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等离子体压力各向异性对磁场重联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马颖娟 王水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5,共6页
基于二维时变可压缩磁流体动力学模拟,数值研究了等离子体压力各向异性对磁场重联的影响,发现一个小的压力各向异性(P=1.
关键词 压力各向异性 磁场重联 空间等离子体 撕裂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等离子体中磁场重联的混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俊 李毅 +1 位作者 陆全明 王水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8,共8页
应用二维三分量混合模拟方法数值研究了各向异性等离子体中的磁场重联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当等离子体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压强大于平行方向的压强时(P⊥/P∥=1.5),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增长率会大大增强,重联速度也会加快;当等离子体垂直方向... 应用二维三分量混合模拟方法数值研究了各向异性等离子体中的磁场重联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当等离子体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压强大于平行方向的压强时(P⊥/P∥=1.5),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增长率会大大增强,重联速度也会加快;当等离子体垂直方向的压强小于平行方向的压强时(P⊥/P∥=0.6),会出现火蛇管不稳定性,将抑制撕裂模不稳定性和磁场重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重联 混合模拟 压力各向异性 太阳系 等离子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等离子体多重电流片的演化
3
作者 马颖娟 贾英东 王水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应用二维三分量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模拟,数值研究了压力各向异性等离子体周期多重电流片的演化.发现在β<<1时,微弱的各向异性仅仅使电流片中磁场重联的速度加快.而当β≈1(即热压与磁压相当时),微弱的垂直各向异性(P┴>... 应用二维三分量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模拟,数值研究了压力各向异性等离子体周期多重电流片的演化.发现在β<<1时,微弱的各向异性仅仅使电流片中磁场重联的速度加快.而当β≈1(即热压与磁压相当时),微弱的垂直各向异性(P┴>P//)不仅大大加速了磁场重联的速度,还使重联位置发生显著变化.初始反对称的磁场重联位形逐步转化为对称的磁场位形,进而再演化为与初始反相的反对称磁场位形.场向各向异性(P┴<P//)和强的垂直各向异性都导致不稳定性增长率成倍增加.但在场向各向异性下磁场位形基本不变,只在电流片中心出现不规则扰动.同样参数下各向异性等离子体多重电流片中磁场重联形成的磁岛比各向同性多层电流片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各向异性 无碰撞等离子体 周期电流片 磁场重联 多重电流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颗粒材料的多孔连续体有效压力与有效广义Biot应力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锡夔 张松鸽 楚锡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9-380,共12页
多孔连续体理论框架下的非饱和多孔介质广义有效压力定义和Bishop参数的定量表达式长期以来存在争议,这也影响了对与其直接相关联的非饱和多孔介质广义Biot有效应力的正确预测.基于随时间演变的离散固体颗粒−双联液桥−液膜体系描述的Vor... 多孔连续体理论框架下的非饱和多孔介质广义有效压力定义和Bishop参数的定量表达式长期以来存在争议,这也影响了对与其直接相关联的非饱和多孔介质广义Biot有效应力的正确预测.基于随时间演变的离散固体颗粒−双联液桥−液膜体系描述的Voronoi胞元模型,利用由模型获得的非饱和颗粒材料表征元中水力-力学介观结构和响应信息,文章定义了低饱和度多孔介质局部材料点的有效内状态变量:非饱和多孔连续体的广义Biot有效应力和有效压力,导出了其表达式.所导出的有效压力公式表明,非饱和多孔连续体的有效压力张量为各向异性,它不仅对非饱和多孔连续体广义Biot有效应力张量的静水应力分量的影响呈各向异性,同时也对其剪切应力分量有影响.文章表明,非饱和多孔连续体中提出的广义Biot理论和双变量理论的基本缺陷在于它们均假定反映非混和两相孔隙流体对固相骨架水力−力学效应的有效压力张量为各向同性.此外,为定义各向同性有效压力张量和作为加权系数而引入的Bishop参数并不包含对非饱和多孔连续体中局部材料点水力−力学响应具有十分重要效应的基质吸力.所导出的非饱和多孔介质广义Biot有效应力和有效压力公式(包括反映有效压力各向同性效应的有效Bishop参数)可在以协同计算均匀化方法为代表的非饱和颗粒材料计算多尺度方法中上传到在宏观非饱和多孔连续体设置了表征元的局部材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多孔介质 离散颗粒-液桥-液膜介观结构表征元 Voronoi胞元网络 各向异性有效压力张量 广义Biot有效应力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anisotropy and inhomogeneity on supporting pressure of tunnel face with kinematical approach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小礼 李闻韬 潘秋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536-3543,共8页
Based on the active failure mechanism generated by a spatial discretization technique, the stability of tunnel face was studied. With the help of the spatial discretization technique, not only the anisotropy and inhom... Based on the active failure mechanism generated by a spatial discretization technique, the stability of tunnel face was studied. With the help of the spatial discretization technique, not only the anisotropy and inhomogeneity of the cohesion but also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wa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analysis of the supporting fo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pper bound theorem, the upper bound solutions of supporting pressure were derived. The influence of the anisotropy and heterogeneity on the supporting forces as well as the failure mechanisms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cret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hesion and internal frictional angle impos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upporting pressure, which indicates that above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actua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face supporting forces ANISOTROPY INHOMOGENEITY upper bound theor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