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塞压力计压力形变系数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晓全 周光 岑月琴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8,共6页
活塞压力计作为压力测量的标准器被广泛使用,其压力形变系数是活塞压力计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新型结构的活塞组件不断出现,他们的压力形变系数却没有合适的计算公式计算。该文应用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对受内外压力和轴向压力... 活塞压力计作为压力测量的标准器被广泛使用,其压力形变系数是活塞压力计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新型结构的活塞组件不断出现,他们的压力形变系数却没有合适的计算公式计算。该文应用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对受内外压力和轴向压力的厚壁圆柱筒进行应变分析,得到活塞筒和活塞杆的径向位移通用表达式,并将该表达式应用于典型结构活塞组件的压力形变系数计算公式推导,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已知实验数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一致。该文活塞压力计压力形变系数公式的推导方法,为确定新型结构活塞的压力形变系数提供一个简单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压力 压力形变系数 简单活塞 反压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性地层TBM隧道形变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志军 王明年 +4 位作者 王志龙 于丽 姜志毅 张霄 上官宇文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8,共6页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主要围绕挤压性地层条件下双护盾TBM的设备选型与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但是针对管片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却较少,尤其是针对管片结构所受围岩压力的研究。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研究不足,本文结合TBM隧道施工的时空效应,重点...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主要围绕挤压性地层条件下双护盾TBM的设备选型与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但是针对管片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却较少,尤其是针对管片结构所受围岩压力的研究。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研究不足,本文结合TBM隧道施工的时空效应,重点研究双护盾TBM隧道管片在挤压性地层中的形变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结论:(1)通过采用遗传蠕变模型,模拟了围岩变形的时序效应,并将其整合到隧道纵向变形曲线中,因此形成了一种考虑时空效应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计算方法,通过考虑第一阶段的超前变形量,构建了基于等效开挖洞径的围岩特性曲线公式;(2)利用厚壁圆筒的弹性理论,推导出了管片-豆砾石组合支护的刚度计算公式,同时,建立了临界弹性模量的计算表达式;(3)基于收敛-约束法分析原理,推导出了组合支护力与组合支护位移的公式,进一步形成了管片形变压力的计算方法,最终这一形变压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得以验证;(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挤压性地层TBM隧道管片结构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性地层 管片 双护盾TBM 形变压力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堆载试验的隧道支护结构拱顶压力研究
3
作者 罗元成 谌勇 +3 位作者 仇文革 陈吉辉 段东亚 罗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29,共10页
隧道设计理论认为较完整的岩体可以发挥岩体的自支撑能力,而对于松散体,普遍认为其完全没有自承能力,不可利用,只能当作重力荷载作用在结构上。为探究松散体的自承能力,进行原型堆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堆载体高度的变化,监测得到的支护... 隧道设计理论认为较完整的岩体可以发挥岩体的自支撑能力,而对于松散体,普遍认为其完全没有自承能力,不可利用,只能当作重力荷载作用在结构上。为探究松散体的自承能力,进行原型堆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堆载体高度的变化,监测得到的支护结构拱顶压力值小于松散荷载理论计算值,进一步结合数值模拟方法,也发现拱顶压力值小于理论值。通过分析松动压力产生的原因,并采用数值模拟分别对裸洞模型、劣化围岩+支护模型、散体+支护模型进行研究,得到拱顶压力沿竖直方向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松散体重力并不完全作用于支护结构上,而是松散体与支护结构分担;(2)松散体在支护结构的支撑与组织作用下,其内部也可形成承载拱,岩体的重力荷载通过承载拱传递,使得围岩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竖向应力逐渐转化为沿拱轴线上的切向应力;(3)原型堆载试验表明,堆载高度为10 m时仅71%的自重荷载作用于支护结构,说明承载拱分担了上方岩体的部分重力,分担比例由围岩和支护的刚度决定,呈形变压力特征。因此,松散体也存在与支护的相互作用,考虑其承载能力可使设计更加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支护 堆载 拱顶压力 松散荷载 承载拱效应 形变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围岩-盾体-注浆体-管片相互作用的深埋护盾式隧道掘进机法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4
作者 冉龙洲 袁松 +3 位作者 王希宝 张廷彪 刘德军 黎良仆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66-376,共11页
