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学历时法引文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姜春林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0-145,共6页
应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历时法引文,对《科学学研究》作了全面的计量分析。认为,《科学学研究》报道主题特色鲜明、被引的地域分布和机构分布呈现相对集中趋势,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热门论文和高影响力作者,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影响较大,文... 应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历时法引文,对《科学学研究》作了全面的计量分析。认为,《科学学研究》报道主题特色鲜明、被引的地域分布和机构分布呈现相对集中趋势,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热门论文和高影响力作者,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影响较大,文献被使用的速度较快,是一份在管理学尤其是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办刊水平较高、期刊学术影响力较大的重要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时法 引文分析 《科学学研究》 被引半衰期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官厅山峡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的历时曲线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门宝辉 林春坤 +1 位作者 李智飞 孙波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6,92,共6页
随着永定河下游河道内径流的逐年减少,永定河生态需水研究逐渐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现针对永定河官厅山峡段河道内生态需水,采用流量历时曲线法分析其流量历时情况,计算得到永定河官厅水库(坝下)站和雁翅站的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06... 随着永定河下游河道内径流的逐年减少,永定河生态需水研究逐渐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现针对永定河官厅山峡段河道内生态需水,采用流量历时曲线法分析其流量历时情况,计算得到永定河官厅水库(坝下)站和雁翅站的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06亿m3和1.98亿m3,分别占年径流量的11.3%和26.3%。同时采用Tennant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相近。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河段的历史流量历时情况对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年内分配计算,将最小生态需水量从年尺度降到月尺度,得到年内各月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永定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时曲线 最小生态需水量 年内分配 永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历时曲线法在东辽河流域最大日负荷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卢文喜 安永凯 张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46,220,共4页
根据东辽河王奔水文站2000~2009年的水文、水质数据,构建了主要污染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负荷历时曲线,计算了东辽河流域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的最大日负荷量,分析了各污染物最大日负荷的年内变化特征及各类污染源的贡献。结果表明,在25%、50... 根据东辽河王奔水文站2000~2009年的水文、水质数据,构建了主要污染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负荷历时曲线,计算了东辽河流域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的最大日负荷量,分析了各污染物最大日负荷的年内变化特征及各类污染源的贡献。结果表明,在25%、50%、75%和90%的保证率下,负荷历时曲线法计算得到的氨氮最大日负荷分别为368.9、153.8、31.8、0.35kg/d,化学需氧量最大日负荷分别为7 378.6、3 058.6、635.9、6.91kg/d;东辽河在6~9月的丰水期具有较高的纳污能力,1、2月纳污能力最弱;污染物的超标点主要集中于保证率10%~70%之间,削减目标主要为非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历时曲线 最大日负荷量 污染物 东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历时曲线转移法在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何俊仕 冯德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1-347,共7页
对于生态资料缺乏的河流可用水文学法计算其生态环境需水量,然而有关水文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总量的计算上,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配计算不够深入且计算中都没有考虑河流的环境管理级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 对于生态资料缺乏的河流可用水文学法计算其生态环境需水量,然而有关水文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总量的计算上,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配计算不够深入且计算中都没有考虑河流的环境管理级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流量历时曲线转移法(FDCSM)对辽河干流铁岭站处不同环境管理级别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年内分配计算,并用Tennant法对FDCSM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应用FDCSM法计算得到辽河干流铁岭站处六个不同环境管理级别(A、B、C、D、E、F)下河流的逐月生态环境流量,合计得到生态环境需水量,需水量由大到小分别为17.08×108m3·a-1、10.54×108m3·a-1、6.87×108m3·a-1(适宜)、4.50×108m3·a-1(最小)、2.89×108m3·a-1、1.83×108m3·a-1。Tennant法评价结果表明:FDCSM法与Tennant法对铁岭站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一致,证明该法可用于北方季节性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历时曲线转移 生态环境需水量 环境管理 辽河干流 TENN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历时曲线法的流域污染负荷特征解析与纳污能力研究——以沙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晓荣 杜新忠 +3 位作者 韩玉国 李泽利 雷秋良 刘宏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6-1224,共9页
