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气压力损失系数与一级压比对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性能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文举 常默宁 +2 位作者 刘琴 高岩 李德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115-120,共6页
空气源热泵系统低温适用性问题一直是其在北方拓广应用的制约性因素,带有闪发器的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是解决空气源热泵低温适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建立了带有闪发器的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热力学过程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 空气源热泵系统低温适用性问题一直是其在北方拓广应用的制约性因素,带有闪发器的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是解决空气源热泵低温适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建立了带有闪发器的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热力学过程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一级压缩比和压力损失系数对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一级压比的逐渐增大,冷凝压力降低趋势平缓,热泵的性能系数逐渐升高,而排气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因而存在最佳一级压比。综合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热泵的性能系数,模拟工况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的最佳一级压比为1.6。补气压力损失系数越大意味着有用功的损失越小,随着补气压力损失系数增大热泵的制热量、耗功逐渐增大,性能系数逐渐升高而排气温度逐渐降低,因此设计时应补气压力损失系数越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过程 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 补气压力损失系数 一级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射流喷头压力调节装置损失系数分析及试验
2
作者 刘俊萍 袁寿其 +2 位作者 骆寅 汤跃 李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6-140,共5页
针对变量喷洒全射流喷头工作中压力调节装置压力损失研究不足的情况,根据喷头工作中系统特性发生变化的特点,应用伯努力方程对系统压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压力损失系数为压力调节装置动静片的截面积变化系数及形状系数之和并减去... 针对变量喷洒全射流喷头工作中压力调节装置压力损失研究不足的情况,根据喷头工作中系统特性发生变化的特点,应用伯努力方程对系统压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压力损失系数为压力调节装置动静片的截面积变化系数及形状系数之和并减去轴向间隙系数,通过计算得到压力损失系数最大值为0.7414,最小值为0.0204。采用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测量调节装置前后压力与时间、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减小,调节装置上游压力增大,下游压力减小,下游压力变化幅度较大。测量得到装置压力损失系数的变化规律,随着流量的减小而增大,最大值为0.582,最小值为0.265。对全射流喷头压力调节装置的设计及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节 喷头 试验 压力损失系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调节阀-调节级段三维流动与压力损失数值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金伟 王新军 +3 位作者 廖高良 张峰 谭锐 刘晓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76-3383,共8页
部分进汽是喷嘴调节汽轮机变工况运行时的主要状态,调节级部分进汽通常效率较低,流动情况复杂。该文采用ANSYS-CFX软件数值研究了亚临界600MW汽轮机调节阀-调节级段在不同阀门开度组合情况下的三维流动与压力损失特性。结果表明:调节阀... 部分进汽是喷嘴调节汽轮机变工况运行时的主要状态,调节级部分进汽通常效率较低,流动情况复杂。该文采用ANSYS-CFX软件数值研究了亚临界600MW汽轮机调节阀-调节级段在不同阀门开度组合情况下的三维流动与压力损失特性。结果表明:调节阀-调节级段的流动是复杂而强烈的有旋流动;调节阀喉部的节流作用和阀碟下方"空穴"区以及调节阀下游部分区域的漩涡会引起较大的压力损失;当4个调节阀全部开启时,调节阀-调节级段的流动性能良好,当某调节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部分进汽调节级的动叶栅在从进汽弧段转到非进汽弧段过程中,动叶通道中的流体被抽吸到非进汽腔室以及对应的喷嘴叶栅中,形成大量的漩涡,造成较大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节阀-调节级 部分进汽 三维流动 压力损失系数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街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压力损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贾云飞 张涛 张清鹏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通过试验对涡街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了研究,并与孔板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了比较。涡街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使用广泛,因此有些研究人员对两种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过比较,但比较时没有在保证两种流量计有效流通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进行,这... 通过试验对涡街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了研究,并与孔板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了比较。