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片阀破裂压力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白少卿 孙亮 《火箭推进》 CAS 2015年第6期46-50,共5页
膜片破裂压力是膜片阀最关键的性能参数,由于影响因素较多,通常膜片破裂压力散差较大,不容易满足系统的使用要求。为提高膜片阀破裂压力稳定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应力计算,从原材料、加工、测量和试验系统等方面,对影响膜片破裂压力的各因... 膜片破裂压力是膜片阀最关键的性能参数,由于影响因素较多,通常膜片破裂压力散差较大,不容易满足系统的使用要求。为提高膜片阀破裂压力稳定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应力计算,从原材料、加工、测量和试验系统等方面,对影响膜片破裂压力的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需进行着重控制的3个影响因素,包括材料抗拉强度、刻痕剩余厚度和试验系统,并通过了某姿控动力系统贮箱后膜片组件研制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材料抗拉强度、刻痕剩余厚度和试验系统进行严格控制,能够有效提高膜片阀破裂压力稳定性,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同类产品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阀 破裂压力 压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减压阀压力稳定性测试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比例减压阀的出口压力稳定性是影响阀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在阀的开发阶段进行合理设计尤为重要。结合液压系统、测控系统设计了压力稳定性测试系统,能够精确地采集阀的出口压力,并将LabVIEW软件和数据采集器相结合作为数据采集平台,实... 比例减压阀的出口压力稳定性是影响阀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在阀的开发阶段进行合理设计尤为重要。结合液压系统、测控系统设计了压力稳定性测试系统,能够精确地采集阀的出口压力,并将LabVIEW软件和数据采集器相结合作为数据采集平台,实现电流、压力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及显示。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能够很好地监测出口压力的波动,为比例减压阀的设计及寿命检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减压阀 压力稳定性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8—32型自动抄平起拨道捣固车液压系统压力稳定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昆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7-70,共4页
对08—32型自动抄平起拨道捣固车捣固作业液压执行系统的工作循环进行了分析计算,由于部分元件参数匹配不佳,导致液压回路压力波动较大。为适应各工作程序所需输出功率差异较大的工况,应调整部分元件的参数,这将显著改善压力波... 对08—32型自动抄平起拨道捣固车捣固作业液压执行系统的工作循环进行了分析计算,由于部分元件参数匹配不佳,导致液压回路压力波动较大。为适应各工作程序所需输出功率差异较大的工况,应调整部分元件的参数,这将显著改善压力波动,降低功率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捣固车 液压系统 铁路线路 压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平衡式减压阀压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芳霞 解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61-163,共3页
逆向平衡式减压阀压力稳定性直接影响液化天然气汽车燃料供应特性,因此有必要对减压阀的压力稳定性进行研究。阀内弹性元件性能对减压阀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试验结果显而易见,仅对阀内回位弹簧进行不同的工艺处理,如强压处理,... 逆向平衡式减压阀压力稳定性直接影响液化天然气汽车燃料供应特性,因此有必要对减压阀的压力稳定性进行研究。阀内弹性元件性能对减压阀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试验结果显而易见,仅对阀内回位弹簧进行不同的工艺处理,如强压处理,强压及热处理,强压、热及低温处理。采用每种工艺处理后,进行一定数量的减压阀模拟试验,检验阀门出口压力在低温介质反复冲击下的稳定性。经验证,第3种处理工艺能显著提高减压阀出口压力稳定性,对类似阀门的研制与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平衡式减压阀 压力稳定性 回位弹簧 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阀结构对先导式比例溢流阀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肖前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57-160,共4页
比例溢流阀的压力控制稳定性对液压系统加载和限压至关重要。以某比例溢流阀为研究对象,建立溢流阀数学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主阀弹簧腔容积及先导腔阻尼孔直径参数变化对主阀压力控制稳定性的影响,为溢流阀的... 比例溢流阀的压力控制稳定性对液压系统加载和限压至关重要。以某比例溢流阀为研究对象,建立溢流阀数学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主阀弹簧腔容积及先导腔阻尼孔直径参数变化对主阀压力控制稳定性的影响,为溢流阀的设计及使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溢流阀 数学模型 压力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热型碳氢燃料动力学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6
作者 陈妮妮 程想 +2 位作者 张永久 潘辉 毕勤成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4-580,共7页
