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T压力恢复分析的卷积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公社 成绥民 陈伟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根据卷积理论提出了一种解释钻杆测试(DST)恢复期压力资料的直线方法(即卷积压力法).该方法适合于分析非自喷并DST压力资料.在流量的确定上,不仅考虑了流动期井筒储存效应,而且考虑了关井后井筒储存效应的影响.应用本文... 根据卷积理论提出了一种解释钻杆测试(DST)恢复期压力资料的直线方法(即卷积压力法).该方法适合于分析非自喷并DST压力资料.在流量的确定上,不仅考虑了流动期井筒储存效应,而且考虑了关井后井筒储存效应的影响.应用本文所给的DST试井解释方法,可以获得地层流动系数()、地层压力(Pi)及表皮因子(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解释 压力恢复分析 钻井机械 卷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2气田井口压力恢复测试异常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洪峰 朱卫红 +2 位作者 唐明龙 肖香姣 正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8-80,共3页
克拉2异常高压气田井口实测关井压力恢复资料出现持续下降的异常情况。通过对可能产生井口压力恢复下降的3种因素(井口不密封、邻井生产影响、温度变化)进行分析,认为井筒温度变化是导致克拉2气田关井井口压力恢复异常的主要原因,同时... 克拉2异常高压气田井口实测关井压力恢复资料出现持续下降的异常情况。通过对可能产生井口压力恢复下降的3种因素(井口不密封、邻井生产影响、温度变化)进行分析,认为井筒温度变化是导致克拉2气田关井井口压力恢复异常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井口压力恢复异常发生在的径向流阶段。这为下一步进行井底压力恢复校正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高压 压力恢复分析 径向流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续流影响的恢复压力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建林 程时清 +1 位作者 夏位荣 郭康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7-49,共3页
本文根据Duhamel原理,提出了考虑续流作用的早期压力分析新方法,讨论了压力历史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指出了常规霍纳法没考虑续流影响所带来的误差。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压力恢复分析 续流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恢复测试资料的特征值分析方法
4
作者 程时清 王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3-28,共6页
本文根据Tiab提出的压降测试不用典型曲线拟合的解释新思路,探讨了压力恢复资料的另一种解释方法──特征值法。新方法通过选取压力导数曲线的峰值点,导数曲线径向流直线段的起始,点以及该直线与井筒储集阶段直线的交点,用这些... 本文根据Tiab提出的压降测试不用典型曲线拟合的解释新思路,探讨了压力恢复资料的另一种解释方法──特征值法。新方法通过选取压力导数曲线的峰值点,导数曲线径向流直线段的起始,点以及该直线与井筒储集阶段直线的交点,用这些特征点的数值直接计算地层参数。本文列举了现场压力恢复测试资料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详细分析了各种情形的解释步骤,并用实例说明了新方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降落试井 压力恢复分析 试井解释 试井 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气井试井压力资料异常原因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蒋裕强 李成勇 +2 位作者 曹成惠 张燃 黄仕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92,142-143,共3页
一些高产气井的压力恢复试井资料存在关井后期测试压力持续下降的异常现象,利用常规试井解释方法无法处理该类压力资料。在详细讨论了引起高产量、低压差气井试井压力资料异常现象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对"水击"现象及其对... 一些高产气井的压力恢复试井资料存在关井后期测试压力持续下降的异常现象,利用常规试井解释方法无法处理该类压力资料。在详细讨论了引起高产量、低压差气井试井压力资料异常现象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对"水击"现象及其对压力恢复测试数据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并对克拉2气藏某气井试井压力资料进行了处理,其解释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该项研究对特殊类型气井试井异常资料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井 试井 压力恢复分析 压力异常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哈2-3凝析气田地层压力测试异常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洪峰 唐明龙 +2 位作者 肖香姣 张芬娥 乔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牙哈2-3凝析气田采用循环注气部分保压方式开发,历年的压力监测资料表明压力解释结果异常,采气井压力恢复测试的地层压力普遍高于注气井压降试井的地层压力,给动态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现场测试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地层压力异常的原... 牙哈2-3凝析气田采用循环注气部分保压方式开发,历年的压力监测资料表明压力解释结果异常,采气井压力恢复测试的地层压力普遍高于注气井压降试井的地层压力,给动态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现场测试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地层压力异常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校正以得出较为可靠的地层压力。解决了几年来该气田测试地层压力异常的困惑,对于气田的科学管理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恢复分析 压力降落试井 井间干扰 循环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段解释的新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建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基于Seetharam和jones修正的Horner方程,建立了一种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段解释的新方法。