基于护盾式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称TBM)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盾体-注浆体-管片相互作用的机制,采用考虑围岩-盾体相互作用的围岩纵向变形曲线,结合Drucker-Prager屈服模型,提出了考虑围岩-盾体-注浆体-管片相互作用的... 基于护盾式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称TBM)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盾体-注浆体-管片相互作用的机制,采用考虑围岩-盾体相互作用的围岩纵向变形曲线,结合Drucker-Prager屈服模型,提出了考虑围岩-盾体-注浆体-管片相互作用的深埋护盾式TBM法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并与围岩压力相关现场实测数据和其他围岩压力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护盾式TBM法隧道围岩压力主要表现为形变压力,考虑围岩-盾体-注浆体-管片相互作用的形变压力公式计算得到的围岩压力值相较于其他基于松散压力的计算公式跟现场实测数据更为吻合。围岩压力受围岩性质、隧道埋深、刀盘扩挖、盾体长度、注浆时机等因素的影响。隧道围岩压力随围岩黏聚力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围岩内摩擦角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围岩弹性模量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围岩压力随隧道埋深的增大而增大。围岩压力随刀盘扩挖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盾体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注浆滞后盾尾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围岩与注浆体、管片相互作用时,围岩释放的初始位移越大,结构承受的围岩压力越小。提出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对于深埋TBM法隧道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盾式TBM 深埋隧道 Drucker-Prager屈服模型 纵向变形曲线 围岩-盾体-注浆体-管片相互作用 围岩压力 形变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围岩形变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明年 王志龙 +3 位作者 张霄 赵思光 刘大刚 童建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90,共10页
通过大量的深埋隧道围岩形变压力现场实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围岩级别、隧道跨度、隧道埋深对围岩形变压力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推导建立了竖向形变压力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可知,形变压力约为《铁... 通过大量的深埋隧道围岩形变压力现场实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围岩级别、隧道跨度、隧道埋深对围岩形变压力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推导建立了竖向形变压力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可知,形变压力约为《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计算荷载的84%~92%,且围岩级别越高两者比值越小。形变压力侧压力系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与《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侧压力系数相比,各围岩条件下侧压力系数均有一定的增大。研究成果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现场实测 形变压力 隧道埋深 隧道跨度 围岩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方法影响下的深埋隧道形变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明年 王志龙 +4 位作者 桂登斌 张霄 赵思光 童建军 刘大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6-1124,共9页
为了研究开挖方法对围岩形变压力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文献调研及现场测试方法明确了其对围岩形变压力的影响规律;根据相应变化规律,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考虑围岩级别、隧道跨度及隧道开挖方法因素建立了围岩形变压力定量计算公式;... 为了研究开挖方法对围岩形变压力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文献调研及现场测试方法明确了其对围岩形变压力的影响规律;根据相应变化规律,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考虑围岩级别、隧道跨度及隧道开挖方法因素建立了围岩形变压力定量计算公式;对54座隧道的205个实测形变压力断面数据(108个大型机械化配套大断面开挖施工监测断面、97个常规分部开挖施工监测断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大型机械化大断面开挖方法,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所产生的围岩形变压力小;采用常规机械化分部法开挖方法,所产生的围岩形变压力大;围岩形变压力计算公式中开挖方法影响系数kc的取值范围为1.00~1.15,且围岩级别越大,kc取值越大,开挖方法对围岩所产生形变压力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方法 深埋隧道 形变压力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形变压力理论探讨锚喷支护作用原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国权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0年第6期2-4,62,共4页
论述形变压力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对锚喷地护施工工艺和参数的要求。
关键词 锚喷支护 形变压力 井巷 应力降低区 理论探讨 围岩结构 断面形状 围岩破坏 围岩塑性区 顶板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port design method for deep soft-rock tunnels in non-hydrostatic high in-situ stress field
8
作者 ZHENG Ke-yue SHI Cheng-hua +3 位作者 ZHAO Qian-jin LEI Ming-feng JIA Chao-jun PENG Zh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431-2445,共15页