为了使热防护结构安全稳定运行,对吸热型碳氢燃料RP-3压力降不稳定性和密度波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实验段前加装缓冲罐,构建了吸热型碳氢燃料动力学不稳定性模型,探讨了压力降不稳定性和密度波不稳定性的机理与基本特性。实... 为了使热防护结构安全稳定运行,对吸热型碳氢燃料RP-3压力降不稳定性和密度波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实验段前加装缓冲罐,构建了吸热型碳氢燃料动力学不稳定性模型,探讨了压力降不稳定性和密度波不稳定性的机理与基本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压力降不稳定性发生在压降特性曲线的负斜率区,密度波不稳定性发生在压降特性曲线小流量下的正斜率区。压力降不稳定性中流量、压力和温度波动幅度大,加热段出口燃料温度波动幅度最高可达90℃,并且波动周期较长,时间一般在15~50 s;密度波不稳定性流量和压力波动幅度比压力降不稳定性小,但加热段出口燃料温度波动幅度最高可达95℃,超过了压力降不稳定性中温度的波动幅度,其波动周期时间一般小于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热型碳氢燃料 压力降不稳定性 密度波不稳定性 压降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压缩N-S方程的稳定分步算法及耦合离散 被引量:2
7
作者 段庆林 李锡夔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9-759,共11页
在有限增量微积分(finite increment calculus,FIC)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一个附加变量,发展了压力稳定型分步算法,有效改善了经典分步算法的压力稳定性,同时还避免了标准FIC方法中存在的空间高阶导数的计算.为保证数值方法同时具有较... 在有限增量微积分(finite increment calculus,FIC)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一个附加变量,发展了压力稳定型分步算法,有效改善了经典分步算法的压力稳定性,同时还避免了标准FIC方法中存在的空间高阶导数的计算.为保证数值方法同时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和较好的健壮性,发展了有限元与无网格的耦合空间离散方法.该方案可在网格发生扭曲的区域采用无网格法空间离散以保证求解的精度和稳定性,而在网格质量较好的区域以及本质边界上保留使用有限元法空间离散以提高计算效率和便于施加本质边界条件.方腔流考题的数值模拟结果突出地显示了所发展的压力稳定型分步算法比经典分步算法具有更好的压力稳定性,能够有效消除速度-压力插值空间违反LBB条件而导致的压力场的虚假数值振荡.平面Poisseuille流动和一个典型型腔充填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发展的耦合离散方案相对于单一的有限元法和单一的无网格法在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和算法健壮性方面的突出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算法 不可压缩N—S方程 LBB条件 压力稳定性 无网格法 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 Second-Order Ecient Numerical Schemes for the Boussinesq Equations
8
作者 LIU Fang WANG Danxia ZHANG Jianwen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9,共16页
In this paper,we construct two fully decoupled,second-order semi-discrete numerical schemes for the Boussinesq equations based on the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SAV)approach.By introducing a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t... In this paper,we construct two fully decoupled,second-order semi-discrete numerical schemes for the Boussinesq equations based on the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SAV)approach.By introducing a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the original Boussinesq system is transformed into an equivalent one.Then we discretize it using the second-order backward di erentiation formula(BDF2)and Crank-Nicolson(CN)to obtain two second-order time-advanced schemes.In both numerical schemes,a pressure-correction method is employed to decouple the velocity and pressure.These two schemes possess the desired property that they can be fully decoupled with satisfying unconditional stability.We rigorously prove both the unconditional stability and unique solvability of the discrete schemes.Furthermore,we provide detailed implementations of the decoupling procedures.Finally,various 2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energy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 approach Pressure-correction method Fully decoupled Unconditional stability Boussinesq equ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充气钻井液钻井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朱丽华 黄晓川 刘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2,共4页
充气钻井液是一种密度范围在0.47~0.83g/cm^3之间的气(通常为空气或氮气)液(通常为水或油)混合物,钻井中将气体通过地面设备连续不断地注入钻井液,使其呈均匀气泡状分散于钻井液中,从而达到降低环空液柱压力的目的。一般在... 充气钻井液是一种密度范围在0.47~0.83g/cm^3之间的气(通常为空气或氮气)液(通常为水或油)混合物,钻井中将气体通过地面设备连续不断地注入钻井液,使其呈均匀气泡状分散于钻井液中,从而达到降低环空液柱压力的目的。一般在典型的以φ89钻杆钻φ152井眼时液体的泵注速度范围在0.3785~0.757m^3/min之间,气体的注入速度范围在7.08~35.4m^3/min之间,环空返出的充气钻井液,经地面除屑、除气后可重复使用。在应用过程中,由于井内流动为两相流(液-气)或三相流(液-气-固),因此钻井前需进行优化设计,达到液/气流量的最佳组合及体积优化,充分了解如何保持钻进时的压力稳定,了解在水平井和斜井中的钻井水力学等。文中对充气钻井液的气/液流量优化、水力学研究以及国外利用该技术在水平井和海上钻井的席用情阿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钻井液 气/液最优组合 水力学 压力稳定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前蓄能器对轧机油源波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齐生 金呈虎 +2 位作者 王益群 陈春明 罗振坤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4,共3页
