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矿区软硬分层煤温度-压力耦合影响瓦斯解吸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良 李希建 +1 位作者 刘钰 陈守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170,共8页
煤层瓦斯解吸特性对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和煤层气开发有重要影响,煤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有明显控制作用。贵州黔西矿区煤层大多属于高瓦斯近距离突出煤层群,软硬结合较多,且煤层透气性低。为进一步明确该地区煤层瓦斯解... 煤层瓦斯解吸特性对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和煤层气开发有重要影响,煤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有明显控制作用。贵州黔西矿区煤层大多属于高瓦斯近距离突出煤层群,软硬结合较多,且煤层透气性低。为进一步明确该地区煤层瓦斯解吸特性,以贵州黔西典型矿区小屯煤矿和青龙煤矿软硬分层煤为研究对象,利用HCA型高压容量法吸附装置对软硬分层煤进行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瓦斯解吸特征试验研究,对比分析温度、压力耦合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煤样温度、压力越高,瓦斯解吸初速度越大,对于0~120 s内的初始瓦斯解吸,瓦斯压力不占主导作用;软分层煤初始瓦斯解吸速率大于硬分层煤,硬分层煤累计瓦斯解吸量大于软分层煤,硬分层煤累计瓦斯解吸量最快在540 s内超过软分层煤;煤体暴露后60 s内含煤瓦斯解吸量变化最剧烈,且软分层煤前60 s解吸量所占比例大于硬分层煤,解吸更“活跃”;瓦斯解吸速率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解吸速率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0~60 s为“解吸爆炸期”,60~1500 s为“解吸跳跃期”,1500~7200 s为“解吸稳定期”;软分层煤中值解吸时间受温度、压力影响大于硬分层煤,软分层煤瓦斯解吸主要集中在煤炭暴露后1800 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软硬分层 瓦斯解吸速率 瓦斯解吸量 温度-压力耦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蒸气压实验中的压力-温度测量仪设计和开发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田 徐金荣 +2 位作者 杨玲 吴忠云 朱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1,共3页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是物理化学实验中经典的热力学实验,压力和温度作为该实验的待测参数,对实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准确实时地测量十分必要。基于该教学需求,通过对压力变送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显示仪表进行认真的选型...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是物理化学实验中经典的热力学实验,压力和温度作为该实验的待测参数,对实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准确实时地测量十分必要。基于该教学需求,通过对压力变送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显示仪表进行认真的选型,并对电路进行详细的设计,开发了高精度压力-温度测量仪,并将其应用于实验体系。学生的反馈结果表明,该仪器很好地满足了教学需求,实验的系统误差明显减小,数据结果的良好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蒸气压实验 压力-温度测量仪 设计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压力对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耦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高娜 张延松 胡毅亭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3-458,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初始条件对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影响,利用容积为20L的爆炸罐,在不同初始温度(25~200℃)和初始压力(0.1~1.0 MPa)条件下测定了甲烷-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的升高,爆炸上限升高,... 为了研究不同初始条件对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影响,利用容积为20L的爆炸罐,在不同初始温度(25~200℃)和初始压力(0.1~1.0 MPa)条件下测定了甲烷-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的升高,爆炸上限升高,爆炸下限降低,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在实验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常压/常温条件下,爆炸上限和下限与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呈线性相关。爆炸上限与初始温度的相关性受初始压力的影响,其与初始压力的相关性也与初始温度有关。然而,初始压力/初始温度对爆炸下限的影响与初始温度/初始压力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的耦合影响比单一因素对其的影响大,且相较而言,其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中绘制了影响曲面来描述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如何影响甲烷-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极限 初始压力 初始温度 甲烷-空气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永久式光纤温度-压力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郑金中 姜广彬 +2 位作者 陈伟 张国玉 姜道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5-57,95,共3页