涡街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使用广泛,因此有些研究人员对两种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过比较,但比较时没有在保证两种流量计有效流通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进行,这就使最后的结果没有说服力。在保证两种流量计流通面积相等的条件下,对它们的压力损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孔板流量计的压力损失与涡街流量计的压力损失的比值并没有一些文献中给出的那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涡街流量计 孔板流量计 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系数 气体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支管接头可压缩流压力损失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文辉 陆振华 +1 位作者 邓康耀 刘胜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0-786,共7页
以内燃机排气歧管三分支管接头内可压缩流动损失研究为背景,对45°三分支管接头的汇合流动进行定常试验研究,获取了在不同流动参数工况下气体流经三分支管接头时的流动数据。两个支管与主管截面积的面积比分别为1和1.56,分支夹角的... 以内燃机排气歧管三分支管接头内可压缩流动损失研究为背景,对45°三分支管接头的汇合流动进行定常试验研究,获取了在不同流动参数工况下气体流经三分支管接头时的流动数据。两个支管与主管截面积的面积比分别为1和1.56,分支夹角的交界点处以及支管的转角处都为锐角边缘。利用测试所得的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工况压力损失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接头处的压力损失,接头管内壁摩擦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小;汇合流时,两个入流管端的静压几乎相等,出流管端的压力总是小于入流管端的压力,且随着马赫数的增大,压差也增大;流动参数的不同将影响和改变三分支气流的压力损失,其中随着支管和总管流量比的增大,总压损失系数K13、K23先增大后减小,但峰值点的位置随工况参数的不同而变化;流出端马赫数对压力损失也存在影响,马赫数为0.13和0.31时,总压损失系数变化不大,当马赫数增大到0.59时,总压损失系数大幅度增加。试验结果为分析动力管网系统中多管接头压力损失及建立排气歧管可压缩流一维计算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接头 流动参数 流量比 马赫数 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C1230灭火剂管路沿程压力损失计算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孝华 孙骞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5,共5页
分析气体灭火系统规范采用的中期压力计算方法,假定NOVEC1230灭火剂在管路中为液相流动,根据流体力学管流损失的达西公式和阻力平方区的尼古拉茨公式,结合沿程阻力损失系数分析,得到NOVEC1230灭火剂管路沿程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计算NOVE... 分析气体灭火系统规范采用的中期压力计算方法,假定NOVEC1230灭火剂在管路中为液相流动,根据流体力学管流损失的达西公式和阻力平方区的尼古拉茨公式,结合沿程阻力损失系数分析,得到NOVEC1230灭火剂管路沿程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计算NOVEC1230系统喷头末端的压力,并同试验测量值进行对比,计算值与测量值的误差在10%以内,满足相关标准中关于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气体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中期压力计算方法 沿程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扩断面流道压力损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占东 姚丽英 +4 位作者 姚利花 王晨升 李妍姝 苏芳 张瑞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9-1416,共8页
突扩断面流道是各类液压元件的基本结构形式,流体流经突扩断面流道时将产生压力损失,现有设计资料往往将这类压力损失视为与雷诺数(Re)无关的常值。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将流体流经突扩断面的总压力损失系数分解为近似理论值、与突扩断面... 突扩断面流道是各类液压元件的基本结构形式,流体流经突扩断面流道时将产生压力损失,现有设计资料往往将这类压力损失视为与雷诺数(Re)无关的常值。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将流体流经突扩断面的总压力损失系数分解为近似理论值、与突扩断面对上游流速扰动对应的压力损失系数、与上游流道实际壁面摩擦对应的压力损失系数、与下游流道实际壁面摩擦对应的压力损失系数以及与突扩断面两侧压差对应的压力损失系数等5个组成部分;采用CFD模拟方法,研究了Re对总压力损失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存在临界雷诺数Recr,当实际Re低于Recr时,总压力损失系数不再是一常值而随Re反比变化;在低Re时,与突扩断面两侧压差对应的压力损失系数是总压力损失系数的主要成分;而在高Re时,近似理论值及与下游流道实际壁面摩擦对应的压力损失系数是总压力损失系数的主要成分。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及数值模拟结果可为各类液压元件中过液孔道的结构优化奠定有益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扩断面流道 压力损失系数 CFD 层流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状态对燃烧室压力损失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涛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5,共4页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压力损失特性对发动机整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解燃烧室进口气流参数对流动阻力的影响规律,对3头部矩形燃烧室进行吹风试验,研究了不同燃烧室进口气流速度、压力、温度及燃烧状态对总压损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压力损失特性对发动机整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解燃烧室进口气流参数对流动阻力的影响规律,对3头部矩形燃烧室进行吹风试验,研究了不同燃烧室进口气流速度、压力、温度及燃烧状态对总压损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燃烧室总压损失系数与进口马赫数的平方成正比关系;进口气流的温度、压力对流动阻力特性基本无影响;燃烧室总压损失系数随着油气比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阻试验 