以位于天津的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作为水质目标(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基于沙河桥监测断面2006~2018年水文水质数据,利用负荷历时曲线法(Load Duration Curve)分析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污染负荷输出特征,分析点源与面源... 以位于天津的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作为水质目标(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基于沙河桥监测断面2006~2018年水文水质数据,利用负荷历时曲线法(Load Duration Curve)分析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污染负荷输出特征,分析点源与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并核算沙河流域总磷、总氮和COD的环境容量与负荷削减量.研究结果表明:沙河桥断面汛期总磷、总氮和COD最大日负荷量均值大于非汛期,有较强的纳污能力;总磷、总氮各月份浓度均超过地表Ⅲ类水标准,COD未超过Ⅲ类水标准.在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的目标下,沙河桥断面总磷在低流量区未超过水环境容量,在高流量区、中高流量区、中流量区、中低流量区均超过水环境容量,需要削减的负荷分别为0.086、0.011、0.014、0.001t/d;总氮在各流量水平下均超标,高流量区、中高流量区、中流量区、中低流量区、低流量区削减量分别为11.811、4.386、2.327、0.466、0.008t/d;COD在各流量水平下均未超标,无需削减;流量保证率在大于75%区间为中低流量区,水质主要受点源负荷的影响,沙河桥断面在这一流量区间基本满足允许负荷要求,说明沙河流域点源影响较小;流量保证率在小于75%区间为面源污染发生的中高流量区,氮磷现状污染负荷均超过允许污染负荷,需要进行污染负荷削减以满足水质目标,也表明氮磷面源污染对沙河流域水质影响较大.本研究可为基于实测水文水质数据的污染负荷输出特征分析和不同水文条件下流域纳污能力核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历时曲线 沙河流域 水环境容量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历时曲线法在清潩河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雪霞 于鲁冀 王燕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4-58,共5页
负荷历时曲线法是集水质变化和污染负荷于一体的独特方法,对流域水质管理对策的提出有重要作用。结合清潩河流域2012-2015年的水文、水质数据,以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和清洁河流2级标准目标作为设计水质目标,绘制COD和氨氮的负荷历时曲线... 负荷历时曲线法是集水质变化和污染负荷于一体的独特方法,对流域水质管理对策的提出有重要作用。结合清潩河流域2012-2015年的水文、水质数据,以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和清洁河流2级标准目标作为设计水质目标,绘制COD和氨氮的负荷历时曲线,建立水体流量-水质-污染负荷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高村桥和陶城闸断面最大日负荷量季节性差异显著。在水污染防治攻坚水质目标下,高村桥断面COD严重超标,高、中流量区削减量分别为5.47、0.45t/d,低流量区无需削减,氨氮基本不超标,不需要削减;陶城闸断面COD和氨氮基本不超标,无需削减。在清洁河流2级标准水质目标下,高村桥断面COD全部超标,高、中、低流量区削减量分别为17.85、5.10、1.60 t/d,氨氮严重超标,削减量为0.52、0.27、0.07 t/d;陶城闸断面COD严重超标,削减量分别为2.21、0.81、0.32 t/d,氨氮基本不超标,高流量区削减量为0.25 t/d,中、低流量区不需要削减。该研究可为流域不同水文条件下水质达标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历时曲线 清潩河流域 水质目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及其确定方法 被引量:27
7
作者 邱汉学 黄巧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3期16-20,共5页
本文讨论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和特征,指出环境背景值具有区域差异性和时间差异性,它是一个随时间渐变的范围值,属于某个区域(环境单元)而不是一个点.总结了已有的环境背景值确定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在污染区可采用历时曲... 本文讨论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和特征,指出环境背景值具有区域差异性和时间差异性,它是一个随时间渐变的范围值,属于某个区域(环境单元)而不是一个点.总结了已有的环境背景值确定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在污染区可采用历时曲线法.为使背景值更可靠,多神方法的相互检验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 环境单元 区域差异性 时间差异性 历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匀市剑江河水环境修复调控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雨 王敬静 +2 位作者 王佳 李红军 张新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对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都匀市作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市,修复与调控剑江河的水环境成为都匀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采用负荷历时曲线(LDC)法并结合SWAT模型分析了流域各控制单...