Due to the long-term plate tectonic movements in southwestern China,the in-situ stress field in deep formations is complex.When passing through deep soft-rock mass under non-hydrostatic high in-situ stress field,tunne... Due to the long-term plate tectonic movements in southwestern China,the in-situ stress field in deep formations is complex.When passing through deep soft-rock mass under non-hydrostatic high in-situ stress field,tunnels will suffer serious asymmetric deformation.There is no available support design method for tunnels under such a situation in existing studies to clarify the support time and support stiffness.This study first analyzed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unnels in non-hydrostatic in-situ stress field and derived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s of the ground squeezing curve(GSC)and ground loosening curve(GLC).Then,based on the convergence confinement theory,the support design method of deep soft-rock tunnels under non-hydrostatic high in-situ stress field wa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both squeezing and loosening pressures.In addition,this method can provide the clear support time and support stiffness of the second layer of initial support.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Wanhe tunnel of the China-Laos railway in China.Monitoring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al support scheme had a good effect on controlling the tunnel deformation in non-hydrostatic high in-situ stress field.Field applications showed that the secondary lining could be constructed prope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hydrostatic stress field high in-situ stress deep soft-rock tunnel squeezing pressure loosening pressure support desig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膨胀形成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9
作者 梁浩斌 杜建华 +3 位作者 郝鑫 杨世治 涂然 张认成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7-657,共11页
锂电池作为一种能源载体,使用时内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反应及材料变形,导致锂电池形状随着使用状态而持续变化。锂电池硬质和软质外壳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在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早期阶段,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会在锂电池内部形... 锂电池作为一种能源载体,使用时内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反应及材料变形,导致锂电池形状随着使用状态而持续变化。锂电池硬质和软质外壳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在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早期阶段,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会在锂电池内部形成压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锂电池会发生较大的膨胀造成电池单体间明显的压力变化。因此,研究锂电池膨胀形成的机制对锂电池热失控早期探测预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内外锂电池膨胀形成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造成锂电池膨胀的主要原因,并从锂电池电极材料、电解液、充放电温度、充放电电压、充放电电流五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它们对锂电池膨胀的影响。最后,通过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对未来控制锂电池产气鼓胀的方法与方向进行展望,并对锂电池热失控早期探测预警系统提出更有效的预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膨胀 压力形变 早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支护结构设计方法——以郑万高铁湖北段隧道为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童建军 刘大刚 +3 位作者 张霄 王志龙 赵思光 李佳旺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25,I0006-I0015,共20页
为了建立适用于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技术的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基于极限平衡法推导了考虑3种超前支护措施(超前管棚、掌子面锚杆和掌子面预注浆)的三维掌子面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基于大量的深埋隧道形变压力现场实测数据,通过多元非线性回... 为了建立适用于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技术的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基于极限平衡法推导了考虑3种超前支护措施(超前管棚、掌子面锚杆和掌子面预注浆)的三维掌子面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基于大量的深埋隧道形变压力现场实测数据,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拟合推导了基于BQ系统的整体形变压力计算公式及局部形变压力计算公式,并建立了对应的洞身支护结构设计模型。根据提出的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给出了郑万高铁隧道掌子面超前支护参数及初期支护参数,通过工程应用,证明了该参数的合理性及本文设计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隧道 大断面隧道 机械化施工 支护结构设计 掌子面稳定性 形变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衬砌纵向裂缝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4-148,共5页