压力损失系数 油气比 燃烧室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综合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侯温馨 吕元伟 +2 位作者 张镜洋 张靖周 王奉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191,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预冷的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构想,以实现进气预冷的高效换热和低流动损失。基于将热管处理为恒定温度导热体的简化模型假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滴形热管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水滴热管形状...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预冷的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构想,以实现进气预冷的高效换热和低流动损失。基于将热管处理为恒定温度导热体的简化模型假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滴形热管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水滴热管形状、纵向间距和来流马赫数的影响,并与具有相同截面积的圆形热管预冷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滴外形减少了外掠高温来流在热管尾缘脱落涡的产生,流动变得平滑。与圆形热管预冷器相比,水滴形热管预冷器极大地减小了高温来流流动损失,仅为圆形热管阵列的30%。虽然温降有所降低,但综合性能因子大于圆形热管预冷器。在本文的研究参数范围内,存在相对较优的水滴形状和热管纵向间距,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换热特性;随着来流马赫数增大,预冷器的综合换热特性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水滴形热管预冷器 温降 对流换热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综合性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冰浆流动压降特性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圣春 宋明 +3 位作者 代宝民 孙志利 郝玲 郝影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67,共7页
本文采用以颗粒相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模型,利用FLUENT研究冰浆在水平直管、90°弯管和T型管中的流动压降特性(计算过程不考虑相变)。模拟结果显示,在管道入口处压降较明显,90°弯管拐弯后内侧压力小于外侧,T型管在分流... 本文采用以颗粒相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模型,利用FLUENT研究冰浆在水平直管、90°弯管和T型管中的流动压降特性(计算过程不考虑相变)。模拟结果显示,在管道入口处压降较明显,90°弯管拐弯后内侧压力小于外侧,T型管在分流直角拐角处出现压力最高点和最低点。冰浆流动实验发现,冰浆单位压降随流速和含冰率的增加而增大,且3种管型中直管压降最小,T型管压降最大。对比实验与模拟结果,单位压降随流速的变化趋势一致,且误差在20%以内,但在大流速时,模拟值大于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浆 数值模拟 流动特性 单位压降 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筒变质量流动规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小秋 徐静 汪志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4,共3页
同常规的垂直井相对比,采用水平井开采能够大幅度增加油气井与油气藏的接触面积,改变油气藏中井筒附近区域的渗流方式,降低渗流阻力,进而可以利用较低的生产压差来实现更高的油气产量。因此对于稠油油气藏、大倾角多层油气藏、天然裂缝... 同常规的垂直井相对比,采用水平井开采能够大幅度增加油气井与油气藏的接触面积,改变油气藏中井筒附近区域的渗流方式,降低渗流阻力,进而可以利用较低的生产压差来实现更高的油气产量。因此对于稠油油气藏、大倾角多层油气藏、天然裂缝油气藏、薄油层油气藏、具有气顶或者底水的油气藏以及海上油气田的开采,水平井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水平井开采中,井筒沿程有流体不断地流入,使得水平井筒中的流动成为一种沿流动方向质量流量逐渐增加的变质量流动。由于油气藏中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水平井段的流动特点,还会出现油、气、水的多相流动,这就使得水平井段内的流动变得更加复杂。水平井筒变质量流动规律的研究是水平井产能预测、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优选以及水平井完井设计优化等的基础。文章从物理模拟实验及数学模拟两个方面对水平井筒变质量流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及原理分别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该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井筒 流动规律 压力 直井 压力损失系数 钻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网气动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洪涛 何勇 +1 位作者 廖海黎 李明水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4,共5页
