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endelenburg体位人工气腹对压力控制通气预设气道压改变引起呼吸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树俊 姜艳华 +1 位作者 刘海梅 王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1,215,共4页
目的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压力控制通气(PCV)时,Trendelenburg体位、人工气腹下与平卧位、非气腹相比呼吸力学指标随预设气道压变化情况。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后以容量控制通气(VCV)作为... 目的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压力控制通气(PCV)时,Trendelenburg体位、人工气腹下与平卧位、非气腹相比呼吸力学指标随预设气道压变化情况。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后以容量控制通气(VCV)作为基础通气方式,5 min后切换为PCV,以此时气道压为人工气腹前预设气道压,之后分别依次减少1 cm H_2O、恢复为预设值、增加1 cm H_2O;人工气腹15 min后气道压作为气腹后预设气道压,之后重复上述过程,每个时间点至少间隔5 min,记录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潮气量(VT)、动态肺顺应性(Cdyn),其中VT、Cdyn连续记录5个值取平均数,观察患者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人工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后,患者Cdyn、VT减小(P<0.01),MAP升高(P<0.05);预设气道压改变1 cm H_2O时,ΔVT减小(P<0.05),Cdyn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V时,Trendelenburg体位、气腹状态下预设气道压每改变1个单位与平卧位、非气腹相比,VT改变明显减小而Cdyn改变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控制通气模式 人工气腹 Trendelenburg体位 肺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VC模式在肺叶切除术中单肺通气时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芸 缪长虹 许平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77-682,共6页
背景与目的:部分拟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可能存在明显的通气功能障碍,术中单肺通气时如采用容量控制(volume.controlled,vc)通气模式可能会诱发肺损伤。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essure-regulatedvolumecontrolled,PRVC)通气模式... 背景与目的:部分拟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可能存在明显的通气功能障碍,术中单肺通气时如采用容量控制(volume.controlled,vc)通气模式可能会诱发肺损伤。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essure-regulatedvolumecontrolled,PRVC)通气模式是一新型通气模式,可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本研究拟探讨肺叶切除术中单肺通气时应用PRVC模式对患者气道压、氧合指数、肺内炎症指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ASAⅡ~Ⅲ、术前检查提示肺功能中.重度障碍、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VC组和PRVC组,每组20例。单肺通气期间,VC组先采用PRVC模式通气5min,而后转为VC模式通气;而PRVC组则先采用VC模式通气5min,然后再转为PRVC模式通气,直至手术结束。更改模式时不改变呼吸机参数。记录两组患者在不同通气模式下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静态顺应性、血气分析结果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单肺通气结束时,收集患者通气侧肺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fluid,BALF)以及血清学标本,分别测量TNF-α、IL-1β、IL-6和IL-8,记录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与VC模式相比,应用PRVC模式后气道压明显降低(P〈0.01),肺静态顺应性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术中血气分析结果、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VC组患者BALF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VC组(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肺功能不佳的拟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术中单肺通气期间采用PRVC通气模式可有效降低气道压、减少肺内炎症因子的分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护性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肺叶切除术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VG和VCV模式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术中氧合功能及创伤程度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普隽 徐文韵 袁红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69-372,376,共5页
目的:研究了PCV-VG和VCV模式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术中氧合功能及创伤程度。方法:选择60例接受腹腔镜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A组按照VCV序贯PCV-VG模式进行通气,B组按照PCV-VG序贯VCV模式进行通气,气腹开始前... 目的:研究了PCV-VG和VCV模式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术中氧合功能及创伤程度。方法:选择60例接受腹腔镜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A组按照VCV序贯PCV-VG模式进行通气,B组按照PCV-VG序贯VCV模式进行通气,气腹开始前(T0)、气腹开始后第一种通气模式开始后1h(T_1)、切换通气模式通气后1h(T_2),气腹结束后(T_3)分别测定呼吸功能参数、动脉血气参数以及血清损伤指标。结果:T_1时间点处,A组患者的P_(peak)、P_(mean)、P_(plant)均显著高于B组,PaO_2显著低于B组,SpO_2、PaCO_2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T_2和T_3时间点处,A组的P_(peak)、P_(mean)、Pp la n t均显著低于B组,PaO_2显著低于B组,SpO_2、PaCO_2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T_1时间点处,A组的血清sRAGE、KL-6、TNF-α、MDA含量显著高于B组;T_3时间点处,A组的血清sRAGE、KL-6、TNF-α、MDA含量显著低于B组。结论:PCV-VG模式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能够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肺顺应性以及肺泡氧化、减轻肺损伤以及全身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 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氧化功能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