试井模拟及现场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法处理续流段资料和计算地层参数的结果与典型曲线拟合及Horner等方法计算压力恢... 基于Seetharam和jones修正的Horner方程,建立了一种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段解释的新方法。试井模拟及现场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法处理续流段资料和计算地层参数的结果与典型曲线拟合及Horner等方法计算压力恢复中期段数据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该方法较典型曲线拟合法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解释 续流 压力恢复分析 采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T压力恢复资料解释中Correa和Ramey方法的应用与讨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沈亚平 虞绍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0-75,共6页
Correa、Ramey为DST压力历史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本文用该方法对大量的DST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将其与常规的Horner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阐明了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的优点,消除了Horner法分析的一些不合理性,以及该... Correa、Ramey为DST压力历史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本文用该方法对大量的DST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将其与常规的Horner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阐明了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的优点,消除了Horner法分析的一些不合理性,以及该方法本身还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性能 地层 压力恢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井筒积液气井试井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加恩 梁继德 +1 位作者 张奇斌 杨慧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气井早期段压力恢复曲线容易受到关井后井筒积液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早期试井曲线出现各种异常的形状。对于这类测试资料,用常规的定井储模型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地典型曲线拟合分析解释,并且应用Fair或Hegeman相分离解释模型也不能完全地... 气井早期段压力恢复曲线容易受到关井后井筒积液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早期试井曲线出现各种异常的形状。对于这类测试资料,用常规的定井储模型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地典型曲线拟合分析解释,并且应用Fair或Hegeman相分离解释模型也不能完全地解释积液过程产生的变井筒储存效应。此外,许多情况下的积液效应对压力恢复曲线响应的影响,无法应用常规的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图诊断出。文章首先系统地研究了各种情况下的变井储响应诊断方法,说明了应用PPD诊断图和SLPD诊断图诊断变井储响应的有效性;其次,研究了Spivey和Lee提出的变井筒储存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标准化拟压力和拟时间函数建立了一套基于分隔泄漏变井储模型的井筒积液气井试井分析理论与方法,并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试井 井眼 液体滞留 储存系数 压力恢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试井分析过程中两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永智 廖新维 +1 位作者 沈平平 季亚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66,共3页
对试井分析过程中的流量和时间取值问题,从流动时间与压力叠加以及有效时间和最终流量2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使用变流量、叠加时间和使用最终流量、有效时间得到的试井分析结果是一致的,联合采用有效流动时间和最终产量,能使复杂的问... 对试井分析过程中的流量和时间取值问题,从流动时间与压力叠加以及有效时间和最终流量2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使用变流量、叠加时间和使用最终流量、有效时间得到的试井分析结果是一致的,联合采用有效流动时间和最终产量,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并且不失其准确性;从理论根源上对外推压力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进行Horner压力恢复分析时必须考虑流动期间压力特性对于恢复压力曲线形态的影响,不同的生产流动特性会产生不同的外推压力,外推压力不是一个真实的压力值,其大小完全是任意的。这些分析和认识对大庆油田试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Homer压力恢复分析 流动时间 最终流量 外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平衡钻井随钻预测储层压力的理论与实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虎 鄢捷年 +1 位作者 陈涛 宫传坤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2,共4页