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后出现的纵向裂缝,通过裂缝调查,结合地质报告,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在松散围岩荷载、水压力、形变压力作用下病害结构的计算模型,总结隧道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松散围岩荷载作为集中荷载,... 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后出现的纵向裂缝,通过裂缝调查,结合地质报告,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在松散围岩荷载、水压力、形变压力作用下病害结构的计算模型,总结隧道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松散围岩荷载作为集中荷载,往往会导致作用部位的应力集中,衬砌内侧会出现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水压力作用下衬砌结构承受较为均匀的压应力,往往在结构薄弱部位最先出现裂缝;形变压力作用下结构易产生纵向结构性受力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裂缝 数值模拟 松散荷载 压力 形变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水复合顶板巷道锚梁网支护设计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聂建伟 钟新春 《煤矿开采》 2007年第2期39-41,共3页
依据巷道顶板岩层形变压力破坏假说,分析了张集矿(北区)东一采区11418(W)首采面淋水复合顶板巷道的承载层、岩层压力及支护载荷,确定了合理的锚梁网支护参数,并成功地应用于现场,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为国内类似条件的巷道... 依据巷道顶板岩层形变压力破坏假说,分析了张集矿(北区)东一采区11418(W)首采面淋水复合顶板巷道的承载层、岩层压力及支护载荷,确定了合理的锚梁网支护参数,并成功地应用于现场,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为国内类似条件的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水复合顶板 锚梁网支护 形变压力 支护载荷 承载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锚杆(锚索)支护强度计算方法探讨
13
作者 任红 何炳银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9-63,共5页
基于固定岩梁和顶板岩层形变压力的假设,研究认为巷道顶板岩层的变形与破坏是在地层压力作用下,从顶板表面开始,由下而上、逐层向上发展的,直至到达可以承载地层压力而不被破坏的顶板岩层。据此研究提出了层状顶板巷道锚索(锚杆)支护载... 基于固定岩梁和顶板岩层形变压力的假设,研究认为巷道顶板岩层的变形与破坏是在地层压力作用下,从顶板表面开始,由下而上、逐层向上发展的,直至到达可以承载地层压力而不被破坏的顶板岩层。据此研究提出了层状顶板巷道锚索(锚杆)支护载荷的计算方法,为煤巷锚索(锚杆)支护强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支护 形变压力 锚索支护 锚杆支护 支护强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衬砌两种缓冲层结构性能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超业 李畅 +3 位作者 郑余朝 王汉晨 王刚 仇文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67,共5页
为解决瓦日(瓦塘—日照)铁路南吕梁山隧道衬砌开裂问题,拟在置换衬砌时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施作隧道缓冲结构。提出使用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径向管式限阻器的两种缓冲层技术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常规支护结构以及两种含缓冲层的支... 为解决瓦日(瓦塘—日照)铁路南吕梁山隧道衬砌开裂问题,拟在置换衬砌时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施作隧道缓冲结构。提出使用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径向管式限阻器的两种缓冲层技术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常规支护结构以及两种含缓冲层的支护结构予以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支护相比,施作缓冲结构后隧道初期支护受力增大而二次衬砌受力明显减小,既保护了二次衬砌又充分发挥了初期支护与围岩的承载能力,两种缓冲层方案均满足二次衬砌结构的受力安全性要求;聚乙烯泡沫板缓冲层购置及裁取方便,施工操作相对简易,但有效压缩率不高,约为50%,适用于运营期结构存在明显时效变形但总变形量不大的情形;径向管式限阻器缓冲层缓冲性能稳定,有效压缩率高达75%,但其结构加工与施工相对复杂,更适用于运营期变形量10 cm以上的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缓冲层 数值模拟 形变压力 结构安全 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径向管式限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隧道破碎带围岩稳定性及预留变形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宋洋 于英杰 +2 位作者 杨辉 王广州 赵常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为了掌握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围岩大变形规律及改善支护参数。首先推导渗流力作用下圆形洞室弹塑性解析表达式,并且引入Caquot公式和Kastner公式,得到考虑渗流力条件下的围岩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与围岩变形之间的关系,确定围岩特征曲... 为了掌握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围岩大变形规律及改善支护参数。首先推导渗流力作用下圆形洞室弹塑性解析表达式,并且引入Caquot公式和Kastner公式,得到考虑渗流力条件下的围岩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与围岩变形之间的关系,确定围岩特征曲线。根据隧道支护方式,得到隧道支护特征曲线。并通过现场监测,验证理论分析正确性,优化破碎带围岩预留变形量值。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渗流力、围岩塑性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共同作用下围岩变形规律与现场监测结果比较接近。考虑渗流力、围岩形变和松动压力求出的围岩压力大于不考虑渗流时得到的结果,考虑渗流力、围岩形变和松动压力时地层与支护结构达到平衡时的变形量比不考虑渗流时大0.15 m。根据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规律曲线,通过曲线交点,得到预留变形量理论值,对比隧道大变形段的监测结果,确定破碎带围岩最优预留变形量为300 mm。研究结果能准确表征渗流效应、围岩形变和松动压力对富水软弱破碎带围岩大变形影响规律,对类似工程的支护设计优化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力 松动压力 形变压力 围岩特征曲线 支护特征曲线 预留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岭隧道机械化大断面法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科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3-713,共11页