防风网气动特性参数是防风网结构没计中的重要参数。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透风率分别为29.9%和35.4%的蝶形、平板两类防风网的静力风荷载气动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防风网风载体型系数背风面为负值,其绝对值远大于迎风面;迎风面风载... 防风网气动特性参数是防风网结构没计中的重要参数。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透风率分别为29.9%和35.4%的蝶形、平板两类防风网的静力风荷载气动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防风网风载体型系数背风面为负值,其绝对值远大于迎风面;迎风面风载体型系数,当透风率较小时为负值,较大时为正值,即防风网向后的吸力是主要作用力。防风网的压力损失系数、风载体型系数和阻力系数相互紧密联系,其值具有致性,随着前者的提高,后两者的值也提高,即防风抑尘效果越好,抗风安全性越差。防风网结构设计时,要统筹兼顾,权衡利弊,选其最佳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防风网 阻力系数 风洞试验 风载体型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多孔板低温流量计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红 高旭 +2 位作者 汤珂 陈虹 金滔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8,共6页
对多孔板低温流量计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主要研究了多孔板用于液氮时,开孔形式、孔板厚度、开孔大小以及等效孔径比等结构参数对其主要性能参数即流出系数C与压力损失系数ζ的影响情况。采用Realizableκ-ε模型与标准壁函数来... 对多孔板低温流量计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主要研究了多孔板用于液氮时,开孔形式、孔板厚度、开孔大小以及等效孔径比等结构参数对其主要性能参数即流出系数C与压力损失系数ζ的影响情况。采用Realizableκ-ε模型与标准壁函数来计算紊流和近壁面流动,而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则被用于分析空化对多孔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孔比周边孔径略大的多孔板性能优于等孔径的多孔板,等效孔径比是影响多孔板性能的主要因素。合理增加多孔板的厚度与等效孔径比有利于提高多孔板流量计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板 流量计 低温流体 流出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检测器调速旁通阀流场特性仿真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双成 谭政 +3 位作者 李晓龙 陈金忠 孟涛 杨绪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12795-12801,共7页
旁通阀是内检测器实现速度控制的关键部件,其直接决定内检测器的运行安全及检测精度。为实现旁通阀结构最优化,进而制定合理的速度调节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流体介质通过不同结构旁通阀时所具有的流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当流... 旁通阀是内检测器实现速度控制的关键部件,其直接决定内检测器的运行安全及检测精度。为实现旁通阀结构最优化,进而制定合理的速度调节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流体介质通过不同结构旁通阀时所具有的流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当流体介质通过厚孔式旁通阀时,旁通孔前后压差、压力损失系数与泄流面积均成反比,且与理论计算值趋势一致且误差逐渐递减;当流体介质通过厚孔圆盘式旁通阀时,旁通孔前后压差与泄流面积成反比,而压力损失系数与泄流面积成正比;当流体介质通过转动式旁通阀时,旁通泄流尺寸越大,前后压差和压力损失系数均减小,与厚孔式旁通阀规律一致。可见,旁通阀前后压差与泄流面积呈绝对反比关系,而压力损失系数不仅受泄流面积影响,还与旁通阀自身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通阀 内检测器 数值模拟 泄流面积 压差 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气三通管道分散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雄 刘伟军 +1 位作者 唐飘 杜兴慧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72-278,共7页
为减小排气T型三通管道中的局部压力损失,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分散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支管与总管流通截面积比、夹角、质量流量比及流体温度对管道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总管流速和气体温度对总压损失系数影响不... 为减小排气T型三通管道中的局部压力损失,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分散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支管与总管流通截面积比、夹角、质量流量比及流体温度对管道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总管流速和气体温度对总压损失系数影响不大,支管与总管质量流量比却对总压损失系数影响显著;分支管与总管夹角、分支管与总管流通截面比对总管-通支管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总管-分支管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显著。通过数值模拟和分析建议T型三通管推荐结构为分支管与总管夹角α=45°,分支管与总管流通截面比A3/A1的适宜范围为0.8~1。数值模拟结果与前人研究及试验结果比对,趋势一致,计算精度较高,可为类似汽车排气分流技术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管道 分散流 压力损失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形无阀压电泵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秀华 张睿 《排灌机械》 2008年第4期30-34,共5页