欠平衡钻井过程中,真实地了解所钻地层的多种信息对于安全钻进、钻井液密度控制、井口回压控制及复杂事故处理都非常重要,但凭借钻前邻井资料预测和随钻录井分析获得的储层压力往往与实际相差较大,造成了欠平衡压力控制的误差和滞后。... 欠平衡钻井过程中,真实地了解所钻地层的多种信息对于安全钻进、钻井液密度控制、井口回压控制及复杂事故处理都非常重要,但凭借钻前邻井资料预测和随钻录井分析获得的储层压力往往与实际相差较大,造成了欠平衡压力控制的误差和滞后。为求得较准确的储层压力,在原有压力恢复试井理论基础上,推导出了欠平衡钻井随钻储层压力恢复试井数学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简化的实用方法随钻储层压力恢复试井法。同时,结合2口井的欠平衡钻井实例数据,利用该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实际储层压力的误差较小,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钻井 地层压力 压力恢复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低渗透油藏油井平均压力的拟函数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华 杨炳秀 +2 位作者 冀宝发 王建新 廖炎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1期38-41,共4页
提出一种利用早期压力恢复数据确定平均油藏压力的拟函数法.该方法克服了过去计算方法中关井时间长的缺点,且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不需要压力恢复数据以外的其它资料.应用实例表明,用拟函数法确定的地层压力介于其它各种方法所求地... 提出一种利用早期压力恢复数据确定平均油藏压力的拟函数法.该方法克服了过去计算方法中关井时间长的缺点,且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不需要压力恢复数据以外的其它资料.应用实例表明,用拟函数法确定的地层压力介于其它各种方法所求地层压力值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率 油气藏 油层压力 压力恢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石炭纪气藏试井特征分析及其在压裂酸化评层选井中的应用
13
作者 罗邦林 李丽雄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5期44-48,53,共6页
试井分析是压裂酸化评层选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试井分析可以提供近井眼区的损害程度、地层渗透率、泄流半径以及解除损害后的天然气产能等。文章总结近 10年来川东石炭纪气藏利用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进行评层选井的经验教训 ,分析了近 3... 试井分析是压裂酸化评层选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试井分析可以提供近井眼区的损害程度、地层渗透率、泄流半径以及解除损害后的天然气产能等。文章总结近 10年来川东石炭纪气藏利用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进行评层选井的经验教训 ,分析了近 30余条压力恢复曲线 ,对石炭纪气藏动态特征进行了分类 ,并分析产生这一特征的地质模式。结合压裂酸化增产措施效果 ,提出根据压力恢复曲线形态特征来判断某一增产措施 (解堵酸化或深度酸化 )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压力恢复分析 气藏 试井 压裂酸化 压力恢复曲线 应用 四川东部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相态分异试井曲线的分析与判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家福 刘素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50-252,共3页
克拉玛依油田一部分复压试井曲线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相态分异的现象,这不仅歪曲了试井曲线的形态,而且严重地掩盖了地层的真实特性,如果对这类资料处理不当就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为保证复压资料能正确评价油气藏,对相态分异效应进行了... 克拉玛依油田一部分复压试井曲线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相态分异的现象,这不仅歪曲了试井曲线的形态,而且严重地掩盖了地层的真实特性,如果对这类资料处理不当就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为保证复压资料能正确评价油气藏,对相态分异效应进行了认真研究,以现场实际资料分析其形成机理,并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压力恢复分析 试井 曲线 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暂堵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先导实验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钊 王天一 +5 位作者 姜馨淳 余玥 卢海兵 易新斌 姜伟 赵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58-163,共6页
水平井段内多簇射孔技术已成为页岩气压裂工艺发展的新方向,暂堵转向技术能有效提高射孔孔眼开启效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为了给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工艺参数优化提供技术支撑,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优化了"单段5簇射孔+投球暂堵转向... 水平井段内多簇射孔技术已成为页岩气压裂工艺发展的新方向,暂堵转向技术能有效提高射孔孔眼开启效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为了给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工艺参数优化提供技术支撑,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优化了"单段5簇射孔+投球暂堵转向"工艺的相关参数,并在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YS112HX-1水平井开展了"段内多簇+暂堵转向"先导性试验;最后,结合微地震监测、微形变监测以及压力恢复试井分析等技术进行了压后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投球时机为注入压裂液量为900 m3时对应的时间,投球数量为所需封堵孔眼数的1.0~1.2倍,暂堵球直径不小于13.5 mm;(2)微地震、测斜仪和试井结果一致,单段5簇射孔+投球暂堵转向压裂对比常规3簇射孔压裂裂缝复杂度要更好,虽然HX-1井基质区渗透率较低,但高渗区渗透率更高,改造效果更好;(3)试井解释HX-1井裂缝半长不超过100 m,与数值模拟的裂缝半长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试井结果可以反过来对数值模拟参数进行优化;(4)采用"段内多簇+暂堵转向"技术的HX-1井压后返排具有见气时间早、井口压力大、日产气量高的特点。结论认为,该研究及试验成果对于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工艺参数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段内多簇 暂堵转向 先导试验 数值模拟 压后评估 微地震监测 微形变监测 压力恢复试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