传统的电子类传感器无法在井下恶劣环境下工作,而光纤传感器对电磁干扰不敏感而且能承受极端条件。为此,研究了井下永久式光纤温度-压力测试技术,并配套研制了井下光纤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由光纤光栅传感器、井下光缆、光缆连接器及光... 传统的电子类传感器无法在井下恶劣环境下工作,而光纤传感器对电磁干扰不敏感而且能承受极端条件。为此,研究了井下永久式光纤温度-压力测试技术,并配套研制了井下光纤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由光纤光栅传感器、井下光缆、光缆连接器及光电解调仪4大部分组成。系统适应井下高温(200℃)高压(50 MPa)环境,具有温度双补偿功能,测试精度(0.08%),性能稳定,寿命长。胜利油田4井次的现场试验表明,井下永久式光纤温度-压力测试系统测得的井底压力、温度曲线能够实时反映注水工作制度的细微变化,压力曲线与井口计量表压力变化曲线一致,测试灵敏度及精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温度-压力测试 光电转换 永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积曲线指导个体化保护性单肺通气在开胸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司建洛 苏跃 宋绍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应用动态压力-容积曲线设定全身麻醉单肺通气时个体化的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PEEP)。方法:4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常规双肺通气30min后(T0)行单肺通气,按照患者单肺通气即刻动态压力-容积曲线低位拐点对应的压力(PLIP... 目的:应用动态压力-容积曲线设定全身麻醉单肺通气时个体化的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PEEP)。方法:4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常规双肺通气30min后(T0)行单肺通气,按照患者单肺通气即刻动态压力-容积曲线低位拐点对应的压力(PLIP)+0.196kPa设定PEEP值,依次按照100%、80%、60%高位拐点对应的容量(VUIP)设定潮气量,分别通气30min(T1、T2、T3)。记录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参数,并采集动脉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结果:T1、T2、T3的PEEP值均为(0.64±0.13)kPa,潮气量分别为(10.1±1.2)mL/kg、(7.2±1.1)mL/kg、(5.6±0.7)mL/kg,与T1相比,T2的气道峰压、气道阻力、分流率降低;动脉氧分压、胸肺顺应性增加;T3的平均动脉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动态压力-容积曲线,80%VUIP联合PLIP+0.196kPa水平的PEEP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氧合,降低分流,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 压力-容积曲线 呼气末正压 潮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积曲线指导下单一PEEP用于侧切口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小莉 王彩娥 +3 位作者 魏利娟 韩艳艳 郭仲辉 贾可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9-691,共3页
目的观察较低潮气量(VT)联合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侧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术中患儿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1~5岁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儿,心功能Ⅰ或Ⅱ级,所有患儿均采用右外侧小切口矫治房(室)间隔缺损。联合组(Ⅰ组)... 目的观察较低潮气量(VT)联合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侧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术中患儿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1~5岁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儿,心功能Ⅰ或Ⅱ级,所有患儿均采用右外侧小切口矫治房(室)间隔缺损。联合组(Ⅰ组)V_T7~8ml/kg,根据动态压力-容积(P-V)曲线目测其呼气支上拐点(最大曲率点PMC)对应的压力P_(PMC)设置PEEP。对照组(Ⅱ组)VT10ml/kg,PEEP为0。于侧卧位切皮前(T_1)、心肺转流(CPB)前5min(T_2)、缝皮后即刻(T_3)分别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呼吸力学指标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Ⅱ组比较,T_1~T_3时Ⅰ组气道峰压(Peak)、平台压(Plat)、平均气道压(Pmean)均降低,T_2、T_3时Ⅰ组肺泡动态顺应性(Cdyn)升高(P<0.05);T_2时Ⅰ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升高,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_2]、呼吸指数(RI)降低(P<0.05)。结论在侧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术中较低V_T(6~8ml/kg),结合适当PEEP可有效的降低术中气道压,改善Cdyn,增加肺通气与氧合效率,有利于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压力-容积曲线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压力-容积技术测定3个防火树种的水分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邹武 温国胜 +2 位作者 徐贵艳 周国模 余树全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此研究旨在研究防火树种的水分特性,为南方地区防火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压力-容积(P-V)分析技术测定了木荷Schima superba,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albripetalus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等3个防火树种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水分... 