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理论的节水型社会综合评价
1
作者 杨尚朴 苏晓成 +1 位作者 刘晓月 郑淑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9-648,共10页
为了解决目前节水型社会评价模型中内容完备性不足、指标量化分级较为简单、权重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问题,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理论,结合组合赋权的单指标量化-多准则集成-多目标综合(SMI-P)评价方法构建节水型社会评... 为了解决目前节水型社会评价模型中内容完备性不足、指标量化分级较为简单、权重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问题,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理论,结合组合赋权的单指标量化-多准则集成-多目标综合(SMI-P)评价方法构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丰富了节水型社会评价内容,明确各个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合理解释了节水型社会中各指标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组合赋权的SMI-P评价方法能够细化指标量化的等级划分,改善指标的量化方法并减小赋权误差;本文中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解决了目前节水型社会评价模型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分级较模糊和指标数据处理误差大的问题,评价结果更为清晰、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 评价模型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理论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研究中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应用的陷阱与改善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小宾 章锦河 +2 位作者 郭丽佳 杨良健 王静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23-4932,共10页
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在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有关该模型指标遴选的适宜性和科学性则较少受到重视,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的套用、误用、混用等现象。通过对国内外100多篇PSR模... 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在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有关该模型指标遴选的适宜性和科学性则较少受到重视,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的套用、误用、混用等现象。通过对国内外100多篇PSR模型应用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认为:(1)PSR模型的实质是对人地关系的适应、反应与响应的评估,压力(Pressure)更多源于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强度,状态(State)是人类活动压力下生态环境自身的质与量的表现,响应(Response)则是对谋求人地关系和谐所做出的制度安排,PSR模型指标遴选宜与之相契合。(2)目前国内外PSR模型应用主要存在内生性(Endogeneity)、矢量性(Vectority)、指示性(Indexicality)、针对性(Pertinence)等四个方面的缺憾。(3)忽视研究目标的指向性、科学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人地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的主观性等,是造成PSR模型应用陷阱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提出PSR模型的优化与改善路径,以期为生态环境领域的PSR理论实证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陷阱 生态环境 人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建鹏 武江民 +1 位作者 贾腊春 曹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2-611,共10页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和熵权-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对2010—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区(县)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分析各流域及各区(县)生态系统健康等级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有助于发现生态系统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恢复...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和熵权-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对2010—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区(县)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分析各流域及各区(县)生态系统健康等级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有助于发现生态系统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恢复策略。结果表明,2010—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显著提升,2013—2016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2016年后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黄河干流流域1健康程度较高且健康值变化幅度最大,洮河流域健康状况改善较大,其余流域健康程度低且健康值涨幅较小。在整体准则层层面,黄河流域甘肃段驱动力、压力指数波动增长,状态与响应指数持续上升,表明2010—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稳定改善。人口增长、人均水资源量、建设用地比例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是影响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变化的主要因素。优化土地利用、促进人口均衡分布、推动水资源均衡分配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促进黄河流域甘肃段绿色发展与生态屏障建设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生态系统健康 熵权-变异系数综合赋权 黄河流域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彭涛 王珍 +1 位作者 赵乔 郭倩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41-145,153,共6页
为定量评估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以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和属性识别理论对黄柏河生态健康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柏河生态系统综合健... 为定量评估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以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和属性识别理论对黄柏河生态健康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柏河生态系统综合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的健康等级分别是良、中等和良,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农药施用强度、水土流失率等是影响黄柏河生态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集对分析 属性识别理论 黄柏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马玲玲 周林飞 +2 位作者 张婷婷 李嫱 王铁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了评价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的安全状态,结合水源地自身特性,分析了对其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建立了水库型水源地安全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此模型构建了3个层次的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5级评价标准,... 为了评价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的安全状态,结合水源地自身特性,分析了对其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建立了水库型水源地安全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此模型构建了3个层次的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5级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了14个指标,确定各指标在各等级的取值范围,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准则层及总体安全等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压力指标安全等级为Ⅲ,2012年大伙房水库供水的7座城市人口为负增长,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其流域所处的三县内,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营养元素及污染源直接流入河中。状态指标安全等级为Ⅱ,库区水质满足Ⅱ级标准,富营养化等级为Ⅰ级,水体贫营养,但氮素含量高,依然有富营养的危险。响应指标安全等级为Ⅲ,其中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安全等级"高",但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治理率极低,且相关管理部门的监控及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安全综合指数为2.4834,在2与3之间,更接近于2。