基于无阀压电泵中扩散/渐缩管流动特性,提出一种用于无阀压电泵的新型"V"形管,以满足微型全分析系统的应用要求.阐述了"V"形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V"形无阀压电泵内的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q... 基于无阀压电泵中扩散/渐缩管流动特性,提出一种用于无阀压电泵的新型"V"形管,以满足微型全分析系统的应用要求.阐述了"V"形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V"形无阀压电泵内的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V"形无阀压电泵的平均流量计算公式和效率公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对"V"形管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V"形管内正反流动的压力分布,发现"V"形管正反流动的速度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得出最优分流角与扩散角.在不同进出口压力差下,对"V"形管、并联扩散管以及"Y"形管的压力损失系数比进行比较,发现前两者压力损失系数比曲线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证明了"V"形管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数值计算结果对"V"形无阀压电泵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扩张/渐缩管 “V”形管 压力损失系数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流量对无管式减涡器流阻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子龙 王锁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6-1285,共10页
为分析进口流量对压气机引气系统无管式减涡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及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管式减涡器开展研究,并与直喷嘴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 为分析进口流量对压气机引气系统无管式减涡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及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管式减涡器开展研究,并与直喷嘴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无管式减涡器流阻特性"S"形曲线三分区模型,分析了无管式减涡器各截面间压力损失及其占比随无量纲质量流量变化规律。在计算流量范围内,与直喷嘴模型相比,无管式减涡器平均可降低压气机引气系统压力损失约45.9%。在第二拐点处,共转盘腔内压力损失降低了96.44%,此时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最佳,较直喷嘴模型压力损失降低了7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管式减涡器 共转盘腔 压力损失系数 去旋角 无量纲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实度扰流柱阵列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18
作者 张玲 李英东 +1 位作者 王建龙 董宇航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6,32,共8页
采用剪切压力传输SST k-?湍流模型对3种不同实度扰流柱阵列的换热效果与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冷却流体的流场结构,分析扰流柱实度对冷却通道内传热性能及压力损失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扰流柱阵列实度等级的增加,冷却气... 采用剪切压力传输SST k-?湍流模型对3种不同实度扰流柱阵列的换热效果与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冷却流体的流场结构,分析扰流柱实度对冷却通道内传热性能及压力损失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扰流柱阵列实度等级的增加,冷却气体动能降低,其流向速度呈周期性分布,通道内端壁面积缩小,但低温区域所占面积比重明显增大;扰流柱阵列的平均换热水平随进口雷诺数的增大呈指数上升趋势,高实度的扰流柱换热效果更佳,且在流场上下游分别出现换热峰值;冷却通道的整体压力损失系数随进口雷诺数的增大呈指数下降分布,高实度通道下降速率最大,其整体压力损失系数在高雷诺数阶段达到最低,在流向上沿程压力损失系数呈先降后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度 圆形扰流柱 努赛尔数 雷诺数 压力损失系数 燃气轮机 透平 叶片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通风功率计算
19
作者 陆茂成 《隧道建设》 1987年第1期61-73,共13页
通风量:通风量必须达到冲淡一氧化碳含量和其他的污染,它应按车辆散发的平均一氧化碳含量计算出来。车辆在一条交通道运行可散发的平均一氧化碳含量按下式计算:COV=COK×FGS×(WGT)/(2000)
关键词 出口 平均 交通道 动压 全压 车辆 下式 隧道通风 数字常数 气流速度 FTP 压力损失系数 进口 风机风量 隧道内 烟雾浓度 散发量 蒸腾量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板倒角对平衡型低温流量计工作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虹 高旭 +2 位作者 王洁 刘元亮 金滔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3-430,共8页
平衡型低温流量计可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分配、输送等环节,其孔板结构特征是影响流量计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孔板倒角对平衡型低温流量计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Schnerr-Sauer空化... 平衡型低温流量计可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分配、输送等环节,其孔板结构特征是影响流量计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孔板倒角对平衡型低温流量计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的CFD数值模型,并结合文献中的水翼空化实验和多孔板流动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开设前倒角会增大多孔板的流出系数,减小压力损失系数,但会增大流量计测量时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的计算工况下,45°的前倒角使流出系数由0.674增大到0.907,适当开设前倒角可以有效提高流量计的工作性能。而开设后倒角对流量计性能的影响较小。用于流体流量的双向测量时,可对多孔板的前后端均开设45°的倒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型流量计 多孔板 倒角 流出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