此研究旨在研究防火树种的水分特性,为南方地区防火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压力-容积(P-V)分析技术测定了木荷Schima superba,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albripetalus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等3个防火树种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水分特征参数,即初始质壁分离点渗透势πp,饱和含水量时的最大渗透势π0,细胞弹性模数ξ,细胞质壁分离时的共质体水体积量与饱和时共质体水体积量之比Vp/V0。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季节中,木荷与青冈的4项水分特征参数变化趋势与范围相似,而与秃瓣杜英的相差较大;②通过比较3个树种的4项水分参数在3个生长季节的平均数,得出抗旱性排列顺序是青冈>木荷>秃瓣杜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压力-容积技术 防火树种 水分生理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研究中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应用的陷阱与改善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小宾 章锦河 +2 位作者 郭丽佳 杨良健 王静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23-4932,共10页
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在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有关该模型指标遴选的适宜性和科学性则较少受到重视,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的套用、误用、混用等现象。通过对国内外100多篇PSR模... 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在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有关该模型指标遴选的适宜性和科学性则较少受到重视,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的套用、误用、混用等现象。通过对国内外100多篇PSR模型应用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认为:(1)PSR模型的实质是对人地关系的适应、反应与响应的评估,压力(Pressure)更多源于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强度,状态(State)是人类活动压力下生态环境自身的质与量的表现,响应(Response)则是对谋求人地关系和谐所做出的制度安排,PSR模型指标遴选宜与之相契合。(2)目前国内外PSR模型应用主要存在内生性(Endogeneity)、矢量性(Vectority)、指示性(Indexicality)、针对性(Pertinence)等四个方面的缺憾。(3)忽视研究目标的指向性、科学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人地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的主观性等,是造成PSR模型应用陷阱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提出PSR模型的优化与改善路径,以期为生态环境领域的PSR理论实证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陷阱 生态环境 人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压力-吸附方程在计算煤岩等量吸附焓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东 张学梅 +1 位作者 郝静远 马青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04-109,共6页
用鄂尔多斯盆地的长焰煤、肥煤、瘦煤和贫煤4个煤样的系列等温吸附实验数据来验证一个温度-压力-吸附方程,并探讨等量吸附时吸附平衡压力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求等量吸附焓。提出单位等量吸附焓的概念及计算... 用鄂尔多斯盆地的长焰煤、肥煤、瘦煤和贫煤4个煤样的系列等温吸附实验数据来验证一个温度-压力-吸附方程,并探讨等量吸附时吸附平衡压力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求等量吸附焓。提出单位等量吸附焓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煤样等量吸附焓为负值,证实吸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对于同一煤样,单位等量吸附焓随吸附量的增加而下降是由于吸附介质表面的能量不均匀性所造成。正因为吸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所以吸附先发生在能量较高的位置上,以便放出更多能量;在相等吸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高阶煤有较大的单位等量吸附焓,必有较大的吸附量。同时高阶煤吸附量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快速衰减,而中低阶煤吸附量衰减却没有那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温度-压力-吸附方程 等量吸附焓 单位等量吸附焓 气体吸附 煤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复张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犬压力-容积曲线和肺组织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旭明 温德良 +2 位作者 温艺超 江子欣 刘卫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11-2215,共5页