总体安全等级为"高"级,但非常接近于"中"级。对水源地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主要为非点源污染、水量不足、流域内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及监控、管理的疏忽。对水源地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有利于水源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大伙房水库水源地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海丹 邵景力 +1 位作者 谢新民 柴福鑫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于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朝阳市区为例,综合考虑该市未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趋势,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即使达到较高的节...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于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朝阳市区为例,综合考虑该市未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趋势,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即使达到较高的节水水平,现状供水模式也无法满足朝阳市区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外调水是朝阳市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水资源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与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宝海 聂守军 +7 位作者 高世伟 刘晴 刘宇强 常汇琳 马成 唐铭 薛英会 白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8-750,共13页
为提高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效果,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影响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的遗传、环境和选择因素进行探讨。构建1个目标、3个准则和18个指标组成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概念模型与评价体系,并采用客观熵权和功效评分... 为提高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效果,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影响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的遗传、环境和选择因素进行探讨。构建1个目标、3个准则和18个指标组成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概念模型与评价体系,并采用客观熵权和功效评分相组合方法进行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在PSR模型设计环境下,‘绥粳18’杂交育种9个世代杂交后代均表现出穗颈瘟权重值最大,其次是倒伏级别,再次是空壳率,寒地生态环境下抗穗颈瘟发病指数、抗倒伏级别和空壳率水平是水稻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最重要的考虑指标。PSR系统评价中,各子系统的影响力大小依次是响应子系统(权重为0.6867)>状态子系统(权重为0.2651)>压力子系统(权重为0.0482);各指标值变异系数为0~200.4%,大范围变异利于提高后代选择育种效果。与目前多依据株型理论选择杂交后代系谱相比,运用PSR模型理论与评价体系方法,创建动态压力选择环境,客观评价指标特征,并引入专家决策管理,能够有效克服单纯依靠育种经验、定性定量不结合、多注重性状选择以及响应决策不系统而导致多优性状聚合难、鉴定难、选择效率低等问题,具有较好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寒地水稻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方案。本研究结果可为加快寒地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突破性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粳稻 杂交后代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熵权 选择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渭南市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小燕 任志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85,共4页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渭南市具体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区内生态环境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1997—2003年,渭南市环境压力在逐年增大,环境质量在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渭南市具体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区内生态环境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1997—2003年,渭南市环境压力在逐年增大,环境质量在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及建设能力在逐步增强,综合其三者,研究区生态环境虽然长期处于很不安全的状态,但总的来说是在朝着安全的方向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动态变化 渭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历史街区防火韧性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闫晨 陈锦涛 +2 位作者 段芮 任维 兰思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90-3296,共7页
在韧性城市的建设背景下,历史街区的防火韧性被解释为:在降低火灾风险和维持自身稳定性的同时具备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结合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由33个指标层组成的历史街区防火韧性评估体系。... 在韧性城市的建设背景下,历史街区的防火韧性被解释为:在降低火灾风险和维持自身稳定性的同时具备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结合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由33个指标层组成的历史街区防火韧性评估体系。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开展的评估结果表明,该街区压力层潜在的刺激性较大,状态层暴露出的敏感性较高,但同时响应层表现出的适应性较强。针对研究结果,分别从建筑性能、街区空间和管理机制3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研究成果既可为定量评估历史街区的消防能力提供参考依据,亦可为推进中国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防火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评估体系 韧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河南省水库生态安全评估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国重 李中原 +3 位作者 张继宇 程焕玲 郝捷 甘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12-17,共6页
为了推动水库流域环境生态治理与水源区水质保护,以河南省作为典型,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在22座大型水库的生态安全评估中进行了应用,构建了水库生态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根据生态综合指... 为了推动水库流域环境生态治理与水源区水质保护,以河南省作为典型,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在22座大型水库的生态安全评估中进行了应用,构建了水库生态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根据生态综合指数对这22座水库2005、2015年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总体上2015年水库的生态综合指数比2005年有明显提高,但形势不容乐观,仍然有22.73%的水库生态综合指数在0.4以下;经济发展水平与流域生态安全不是直接的正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其水库生态环境状况往往较差。PSR模型也可用于大范围大量水库的环境生态安全评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关爱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生态综合指数 水库生态安全评估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和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港 陈诚 +4 位作者 姚斯洋 何梦男 阚加力 栾澔 陈求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71-3781,共11页
