性压力感知。师徒... 文章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师徒关系、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感知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及反馈寻求行为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49份服务业新员工数据分析后发现:师徒关系正向影响员工对挑战性压力的感知,负向预测其阻碍性压力感知。师徒关系不仅直接增益于心理资本,还可通过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感知间接影响心理资本。挑战性压力感知正向预测心理资本,而阻碍性压力感知则对员工心理资本具有削弱作用。反馈寻求行为调节了师徒关系对阻碍性压力感知的负向影响,但在师徒关系与挑战性压力感知之间未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徒关系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感知 心理资本 反馈寻求行为 新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矩作用下钴铁氧体粘型结复合材料中磁-机效应与温度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文西芹 赵明光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0,共3页
研究了扭矩作用下,在-38~90℃范围内环形钴铁氧体复合材料的磁-机效应与温度的关系。测量了作为作用扭矩函数的外部轴向磁场的变化。观测了室温(22℃)条件下的磁滞后量Δτ和磁-机灵敏度Sm.作为温度的函数,在整个温度范围内,2个量都... 研究了扭矩作用下,在-38~90℃范围内环形钴铁氧体复合材料的磁-机效应与温度的关系。测量了作为作用扭矩函数的外部轴向磁场的变化。观测了室温(22℃)条件下的磁滞后量Δτ和磁-机灵敏度Sm.作为温度的函数,在整个温度范围内,2个量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但在温度高于60℃时,磁-机滞后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外部磁场随作用扭矩成线性变化。利用磁致伸缩、磁各向异性、自发磁化及畴壁钉札等理论对磁-机效应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 钴铁氧体复合材料 -机效应 温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滑性假设的锂电池开路电压-荷电状态映射提取
16
作者 薛金炜 杜旭之 +2 位作者 杨志刚 赵蕾 夏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5-243,共9页
开路电压(OCV)是准确估计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的重要参数。由于OCV-SoC的映射关系随着电池老化而持续变化,因此在某一特定阶段确定的OCVSoC函数无法适用于电池全生命周期内的SoC估计,由此需要对OCV进行定期测试及老化校准。... 开路电压(OCV)是准确估计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的重要参数。由于OCV-SoC的映射关系随着电池老化而持续变化,因此在某一特定阶段确定的OCVSoC函数无法适用于电池全生命周期内的SoC估计,由此需要对OCV进行定期测试及老化校准。受OCV-SoC曲线迟滞现象的影响,传统的OCV测试通常需要数天时间才能获得一个或多个完全充放电周期的数据,因此从电动车实际运行的维度上缺乏OCV实时测试和校准的可实现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灵活的OCV-SoC提取方法,主要基于锂电池放电过程的OCV-t曲线平滑性假设,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实现基于任意电流-电压测量数据的OCV-SoC关系提取;随后在UDDS工况下结合拓展卡尔曼滤波(EKF)进行了SoC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平滑性假设可以有效地构建OCV-SoC的映射关联,其中SoC的最大估计误差为2%,且不受滤波器SoC初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开路电压 荷电状态 开路电压-荷电状态关系 遗传算法 平滑性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自加速分解温度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17
作者 赵东风 秦传睿 党梦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177,共7页
针对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生产、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引发的重特大燃爆事故,采用试验及模型计算等方式对其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进行获取,并提出一种基于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的理论预测方法。通过绝热加速量热试验获取18种芳香族硝基化... 针对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生产、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引发的重特大燃爆事故,采用试验及模型计算等方式对其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进行获取,并提出一种基于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的理论预测方法。通过绝热加速量热试验获取18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以此计算得到25 kg标准包装下物质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最终验证并比较两种模型的拟合能力、鲁棒性和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对应MLR模型和ANN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和0.975,ANN模型在匹配度方面明显优于ML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自加速分解温度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7705∑-△A/D转换器在温度压力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相键 彭春文 刘晓昌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2-44,共3页
AD7705/7706是AD公司新推出的高性能、低成本16位∑-△A/D转换器。器件内部 包括多路开关、缓冲器、可编程放大器以及数字滤波电路等。可以直接对传感器的微弱信号进行 A/D转换,简化了外围电路,而且因其具有高... AD7705/7706是AD公司新推出的高性能、低成本16位∑-△A/D转换器。器件内部 包括多路开关、缓冲器、可编程放大器以及数字滤波电路等。可以直接对传感器的微弱信号进行 A/D转换,简化了外围电路,而且因其具有高分辨率,自校准及低功耗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在传感 器与仪表中进行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转换器 温度测量 压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压力联合复热冷链米饭及其品质的研究
19
作者 刘畅 宋飞虎 +1 位作者 李润杰 金光远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为减缓米饭微波复热过程中的失水速率,减少失水干硬对米饭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压力进行复热试验,对比复热米饭碘蓝值、色差值、硬度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复热初期采用70 kPa,复热后期采用50 kPa的分段... 为减缓米饭微波复热过程中的失水速率,减少失水干硬对米饭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压力进行复热试验,对比复热米饭碘蓝值、色差值、硬度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复热初期采用70 kPa,复热后期采用50 kPa的分段微波加压复热米饭的碘蓝值为0.178,硬度为3122.12 g,还原糖含量为3.636 mg/g。相比320 W常压复热,70/50 kPa分段式加压复热米饭热点与中心含水率差异由5.60%下降至1.93%,硬度差异由540.82 g下降至239.59 g。加压复热可以有效抑制米饭水分的蒸发,提升温度分布的均匀性。研究为米饭复热生产工业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压力联合 米饭复热 失水速率 温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地幔电导率-温度关系及在大地电磁测深法中应用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璐璐 金胜 +4 位作者 魏文博 张乐天 董浩 叶高峰 盛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71-1795,共25页
上地幔热结构的研究对探索地球内部物质状态和岩石圈形成演化过程,评估自然资源的存储状况,监控火山区岩浆活动从而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基于不同岩石物理学高温高压实验得到的上地幔矿物电导率-温度关系.通过... 上地幔热结构的研究对探索地球内部物质状态和岩石圈形成演化过程,评估自然资源的存储状况,监控火山区岩浆活动从而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基于不同岩石物理学高温高压实验得到的上地幔矿物电导率-温度关系.通过分析并对比前人的实验结果,讨论了不同实验得到的同一矿物的电导率-温度经验关系中参数差异产生的原因.大地电磁测深法(MT)以其探测深度大,受浅部高阻体影响较小且对低阻体分辨率较高等特点,在研究壳幔电性结构、热状态和地球动力学机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MT得到的上地幔电阻率模型为基础,结合岩石物理学实验标定的矿物电导率-温度经验关系,建立上地幔的温度和熔融百分比模型,这项工作在研究上地幔热状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总结并讨论了前人以MT方法获得电性结构为基础,利用电导率-温度经验关系评价上地幔热状态的应用实例,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同时对其可行性做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地幔热结构 电导率-温度关系 大地电磁法 上地幔电性结构 熔融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