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容器-管路-安全阀系统变保真度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宗超勇 李清野 +2 位作者 周威豪 宋学官 颜少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86,共7页
针对能源工业领域中常见的压力容器-管路-安全阀系统(以下简称:压力系统)开展了系统级变保真度模型的研究。从提高模型的仿真效率同时保证计算精度的角度出发,分别基于等效压力点方法、特征线理论和CFD技术对压力系统中的压力容器、连... 针对能源工业领域中常见的压力容器-管路-安全阀系统(以下简称:压力系统)开展了系统级变保真度模型的研究。从提高模型的仿真效率同时保证计算精度的角度出发,分别基于等效压力点方法、特征线理论和CFD技术对压力系统中的压力容器、连接管路和安全阀进行了元件级模型的构建和系统级模型的耦合。为了验证提出的建模方法的准确性,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模型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系统级变保真度模型具有较好的压力系统动态特性仿真能力,能够对压力容器和管路内的压力波动以及弹簧式安全阀的动态响应进行准确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管路-安全阀系统 变保真度模型 特征线法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管耦合空间管路系统振动噪声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玉东 王锁泉 +1 位作者 刘忠族 吴有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以包含设备和辅件在内、可具有分支结构的实际管路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内部流体介质和管路结构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液-管耦合振动噪声动力学分析的一体化有限元模型。给出了管路系统有限元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典型有限元刚度矩阵单元的解析... 以包含设备和辅件在内、可具有分支结构的实际管路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内部流体介质和管路结构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液-管耦合振动噪声动力学分析的一体化有限元模型。给出了管路系统有限元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典型有限元刚度矩阵单元的解析表达式,以及将管路隔振和消声器件阻抗试验数据引入有限元分析的转换方法。通过较为复杂的算例,分别对消声压力筒和管路挠性元件的噪声、振动衰减作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噪声动力学 管路系统 有限元法 -管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一维供应管路-喷嘴系统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徐云飞 李锋 +2 位作者 李龙飞 邓长华 刘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5-1122,共8页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供应管路-喷嘴系统的动态特性,在喷嘴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供应管路流固耦合作用的传递矩阵组合计算模型。针对三种典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喷嘴与一维供应管路组成的系统,开展了两端固定边界的系统动力学特性数...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供应管路-喷嘴系统的动态特性,在喷嘴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供应管路流固耦合作用的传递矩阵组合计算模型。针对三种典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喷嘴与一维供应管路组成的系统,开展了两端固定边界的系统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管路结构谐振与管内流体谐振所导致的喷嘴出口位置流体速度振荡量级相当,管路流固耦合作用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不能忽略;管路结构谐振是造成其固定位置应力的频率响应幅值较高的主要因素;当流体与结构的谐振频率接近时,会产生一个大带宽、高幅值的应力耦合振荡区间,随着管壁厚度的增大,耦合振荡的带宽也随之增大;对于文中算例,流固耦合作用对流体谐振造成的系统振荡具有约5%的降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供应管路-喷嘴系统 传递矩阵法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能动系统功能可靠性的IVR-ERVC保温层几何优化与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国成 匡波 +4 位作者 张中伟 倪超 任志豪 张世顺 林继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针对CPR1000在严重事故条件下实施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IVR-ERVC)方案的保温层几何参数优化设计需求,按设计参数及关键参量可能范围及分布,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HS)确定输入参数组合,运用Relap5/Mod3程序进行不确定性传递... 针对CPR1000在严重事故条件下实施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IVR-ERVC)方案的保温层几何参数优化设计需求,按设计参数及关键参量可能范围及分布,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HS)确定输入参数组合,运用Relap5/Mod3程序进行不确定性传递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参数对ERVC功能及行为的敏感性分析;基于提出的ERVC相关功能可靠性准则与统计分析,进行CPR1000一类非能动ERVC保温层设计参数名义值的初步选取。进一步在确定保温层结构参数基础上,进行ERVC功能可靠性分析,为CPR1000概率安全评价提供ERVC系统可靠性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 保温层参数 优化 非能动系统功能可靠性 不确定性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锤冲击时管路系统流固耦合响应的特征线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孙玉东 刘忠族 +1 位作者 刘建湖 张效慈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0-137,共8页