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对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都匀市作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市,修复与调控剑江河的水环境成为都匀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采用负荷历时曲线(LDC)法并结合SWAT模型分析了流域各控制单元的污染因子总氮和总磷的承载情况;针对剑江河流域总磷、总氮负荷超标情况,提出了以削减施肥量和优化耕作方式两类生态措施为核心的水环境修复定量调控方案,并分析不同代表年采取这两类生态措施对流域水环境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前提下,采用削减30%化肥施用量方案时,最高能减少24%的面源污染,且对总磷的削减效果比对总氮的削减效果更为明显;优化耕作措施的调控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等高条植>植草水道>等高种植>植被过滤带;同一种调控措施在枯水年的调控效果优于丰水年的调控效果。研究成果对水环境修复调控方案的制定以及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修复 水环境承载力 生态措施 负荷历时曲线 控制单元 SW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创业导向探析——以浙江万事利集团为例
9
作者 林枫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7-92,共6页
目前国内外有关创业导向的维度及其测量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创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创新。因此,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关键特征进行解析,探讨在我国情景下家族企业创业导向构念的维度结构及其各维度间的共变... 目前国内外有关创业导向的维度及其测量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创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创新。因此,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关键特征进行解析,探讨在我国情景下家族企业创业导向构念的维度结构及其各维度间的共变性问题,使相关构念更具有针对性也确保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创业导向 事件历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伊通河生态需水量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忠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41,46,共6页
为研究吉林省伊通河生态需水量年内分配情况,采用流量历时曲线法分别对位于伊通河中下游的农安站及上游的伊通站的历史流量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伊通河农安站和伊通站的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 693.66万m3和303.52万m3,分别占年径流量... 为研究吉林省伊通河生态需水量年内分配情况,采用流量历时曲线法分别对位于伊通河中下游的农安站及上游的伊通站的历史流量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伊通河农安站和伊通站的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 693.66万m3和303.52万m3,分别占年径流量的15.46%和4.80%;同时采用Tennant法和最小月流量平均法对伊通河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估算验证。Tennant法估算得到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与流量历史曲线法较接近。结果表明:在天然情况下,伊通河生态需水量的年内分配过程符合于实际水量分配过程,即多水时需水量多,少水时需水量少。农安段生态需水量可以有限地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而伊通段水生生物栖息地已经退化或贫瘠,需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需水量 最小生态需水量 历时曲线 伊通河 年内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变异下湄公河河道生态流量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心渠 朱梦弢 李运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78,共5页
河流自然的水文情势是生态流量评估的重要参考,然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流水文序列往往发生变异。因此,重点考虑湄公河径流年内分配变异,结合流量历时曲线移动法面向不同河流环境管理目标的生态流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湄公河干... 河流自然的水文情势是生态流量评估的重要参考,然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流水文序列往往发生变异。因此,重点考虑湄公河径流年内分配变异,结合流量历时曲线移动法面向不同河流环境管理目标的生态流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湄公河干流清盛、琅勃拉邦站在2008年发生变异,廊开站于2012年发生变异,巴色、上丁站在2006年发生变异。维持最优生态条件管理目标所需生态流量占年均流量的72%~80%,实现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目标所需生态流量占年均流量的33%~49%。水文变异后EMC-A、EMC-B等级生态流量满足率具有旱季增加、雨季下降的变化特征,EMC-C~EMC-F等级变化不明显。研究结果对于湄公河流域跨境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水文变异 径流年内分配 流量历时曲线移动 湄公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误释的“屠苏”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颖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80,共3页
本文以动词“入”的历时用法为切入点,旨在论证说明《元日》中“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应释为“茅草屋”,而非教材所注的“酒名”。
关键词 《元日》 屠苏 “入”历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