在轧机控制系统中,恒压油源为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提供压力稳定的工作介质是系统工作的基础。为保证液压压下系统(AGC)控制精度,该文在300 mm可逆冷轧机上,针对阀前油源压力的波动与阀前蓄能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该轧制环境下,不... 在轧机控制系统中,恒压油源为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提供压力稳定的工作介质是系统工作的基础。为保证液压压下系统(AGC)控制精度,该文在300 mm可逆冷轧机上,针对阀前油源压力的波动与阀前蓄能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该轧制环境下,不同蓄能器,不同充气压力与阀前油源压力波动的关系。为下一步改造300 mm可逆冷轧机的油源结构和提高油源压力输出稳定性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液压压下系统(AGC)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压油源 冷轧机 压力波动 蓄能器 充气压力 压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专用转速调节阀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宁 邱敏秀 +2 位作者 魏建华 岳艺明 司忠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1,81,共4页
介绍了液体粘性传动( HVD)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了造成HVD装置开环转速平稳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作为HVD系统转速调节阀的常规比例溢流阀在小流量低压工况下压力调节线性度和压力稳定性不够;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HVD转速调节阀,具... 介绍了液体粘性传动( HVD)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了造成HVD装置开环转速平稳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作为HVD系统转速调节阀的常规比例溢流阀在小流量低压工况下压力调节线性度和压力稳定性不够;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HVD转速调节阀,具有优良的压力调节线性度和压力稳定性,能够显著提高HVD装置在开环工况下输出转速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 调节阀 压力稳定性 专用 液体粘性传动 压力调节 比例溢流阀 HVD 工作原理 研究开发 输出转速 线性度 平稳性 装置 小流量 工况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焊接钢管调直机动力压头液压系统的改进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义忠 王凤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6-236,239,共2页
对大型钢管调直机液压动力压头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增加液控单向阀,解决了原液压动力压头系统压制力不稳定现象;用电液换向阀取代了原系统的电磁换向阀,解决了原大型调直机回程振动较大的问题,提高了调直质量。
关键词 液压动力压头系统 调直机 压力稳定性 液控单向阀 电液换向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差离合器专用转速控制阀的研究
13
作者 陈宁 徐军民 袁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59,72,共4页
介绍滑差离合器(HVD)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造成HVD装置开环转速平稳性不良的主要原因为HVD系统转速控制阀的常规比例溢流阀在小流量低压工况下压力控制线性度和压力稳定性不够。对此,研发出一种新型的HVD转速控制阀,该阀具有优良的压... 介绍滑差离合器(HVD)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造成HVD装置开环转速平稳性不良的主要原因为HVD系统转速控制阀的常规比例溢流阀在小流量低压工况下压力控制线性度和压力稳定性不够。对此,研发出一种新型的HVD转速控制阀,该阀具有优良的压力控制线性度和压力稳定性,能够显著提高HVD装置在开环工况下输出转速的平稳性,可满足工业过程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系统 滑差离合器 转速控制阀 输出转速 压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钢1450热轧平整机组伺服油源探讨
14
作者 杨翠英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4-77,共4页
平整机组伺服液压系统为平整机液压压下及工作辊弯辊控制系统提供油源。由于压下伺服阀对供油系统的压力、压力稳定性、油液的清洁度、油温以及油液品质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该系统需要单独设置伺服油源。
关键词 油源压力 压力稳定性 油液清洁度 油温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推进系统气路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银勇 吴剑 李向党 《火箭推进》 CAS 2012年第6期20-23,51,共5页
为研究某推进系统气路启动特性,找到造成影响减压阀建压稳定性的原因,获得稳定的减压阀出口压力建压过程,依据系统仿真方法及相关试验,对该推进系统气路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减压阀阀后压力稳定性与阀后的管径及阀内的阻尼孔... 为研究某推进系统气路启动特性,找到造成影响减压阀建压稳定性的原因,获得稳定的减压阀出口压力建压过程,依据系统仿真方法及相关试验,对该推进系统气路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减压阀阀后压力稳定性与阀后的管径及阀内的阻尼孔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阀 系统仿真 压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ound stability of underground gateroad with 1 km burial depth: A case study from Xingdong coal mine, China 被引量:14