本文以Wiggert和Hatfield[3]的特征线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管路在水锤冲击下考虑泊松耦合时流体和结构的瞬态响应。推导了分别对应于管中流体压缩波和管壁中纵波的特征关系式和相容方程,并联合采用空间插值和显式时间插值进行数值求解。... 本文以Wiggert和Hatfield[3]的特征线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管路在水锤冲击下考虑泊松耦合时流体和结构的瞬态响应。推导了分别对应于管中流体压缩波和管壁中纵波的特征关系式和相容方程,并联合采用空间插值和显式时间插值进行数值求解。针对经典的水锤压力冲击的算例,将边界和初始条件离散化,编制了MATLAB程序进行计算,获得管道中流体压力和流速及轴向应力和振动速度的时程曲线,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当吻合。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对于实际管路设计和水锤防护有益的结论。鉴于特征线法本身的优势,有望在管路系统抗冲击设计分析和防护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系统 特征线 水锤 -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及管路系统流固耦合振动问题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琳 喻立凡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0-47,共8页
对管道及管路系统流固耦合振动问题在近二十年来的进展作了综述。根据问题特点,将本课题分为三个分支,即从紊流到振动噪声源的研究,流-弹耦合振动的研究和声-弹耦合振动的研究。在分别总结这三个分支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指出了尚需进... 对管道及管路系统流固耦合振动问题在近二十年来的进展作了综述。根据问题特点,将本课题分为三个分支,即从紊流到振动噪声源的研究,流-弹耦合振动的研究和声-弹耦合振动的研究。在分别总结这三个分支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指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某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管路系统 振动噪声 -弹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动式溜车—管路系统实现散状物料输送
7
作者 包明宇 董文彦 苗卫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气动式溜车——管路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效的中、长距离输送装置,它克服了常规运输系统运费高、噪声大和污 染环境的缺点,在工程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该系统的原理和结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介绍了一个应用实例。
关键词 气动式溜车-管路系统 散状物料运输 气动式管路运输系统 回转式发射管 远距离输送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绕制高压容器工艺中的压紧力控制及机─液系统设计原则
8
作者 宋又廉 张谦 《压力容器》 1998年第1期48-50,72,共4页
高压容器变压紧力绕制经实践证实是经济可靠的工艺方法,而准确地调控压紧力是保证工件质量的关键。阐明根据工艺特点采用工业流量伺服阀和蓄能器控制油缸压力可以满足稳定、快速、准确的要求。对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系统设计... 高压容器变压紧力绕制经实践证实是经济可靠的工艺方法,而准确地调控压紧力是保证工件质量的关键。阐明根据工艺特点采用工业流量伺服阀和蓄能器控制油缸压力可以满足稳定、快速、准确的要求。对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系统设计的参数选择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板机 压紧力控制 -系统 高压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供液管路频率特性分析
9
作者 李志愚 郭艳蓉 廉自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6,共4页
采用集中参数模型描述支架液压系统中管路及液压缸-负载环节,建立了管路与液压缸-负载环节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对应的传递函数。运用Simulink中传递函数模块对支架液压系统的频域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在立柱升柱时管路各参数如管长... 采用集中参数模型描述支架液压系统中管路及液压缸-负载环节,建立了管路与液压缸-负载环节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对应的传递函数。运用Simulink中传递函数模块对支架液压系统的频域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在立柱升柱时管路各参数如管长、管径、管材体积弹性模量等对系统幅相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支架液压系统中增加一定长度的管路可提高液压系统的稳定性;随着管径的增大,系统的波动幅值逐渐增大,立柱升柱过程的平稳性变差;随着管材体积弹性模量的增加,系统的最大幅值增大,同时系统的波动幅值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液管路 液压缸-负载 支架液压系统 SIMULINK 频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