目的:探讨肺复张策略(L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犬静态P-V曲线和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健康犬24只,随机分为肺外源性ARDS(ARDSexp)组和肺内源性ARDS(ARDSp)组,每组12只,经股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RDSexp模型,盐酸灌肺复制ARDSp... 目的:探讨肺复张策略(L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犬静态P-V曲线和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健康犬24只,随机分为肺外源性ARDS(ARDSexp)组和肺内源性ARDS(ARDSp)组,每组12只,经股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RDSexp模型,盐酸灌肺复制ARDSp模型,再随机各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和LPVS联合以压力-容积曲线为导向的LRM(LPVS+LRM)进行机械通气。LRM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上限为高位转折点(UIP),呼气末正压(PEEP)为低位转折点(LIP)+2 cmH2O,维持时间60 s。观察LRM后P-V曲线LIP、UIP以及肺复张容积变化。4 h后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评分。结果:应用LRM后,ARDSp组和ARDSexp组LIP均明显降低,与ARDSp组相比,ARDSexp组LIP下降更为显著;ARDSexp组4例犬P-V曲线出现UIP消失,2例无改变,ARDSp组犬UIP无明显变化;肺复张容积增加,肺病理损伤评分明显下降,ARDSp组的改善程度不如ARDSexp组。结论:LRM可降低LIP,导致P-V曲线发生改变,LRM后应重新根据P-V曲线调整呼吸机通气参数;对于不同原因ARDS,LRM具有增加肺复张容积、减轻肺损伤的作用,ARDSexp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RD-Sp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策略 压力-容积曲线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萨热克辉长辉绿岩类成岩温度-压力-氧逸度特征与成岩作用演化趋势 被引量:8
11
作者 杜玉龙 方维萱 鲁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4-508,共25页
本文采用构造岩相学、地质温度-压力计估算等方法,来研究萨热克辉长辉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恢复成岩氧逸度、硫逸度、温度、压力条件,探讨岩浆成岩作用热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岩浆来源于交代富集型地幔,岩石系列为碱性变基性-碱... 本文采用构造岩相学、地质温度-压力计估算等方法,来研究萨热克辉长辉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恢复成岩氧逸度、硫逸度、温度、压力条件,探讨岩浆成岩作用热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岩浆来源于交代富集型地幔,岩石系列为碱性变基性-碱性变超基性岩,岩石组合类型为辉长岩、似长石辉长岩和二长辉长岩,具有从辉长岩向似长石辉长岩和二长辉长岩两个方向演化的趋势;(2)岩浆经过三期六个阶段的热演化过程,地幔源区岩浆温度为1081~1211℃→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温度为545~796℃、压力为7.94~4.70kbar→壳幔混源岩浆作用温度为651~775℃、压力为2.01~0.58kbar→钾钠硅酸盐化温度为336~421℃→碳酸盐化温度为235℃→绿泥石化蚀变温度为143~80℃;(3)岩浆侵位不同于传统的主动侵位或被动侵位,而是经历了从29.4km→17.4km缓慢上升、17.4km→7.4km快速上升和从7.42km→2.15km缓慢上升的三阶段“气球膨胀”模式联合上升侵位,减压增温熔融为岩浆上侵的地球化学动力学机制,走滑拉分伸展的幔型深大断裂带为幔源岩浆提供了上升侵位通道和大陆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地球化学 成岩温度-压力恢复 岩浆成岩作用热演化 碱性辉长辉绿岩类 新疆萨热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压力-容积图进行管道试压的曲线修正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锋 张宏 段庆全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8-140,共3页
针对油气管道采用压力-容积图(p-V曲线)试压时,管道内残留空气量难以确定,并且空气对p-V曲线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根据埋地管道的受力特点及试压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分析了管径、壁厚、压力及含气量对p-V曲线的影响,建立了定量确定空气含... 针对油气管道采用压力-容积图(p-V曲线)试压时,管道内残留空气量难以确定,并且空气对p-V曲线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根据埋地管道的受力特点及试压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分析了管径、壁厚、压力及含气量对p-V曲线的影响,建立了定量确定空气含量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不同含气量时p-V曲线的修正方法。结合某管道进行了计算,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这一研究成果为提高管道p-V曲线试压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积 p—V曲线 管道 试压 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构效关系预测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利平 李兵 +2 位作者 何树华 李航 徐建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49,共6页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以102种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为研究样本,从分子角度出发,基于定量-构效关系原理对共沸温度与其分子结构信息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多个共沸温度预测模型。通过...