16
作者 ZHANG Guang-chao HE Fu-lian +1 位作者 LAI Yong-hui JIA Hong-gu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386-1398,共13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investigation of the ground stability of a deep gateroad with a 1 km burial depth based on a field test, case studies,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In situ stress measurements and mechani...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investigation of the ground stability of a deep gateroad with a 1 km burial depth based on a field test, case studies,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In situ stress measurement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s were first conducted in the test site. Then,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stress and yield zone distributions, as well as the bolts load of the gateroad, were simulated using FLAC3D software. The mode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oft rock properties and high in situ stress were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deep gateroad instability, and the shear slip failure induced by the high stress was the primary failure model for the deep rock mass. In addition, the unsuitable support patterns, especially the relatively short bolts/cables with low pre-tensions, the lack of high-strengthen secondary supports and the unsupported floor strata,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gateroad instability. Subsequently, a new combined supporting strategy, incorporating longer bolts/cables, yielding ring supports, and grouting measures, was proposed for the deep gateroad, and its validity was verified via field monitoring. All these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gateroad with 1 km burial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coal mine soft rock burial depth failure mechanism deformation behavior support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lope instability assessment considering impact of confined aquifer 被引量:3
17
作者 冉启华 钱群 +2 位作者 王光谦 傅旭东 苏丹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502-1509,共8页
An analytical approach was presented for estimating the factor of safety(FS) for slope failure,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impact of a confined aquifer. An upward-moving wetting front from the confined water was assume... An analytical approach was presented for estimating the factor of safety(FS) for slope failure,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impact of a confined aquifer. An upward-moving wetting front from the confined water was assumed and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distribution was then estimated and used to obtain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FS. Then, the valid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was applied based on an actual case in Hong Kong.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sence of a confined aquifer leads to a lower FS value, and the impact rate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FS increases as the confined water pressure increases, approaching to a maximum value determined by the ratio of water density to saturated soil density. It is also present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and hydrodynamic pressure to the slope stability vary with the confined aquifer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ined/artesian groundwater slope stability factor of safety analytical approa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