为解决长大山岭隧道钻爆法机械化安全、快速、高质量施工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依托郑万铁路湖北段隧道工程,采用“科研先行、试验验证、推广应用”的工作方法,开展隧道大型机械化修建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结合国内外调研情况及工程实践,得... 为解决长大山岭隧道钻爆法机械化安全、快速、高质量施工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依托郑万铁路湖北段隧道工程,采用“科研先行、试验验证、推广应用”的工作方法,开展隧道大型机械化修建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结合国内外调研情况及工程实践,得出如下结论:1)隧道机械化修建方法是对传统方法的系统性改变;2)Ⅳ、Ⅴ级围岩传统多台阶法、被动支护、围岩压力“分担比”理论与机械化大断面法不相适应;3)机械化大断面法施工的核心要点是“快挖、快支、主动支、快封闭”;4)隧道结构设计采用规范中基于松散压力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与实际存在差异,可采用形变压力计算方法;5)对于采用机械化大断面法施工的隧道,掌子面超前主动支护体系与洞身主动支护体系是确保隧道掌子面附近围岩稳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机械化大断面法 掌子面稳定系数 形变压力 主动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岩体膨胀效应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稳定性控制研究——以米林隧道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陶琦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7-1337,共11页
为明确深部软岩隧道围岩压力机制,指导设计合理的大变形治理方案,以米林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岩体弹塑性力学,推导出围岩膨胀压力解析式。结合Kastner算式,引入断面径向位移u与塑性区半径Rp之间的函数关系,求解出膨胀压力与形变压力的特... 为明确深部软岩隧道围岩压力机制,指导设计合理的大变形治理方案,以米林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岩体弹塑性力学,推导出围岩膨胀压力解析式。结合Kastner算式,引入断面径向位移u与塑性区半径Rp之间的函数关系,求解出膨胀压力与形变压力的特征曲线函数解GRC,探明膨胀压力与形变压力在断面径向位移过程中的演化规律。根据收敛-约束法,结合支护特征曲线SCC,分析考虑膨胀压力条件下GRC曲线与SCC曲线交点变化趋势,以设计出合理的软岩大变形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仅考虑形变压力而设计的支护结构不满足围岩稳定性要求,当围岩径向位移达到530 mm时,仅考虑形变压力pi时围岩对支护结构的压力为0.82 MPa,考虑膨胀压力pr时支护承载压力增至1.37 MPa,膨胀压力占比达40.1%;2)采用“钢架+锚喷”初期支护将围岩位移释放至u_(peak)=0.325 m时增设间距d=0.7 m I25b钢架的联合支护方案,能对形变压力进行合理释放,同时有效抑制膨胀压力过度增大;3)第2层钢架设置23 d后围岩变形收敛为56.1 mm,通过理论计算、数值分析与工程应用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隧道工程 高地应力 软岩大变形 形变压力 膨胀压力 支护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实测的隧道初期支护受力模式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仇文革 李冰天 +2 位作者 田明杰 李思 黄海昀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08-1517,共10页
为研究隧道初期支护的受力模式,以蒙华铁路在建隧道为工程依托,开展隧道洞周位移和初期支护受力状态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1)初期支护普遍受压,结构处于小偏心受压状态;2)隧道洞周位移收敛值较小,且隧道整体向净空侧变形,与初期支护普... 为研究隧道初期支护的受力模式,以蒙华铁路在建隧道为工程依托,开展隧道洞周位移和初期支护受力状态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1)初期支护普遍受压,结构处于小偏心受压状态;2)隧道洞周位移收敛值较小,且隧道整体向净空侧变形,与初期支护普遍受压的受力模式一致;3)洞周位移、锚杆轴力和初期支护的受力状态均不符合塌落拱式的受力模式,而符合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形变压力特征;4)格栅钢架对结构的抗压-剪承载力贡献非常小,初期支护斜截面的抗剪强度主要由混凝土控制,格栅钢架的作用仅是在混凝土开裂后提供峰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初期支护 现场实测 受力模式 塌落拱 形变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bluff body shape on wall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vortex flowmeter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志强 李志勇 +1 位作者 蒋赟 周宏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724-729,共6页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bluff body shape on wall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a vortex flowmeter,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a specially designed test section in a closed water rig at Reynolds numbers of 6.2...