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以102种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为研究样本,从分子角度出发,基于定量-构效关系原理对共沸温度与其分子结构信息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多个共沸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拟合能力、显著性及标准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到最佳的共沸温度预测模型是由6个分子描述符所构建的模型;再利用留一交叉验证法、测试集及Williams图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外部验证及应用域分析,并将本文所建的模型与文献报道的同类模型及UNIFAC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共沸温度预测模型具有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及泛化推广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二元共沸物 共沸温度 预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温度对甲烷-空气爆炸压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娜 胡毅亭 张延松 《爆破器材》 CAS 2016年第3期26-30,共5页
借助特殊环境20 L爆炸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初始温度对甲烷-空气爆炸压力的影响,初始压力为0.1 MPa,初始温度变化范围为298~473 K。结果表明,甲烷-空气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始温度由298 K升高到473 K,最大爆炸... 借助特殊环境20 L爆炸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初始温度对甲烷-空气爆炸压力的影响,初始压力为0.1 MPa,初始温度变化范围为298~473 K。结果表明,甲烷-空气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始温度由298 K升高到473 K,最大爆炸压力由0.7833 MPa下降到0.5012 MPa,下降幅度为35.89%。初始温度的升高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了最大爆炸压力到达时间,由298 K时的127.1 ms缩短到473 K时的85.0 ms。初始温度升高,甲烷-空气最大爆炸压力的上升速率( dp/dt) max呈上升趋势。当初始温度由298 K上升至473 K时,( dp/dt) max升幅并不大,仅为9.16%;爆炸特征值KG 不断增大,其爆炸危险性也随之增大。从反应开始到到达最大爆炸压力这段时间内,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甲烷-空气爆炸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温度 甲烷-空气 最大爆炸压力 压力上升速率 最大压力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工作面端面冒顶机理及“支架-围岩”耦合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高峰 黄鹏 +3 位作者 李鹤鹤 昝明惠 孔德中 张鹏飞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2,共12页
为研究综采工作面顶板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能量法和“顶板-支架-煤壁”系统模型,建立了端面顶板稳定性力学模型,利用分布式支架顶梁压力监测系统和数字图像监测技术,开展了端面冒顶相似模拟试验,分析了端面冒顶影响因素、顶板破坏... 为研究综采工作面顶板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能量法和“顶板-支架-煤壁”系统模型,建立了端面顶板稳定性力学模型,利用分布式支架顶梁压力监测系统和数字图像监测技术,开展了端面冒顶相似模拟试验,分析了端面冒顶影响因素、顶板破坏形态和支架顶梁压力分布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根据端面顶板稳定性力学模型,距煤壁1 m范围内直接顶稳定性系数小于0,该区域为端面冒顶高发区;距离煤壁越远,顶板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也随之增大;提高支架工作阻力能有效减小顶板下沉量;顶板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越大,顶板稳定性越好;相似模型试验中直接顶依次经历了端面冒落、顶板破断、顶板破碎等阶段,液压支架顶梁压力表现为中部>前部>后部;当顶板完整时,模型支架初撑力和支护阻力充足,“支架-围岩”耦合关系良好;当顶板破碎导致支架位态不佳时,模型支架降阻或偏载现象明显,容易造成顶板裂隙发育、端面冒顶、支架压架等事故,“支架-围岩”耦合关系恶化;利用数字图像监测技术获得了端面冒顶阶段直接顶最大剪应变集中于端面顶板附近。研究显示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与端面顶板稳定性互相影响,维持良好的“支架-围岩”耦合关系有助于提高工作面顶板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冒顶 能量法 相似模拟试验 支架压力 “支架-围岩”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有师承:师徒关系、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感知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基于反馈寻求行为的调节 被引量:4
16
作者 温碧燕 赵玉玺 +1 位作者 周小曼 刘博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77,共15页
文章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师徒关系、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感知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及反馈寻求行为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49份服务业新员工数据分析后发现:师徒关系正向影响员工对挑战性压力的感知,负向预测其阻碍性压力感知。师徒... 文章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师徒关系、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感知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及反馈寻求行为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49份服务业新员工数据分析后发现:师徒关系正向影响员工对挑战性压力的感知,负向预测其阻碍性压力感知。师徒关系不仅直接增益于心理资本,还可通过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感知间接影响心理资本。挑战性压力感知正向预测心理资本,而阻碍性压力感知则对员工心理资本具有削弱作用。反馈寻求行为调节了师徒关系对阻碍性压力感知的负向影响,但在师徒关系与挑战性压力感知之间未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徒关系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感知 心理资本 反馈寻求行为 新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矩作用下钴铁氧体粘型结复合材料中磁-机效应与温度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文西芹 赵明光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0,共3页