城市河流作为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作用强烈的区域,承受着人类资源开发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压力,但近些年来随着对河流健康的重视,针对城市河流实施了大量的生态治理措施。综合考虑人类正负面影响对河流健康状态的影响,进行河流健康状... 城市河流作为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作用强烈的区域,承受着人类资源开发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压力,但近些年来随着对河流健康的重视,针对城市河流实施了大量的生态治理措施。综合考虑人类正负面影响对河流健康状态的影响,进行河流健康状态的评价,对于城市河流的修复效果检验和管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市鼓楼区典型城市河流西北护城河为研究区,根据河流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物理形态差异及城市管网分布将其划分为6个河段,考虑人类修复措施对河流健康水平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可拓模型确定了河段健康等级,并根据各等级综合关联度之间的距离判断河流健康水平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压力、状态以及响应准则层的权重分别为0.458、0.311、0.231,压力指标为影响城市河流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西北护城河6个河段的健康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河段A—F的健康等级分别为中等、健康、亚健康、中等、亚病态和病态,流经公园绿地的河段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流经居民住宅区的河段,河段B、C、D的健康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而河段A、E、F的健康状态则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需要进行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物元可拓模型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黑河中游张掖市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赵敏敏 何志斌 +2 位作者 蔺鹏飞 韩双宝 王思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039-9049,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的状态与生态是否安全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服务的正常发挥是实现生态安全的前提。近年来,中国西北荒漠-绿洲扩张速度加快,改变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传输,进而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以典型荒漠-绿洲区域黑河中游的张掖市为例... 生态系统服务的状态与生态是否安全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服务的正常发挥是实现生态安全的前提。近年来,中国西北荒漠-绿洲扩张速度加快,改变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传输,进而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以典型荒漠-绿洲区域黑河中游的张掖市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耦合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构建了黑河中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了2001-2015年黑河中游生态安全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生态系统面临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压力指数有所降低;部分地区出现植被退化、破碎化增加等现象,状态指数略有降低;在实施节水灌溉、产业转移、湿地保护等举措后,响应指数显著增加。总体来看,2001-2015年黑河中游生态安全水平呈现波动增长趋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0.3748增至0.5888,生态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达到"临界安全"状态,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生态用水量、地下水开采率等水资源相关要素是影响绿洲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因子。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调整种植和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等提高生态安全水平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生态安全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何晔宇 匡耀求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2-368,共7页
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风险形成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识别影响海岸带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将海岸带生态安全归纳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准则... 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风险形成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识别影响海岸带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将海岸带生态安全归纳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准则层,选取26个能够反映生态安全状况的因子来构建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岸段两个沿海县(区)2007、2010、2013、2015、2016年的海岸带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惠东县这5年海岸带生态安全等级分别为预警(Ⅲ)、较安全(Ⅱ)、较危险(Ⅳ)、较安全(Ⅱ)、较安全(Ⅱ);大亚湾区海岸带生态安全等级分别为预警(Ⅲ)、预警(Ⅲ)、预警(Ⅲ)、较安全(Ⅱ)、较安全(Ⅱ)。(2)“十二五”规划所采取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措施对惠州海岸带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岸带生态安全状况于2013年有明显恶化,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措施及力度仍不足以抵消这一时期持续增加的生态环境压力,同时,海岸带生态环境对于响应措施的反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3)影响惠州海岸带生态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的发展及污染物排放、人类活动密集及人类对海洋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政府响应措施实施力度、自然和人为原因所造成的海洋灾害和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 海岸带生态安全 粤港澳大湾区 惠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环境效应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蓉 邵超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农田面源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推广使用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已经成为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规避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可能产生的二次环境与生态问题,采用"压力-状态-响应&... 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农田面源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推广使用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已经成为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规避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可能产生的二次环境与生态问题,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环境效应监测指标体系框架。具体构建了5类典型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精准施肥、调优施肥结构、生物防治病虫害、物理防控病虫害)在田块尺度上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环境效应监测指标体系,并且扩展到区域尺度上,以指导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筛选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环境效应监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综合后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嘉敏 韩宝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1-35,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后评估是一种对预测全过程的技术性评估,涉及到诸多因素。在分析实际客流与预测客流准确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综合后评估体系。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和指导意义在很大...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后评估是一种对预测全过程的技术性评估,涉及到诸多因素。在分析实际客流与预测客流准确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综合后评估体系。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和指导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了取决于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取。探讨了基于PSR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综合后评估方法,借以实现提高客流预测技术和改进运营组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综合后评估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天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亮亮 王倩 +3 位作者 周笑白 王斌 张赞 李炜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2期254-258,共5页