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bluff body shape on wall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a vortex flowmeter,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a specially designed test section in a closed water rig at Reynolds numbers of 6.2×10 4-9.3×10 4.The cross sections of the bluff bodies were semicircular,square,and triangular shaped,and there were totally 21 pressure tappings along the conduit to acquire the wall pressures.It is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wall pressures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regardless of the bluff body shapes.The wall pressures begin to diverge from 0.3D(D is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vortex flowmeter) in front of the bluff body due to the diversity in shape,and all reach the minimum values at 0.3D behind the bluff body.A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riangular or square cylinder and the semicircular cylinder in wall pressure change is observed at 0-0.1D behind the bluff body.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wall pressures and irrecoverable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s increase with flow rates,and the triangular cylinder causes the smallest irrecoverable pressure loss at a fixed flow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tex flowmeter bluffbody shape wall pressure irrecoverable pressure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ow stress behavior of Al-Cu-Li-Zr alloy containing Sc during ho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文杰 潘清林 +2 位作者 何运斌 李运春 张小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289-294,共6页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 of Al-3.5Cu-1.5Li-0.25(Sc+Zr) alloy during ho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was studied by isothermal compression test using Gleeble-1500 thermal-mechanical simulator.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refor...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 of Al-3.5Cu-1.5Li-0.25(Sc+Zr) alloy during ho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was studied by isothermal compression test using Gleeble-1500 thermal-mechanical simulator.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reform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653-773 K and in the strain rate range of 0.001-10 s-1 up to a true plastic strain of 0.7.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low stress of the allo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train rate at a given temperature,and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t a given imposed strain 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ow stress and the strain rate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derived by analyz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flow stress is in a hyperbolic sin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rain rate,and in an Arrheni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mperature,which imply that the process of plastic deformation at an elevated temperature for this material is thermally activated. The flow stress of the alloy during 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can be represented by a Zener-Hollomon parameter with the inclusion of the Arrhenius term. The values of n,α and A in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flow stress σ are fitted to be 5.62,0.019 MPa-1 and 1.51×1016 s-1,respectively. The hot deformation activation energy is 240.85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Zr alloy containing Sc flow stress ho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Zener-Hollomon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