研究了扭矩作用下,在-38~90℃范围内环形钴铁氧体复合材料的磁-机效应与温度的关系。测量了作为作用扭矩函数的外部轴向磁场的变化。观测了室温(22℃)条件下的磁滞后量Δτ和磁-机灵敏度Sm.作为温度的函数,在整个温度范围内,2个量都... 研究了扭矩作用下,在-38~90℃范围内环形钴铁氧体复合材料的磁-机效应与温度的关系。测量了作为作用扭矩函数的外部轴向磁场的变化。观测了室温(22℃)条件下的磁滞后量Δτ和磁-机灵敏度Sm.作为温度的函数,在整个温度范围内,2个量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但在温度高于60℃时,磁-机滞后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外部磁场随作用扭矩成线性变化。利用磁致伸缩、磁各向异性、自发磁化及畴壁钉札等理论对磁-机效应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 钴铁氧体复合材料 -机效应 温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自加速分解温度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18
作者 赵东风 秦传睿 党梦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177,共7页
针对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生产、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引发的重特大燃爆事故,采用试验及模型计算等方式对其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进行获取,并提出一种基于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的理论预测方法。通过绝热加速量热试验获取18种芳香族硝基化... 针对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生产、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引发的重特大燃爆事故,采用试验及模型计算等方式对其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进行获取,并提出一种基于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的理论预测方法。通过绝热加速量热试验获取18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以此计算得到25 kg标准包装下物质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最终验证并比较两种模型的拟合能力、鲁棒性和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对应MLR模型和ANN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和0.975,ANN模型在匹配度方面明显优于ML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自加速分解温度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7705∑-△A/D转换器在温度压力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相键 彭春文 刘晓昌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2-44,共3页
AD7705/7706是AD公司新推出的高性能、低成本16位∑-△A/D转换器。器件内部 包括多路开关、缓冲器、可编程放大器以及数字滤波电路等。可以直接对传感器的微弱信号进行 A/D转换,简化了外围电路,而且因其具有高... AD7705/7706是AD公司新推出的高性能、低成本16位∑-△A/D转换器。器件内部 包括多路开关、缓冲器、可编程放大器以及数字滤波电路等。可以直接对传感器的微弱信号进行 A/D转换,简化了外围电路,而且因其具有高分辨率,自校准及低功耗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在传感 器与仪表中进行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转换器 温度测量 压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压力联合复热冷链米饭及其品质的研究
20
作者 刘畅 宋飞虎 +1 位作者 李润杰 金光远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为减缓米饭微波复热过程中的失水速率,减少失水干硬对米饭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压力进行复热试验,对比复热米饭碘蓝值、色差值、硬度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复热初期采用70 kPa,复热后期采用50 kPa的分段... 为减缓米饭微波复热过程中的失水速率,减少失水干硬对米饭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压力进行复热试验,对比复热米饭碘蓝值、色差值、硬度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复热初期采用70 kPa,复热后期采用50 kPa的分段微波加压复热米饭的碘蓝值为0.178,硬度为3122.12 g,还原糖含量为3.636 mg/g。相比320 W常压复热,70/50 kPa分段式加压复热米饭热点与中心含水率差异由5.60%下降至1.93%,硬度差异由540.82 g下降至239.59 g。加压复热可以有效抑制米饭水分的蒸发,提升温度分布的均匀性。研究为米饭复热生产工业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压力联合 米饭复热 失水速率 温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