从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土地生态环境状态和土地生态环境响应3个方面建立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天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天津市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生态安全情况。结果表明:天津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 从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土地生态环境状态和土地生态环境响应3个方面建立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天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天津市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生态安全情况。结果表明:天津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土地压力安全值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但压力安全值不断上升;天津市土地生态状态均处在全国的下游水平,且安全值呈不断下降趋势;天津市土地生态状态安全值较高,排在全国前列。天津市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污染造成的生态压力增大。提出了天津市未来应划定土地生态红线,加强土地资源管控立法,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和预警工作,以降低人地矛盾,保障天津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土地生态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耕地环境质量的压力-状态-响应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邱孟龙 王琦 +3 位作者 陈俊坚 杨国义 李芳柏 刘黎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4-531,共8页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了耕地环境质量评价框架及其指标体系。以东莞市为研究样区,采集182个耕地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合东莞统计年鉴中的社会经济数据,对东莞市耕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协调度模型对其稳...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了耕地环境质量评价框架及其指标体系。以东莞市为研究样区,采集182个耕地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合东莞统计年鉴中的社会经济数据,对东莞市耕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协调度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28.2%的耕地处于良好和较好水平,主要分布在北部河网平原区,该区作为供水工程水源地,环境受到严格保护;56.1%的耕地处于警戒水平,处于较差水平的耕地占总面积的15.7%,没有耕地处于极差水平。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和工业"三废"排放压力、耕地自然性状及其耕作管理状态、农药化肥过量施用等不合理的农户响应措施。压力、状态、响应指数协调度较低的乡镇有南城、望牛墩、沙田、长安,其耕地环境质量不稳定,是耕地环境质量管控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环境质量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 协调度 评价模型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B模型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和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陈晴空 黄秦森 +2 位作者 况力 杨肃博 范剑平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71-5681,共11页
基于对重庆市5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效益”(PSRB)框架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效益四个维度筛选确定评价指标,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已整治完成6个月以上的堰塘、沟渠和河流3种类型黑臭水体... 基于对重庆市5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效益”(PSRB)框架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效益四个维度筛选确定评价指标,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已整治完成6个月以上的堰塘、沟渠和河流3种类型黑臭水体的11个典型案例进行了评价,并跟踪评价了其中堰塘型黑臭水体在2023年6、8、10月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压力、状态、响应、效益各维度权重分别为0.27,0.21,0.36,0.16,权重较高的负向指标(C_(11)、C_(14)、C_(24)、C_(36))多于权重较高的正向指标(C_(31)、C_(41)),即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虽然得到了积极响应,但整治完成的水体仍存在较大压力,获得效益有限.11个典型案例中,10个案例的整治效果等级为“有效”,1个案例为“合格”.压力维度中“水域人口负荷较大”、“截污纳管破损”、“黑臭底泥残留”以及响应维度中“水体整治投资较高”、“运维管护执行力度不足”是对整治效果带来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黑臭水体 影响因素 压力-状态-响应-效益(psrb)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整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物元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9
19
作者 刘蕾 姜灵彦 高军侠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7-121,共5页
采用P-S-R模型建立指标体系,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客观评价。采用物元和可拓理论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研究,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结果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耕地粮食单产逐年增加,土地流失... 采用P-S-R模型建立指标体系,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客观评价。采用物元和可拓理论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研究,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结果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耕地粮食单产逐年增加,土地流失比例逐年降低,土地质量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人口压力过大,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仍然是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GDP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较少,第三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虽有所提升,但横向比较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紧迫。整体水平不容乐观,目前仍处于临界安全水平,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基于P-S-R模型的物元评价方法适用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物元分析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RANC模型的湖南省“十三五”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雯媛 邹雨琳 +3 位作者 杨晓霞 肖童觉 刘新儒 刘圣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8,共10页
以湖南省“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为研究内容,在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确定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基于排名和非层次比较法(AHP-RANC)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综... 以湖南省“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为研究内容,在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确定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基于排名和非层次比较法(AHP-RANC)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十三五”期间湖南省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环境优良天数比例、酸雨频率、地表水优Ⅲ比例、饮用水水源达标率、生物丰度指数、各污染物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总量、污水处理率以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等是影响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期间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逐步改善,由最低值0.291(2016年)波动上升至最高值0.705(2020年),PSR循环由一般变为较好;从综合分析结果来看,生态环境质量受“天”和“人”影响较大,“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待进一步巩固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层次分析-基于排名和非层次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